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高天闊海:感恩節的迷思
送交者: 高天闊海 2016年11月22日05:09:56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感恩節(英語:Thanksgiving Day),是美國和加拿大的全國性節日。在美國是十一月的第四個星期四,在加拿大是十月的第二個星期一。

在中文維基百科上面,關於感恩節的起源的故事是這樣的:

“1620年,五月花號船滿載英國受迫害的清教徒到達美洲。當年冬天,不少人饑寒交迫,染病身亡。在印第安人幫助下,新移民學會了狩獵、種植玉米、南瓜,並在來年迎來了豐收。他們邀請印第安人慶祝節日,感謝其幫助。”

這一故事聽上去很美,並且長期以來被當做標準答案傳播開來。可是老子說: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真實的故事未必動聽;動聽的故事未必真實。

根據現存的史料,1637年,馬塞諸塞灣殖民地的總督在宣布史上第一個感恩節的時候是這麼說的:

“這是一個感恩的日子,感謝上帝他們已經消滅了超過七百名男人、女人和兒童。”在法律上刻寫下如下句子:“從今往後的這個日子我們都將慶祝對佩克特人(Pequots)的勝利,感謝神讓我們戰勝了他們。”

這裡說的對佩克特人(美洲印第安人的一支)的勝利,以及消滅了“超過七百名男人、女人和兒童”說的是發生在此前一天的“佩克特人大屠殺事件”(the Pequot Massacre),也稱“神秘河大屠殺事件”(the Mystic Massacre):

一夥白人殖民者和僱傭兵在黎明之前包圍且火燒了位於神秘河流域的佩克特人村落。“那些逃出大火的人被劍刺死:有的被斧頭砍成好幾截,還有的被長劍刺穿身體……看到他們在火中被燒死,那場面讓人心生恐懼……那氣味讓人毛骨悚然,然而這一勝利看來就像是獻給上帝的美妙犧牲。於是他們讚美上帝,讓他們得到如此甜美的勝利。”

以上是普利茅斯殖民地總督威廉·布雷負德(William Bradford,1590年-1657年)的敘述。

大部分歷史學家認為:神秘河大屠殺中,約七百名佩克特人被殺,其中大多數是婦女、兒童和老人。當時的人們相信:這一事件之後,佩克特人作為印第安人的一個族群已經滅絕了。

據此看來,感恩節源自於十七世紀時白人殖民者對美洲原住民的大屠殺。所謂“感恩”是他們感謝上帝讓他們成功得手。

早期殖民者把印第安人看作魔鬼的親戚,在威廉·布雷負德的筆下:印第安人是“野蠻人,無情、殘忍且極為奸詐的”。那麼,相信自己是上帝選民的清教徒殖民者邀請被視為魔鬼的印第安人一起慶祝節日,坐下來分享晚宴。這種可能性有多大呢?

因此,感恩節源自早期白人殖民者屠殺印第安人之後感謝上帝的說法看來更為可信。本文開頭那個關於“感恩節”起源的故事是一個謊言,是對歷史上佩克特人大屠殺事件的否定和掩蓋。

這樣的否定和掩蓋在美洲殖民史上比比皆是。在佩克特人大屠殺之後,殖民者立即開始着手漂白歷史:佩克特人部落的名稱在地圖上消失了。以該部落命名的一條河被改名為“泰晤士河”。佩克特人以往居住的地域被稱為“新倫敦”。仿佛佩克特部落從未存在過似的。

而那個關於感恩節來由的故事,只是殖民者及其後裔“漂白”歷史的又一個謊言。

事實上,那種認為殖民者與美洲原住民之間的衝突是文化差異和誤解的必然產物的看法,以及那種認為殖民者與被殖民者在同等程度上對對方施以暴力的觀點,都脫離了歷史事實。歐美殖民主義在一開始就帶有種族滅絕的傾向。

1492年, 當哥倫布及其水手們攜帶着刀劍登陸美洲大陸的時候,原住民阿拉瓦克人(Arawaks) 歡迎他們,給他們帶來食物、淡水和禮物。他在航海日誌中留下了這樣的記錄:

