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帝吧小粉紅遠征背後思想教育剖析
送交者: 彼德 2016年01月29日19:05:53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轉貼網友鄒思聰文章:帝吧“FB遠征”背後的迥異三觀

 去年11月,台灣民進黨蔡英文主席的臉書主頁突然來了一群大陸人民觀光團,這群愛國人士開始狂轟亂炸蔡的主頁,於是相應的,激起了台灣人民的抵抗。晚上我聽說這件事的時候戰爭才剛剛開始,但也沒太在意,第二天早上一看,六萬多條唇槍舌劍,你來我往,根本看不完,據說之後發展到了十五萬多條以上。

這一次的行為,外媒新聞報道不多,也並不深入,內地就更幾乎沒有關注,因此我不揣冒昧,記錄一些事實與想法。


一、蔡英文主頁突然來了一群民間的“愛國者”

這場戰爭,我看最後大陸人民和台灣人民打了個平手,原因不是大陸人民不夠勇猛粗俗,不夠驍勇善戰,而是牆在短時間內又豎起來,攔住了觀光團對蔡主席的瘋狂問候。


台灣人民這才慢慢回擊,將此前大陸人民極富想象力的問候掩埋了一些。台灣人民的攻擊力明顯要弱很多,除了奉獻各種在微信上不能放的敏感話題以外,最多的問候還是“謝謝對岸的朋友幫小英助選。

從各方面的跡象來看,這應該只是一場民間行為,來自於天涯論壇、帝吧等等地方的網友組織起來,然後進行的一場行為藝術。


吧和天涯的網友們極有創意,比如把蔡主席P成那個樣子,創造性的演繹蔡英文與安倍的色情對話,這符合他們的一貫風格。他們也給中國的互聯網帶來了歡樂,帶來了想象力。我想沒有帝吧的網友,也不會有現在很多的流行語。


但是我還是蠻奇怪,好不容易牆沒了,怎麼不出去做點其他的,為什麼一定要和政治聯繫起來呢?平時在牆內黨疼國愛得還愛不夠嗎?

按照正常的邏輯,好不容易升級一下防火牆,各位有點機會出去放放風,不好好地享受一下無障礙上網,為嘛在這時候還要集體為國出征?而且這還不是第一次了,據說五月份蔡主席的臉書也被大陸觀光團小小的圍攻了一次。

還不得不讓人再一次感慨,一個人最基本的個人生活方式,網上娛樂方式,言說表達方式,都離不開你對“政治”的認識,離不開對世界的認知框架,以及面對不同意見之間的解決方式。


二、意見戰爭背後的迥異三觀

上周和大學好友打電話聊天,我和他也談到閱讀與求知的過程。我們大學期間在宿舍走廊上激烈爭論過很多次,他那時的認知工具是二程、朱熹、混合了一些海德格爾,這些學說可以提供許多思考,也可以提供很多啟發,但是對於我們談論的社會制度、政治制度、現代化問題幾乎沒有幫助。

上周我們相互回憶道,大學期間的修課與閱讀,首先與其說是系統的學習,


不如說是先清除掉兩種謬誤:

一種是知識論的謬誤,就是那些似是而非的、以偏概全的、甚至於徹底錯誤的、扭曲是非的知識,無論是對中國傳統的錯誤認知,還是對現代化的錯誤認知;


一種是方法論的謬誤,就是那些庸俗無賴的轉化論、自相矛盾的階級觀、漏洞百出的辯證法、同時又是摩尼教式的敵對觀……

在此以前,我和南華早報的好友高雋松聊到我們初次接觸反右、文革的歷史是什麼時候,我說我小學五六年級吧,第一次知道反右,大躍進,大饑荒……因為我的啟蒙導師就是右派加黑幫,腹笥豐瞻,才華橫溢,又顛沛流離,命途多舛。


我從小學二三年級開始在他那裡學古文和歷史,高雋松說,“所以你是從小就被灌了狼奶,對吧?”

