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大日本帝國孝謙女天皇 zt
送交者: sign 2015年05月31日19:04:17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天智天皇的一個女兒嫁給了他弟弟,一個女兒嫁給了他弟弟的兒子。後者生下了文武天皇
藤原不比等的一個女兒嫁給文武天皇,一個女兒嫁給了文武天皇的兒子,後者生下了孝謙女天皇。呵呵。


大日本帝國孝謙女天皇
發帖者:鑒真 (時間:2015-05-31 21:52:18)
http://www.
【】從公元前660年日本第一代神武天皇 (約在吳王壽夢的父親吳王去齊時期)即位,到今天的明仁天皇,在日本有史以來記載的127代天皇中,有十代八位女天皇(分別是推古天皇、皇極天皇、持統天皇、元明天皇、元正天皇、孝謙天皇、明正天皇、後桃園天皇)。第一位女天皇是日本第33代天皇推古天皇(554~628年,中國南北朝時期)
推古天皇死後僅過了14年,皇極天皇成為了日本第二位女天皇(日本第35代天皇)。她的一生中曾兩度登上帝位。皇極天皇原為第34代天皇舒明的皇后。舒明天皇駕崩後,日本皇室又陷入長時間的爭位危機。公元642年,各方終於達成妥協,於是產生了一位過渡的女天皇——皇極天皇。654年,孝德天皇病死,61歲的皇極在危急之中再度出山,並於次年重新登基為天皇,成為第37代天皇---齊明天皇。

645年6月19日,日本第36代天皇----孝德天皇宣布模仿中國建立年號,定年號為“大化”。645年,即為大化元年。 這一年,是唐太宗貞觀19年,唐玄奘西天取經回國。大化二年(646年)正月初一,孝德天皇頒布《改新之詔》,正式開始改革,史稱“大化改新”。

第一位確立日本天皇制的天皇,是日本第38代天皇---天智天皇(661年至—671年在位),在位前是“大化改新”骨幹分子,大化改新使日本建立起中央集權的以開元盛世的唐朝為楷模的天皇制封建國家。這個時期,是李世民第九子唐高宗時期,也是中國疆域最大的時期,那是唐朝,東起朝鮮半島,西臨鹹海(一說裏海),北包貝加爾湖,南至越南橫山,維持了32年。

日本第39代天皇是天武天皇,也就是天智天皇的兄弟,天武天皇的妻子持統天皇(日本第40代天皇,第三個女皇),是天智天皇的女兒,他們夫妻生下了草璧皇子。這個草璧皇子之妻,也是天智天皇的女兒,草璧皇子夫婦生了兩姐弟,即元正女皇(日本第44代天皇,第五個女皇)和文武天皇(日本第42代天皇)。文武天皇去世後,她的母親登基,即元明天皇(日本第43代天皇 第四個女皇),元明天皇遷都奈良,開啟了日本的奈良時代,元明天皇是奈良時代的首位天皇(女皇)。後來元明女皇讓位給自己的女兒元正女皇。元正女皇在位期間,日本完成了第一部自己的歷史書《日本書紀》。

文武天皇在位期間,701年,完成了《大寶律令》,標誌着“大化改新”加強皇權的成果的法律化制度化的最後完成。“大化改新”的功臣中臣鐮足的後代被賜姓藤原氏,日本歷史上三大權臣家族中,繼蘇我氏之後,又一權臣家族躥起。權臣藤原不比等把他的女兒藤原宮子嫁給文武天皇,724年,元正女皇將皇位讓給文武天皇和藤原宮子的兒子首皇子,是為聖武天皇。而聖武天皇的夫人,則是藤原不比等的小女兒光明子,聖武天皇夫婦生了個女兒。749年,聖武天皇出家為僧,光明子就立她這個女兒為女皇,是為孝謙女皇。與皇極天皇一樣,孝謙女皇兩度登基皇位。

孝謙天皇即位前名叫阿倍內親王,生於718年(比唐朝楊貴妃大一歲,在武則天去世後44年出生),738年2月6日,聖武天皇冊立阿倍內親王為太子(日本史上唯一的女性皇太子),孝謙天皇是日本第46代天皇,是日本史上第6位女天皇。而且,從古至今的日本人也私下承認“太伯至德而基我王痕”。

