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羊市大街:我與讀書
送交者: 羊市大街 2017年01月28日05:28:25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我不讀書已經二十多年了。這裡所說的讀書,是指為消遣而讀的小說詩歌散文,而不是為增加學問和知識而讀書。在這個信息爆炸的年代,不學習新知識,提高自己,就如逆水挽舟“才歇力,便下流”。至於用做“敲門磚”,為功名利祿而讀書,到書中尋找“黃金屋,顏如玉”,則非我之所為。我對職稱,頭銜,財富向來沒什麼追求的欲望,衣求整潔,食求可口足矣。做學問如玩票,興致來了就廢寢忘食地鑽研,常常是一出手就是滿堂彩,得意之後,就收手不幹了。至於為光宗耀祖而讀書,連想都沒想過。我祖上走的是科舉之路,他們讀的書,我幾輩子都讀不完,也吃不了那許多苦。我的性格又不適合官場文化,仕途想都別想。這背子只要不給祖上抹黑,就燒高香了。然而,這門庭卻是萬萬改換不得的,寧做窮書生,不走經商路。若成為商賈之輩,再闊的流油也沒臉給祖宗上墳了。

 

“曾經滄海難為水”這樣的大話,可不是我這樣的小人物可以說的,畢竟沒進過科班,沒經歷過多少大世面。但現在的書也真沒什麼可看的。古人說過,好作家須“行千里路,讀萬卷書”,有閱歷,有知識,才能寫出好文章來。現在這些作家,只要看一下他們的簡歷,就知道這些人寫不出好文章來。把中國現在這些紅的發紫的作家挨個的數,賈平凹,陳忠實,莫言加上死了的路遙,20 歲前都沒怎麼出過村,而且那年頭城裡都沒書可看,村里就更別說了。根據他們的自述,小時候沒少幹過雞鳴狗盜的勾當,儘管用他們的話來說是生活所迫。他們走上文學道路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寫作那營生能掙錢,而且比在田裡勞作輕省。我以為,當文學沾上銅臭後,就很難流芳後世了。

 

年輕的時候,我喜歡看茅盾,歐陽山,趙樹理,老舍,張天翼的小說,欣賞臧克家,何其芳,郭小川,聞捷的詩,文革後,看王蒙,高曉生,陸文夫,鄧友梅的小說,偶爾也看一篇劉心武的。然而,這些人以後,當張抗抗,馮驥才,梁曉聲之流一統文壇後,中國就只有小說,沒有文學了。更別說什麼孔夫子的嫡派後人慶字輩的作品了。現在的衍聖公已經傳到了第七十八代,孔聖人的後代據說已經有三百萬之眾。就算聖人的才華人品可以通過繁殖遺傳給後代,經過七十多代的繁衍,估計也稀釋的只剩下原值的負七十八次方了。(這是數學計算公式,學文科的聖人後代不懂的)夫子的後裔看到自己的文筆叫不了座,就只好搬出“大成至聖文宣王”這個闊的可怕的頭銜當虎皮,包着自己去嚇唬別人。(衍聖公嫡傳有句名言:“人若犯我,斬草除根”,不知道他怎麼個除根,估計沒孔子誅少正卯的本事)

 

八十年代初,文學還真時髦了一陣。文學青年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當時還沒實行市場經濟,唯一可以獲“外財”的機會就是寫文章掙稿費。不少當代作家,就是這麼走進文壇的。雖然滿街都在賣書,卻沒有產生什麼可讀的文學作品。

 

文革之後的文學熱是有其歷史根源的。毛澤東早在一九六四年就指文化部為“死人部”“帝王將相,才子佳人部”。文革開始後,文化部更是首當其衝,被徹底砸爛。那些為中國留下傳世之做的文壇泰斗有的寧死不受辱而含冤九泉,僥倖逃的殘生的也被“刺配滄州”---發配到湖北咸寧幹校勞改去了,中國文壇一片蕭殺。

 

