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在古代當什麼官最掙錢(w)
送交者: duziteng 2016年11月24日00:11:54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中國古代油水最肥的官職是什麼?不是管錢的戶部,不是管軍事物資的兵部武備司,也不是地方上的鹽運、漕運等官署,而是清朝的內務府。

有北京民謠為證:“房新樹小畫不古,此人必是內務府。”說的是如果哪天皇城根下出現一戶暴發戶,房子是新蓋的、院子裡新栽了樹苗、牆上掛着現代人的畫,那這戶人家肯定是內務府的官吏。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在內務府當差來錢快,上任沒幾天就能在寸土寸金的四九城置辦高宅大院。

衙門上下,“視中飽舞弊,如奉明言”,貪贓腐敗得就差公開往家裡運官銀了。有的衙門,比如負責供應京畿地區官糧的漕運衙門,經手的錢糧可能比內務府要多。但漕運官守着百萬計的官糧,動不了手腳,揩不到油水干着急。

所以說,既有錢又能揩油的內務府,當之無愧是古代第一肥缺。


在古代當什麼官最掙錢?在古代當什麼官最掙錢?


那麼,內務府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衙門?憑什麼那麼有錢呢?

內務府是管理皇帝私人事務的衙門,為清代特有。

順治皇帝入關的時候建立了為自己和紫禁城服務的十三個衙門,由太監主管。順治康熙交替年間,十三個衙門合併為內務府,逐漸形成定製,稱“總管內務府衙門”,設置專門的最高長官“總管內務府大臣”。

既然是“大臣”,就不能再由太監主管了,那由誰來主管內務府呢?

考慮到內務府負責的都是皇帝的私事和家事,所以康熙任命皇室家奴(滿族稱包衣)來負責內務府。滿洲八旗中的上三旗(即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所屬包衣逐漸壟斷內務府的大小官職。


在古代當什麼官最掙錢?在古代當什麼官最掙錢?


內務府主要機構有“七司三院”,分別是廣儲、都虞、掌儀、會計、營造、慎刑、慶豐7個司,負責皇室財務、庫貯、警衛扈從、山澤采捕、禮儀、皇莊租稅、工程、刑罰、畜牧等事;上駟院、武備院和奉宸院3個院,負責管理御馬,管理皇室傘蓋、鞍甲、刀槍弓矢等物,負責紫禁城、三海、南苑、天壇和其他苑囿的管理、修繕等。

此外,內務府還管轄紫禁城三大殿,管理慈寧宮、壽康宮、御藥房、壽藥房、文淵閣、武英殿修書處、御書處、養心殿造辦處、咸安宮官學、景山官學、掌關防處等。

除了以上在京城的機構外,內務府還有諸多京外附屬機構,比如江寧織造處、蘇州織造處等皇室採辦機構,圓明園、暢春園、萬壽山、玉泉山、香山、熱河行宮、湯泉行宮、盤山行宮、黃新莊行宮等皇帝駐驊處和皇室財產。

為了管理帝后妃嬪陵墓和有關祭祀活動,專門成立了陵寢內務府;為了管理瀋陽舊皇宮,專門成立了盛京內務府。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內務府管理所有的太監和宮女。清朝成立敬事房,嚴格管理太監、宮女及宮內一切事務,防止出現宦官專權。敬事房也隸屬內務府。所以,太監就和內務府利益攸關,並在之後內務府的沉浮強弱中站在了內務府的一邊。


一言蔽之,一個皇帝從在娘胎里開始到死後定期領取子孫後代的冥錢,都離不開內務府。

內務府機構因此極其龐雜,而且越來越龐雜,吃這口飯的人也越來越多,逐漸成了可以和朝廷的三院六部相互平行、相互抗爭的官僚機構了。

當然,清朝皇帝也不是傻瓜,為了壓制內務府,讓它更好地為自己服務,制定了嚴格的管理制度。

比如內務府最重要的司是廣儲司。

廣儲司就是皇帝的小金庫,建了六個倉庫儲存皇室的所有財產,其中金、銀、珠、玉、珊瑚、瑪瑙和寶石等專門儲存在銀庫里。銀庫因此被稱為六庫之首。

皇帝對銀庫看得最緊,特地將銀庫設在紫禁城太和殿西側的弘義閣內,安排了25人日夜盯着它,規定只有在特定的時間和條件下才能開庫。為了防止監守自盜,看庫的人沒有鑰匙,鑰匙由乾清宮侍衛保管,而且不只一把。

開庫時,必須由多名特定的官員在場,進出庫房的人都得嚴格搜身;庫房關閉時,必須由多名特定官員共同簽字畫押,並在鎖上貼上封條。每月,內務府都要對皇帝六個庫的收支出納情況進行統計匯總;皇帝隨時可能抽查,年底專門聽取內務府的報告,每五年親派不相關的大臣進行盤庫。

這僅僅是對廣儲司六庫的管理制度,整個內務府管理之嚴、皇帝之重視可見一斑。其他的管理制度(比如祭祀貢品的數量、官學的伙食標準等等)更是汗牛充棟,能搬出一箱又一箱的文件來。

理論上來說,內務府中人要想從皇帝的口袋裡掏出一文錢占為己有都非常困難。


在古代當什麼官最掙錢?在古代當什麼官最掙錢?