754年,唐朝著名的鑒真和尚為孝謙天皇授戒。

4年後,758年9月7日,一心向佛的孝謙女皇,因為要侍奉生病的光明皇太后,而讓位於皇太子大炊王(淳仁天皇)。這一天,孝謙上皇被尊為“寶字稱德孝謙皇帝”、光明皇太后被尊為“天平應真仁正皇太后”。孝謙女皇做了太上皇,專心吃齋念佛。

764年,藤原仲麻呂之亂後,孝謙太上皇廢除了淳仁天皇,之後重新登基,為第48代稱德天皇。《續日本紀》始終將孝謙天皇稱呼為高野天皇,其它也有高野姬天皇、倭根子天皇等稱呼。稱德天皇以後,直到江戶時代初期即位的第109代明正天皇(女天皇)(1629年至1643年在位)之間的八百五十餘年裡,日本沒有女帝。

孝謙天皇的母親是日本史上第一位人臣家(藤原氏)出身的皇后藤原光明子(即光明皇后,在她之前的皇后都是出身皇族,屬家族內部通婚)。

765年(天平神護元年),相繼發生饑荒和和氣王謀叛事件,政局不穩。稱德天皇行行幸道鏡的故鄉河內弓削寺。此次弓削行幸中,一位法名道鏡和尚大獲寵幸,使得孝謙天皇古井重波,冊封道鏡為太政大臣禪師。讓他掌理朝政,儼然宰相,她說:“朕為出家之天子,應有出家之大臣為輔。”此外還擴建行宮,營建由義宮。

766年(天平神護2年),海龍王寺中出現了佛舍利,道鏡成為法王。待遇擬於天皇,一樣的乘鳳輦,御錦袍。道鏡之下設立了法臣、法參議等僧侶大臣,弓削御淨淨人就任中納言,派道鏡和尚的弟弟淨人任內豎省長官。內豎省等於唐宮的錦衣衛府,管理皇室的衛隊和兵器總庫。道鏡的勢力擴大。另外任命藤原永手為左大臣,並特別提拔吉備真備為右大臣。此時,稱德天皇和法王道鏡的二頭體制形成。

道鏡到了這步田地,野心難戢,再登上半步,便是天皇了,他於是和日本神道教的主神官阿曾密議,授意阿曾上奏:“八幡大神有旨,倘由道鏡來即天位,天下必然太平。”女帝果然相信,日有所思,夜必有夢,她也夢見八幡大神來告,命她派宮女法均到宇佐來聽旨。

法均是女帝的親信,派她去做女帝的代表,本來很合適,不過迢迢數百里跋涉到宇佐,路途太遠,單身女人十分不妥,並且法均年齡也大了,禁不起勞頓,想來想去只好再由法均找個代表,於是選定了她的弟弟,年輕力壯的清麿去跑一趟,清麿出發之前,道鏡再三叮囑,要照主神官的指示回報,可是清麿到道鏡的師傅路豐永法師那裡去辭行時,這位白眉皤然的老法師說道:“倘若道鏡真的即了天位,老僧無面目再對世人,只有學伯夷叔齊恥食周粟,絕食而死了。”清麿大受感動,叩拜而去。清麿到了宇佐,齋戒沐浴,虔誠祈禱後,果然神靈出現,金身三丈,光如滿月,清麿不敢仰視,只聽大神說道:“國家開闢以來,君臣之分已定,臣不能為君,天皇之位應由皇統之人承繼,邪僧道鏡大逆無道應即誅戮。”說罷不見。

清麿趕忙啟程回都復命,九月里才趕到,一五一十把所見先報告給姊姊,姊姊又一五一十據實面奏天皇,天皇聞奏大怒,這分明不是八幡大神的旨意,顯然是她姊弟兩人捏造出來的故事,她立刻把這兩人發配到大隅去充軍,把清麿的名字改為穢麿,法均的名字改為廣蟲。

