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封神演義》意在“封神”,背後有怎樣的“深意”呢?
送交者: duziteng 2016年11月22日01:29:25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和《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等通俗古典小說相比,《封神演義》卻沒登過大雅之堂。古代文人趣士不屑一顧,現代專家學者也鮮有評述。因此,如何欣賞和評價《封神演義》還是一個新的問題。  


有人認為,《封神演義》所說的“天意”是一種宿命論觀點,這種說法是片面的。


商、周之爭是二條政治路線之爭。


商、周都屬於奴隸制社會,都宣揚天命觀,但商的天命觀與周的天命觀是有區別的。


殷商末年的天命觀是以“帝”為主宰,這就是原著第二回紂王所說的,“君命召,不俟駕;君賜死,不敢違”。


西周的天命觀則以“天”為主宰,這裡所說的“天”又是和“德與民”緊緊聯繫在一起的。


周文王的政治思想是順天應人,認為唯有德者,才能使民歸之,諸侯順之,才能受民、保民,進而稟受天命。“天意如此”,“天命難違”,這裡的“天命”是周文王制定的政治路線的體現,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這是歷史的必然。  


周武王姬發(?―前1043年),姬姓,名發,西周王朝開國君主,在位15年。姬發繼承父親遺志,於前1046年消滅商朝,建立了西周王朝。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政治才能,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一代明君。


《紅樓夢》有個綱,就是第四回的護官符,《封神演義》也有個綱,就是第二回蘇護的反詩,即“君壞臣綱,有敗五常。冀州蘇護,永不朝商!”


這裡所說的“綱”指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五常即仁、義、禮、智、信。


三綱五常是西漢董仲舒提出和確立的,儘管綱常思想與奴隸制的天命觀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但它畢竟是封建制度的產物。


《封神演義》反映的不是商周之爭,而是借商周之爭,通過“君壞臣綱”與“君為臣綱”的直接對立,表明作者對封建綱常思想的態度。蘇護的反詩是對封建綱常思想的有力批判。 

 

“君為臣綱”與“君壞臣綱”只有一字之差,卻包含着這樣的思想,即君要“君為臣綱”,必須不壞“臣綱”,若壞臣綱,臣就可以“永不朝商”。


本來君是臣的綱,臣是沒有什麼綱的,作者則認為臣也也應該有個綱,雖然君臣之間還有主有從,但不再是絕對服從關係,而是有條件的服從,這個條件就是不壞對方的綱。


這個條件好象一種契約,使君臣之間的關係表現為一定的契約關係。這種“君臣契約論”雖不如盧梭的“社會契約論”明朗,卻也有相似之處,而作者所處的年代比盧梭早了二個世紀。這種“君臣契約論”體現了作者初具萌芽的民主思想。  


《封神演義》對封建綱常思想的批判不但在總體上體現在商周爭戰之中,而且體現在一些具體的情節上。


紂王的兒子,殷郊對紂王抱有幻想,扶紂抗周,殷洪能遵師命,助周滅紂,二種思想二個結果,殷郊難逃天命,殷洪則為周立下戰功。


黃飛虎反出朝歌,鎮守界牌關的父親黃滾忠義難以兩全,最後還是做出正確的選擇,封印辭官。


文王吃長子肉,傳位二子,驅逐三子,父子之間的關係更為複雜。


哪吒打死龍太子,受到懲罰是應該的,但哪吒惹禍並非出自邪惡之心,而且剮肉還母,剔骨還父,李靖還不能原諒,這就有點過分了。


瞿留孫則高出一籌,允許土行孫改進錯誤,促成鄧九公父女歸周。


以上這些關係,君與臣,父與子、夫與妻、師與徒之間的關係都和封建綱常思想格格不入。作者正是通過這些情節的描述表示了對封建綱常思想的蔑視。  


周文王姬昌(前1152年―前1056年),周朝奠基者,岐周(今陝西岐山)人。其父死後,繼承西伯侯之位,故稱西伯昌。西伯昌四十二年,姬昌稱王,史稱周文王。在位50年。