“他們心甘情願地把自己擁有的任何東西拿來交換……他們沒帶武器,並且不知道武器為何物。我給他們一把劍看,他們握在劍鋒上,由於無知而割傷了手……他們可以成為很好的奴僕……只要有五十個人,我們就可以征服他們所有人,讓他們任由我們擺布。”

後來的事我們知道了:哥倫布開啟了整個西班牙語世界的美洲印第安奴隸網絡(且複製了幾個世紀以來歐洲人在地中海地區的所作所為)。數百萬美洲印第安人被歐洲殖民者或屠殺或奴役而死亡。

文化歷史學家劉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指出:西方人所到之處,奴隸制、對土地的掠奪、違法犯罪事件、文化大破壞,以及對野生動物和人類的公然的滅絕行為總是如影隨形。

歷史學家霍華德·辛(Howard Zinn)在《美國人民史》(A People’s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中寫道:“強調哥倫布及其繼任者作為航海家和發現者的英雄主義,淡化他們種族屠殺的罪行;這種做法不是技術上的要求,而是意識形態的選擇。這麼做是不知不覺在替他們辯護。”

辛指出:人們往往輕易接受以客觀真實的形式呈現給他們的事實、看法、觀點、結論,等等。從教師、作家、學者等人表面上的客觀性中,我們學會對某些醜惡現實或歷史給予微小比例的關注和(或)輕描淡寫的道德評判。這樣一來,我們就能夠輕易地接受一些觀點,比如:暴行雖然應被譴責但卻是歷史進步的必要代價。

而接受了這樣的觀點後,我們會不知不覺地站到了精英階層的立場上,有意無意地為勝利者的所作所為辯護,失去了客觀性與批判精神。

阿爾伯特·滅莫(Albert Memmi)提出過殖民主義社會心理上的“尼祿情結(Nero Complex):一種否認殖民地化程度和為殖民建構合法性的痴迷。通過對感恩節由來的故事的改寫和敘述,殖民者及其後裔掩蓋了早期殖民者種族屠殺的罪行,繼續鼓吹他們的文明、友善與證明殖民的合法性。

面對感恩節起源的這一沉重的歷史,那我們還過不過感恩節了?先來看看印第安人的看法。

對這個問題,美洲印第安人中至少有兩種看法。許多人從批判殖民主義的立場,戲稱感恩節為“感屠節”(Thankskilling’s Day), 指出歐洲殖民者對美洲印第安人施行種族屠殺的事實,從而拒絕慶祝這一節日。

也有新一代的印第安人慶祝這一節日,但是完全掏空了其殖民主義的內涵,用對印第安人傳統價值觀念的回歸取而代之。

不論我們慶祝感恩節與否,喜歡吃火雞與否,在感恩節到來之際,請記住:

“任何一個國家的歷史,如果被說成像一個家族的歷史一樣,就是在掩蓋征服者與被征服者、主人與奴隸、資本家與工人、統治種族與被統治種族、統治性別與被統治性別之間激烈的利益衝突。這種衝突有時會爆發出來,更多的時候則是默默壓抑着。在這樣一個充滿衝突的世界裡,一個受害者與劊子手的世界裡,如加繆所言,有思想的人責無旁貸要和受害者站在一起。” (霍華德·辛)

(本文首發微信公眾號“新議論”)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5: 看境內外同時紀念胡亂邦有感
2015: 愛新覺羅.永瑆的楷書真跡,十分難得
2014: 毛主席是苗族和蒙古人的混血,祖上歷代
2014: 建議萬維封殺J66這個瘋狂挑動民族矛盾
2013: 誰是刺殺肯尼迪總統的幕後真兇?
2013: 南洋無政府主義運動之概況
2012: 矛盾論: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2012: 乾隆17位皇子為什麼選平庸嘉慶繼位
2011: 一廂情願 美專家建議放棄台灣向中國換
2011: 美超級委員會宣布減赤失敗 美軍或成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