女皇臨終前,道鏡起兵奪位。稱德女皇臨死前才清醒,派她的娘家人藤原氏擊退了道鏡。

孝謙天皇770年8月28日去世,這一年,唐朝詩聖杜甫去世,唐朝安史之亂也結束己達八年,女皇死後,道鏡被逐出朝廷,成為女皇的守陵人。

孝謙天皇一生兩度為帝,終身未婚,沒有子嗣,周旋於藤原貴戚和舊豪族之間。因過度偏重佛教,猜忌群臣,孝謙天皇的歷史評價並不芬芳。

自元明女帝開始的日本奈良時代,整整七十年,其間歷經了七代天皇,其中有四代三位是女皇。這個時期,佛教大興,佛教藝術文化盛極一時。流傳至今,但日本皇室從此衰微,先受制於大臣,後又為幕府的傀儡。女人專政告一段落。

此後900年間,日本長時間沒有出現過女天皇,一直到1630年(明朝末年)以後,才又出現了日本歷史上第七個女天皇明正天皇(1630~1643年在位)和日本歷史上最後一位女天皇櫻町天皇(1763~1770年在位)。這兩位天皇在位期間,日本正值幕府統治時期(1192~1867年),天皇已形同虛設。

關於日本文字

日本最初沒有文字,古代日本人看到的第一篇文件,大概是保存在《三國志,魏志 倭人傳》中的公元238年12月曹魏致日本邪馬台國女王卑彌呼的國書。這個時期是日本第16位天皇----仁德天皇時期(仁德天皇為傳說中的八幡大神之子)。

這篇國書不僅把漢字和漢文記事的方法傳到日本,而且還創立了用漢字標記日本語的方法,其中用漢字記日本人名,如女王卑彌呼及其遣魏使節難升米和都市牛利等。

《三國志,魏志 倭人傳》描述,邪馬台國官吏從中央到地方分七級。中央一級官員由大倭、大率、大夫組成。大倭管理市場,大率是巡視地方的監察官,大夫是刺史。邪馬台國政府收入由下戶交上的糧食組成,經濟以水田農業與手工業組成。對外,卑彌呼遣使曹魏,受封為親魏倭王,對內專心對抗拘奴國。而那些不接受邪馬台統治的小國,則認為自己是吳泰伯之後,與吳國親近。

據《古事記》和《日本書記》記載,朝鮮百濟王室應日本朝廷的邀請,於4世紀遣學者王仁到日本,他做了太子英道稚郎子(這位太子,與仁德天皇一樣是傳說中的八幡大神之子)的宮廷教師。日本尊稱王仁為“和邇吉師”,奉為學藝的祖師。王仁把中國儒家經書《論語》10卷和《千字文》1卷帶去日本,這是把漢字正式傳授給日本人的開端。日本人便開始學會使用漢字和寫作漢文,並創立了所謂訓讀的開端,就是將漢字按字意譯成相對的日本語詞。

日本本土發現的最早文字紀錄,是一件公元5世紀的文物----一把隨葬的鐵製環頭大刀,長104.53厘米,在鑲銀的91.05厘米的刀身上刻有74個漢字的銘文,作者是張安,大約是漢人。刀上的文字表現出了與純正的漢文有明顯差別的和式漢文的風格。(這件文物是在1873年,日本考古會在九州熊本縣玉名郡葡水町江田村船山一座前方後圓古墳的後部掘出一具石棺中發現)。這是日本第16代天皇仁德天皇到第25代天皇武烈天皇的時期。

第38代日本天皇---天智天皇(即第46代日本天皇---孝謙女皇的曾祖父),在唐高宗時期,仿唐制建立學制,在中央設立大學,內置音博士2人,專司教授漢字發音、書寫漢字和閱讀漢文。古代日本人是在中國不同的朝代和不同的地方陸續接受漢字讀音,中國不同朝代的讀音和地方音的差別,也影響了學習漢字讀音的日本人。所以,日本人音讀的漢字便有所謂吳音和唐音及漢音的差別。吳音是日本奈良時期經朝鮮通過佛教傳到日本,而唐音是從奈良期末到平安時期,由遣唐使和留學生在唐都長安所學的唐代標準式的漢語發音。

關於給日本孝謙女皇授戒的唐朝鑒真和尚

公元687年,鑒真出生於揚州江陽縣,俗姓淳于,父為居士。鑒真14歲隨父於揚州大雲寺出家,從智滿禪師為沙彌。鑒真18歲時,唐朝女皇武則天去世,鑒真26歲時,成為了精通佛教律宗學說的和尚。鑒真30歲時,日本孝謙女皇出生。