我糾正道,“不是啊,這才是人奶誒。”

而這件大陸人民觀光蔡英文主席的事兒,與其說是一次攻陷敵人陣營的大舉進攻,不如說是一次大陸網民三觀的大規模真實展示。


因為在國內的網站上,我們會懷疑大規模愛國愛D行為是五毛,是水軍,不是真實民意。但是鑑於各方面的跡象看,這都是一次民間行為,那麼在Facebook上的這一次,真是凸顯了兩岸人民迥然不同的三觀,或者說對宏觀世界、以及自己所處生活的不同“意見”。


三、表達意見的兩種方式,無法溝通的死循環

生活本來由意見構成,而意見就是政治。因為關於生活的知識是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它們從來都與關於宇宙的自然科學不同,一定包含了一套價值觀的解釋。人們在意見世界裡,按照意見世界的運行方式去解決問題。而這樣一個意見世界,就註定了是一個政治世界。


大陸人民觀光團展示出的迥異三觀,以及極其特殊的攻擊方式,非常明確的表達了自己不想講道理,或者說,這就是我們“講道理的特色”。比如把蔡英文主席PAV女優,綠營下賤,蔡英文和安倍(真是躺着中槍)是無恥狗男女……


反觀台灣人民最惡毒的攻擊就是支那豬,比起來,大陸觀光團的攻擊力確實是“不知高到哪裡去”。台灣人會覺得不可思議,比如Facebook上一種普遍的觀點是,“我以前覺得大陸人民很可憐,因為不能用facebook,但是現在我覺得這是中國做的唯一正確的事情。”

因為對比起來,台灣網民的戰鬥力真的太弱了,全拿敏感歷史來堆砌評論區,可是這些敏感歷史真的有人在乎嗎?


這恰恰是兩種方式,台灣人會覺得,我把這些敏感歷史拿出來,對岸的人民你們看,這些就是發生在那片大陸上的真真切切的悲劇……這種攻擊方式雖然言語激烈,但仍然在陳列事實,信奉的仍然是“陳列事實—改變認知—停止攻擊—承認錯誤—取得理解”的一套邏輯。


但這些敏感歷史一旦進入大陸人民觀光團的認知框架和知識儲備,這樣的邏輯結果根本不會發生。上文提到,知識人通過系統學習和閱讀,花費大量精力去改變的知識論和方法論謬誤,在很多人那裡,這兩套方式卻是身處紛繁意見世界裡最舒服的自處方式。

在知識論的謬誤上,觀光團人民所有的知識奠基,都來自於從小到大的知識灌輸。


而在方法論上,上文提到的轉換論、辯證法、階級觀、二元論除了造成是非不分、積非成是、指鹿為馬以外,這套“萬能的”、“解釋一切真理”的方法論還會造成知識上的怠惰——這很好理解,人文社科的知識本質上都是經驗,當我有了“理性”解答一切的萬應錠,為何還要努力靠經驗的積累去判斷是非?


而勢不兩立的階級觀、敵我二分的二元論則總是重複着虛無縹緲的“敵對勢力”,以至於一切暴政除了是可以相互轉換的,需要辯證看待的以外,還因為有敵對勢力的永遠存在,就更加註定了其正當性,永遠可以被理解、被認可。所以製造了敏感歷史是對的,製造了敏感歷史卻不敢說也是對的;製造了計劃生育是對的,放開二胎也是對的……

一旦認知形成這樣的死循環,在為了“愛國”這樣一個議題上,“不講道理”只是“不講你們的道理”,人身攻擊只是“愛國者導彈”,替國行道,又何錯之有呢?


四、不關心政治與瘋狂關心政治的悖論

但是,仍然有可疑的地方,大陸人民觀光團里,天涯論壇和帝吧吧的網友,在本質上並非是一群瘋狂的喪屍,日常生活中他們可能是學生,是碼農,是企業職員,是公務員……他們矜矜業業,日常生活中很可能不會談論任何政治,也不關心任何政治,只是在意升職、加薪、談戀愛、買房、買車、養老等問題……須知道,在這個國家,這些問題已經可以讓人費盡心力,無法分心,還去關心什麼“政治”?


