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怡賢親王允祥傳之十七:監營水利,發展生產
送交者: MaggieS 2016年11月24日23:21:53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雍正深知,振興經濟僅靠理財、節約一條腿走路不成,還必須與開源相結合,而在某種程度上,開源比節約更重要,而開源的關鍵就是大力發展生產,沒有生產的發展,沒有收入的提升,理財就成了無源之水,節約也持續不了多久。而當時農業生產基本還是靠天吃飯,因此,營修水利,減少災害是關繫到豐收與否的關鍵。為此,雍正三年(1725年)冬,雍正命允祥總理京畿水利營田事務,把發展生產的重任放在了兄弟的身上。知弟莫若兄,雍正的這一任命,絕對是知人善任。這不僅在於允祥對水利並不陌生,康熙時他就曾多次扈從考察水利工程,而且在於允祥是個不怕吃苦,盡職盡責的人。接到任命後,他不避風寒,跋山涉水,實地勘查,從疏通河道,築堤置閘,開引河渠,開挖入海直河,到區域田土疆界等大事小事,都詳細規劃,有條有理,一絲不亂。

 

        首先,從設置機構入手。經奏准,設立了營田水利府,將直隸諸河分為四局管轄,各設專員,負責疏浚河渠,築壩置閘,區分疆畝。允祥數次親臨指導,修河造田,辟荒地數千里,募民耕種,經劃溝縢,使千里之內,化作良田萬頃。

 

        其次,親自考察,掌握第一手資料。允祥是個實幹家,他治水的特點是多到實地考察,然後做出因地制宜的決策。因此,總能收到不錯的效果。比如,據乾隆二十年(1755年)修編的《豐潤縣誌》記載,為治理豐潤西北部的天宮寺、牛鹿山、鐵城坎等地方的水害,允祥實地勘察後指出:對積水處“或疏泉、或引河、可種稻田數百畝。”並指導說,要在河的沿岸修築堤防,多設水閘,根據水旱情況及時對河水加以存蓄排泄,這樣就可以在沿河兩岸拓展出無數水田。再如,豐潤縣南部毗鄰渤海,水源充足,允祥從實際出發,要求開鑿水渠,使水源相互通聯,互相調劑,無雨之際,能引水溉田,農作物無乾旱之患;逢雨多時,則田內水達於溝,溝水達於渠,渠水匯於河,河水歸於泊,可保農田無水澇之災,從而避免水患。

 

        第三,教京畿農人種植水稻。針對北方有些水源豐沛地區的實際,允祥提倡種植水稻,提升土地產量,不讓水流白白浪費掉。可當時北方人不善耕作水稻,為解決此問題,他特意聘請南方農民教北方人耕種,提升其管理水平。在他的支持指導下,雍正五年(1727年)直隸水稻獲得大豐收。欣喜之餘,沒料到又遇到了新問題,因以吃麵食為主的北方百姓,吃不慣稻米,使得水稻豐收,卻很難賣出,砸在了手裡,如果銷路問題不解決,會損害百姓利益,而且會影響今後的種稻積極性。為此,允祥又奏請政府撥款按價收買,保證了農民的收入和種水稻的積極性。因治理京畿水利有功,雍正特寫下詩句贊曰:“經理度之需贊畫,疇咨水土奏豐穰。”“淤流通外成膏壤,田壠開時養稻粢”等。

 

        第四,在治理北方水利的同時,允祥還密切關注着江南的情況,當得知“江南水道,自河淮而外,多致淺塞”後,便奏請修復江南水利,並依據資料和實情,指導規劃,督促檢查,使東南數十州縣河流疏暢,灌溉便利。比如,對蘇州太湖和大運河航道的治理,都取得了很大成效。

 

        這些舉措的實施,不僅收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極大地促進了生產的發展,為國家聚集了大量的物質基礎,而且極大地調動了百姓生產的積極性,利國利民,既有短期效益,又有長遠謀劃,深得雍正之心,難怪允祥去世後,為表彰其福澤於民的功績,雍正特下旨,允許在他治河興水的地方,直隸(河北)、南京及蘇州一帶立祠紀念。這就是後來白家疃、蘇州山塘街普濟橋畔等地建有怡賢王祠的緣故。

 

        允祥年輕時就隨父皇康熙多次視察水利,查勘河渠,雍正後掌管水利,親力親為,再加上善於動腦筋,使他成為了一位既精通治水理論,又有實踐經驗的水利家。道光年間,吳邦慶將允祥治理畿輔水利時,所上奏章進行了收集整理,編輯成《怡賢親王疏鈔》,並將其編入《畿輔水利叢書》中,可見其在治水方面的地位和貢獻。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5: 第一首富毛澤東 61座行宮N位二奶(組圖
2015: 地球人類到底是否想修真?
2014: 狸貓換太子:原為章獻皇后借腹生子
2014: 張獻忠殺掉看望他的家鄉人的內幕
2013: 深山蘭:蒙古軍隊是如何殺人的?
2013: 黎陽: 敵人就在“公知”里,就在“學者
2012: 史海;中共不敢公開的宋美齡信
2012: 我與列寧的會見
2011: 徐焰:國民黨政府從未在西藏“駐軍”
2011: 1993年文章:看看民運人士都是些什麼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