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跟帖
不否認你說的是事實,但對那段歷史的評判還是公正客觀為好
送交者: 呂洞賓 2008月06月29日21:06:55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回  答: 零加一中: 回憶雙搶零加一中 於 2008-06-28 18:10:47
先說楊西光,楊在文革前只是市委負責教科文衛的候補書記,文革後為市革委會副主任,後調任北京為《光明日報》總編。無論是文革前還是文革中或文革後,農業口都有專職的書記。你把真理標準討論算到楊頭上還情由可原,讓他說“三三見九不如二五一十”總有點譁眾取寵之感。

農民苦,不只是在毛澤東時代,即使是聯產記酬分田承包實行了將近三十年後的今天依然如此。不然也不會有今天的“三農問題”,即農業難農村窮農民苦,和當年的人民公社相比,如今的上學難看病貴也是新增的戴有鮮明時代特點的問題。

雙搶,說的就是搶收搶種,當時也有叫三搶的,因為加了一個管。三搶大忙的苦和累不是某個時期的特定的產物,否則也不會有“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你為現在的農民兄弟感謝鄧小平,意思是現在的雙搶就不苦了?現在的搶收搶種就可以悠着搶悠着種?你這是夸小平呢還是罵小平?

我的觀點是:就算是“三三見九不如二五一十”,就算是因為種雙季稻給當時的農民帶來額外的勞苦,但作為一個新生事物的嘗試還是必須的。當然不可否認,這種嘗試最終是失敗的,然而我們不能苛求我們的先人每一次試驗必須成功。套用一句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話說就是“允許改革犯錯誤但不許不改革”,你欽佩的楊西光不是最會提倡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嗎?雙季稻不種又怎麼知道產量不高品質不行呢?

問題的關鍵是你姐姐所在的生產隊到底是什麼候停止雙季稻的?如果試驗下來效果不好還有人堅持,這就是瞎指揮的問題了,再往深里追究,就是當年的“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生產隊還有沒有自主權?否定一個時代最好反到點子上,也好叫人心服口服。最好到縣誌上查一查,記憶往往靠不住。就像楊西光因一句”三三得九,不如二五一十”成為反對毛澤東思想(以糧為綱)的重大罪狀,你也可以google一下,看看到底有沒有出處?當然,你諾小的年紀還要給姐姐送飯,真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我孫子現在和你當時一邊大了,還尿炕呢。

“種了一熟冬麥和一熟稻子, 專家們掰着手指也數不出需要的天數來種另一熟稻子.”我最感興趣的就是這句,你是聽說的還是看見的?有證據麼?
0%(0)
0%(0)
  自我感覺很公正,以糧為綱不錯,但走火入魔了. /無內容 - 零加一中 06/30/08 (23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7: 酒的典故(28)-寫詩賺酒
2007: 霍查同志的笑臉
2006: 不應該遺忘的民族——南陲佛國—大理zt
2006: 北京某夜總會小姐扮演革命烈士表演各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