而在一個正常的國家,普通人關心好自己的生活就好了,讓自己的人生價值得以實現,讓自己的家人與愛人過得好,獲得足夠的小確幸,那就足夠了,也不需要過多的介入實際的國家大政。


但是並非如此,事關自身切身利益的“政治”,亦即生活的政治,異地高考、計劃生育、社會保險、稅收繳納、房屋拆遷、道路修繕、公共交通、化工產業……等等問題,而面對對這些問題,大陸網民呈現出驚人的沉默,對於政治毫不關心是基本特徵。但是對於和自己的生活幾乎沒有關係的領域裡,涉及到中日關係、中美關係、台灣問題、香港問題、藏疆問題、南海問題,他們又會呈現出對政治的狂熱關注,種種置生死度外的言論,匪夷所思的勇敢,瞠乎其後的憤怒……


這種讓人瞠目結舌的前後對比,更加讓人明白知識論和方法論所構成的認知框架,會在多大程度上塑造一個人,塑造一個族群——對於正當維權(哪怕是口頭上的)毫不關心,對於犯罪參與(哪怕是口頭上的)勇往直前。

大概能解釋造成這種狀態的原因,從你出生開始,你的知識來源和認知結構就被控制,並且大批量的製造無數同樣的人群,你的人生道路看上去有許多選擇,而實際上無可選擇時,你只能在一條軌道上行駛,對待某些事情你知道該保持沉默,對待某些事情你知道可以群情激奮……


這樣的人生,大概不需要智慧,不需要對智慧的渴望,更不需要建立一個普世的(比如說日本、韓國、台灣、香港等地方通行的)價值標準和認知框架——如果沒有自由,那麼建立這樣迥異的認知框架,面對同胞的狂熱意見時,只能徒增痛苦。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轉貼網友六神磊磊文章:帝吧事件小結:中學課本照我去戰

帝吧事件,一直沒有寫文。眼看過去了,可以平靜地小總結一下了。

話說在武俠江湖裡,經常有這樣一種現象:

一個武林人士,不出手則已,只要一出手,就會被一眼識破師承門派,看透你學的是什麼路子的功夫。


就像郭靖打了人,歐陽鋒一看就知道是蒙古摔角術;甚至有的高手只是吐了口痰,王語嫣都能一眼看出是‌‌“五斗米神功‌‌”。

如果不想暴露老底,那最好不要輕易出手,不然必定露餡。

前不久,正有號稱多達2000萬劍客一起出手了——百度人氣最旺貼吧‌‌“帝吧‌‌”的熱血青年翻牆遠征facebook,通過刷屏、貼圖等,刷爆了一些台灣政要和媒體帳號。


我看了一下,他們的武器包括表情包、詩歌、民歌、段子、大陸的美食美景紀念照等等,內容很多,五花八門。

然而,他們一出手,我就第一眼識破了他們武功的師承來歷:

統統來自三本絕世武功秘籍:《中學語文課本》《中學政治課本》《中學歷史課本》。


一開始,看到他們用詩歌當武器,我是挺高興的。因為我自己也很喜歡唐詩,雖然研讀水平不高。

在開戰之初,就有我方熱血小將一個虎步上前,祭出一首詩,‌‌“啪‌‌”地給了對方帳號凌厲一擊。定睛一看,乃是: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這時候我還蠻欣慰。我看出來,這乃是出自人教版初三下冊《語文》。

我本來以為這一招乃是試探,就好像少林弟子和人過招,往往都先使用簡單的羅漢拳,打上幾式‌‌“黑虎掏心‌‌”,探一探虛實,然後再行變化。

可我沒想到的是,後來我方小將千軍萬馬湧上,但凡詩歌,一堆堆被祭出的仍然是:

‌‌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長大後,鄉愁是一窄窄的船票‌‌‌‌“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傻眼了。原來他們壓根只會一招‌‌“黑虎掏心‌‌”,胸中之全部所學,出不了初中語文。