然而,黃鐘毀棄之時,正是瓦釜雷鳴的大好時機。文革期間,靠寫階級鬥爭起家寫手稱霸文學領域。由於這批作者的看家本事就是口誅筆伐,其文風之專橫拔扈,筆調之尖酸刻薄,用詞之粗魯野蠻,開創了中國文壇之“史無前例”。這種“痞子文學”或“瓦釜文風”雖然古已有之,但一直為正派作家所不齒,從未登過大雅之堂,只是在文革“人妖顛倒,野蠻侮辱文明”的非常時期,才得以稱霸文壇,並且對文革後文學發展起了非常壞的引導作用。

 

   浩劫過後,文壇的參天大樹被砍伐殆盡,文學的發展失去了標準和榜樣。沒有了名家的指點扶持,沒有了權威的評論,就像沒有園丁照料的花壇,雜草灌木藉機瘋長。另一方面,廣大文學愛好者已經十幾年沒接觸過文學作品了,他們如饑似渴地爭閱一切稱為文學的作品。然而,那些多年沒有看過名著的青年讀者,還不具備區別鮮花野草的能力。那些沒品位,沒內涵,沒文采的作品得以趁機泛濫,而且影響了幾代讀者的品味。

 

這一代作家,別看寫作功底不行,為自己造勢的本事卻不小。記得八十年代初,有關部門為那些寫過小說,卻沒有文學基本功的新作家辦了一個文學基本知識培訓班,意在為他們補補課,就和當年電影學院為那些沒學過表演藝術體系的明星辦補習班一樣,屬於常識普及教育。可這些作家卻把這培訓班比作中國文學的“黃埔一期”,以中國文壇元老自居。古話說:藝不夠,戲來湊。寫不出傳世之作,只好靠意淫滿足一下自己的虛榮心。文學屬於藝術創作範疇,不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樹,不可能橫空出世,冒出無底座的尖端,無核心的外延。沒有文化功底,沒有社會知識,沒有藝術修養,沒有人品道德,那裡來的文學?

 

文革後一批新作家的湧現不過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他們是文革動亂的受益者。老作家被打倒,給他們留下了無約束的發展空間。作品得不到讀者的認可,他們就互相吹捧。記得魯迅先生說過:一群猴子穿衣帶帽,作揖打恭,自稱國王,大臣,將軍。然而有個猴子終於認識到,他們只不過是一群猴子,就大叫,我們不過都是猴子,於是被群猴咬死了。於是,這群猴子繼續做戲,彼此相安無事。中國現在的一些作家就是這麼一群猴子,彼此恭維吹捧,但在讀者眼裡,他們不過是在耍猴戲。他們的名字和作品也曾風靡一時,然而不過三十年,現在還有誰記得那批作家的名字和作品?老作家的傳世名著一次又一次重印,可誰又看見這三十年來的作品再版過。

 

現在的的作家協會是怎麼回事,有目共睹,就無須我多說了。靠抄襲起家的也能進中國作協,省作協主席居然替鬼寫頌詞,而且狗屁不通。中國作協主席題詞竟然寫出錯別字。本來,每個歷史時期都應該有自己時代的作家,正如古人所言,“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但這“才人”須由讀者認可,自封不得。大師的地位是靠作品在讀者中樹立口碑的。有的年輕作家急於坐“當代才人”的交椅,竟然挨個貶低文壇的前輩大師,以示自己之高超,這樣的弱智文人除了無知就是無恥,已經讓人沒什麼好說的了。

 

如今中國最時髦的的詞應屬‘市場化’了,而文學的市場就是讀者。當年《人民文學》,《收穫》發行量高達達幾百萬份,圖書館裡翻的最爛的就是這幾本文學雜誌,青年學生中幾乎很少有人沒看過這兩份刊物的。如今時過境遷,這兩本雜誌如果靠發行收入支撐,估計早就關門走人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ZT:田小野:女一中文革紀事
2016: 帝吧出征翻牆,中共先准後禁
2015: 張靈甫之爭表明,中共正在失去內戰光環
2015: 抹黑國軍抗日名將孫立人的奇文-孫招軍
2014: 蔣介石上了馬克思的當zt
2014: 毛澤東12萬美元高價收購李宗仁贗品
2013: 李揚:發現靈魂與良心發現
2013: 朝鮮發表嚴正聲明 不指名批評中國喪失
2012: 駭人聽聞的“人海戰術”(組圖)
2012: 吳三桂創立天地會 孫中山使用天地會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