皇帝選擇出身低微的包衣充斥內務府,也是看中了這些家奴老實辦事,與外界無涉,最不可能沾染朝野的貪腐習氣,還不用給太高的工資。

事情奇怪就奇怪在,壓制內務府的管理制度越來越多、越來越嚴苛,內務府的貪污腐敗情況卻越來越嚴重。內務府大小官員爭先恐後,嘩嘩地在皇帝口袋裡往外掏銀子。他們是怎麼做的呢?

道光皇帝是個吝嗇到要把一個銅板掰成兩瓣的主,看到龍袍上有個窟窿都要補上。

一天,道光皇帝發現綢褲的膝蓋上破了個小洞,就讓內務府去縫補一下。補完了,道光皇帝問花了多少錢,內務府回答:三千兩白銀。道光聽了差點背過氣去。一個補丁竟然比一件龍袍的價格還要貴!

內務府解釋說:皇上的褲子是有花的湖綢,剪了幾百匹綢才找到對應相配的圖案,所以貴了,一般的補丁大概五兩銀子就夠了。

道光皇帝咬咬牙,默記在心裡。

話說朝臣們看到龍椅上坐着一位打補丁的皇帝,上行下效,紛紛扎破官服打上補丁。一次,道光皇帝看到軍機大臣曹文正朝服的膝蓋上打着塊醒目的補丁,突然問他:外面給破衣服打個補丁需要多少銀子啊?曹文正一愣,看看周圍的太監,發現太監們都不懷好意地瞪着他。

曹文正頭皮發麻,只好往海了說:外面打一個補丁需要三錢銀子。三錢銀子當時都可以買一整套普通衣服了,曹文正心想:這下大概和內務府的太監們報給道光皇帝的“工價”差不多了吧。誰想,道光皇帝聞言驚嘆道:外面就是比皇宮裡便宜,我打個補丁需要五兩銀子呢。曹文正一下子就懵了。

誰想,道光皇帝繼續問:外面的雞蛋多少錢一個啊?曹文正趕緊回答:臣從小有病,不能吃雞蛋,所以不知道雞蛋的價錢。

內務府給道光皇帝吃的雞蛋一個多少錢呢?我們可以從光緒年間的“雞蛋價格”佐證一下。光緒皇帝很喜歡吃雞蛋。當時一個雞蛋大概三四個銅板,但內務府的採購價格是三十兩銀子一個。

一次,光緒皇帝和老師翁同龢閒談,突然說:“這雞蛋雖然好吃可太貴,翁師傅你能吃得起嗎?”翁同龢吸取了曹文正的教訓,趕緊推脫說:“臣家中只有遇到祭祀大典才吃一兩個,平時不敢買。”光緒終生都以為雞蛋很貴,連朝廷大官都吃不起。為此,他每年單單吃雞蛋就要“吃”掉上萬兩白銀。

以上就是內務府從皇帝身上揩油的第一招:低買高賣。

皇帝雖然給內務府規定了條條框框,但畢竟身居深宮,對正常的市場行情並不了解。內務府就從宮外平價買入(有的時候乾脆就是搶)物資,然後高價報給皇帝(反正皇帝也不知道,大臣們一般也不敢說)。表面上,整個過程沒有任何違法甚至違規的地方。雞蛋如此,補丁如此,工匠的工錢更是如此。中間的差價就成為了經手人員的“灰色收入”。每年,皇帝和紫禁城的“合法開支”就有四五百萬兩白銀。

內務府從皇帝身上揩油的第二招則是:直接貪污。

內務府的監管制度可謂嚴密,可制度是人執行的。

內務府系統越來越龐雜,人越來越多,漏洞也越來越多,皇帝一個人根本管理不過來。加上內務府屬於為皇室服務的,不受朝廷監察和司法機構的管轄,所以內務府弊端就猶如決堤之水、沃野荒草,洶湧蔓延開來。晚清吏部官員何剛德說:“內務府之職,如衙門之有庶務,即俗所謂賬房也。賬房有折扣有花賬,已處處有弊。內務府之利百倍於此。”

光緒大婚的時候,有幾位繡工托在內務府大臣家教私塾的同鄉郭先生攬點內務府刺繡的活做。郭先生通過大臣的管家接了一件繡洞房門帘的小活。繡工們從內務府領來了緞子,用最好的繡線精心刺繡。整套下來,繡工們的原料、工錢加上利潤,市價大約是五十兩銀子。