所以刷來刷去,全不脫三本武功秘籍和中學學生經歷的範疇:《歌唱祖國》《七子之歌》《亞細亞的孤兒》……

和台灣有關的詩文那麼多,他們搜索枯腸,所能想到的仍然只有初中的《鄉愁》。

你們愛國,那很好,怎麼就不把祖國的詩多背幾首啊。


這就是旁觀的最大感受:他們所有的政治常識,都出自中學政治課本;所有的歷史知識,都出自中學歷史課本;就如同他們所有的文學知識積累,也都出自中學語文課本。

胸中有了這三本絕世秘籍,就可以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所向披靡。

如果你和他們說:我們來聊點當代文學……

他們便怒目圓睜:‌‌“呔!鄉愁是一張小小的郵票……‌‌


如果你說:哥們,我們來談點現代政治常識……

他便又拍馬舞刀而出:‌‌“休走!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

你若說:‌‌“朋友,我們來看看近代史上這一段究竟是怎麼發生的……‌‌

他們必早已一槍搠來:‌‌“看槍!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決定了它不能肩負起領導中國革命的重任……‌‌


這三本武學秘籍,讓他們內力充盈、氣走諸穴、真陽鼓盪;三本書構成了他們所有的知識體系,給他們提供了回答一切問題的信心。

就好像太平天國楊秀清作法時的口訣‌‌“左來左擋,右來右擋,隨便來隨便擋……‌‌


其實,這三本武功秘籍也是有可取之處的。就算你只讀這三本書,也可以不貧乏成這個樣子的。

例如聰明的孩子就會發現:在語文課本上,其實可以讀到歷史;在歷史課本上,其實可以讀到語文。

就像關於台灣的詩文,中學的歷史課本上藏着很多啊!大詩人黃遵憲的痛徹心扉的哭聲,你們忘記了嗎?

‌‌“我高我曾我祖父,艾殺蓬蒿來此土。糖霜茗雪千億樹,歲課金銀無萬數。‌‌‌‌“城頭蓬蓬擂大鼓,蒼天蒼天淚如雨,倭人竟割台灣去……成敗利鈍非所睹,萬眾一心誰敢侮?‌‌


何至於會刷來刷去只記得《鄉愁》呢?

依我估計,他們中的多數人,其實在中學時也並沒有把這三本秘籍學好。真正學好了的那些人,多半早就扔掉這些敲門磚,高飛遠走、不顧橫池了,哪有那麼多空閒時間天天耗在貼吧里打口水仗呢。

唯獨被剩下的他們,當初只學了個半吊子,結果卻反而最入腦入心,把別人早扔掉的敲門磚抱在懷裡不放。

也真是實心眼。


結尾吧。其實我覺得知識分為兩種:

有的知識,能幫你尋找新知識,就像望遠鏡,可以幫你探尋到更廣闊的天地;有的知識,則會幫你抵禦新知識,它像厚盔甲,穿上它,你就油鹽不進了。


再換一種比方:前一種知識像是口訣,念誦它,你可以解開未知之鎖,打開新的窗戶;另一種知識則像咒語,念誦它,你就渾渾噩噩,水火不侵。

念咒語念到水火不侵是什麼樣呢?《鹿鼎記》里就有這樣一幕:

‌‌“十餘漢子一齊舉起兵刃,大呼:‌‌‘壽與天齊,壽與天齊!’聲震屋瓦,狀若顛狂……頃刻間,竟然武功大進,如痴如狂,兵刃亂砍亂殺。‌‌

難怪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了。


我不由得想起,近一個世紀前,胡適先生曾對學生說過四條希望:平民夜校、通俗講演、破除迷信、改良風俗。

我沒法和胡適先生比,他說四點,我只弱弱地說一點期望好不好,但是我必須要說三遍:

讀書!讀書!讀書!


……轉貼網友東步亮文章:不必太在意“小粉紅”的“愛國”

這幾天,大陸網友翻牆進攻台灣候任總統蔡英文及有關綠營媒體臉書(Facebook),以表情包戰術洗版“反台獨”的事件,成為兩岸網友議論和媒體報道的熱點。雖然蔡英文本人和台灣有關媒體大多以開放和寬容的心態來對待此事,大陸網友和知識階層也多予以戲謔和嘲諷,但這樣大規模“自發”的情形還是引起了不少人士的憂心,尤其是壞球屎報和共青團中央的微博認為這彰顯了“中國年輕一代的自信”之後,有人認為,以90為主的這些“小粉紅”們的政治幼稚與弱智,或將使未來中國的政治環境更糟和不樂觀。