《封神演義》筆鋒指向封建綱常思想,因此《封神演義》所描述的商周之爭,實際上是封建社會朝代更替的概括和寫照。


《封神演義》作者許仲琳所處的時代,封建社會開始從昌盛走向沒落,資產階級民主思想已處於萌芽狀態,這就使作者有可能對封建社會改朝換代的原因進行一番總結。


封建綱常思想(作品中代表舊王朝)是為封建社會的政治服務的,但它同時又和封建社會一定的政治路線(作品中代表新王朝)相矛盾,封建社會這種意識形態自身的矛盾如何解決,《封神演義》作者許仲琳由於歷史的局限,也沒有一個正確的答案。


但他在這方面所做的探索,以及在這種探索中萌發的民主思想,對仍處於統治地位、尚末被觸動的封建意識形態,已經是一種突破。 

 

封建社會的改朝換代雖然沒有改變社會的性質,但在改朝換代中,兩條政治路線的鬥爭是存在的。


《封神演義》在揭露紂王殺妻誅子、剖婦敲骨等種種暴政的同時,又緊緊把握周文王提出的政治路線,用這條路線去感化人、號召人,救民於水火之中,顯示這條路線的無比威力,合理展開故事情節。


如果說周文王是西周政治路線的制定者,姜子牙則是這條路線堅定的執行者。


姜子牙善於用西周的政治路線去教育人、爭取人、團結人,不斷壯大西周勢力,最後戰勝強大的殷商。用現代的語言可以說姜子牙不愧於是一個傑出的思想政治工作者。


姜子牙(約前1156年—約前1017年),中國著名歷史人物,商朝末年人。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傑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歷代典籍都公認他的歷史地位,儒、法、兵、縱橫諸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


《封神演義》,意在“封神”。“封神”既是本書的題目,又是全書的結局。封神是作者民主思想的的又一體現。


封神的意義在於,在新朝代戰勝舊朝代之後,如何正確處理朝代更替過程中征戰雙方的戰將。


作者主張都要給出路,都要安排工作;連申公豹這種兩面派也不例外。當然申公豹是做為反面人物被鎖在海眼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如何處理這些人的問題上,作者有二條標準,一是“依劫運之輕重”,一是“循資品這高下”(書後封神部分元始敕),前者以政治路線來劃分,後者以個人品德、能力來劃分。


為新政治路線服務的人,不乏資品低下者,只是他們在新政治路線的指導下不斷得到改造;為舊政治路線服務者,不乏品質較高的人,一部分還有一身絕技,只是人物性格被舊的政治路線所扭曲,聞太師就是一例。


聞太師是紂王政治路線的忠實執行者,可為逆歷史潮流動;但就個人來講,聞太師又是一個資質品位較高的人。“只見聞太師,畢竟他英風銳氣不肯讓人”(第九十九回),在封神時他還有點不服氣。正是由於有雙重標準,才使征戰雙方的戰將在新王朝確立之後能各得其所。


作者認為,在新的政治路線確立之後,被舊的政治路線所扭曲的人物性格,有權恢復其本來面目。這和早期資產階級天賦人權、人本主義等哲學觀點,也頗有相似之處,同樣體現作者初具萌芽的民主思想。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5: 看境內外同時紀念胡亂邦有感
2015: 愛新覺羅.永瑆的楷書真跡,十分難得
2014: 毛主席是苗族和蒙古人的混血,祖上歷代
2014: 建議萬維封殺J66這個瘋狂挑動民族矛盾
2013: 誰是刺殺肯尼迪總統的幕後真兇?
2013: 南洋無政府主義運動之概況
2012: 矛盾論: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2012: 乾隆17位皇子為什麼選平庸嘉慶繼位
2011: 一廂情願 美專家建議放棄台灣向中國換
2011: 美超級委員會宣布減赤失敗 美軍或成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