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沿着梁思成、林徽因的足跡穿越太行山尋找佛光寺
送交者: 華莉斯 2015年07月26日23:49:57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沿着梁思成、林徽因的足跡穿越太行山尋找佛光寺


1937年 ,梁思成 、林徽因夫婦憑藉敦煌石窟第61窟壁畫中的唐代《五台山圖》裡對五台山下的一座大佛光寺的指引,帶着中國營造學社的助手踏上了前往山西尋訪唐代木構建築的旅程,他們找到了寂靜深山之中的佛光寺 ,發現了唐代建築、唐代雕塑、唐代壁畫………78年後,我們再次奔赴山西五台。

北京,繁華熱鬧的前門,民國時期的火車站就在這裡。一位白襯衣的中年男人,頭戴着白色南洋盔帽,帶着一位穿旗袍的優雅女性登上了車廂 。兩個年輕的助手拎着行李緊隨其後。笨拙的火車頭噴出白煙,緩緩駛過永定河大橋,消失在北京西部的崇山峻岭之中。他們的目標,就是穿過巍峨的太行山脈,去到山西五台山下的一個偏僻的山村,因為那裡興許會有一個註定要震驚世人的大發現在等待着他們……

時光回到1926年的光景,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系的中國留學生梁思成,收到遙遠大洋彼岸寄來的一個包裹。他的父親梁啓超先生給他寄來一本新發現的古書《營造法式》重印本。這是北宋京城宮殿建築的營造手冊,為宋徽宗時工部侍郎李誡所著。梁啓超在信中評論道 :“一千年前有此傑作可為吾族文化之光寵也。” 正是父親所寄的這本書,為梁思成打開一扇研究中國建築史的重要大門,也徹底改變其人生。


正是這部“天書”,讓年少輕狂的梁思成突然發現古老中國的建築體系居然曾如此完善和精美,不僅是西方,就算是中國人自己都很少了解!中國古代燦爛的建築文化必須得到研究和挖掘!一種使命感在他的心中油然而生。梁思成先生在1928年攜新婚妻子林徽因回國 。1931年他們雙雙加入“中國營造學社” ,開始投身於中國古代建築體系的調查研究工作之中。

中國的詩詞就是在唐代達到巔峰後逐漸衰落,後人再也難以逾越。可惜的是,建築藝術和雕塑藝術看來也如此 。一位建築學專家曾舉例說,唐、宋的木結構建築使用的梁栿之材,其橫切面的高寬比為3:2 ,是力學的最優截面比例 。可是至明清朝,梁栿的比例逐漸變成 5:4,甚至還有正方形 ,從材料力學方面來說完全是倒退!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因為中國歷史上朝代不斷更迭,歷朝歷代的兵荒馬亂造成中國古代建築不斷被毀壞。千年後,大唐首都長安城就只剩下幾座塔、陵墓和遺址還能讓人追憶起盛唐時代的殘陽。明清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建築中心的諾大的北京,更是難以尋覓到一絲兒的“唐風”!

從1932年到1937年初,梁思成和林徽因率領考察隊頻頻走出北京,實地考察了137個縣市 ,1823座古建築。可他們一直期望發現的千年以前的唐代木結構建築卻從未出現過。這時梁思成偶然看到一本畫冊《敦煌石窟圖錄》,這是法國漢學家伯希和在敦煌石窟實地拍攝的。梁思成看到第61號窟中有一幅五代時期的壁畫“五台山圖”,其中五台山下偏僻之處有一座叫 “大佛光之寺” 的廟宇引起梁思成注意 。 梁思成接受過完整的西方建築學教育 ,精通美國建築體系的現代測算和計量手法。

梁先生家教甚嚴,傳統國學底蘊深厚,歷史文獻閱讀能力極強 。他敏銳的目光 ,就此聚焦在五台山下的那座小寺廟上 。 一顆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皇冠上的明珠”的光芒開始在他腦海里若影若現。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風流誤國:宋徽宗妻妾被辱遭點油燈
2014: 鄧大人,說好的“先富帶動後富”呢?
2013: 60年前的今天朝鮮戰爭停戰的兩個原因
2013: 1949後學習、發展了前蘇聯特供制度保密
2012: 轟動上海的海棠村掘屍案
2012: 不會忘記:劉路(李建強)大律師為我辯
2011: 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反華敗類數典
2010: 落基山人: 廬山會議真相--劉少奇搞掉彭
2010: 高伐林: 張學良從不抵抗將軍到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