在我看來,這種擔心是多餘的。我對中國年輕一代也有“三個自信”,現分而述之。


第一個自信,我相信“小粉紅”們的狂熱頂多只是賀爾蒙分泌過剩,他們的“愛國”(其實是愛黨)單純而脆弱。

我在此前的專欄中曾多次寫到過,中共在對民眾的奴化教育方面做得是非常成功的。如果這些“小粉紅”們的言論是他們的真實意思表示的話,那麼它是中共多年來奴化教育的“成果”之一,特別是中小學教育中的奴化教育,已經滲入每個人的骨髓。如果這些學生沒有這樣的表現,才是真正的奇怪。這是其一。


另一方面,90後年輕一代,在家庭經濟條件等各方面,確實相比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他們大多是家中的獨子獨女,是在“蜜罐”里長大的一代,幾乎從未遭遇任何坎坷和不幸,也對家庭和學校以外的社會現實狀況幾乎一無所知。因而,這些“小粉紅”的狂熱是建立在單純和共產教育單向灌輸基礎上的。這種脆弱的“信仰”(也許談不上信仰,更多只是因年輕賀爾蒙分泌過剩),在中國殘酷的現實颱風中根本不堪一擊。


第二個自信,我相信隨着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增加,“小粉紅”們在生活中親見和遭遇的現實,將很快使他們變成現行體制的抱怨者、異議者甚至反抗者。


只要現行體制沒有太大的變化,這些“小粉紅”們幾年後走上社會時,便會親見和親歷他們所從來沒有見過、沒體會過的各種怪象,遭遇生活中種種磨難與衝擊,他們很快就會發現,社會完全不是他們在書本上、在學校里和老師的教育下所了解的情形,很多人將對此悲觀失望,對“黨”和政府的“正確”產生懷疑,進而走上體制的反對者之路。這個路徑對每個人都是大概率事件,因為未來若干年,中國社會的矛盾衝突將更加尖銳激烈,執政者的罪惡和黑暗將更加令人難以忍受。如果沒有向自由民主憲政的轉型,這些黑暗誰也迴避不了,除非離開中國。


試想一下,一個花了大量積蓄好不容易買下來的房子,如果突然之間被政府拆掉了,而補償很少,全家不得不流浪在外,且上訪無門,這個曾經打着“帝吧fb出征寸草不生”旗號翻牆去反“台獨”的孩子,他會怎樣?他還會“聽黨的話,跟政府走”嗎?


即便你是官二代和富二代,是“趙家人”的下一代,你不會遇到被強拆或其他類似事件,但是別忘了,你還可能被比你更強的“趙家”兄弟奪走你的榮譽、地位和財富,因為這些分配、支配從來都不透明,在權力的爭奪中你依然不可能保證公正、保證你一定贏。


我所認識的人中,目前幾乎沒有一個私底下對現行體制不抱怨的,無論他是高官,還是小民,無論他是既得利益者,還是體制的受害者。一個人人抱怨的社會,如果還有人說它好,一定是謊言。


第三個自信,我相信若時機來臨,這些翻牆“反台獨”的小粉紅們,也隨時可能反戈一擊,成為牆內或牆外網絡上當政者罪惡的揭露者,作為壓倒當局的最後一根稻草,令其最終窒息。這一點,相信對中國人性格有研究的人都會深有體會,中國幾千年來的歷史和過去發生的眾多歷史事件已經完全地證明了這一點。這是一篇大章,且容我日後再敘。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20160123193803231_small.jpg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5: 飛云:聚興順龍紋茶鼎普洱茶 【多圖】
2015: 蔣介石密令修築的防核爆掩體曝光
2014: 《紫金庵遊記》
2014: 文革動機絕對不是反腐而是保腐
2013: 毛澤東並沒有要求林彪領軍抗美援朝
2013: 曬曬裝貨高伐林(二)
2012: 人民日報的貪官污吏憑什麼可以管控13億
2012: 爭取中國雙重國籍 網上火爆連署給習近
2011: fann, 送給你一句話,作為對你的教育的
2011: 周恩來放棄日本戰爭賠償的三條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