門帘交上去後,大臣的管家就讓繡工們報個價,主動示意繡工們“多報一些無妨”。郭先生和繡工們就咬牙報了五百兩,管家說太少了,再報多點。幾個人就報了一千兩的要價。賬單交到內務府大臣手裡,大臣又駁回,讓再往高了報。

郭先生就大膽報了五千兩,幾個繡工埋怨他報得太離譜了,會被駁回來的。誰知,內務府大臣拿到賬單,搖搖頭,親自提筆在五千兩前面加了“兩萬”。

賬單送到內務府,內務府照付兩萬五千兩白銀買那個門帘。內務府大臣扣下兩萬兩,給郭先生五千兩;郭先生拿出一千兩酬謝相關人等,自己拿了三千兩,把剩下的一千兩給幾個繡工。幾個繡工心滿意足,這可能是他們一輩子最大的收入了。

內務府從皇帝身上揩油的第三招是:工程攬財。

在內務府當官的人最盼望的不是升官,而是皇帝上馬新工程。

不管是修建一個戲台子,還是重鋪某段道路,或者是皇帝下旨恩建某處寺院,都是內務府官員上下其手中飽私囊的良機。如果能負責上修繕陵寢或者宮殿的“好活”,整個家族幾輩人的吃穿用住都不用發愁了。

晚清時,紫禁城內搭建一個竹棚,這麼個算不上工程的工程,內務府就用了四萬兩銀子。工程攬財的招數可以說是集低買高賣、直接貪污等等之大成,最有學問了。

既然內務府腐敗重重,弊端多多,就沒有人想到整頓嗎?

有!從皇帝到大臣,各個時期都有“整頓內務府”的聲音。可惜最後都以失敗告終。


在古代當什麼官最掙錢?在古代當什麼官最掙錢?


道光皇帝因為吝嗇,所以對花錢如流水的內務府最不滿,多有訓斥。比如道光皇帝喜歡吃“粉湯”,曾經下令內務府安排御膳房作粉湯。等了多日沒見到粉湯的影子,道光皇帝就召來相關內務府官員質問。相關官員訴苦說,宮廷做粉湯的成本太高了,這幾天正在籌措資金呢。

道光皇帝大怒,一碗粉湯需要多少錢啊?官員回答,在御膳房中成立專門負責粉湯的機構,增加相關的人員編制,一年大概需要五萬兩銀子,加上原料錢,皇上如果想吃粉湯得給御膳房每年增加六萬兩銀子。道光皇帝冷笑道:“不必了,我登基前在前門大街吃過粉湯,一碗兩個銅板,內務府專門安排一個小太監,每天去前門大街買粉湯回來就可以了。”

又過了好幾天,道光皇帝還是沒見到粉湯,再次召來相關官員訓斥。官員回答說,臣等近日去前門大街找遍了,沒找到有賣粉湯的攤販,這幾天正打算跑遠點去買呢。可是如果跑得太遠了,粉湯端回來就不好吃了,所以正煩惱着呢。真實情況是,內務府派人把前門大街賣粉湯的所有攤販和店鋪都給趕跑了。

道光皇帝無奈:罷罷罷,朕從此不吃粉湯了。

這個小故事透露了嚴重的問題:為了一碗粉湯,皇帝竟然鬥不過內務府!

此時的內務府已經惡性膨脹成了一股巨大的獨立勢力。在上面的事例中,內務府的邏輯是辦任何事情都看能不能獲取“好處”,得不到利益的事情不辦。如何吃到粉湯是提出的問題,道光皇帝的解決方法是去買現成的,無疑優越於內務府的成立專門機構、配備人員、增加預算的生產方法。

可惜道光皇帝的好方法讓內務府的經辦人員得不到任何好處,所以相關官員寧願多次挨皇帝的批評、派人驅趕商販,也要逼道光皇帝接受內務府的方法。而道光皇帝所能做的抵抗,僅僅是不吃粉湯而已。

大家別忘了,皇帝成立內務府的初衷是讓內務府更好地服務自己,可最後竟然指揮不了內務府了。整個系統已然異化成了獨立於皇帝和朝廷之外、有獨立利益和運轉規律的惡勢力。

內務府是一方,人數眾多,皇帝是一方,只有一個人。數以萬計的內務府人員對付皇帝一個人,千方百計地蒙蔽皇帝,為自己撈錢牟利。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5: 第一首富毛澤東 61座行宮N位二奶(組圖
2015: 地球人類到底是否想修真?
2014: 狸貓換太子:原為章獻皇后借腹生子
2014: 張獻忠殺掉看望他的家鄉人的內幕
2013: 深山蘭:蒙古軍隊是如何殺人的?
2013: 黎陽: 敵人就在“公知”里,就在“學者
2012: 史海;中共不敢公開的宋美齡信
2012: 我與列寧的會見
2011: 徐焰:國民黨政府從未在西藏“駐軍”
2011: 1993年文章:看看民運人士都是些什麼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