742年,鑒真55歲,住持揚州大明寺,為眾講律。這一年,日本聖武天皇時期,日本僧人榮睿、普照受日本佛教界和政府的委託,延請鑒真去日傳戒,鑒真欣然應允。之後7年中,鑒真先後四次率眾東渡未成,第五次租船東渡時,遭到惡風怒濤的襲擊,在海上漂了14天,最後漂到海南島的振州(今崖縣)。返途時突發眼疾,導致雙目失明。公元753年,在安史之亂暴發之前的兩年,66歲的鑒真隨日本遣唐史的船隊,藏於日本遣唐史副官的船上,從揚州(今瓜洲鎮入江口處---瓜洲渡---“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之處)出發,第六次東渡,途中,又遇風暴,日本遣唐史主官的船被風颳到越南,而鑒真所在的日本遣唐史副官的船,被風颳到了沖繩島,之後到達日本九州,次年二月至平城京(今奈良)。

此後鑒真在日本辛勤不懈地活動了十年,傳播了唐代多方面的文化成就,被日本人民譽為“文化之父”、“律宗之祖”。

鑒真67歲時,孝謙天皇下聖旨:“自今以後,受戒傳律,一任大和尚”。之後,孝謙女皇帶領聖武太上皇、皇太后、皇太子、大臣等人,授菩薩戒。孝謙女皇敕授鑒真等傳燈大法師位。

鑒真71歲時,758年八月初一,孝謙女皇讓位於皇太子,為淳仁天皇,孝謙為上皇。朝廷下詔書,宣布停去鑒真僧綱之任,尊為大和尚,恭敬供奉,專事講經傳律。第二年八月,唐招提寺落成。並造佛像多尊。淳仁天皇頒賜敕額“唐招提寺”。 淳仁還下旨,令日本僧人在受戒之前必須前往唐招提寺學習,使得唐招提寺成為當時日本佛教徒的最高學府。

鑒真晚年,鑒真的弟子思托撰成了《鑒真和尚東征傳》。弟子忍基等用於漆夾紵法製作了一尊高八十點零四厘米的坐像,表示對這位中國高僧的紀念。這尊塑像一直供奉在唐招提寺內。

鑒真75歲時,762年,唐玄宗去世。六月,孝謙上皇下詔復親決大政,再次登基,為稱德天皇。第二年,公元763年,鑒真弟子思托等為鑑真造乾漆夾紵造像。五月初六日,鑒真於唐招提寺住處結跏趺坐,面孔朝西,安詳圓寂,死後三日,體溫猶在,時人呼為真菩薩。終年七十六歲。他的遺體經火化後,葬在寺後面的松林中。

次年八月,朝廷特派遣使臣到揚州各寺報喪。揚州僧眾穿喪服於龍興寺朝東舉哀三日。

思托開始着手寫《大唐傳戒師僧名記大和尚鑒真傳》。

按照日本漢方野崎藥局主席野崎康弘的說法,以下36種藥草都是鑒真帶往日本推動使用的:

麻黃、細辛、芍藥、附子、遠志、黃芪、甘草、苦參、當歸、柴胡、川芎、玄參、地黃、紫蘇、丹參、黃芩、桔梗、旋覆花、蒼朮、知母、半夏、蕪花、梔子、五味子、黃柏、杏仁、厚朴、和厚朴、肉桂、杜仲、唐木瓜、大棗、蜀椒、花椒、吳茱萸。

做為醫學家與翻譯家的鑒真,被稱為日本佛教律宗開山祖師。日本人民稱鑒真為“天平之甍”,意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時代(日本奈良時代)文化的高峰。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震驚:1979年鄧小平訪美遇刺內幕
2014: 咸豐帝選妃遭少女當眾辱罵內幕
2013: 東方日報:賣兒鬻女何時了,兒童悲歌知
2013: 新型領導性國家--美國--的出現
2012: 深切紀念在1989年六四慘案中死難的同胞
2012: 「六四」坦克上街的技術合理性分析
2011: 現在網上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為中共賣國辯
2011: 內蒙外蒙史
2010: 朝鮮魔咒 中原王朝的絞索和催命符
2010: 柴玲親自供認,她扔下四千同夥自己先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