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一妻九妾子孫多,亂吃補藥信風水——中國男人袁世凱(轉)
送交者: 三大法師 2017年03月22日19:48:21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浪子習武變跛足

袁世凱1859年出生在河南陳州府項城縣袁寨的一個地主家庭。他的祖父袁澎三和父親袁保中是地方士紳,從叔祖父袁甲三則是淮軍大頭目,在“剿捻”時立過軍功。袁世凱出生當天,正好袁甲三的家信寄到項城,稱與捻軍作戰得勝。於是袁世凱的父親按照“保世克家”的譜名字輩,為他取名為“世凱”。

袁世凱共有同父兄弟姐妹九人,除了排行第二的袁世敦是嫡出外,其餘兄弟五人、姐妹三人都是庶出。袁世凱的生母是側妾劉氏,他生下來後母親奶水不足,而叔父袁保慶的兒子未足月即夭折,於是把年幼的袁世凱抱來哺育。袁保慶的妻妾後來再未生子,於是將袁世凱正式過繼來做嗣子。


袁世凱與生母劉氏袁世凱與生母劉氏


袁世凱少年時,捻軍農民戰爭已經結束,於是袁保慶教導他用心讀書,以便從科舉場中求出路。袁世凱為人極聰明,但是不肯好好念書,經常外出玩耍,喜歡打拳、騎馬、下棋、賭博。他受了父祖兩輩人的影響,覺得靠軍功出身比讀八股更容易賺取功名。袁保慶做江南鹽法道時,曾把十二三歲的袁世凱帶到南京,經常偷偷跑到郊外的清涼山、雨花台、莫愁湖等地練習騎馬。有一次由於騎術不高明,因此墜馬受傷,跌斷了腳踝骨。袁世凱不敢聲張,躲在房間裡裝病,偷偷請郎中用草藥治療。但後來斷骨沒有癒合好,因此後來袁世凱走路時有些輕微的左右搖擺,像個瘸子。

袁世凱雖然自幼被過繼給袁保慶和夫人牛氏,但對自己的親生母親劉氏始終尊奉孝道。1876年十八歲的袁世凱在家鄉迎娶于姓財主之女,翌年于氏為其生下長子袁克定。但是之後沒多久,于氏就因為一句玩笑話而被袁世凱終生打入“冷宮”。其起因是有一天于氏系了一條紅色繡花緞子褲帶,袁世凱開玩笑說“你打扮的樣子像個馬班子(妓女)”。于氏回嘴說“我不是馬班子,我有姥姥家”,意思是她是明媒正娶的正房太太,是有娘家的人,而不是沒有娘家人的姨太太。由於袁世凱的生母劉氏是側房,因此認為于氏這句話是在有意揭短,於是一怒之下終生不再與其同房。之後袁世凱前往山東、朝鮮等地,都把于氏扔在項城老家,直到擔任山東巡撫時才將其接到濟南,再後來接到北京。但袁世凱雖然表面上對于氏客客氣氣,但既不讓她管家,也不與其同房。無論袁世凱的身份是大總統還是“皇帝”,正妻于氏始終只是一塊“主婦牌位”而已。


光緒死後,袁世凱託病“足疾”,逃往彰德洹上養壽園,拍攝漁翁照片以示“隱退”之志光緒死後,袁世凱託病“足疾”,逃往彰德洹上養壽園,拍攝漁翁照片以示“隱退”之志


後來袁世凱在直隸總督任上時劉氏去世,袁世凱扶柩回河南,想把生母葬入生父袁保中墳塋的正穴。但是其嫡兄袁世敦認為劉氏不過是庶母,只准葬在墳地的旁邊。袁世凱為此爭執很久,但最終還是不得不另買墳地安葬生母。此後袁世凱與袁世敦終生不再來往,隱退時也選擇在彰德府(安陽)的洹上村買地建“養壽園”,而不回項城老家。甚至連死後的墓地“袁林”也選在安陽。


“朝鮮公主”非公主

袁世凱年輕時曾兩次參加童子試,但都未考中,令他對八股科舉深惡痛絕。後來袁在直隸總督任上時,曾與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岑春煊、兩江總督周馥一同上奏,導致1905年清廷下詔廢除科舉制度。袁世凱後來認為這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事之一。但在當時的環境裡,科舉被認為是讀書人做官的唯一正途。袁世凱沒有考上童生,只好走捐官的道路。但是他拿着生母劉氏和嗣母牛氏給他捐官用的私房積蓄來到北京後,很快揮霍一空。後來袁世凱又去上海謀事,但也一事無成。

袁世凱在上海的時候百無聊賴,去逛妓院,結識了一名蘇州妓女沈氏。袁世凱對沈氏繾綣纏綿,愛戀不舍,但沈氏勸這位落魄公子及早離開上海另謀出路,並且資助盤費。袁世凱臨行前,沈氏為他備酒送行,並說等袁走了之後,立即自己出錢贖身,搬出妓院,希望袁世凱不要相負,早日博取功名。袁世凱也對沈氏指天誓日,揮淚而別。

1881年袁世凱前往山東登州,投靠嗣父的同寅弟兄吳長慶,翌年隨慶軍入朝平定“壬午兵亂”,設計誘捕了朝鮮國王的生父大院君李昰應,將其送往保定軟禁。這次軍功令袁世凱得到五品同知官銜,並賞戴花翎,升官速度果然比十年寒窗苦讀快得多。隨後袁世凱留在朝鮮,任“欽差大臣會辦朝鮮防務”,協助朝鮮訓練新軍。他不忘舊情,把沈氏接到朝鮮,做自己的大姨太太。由於正妻于氏被打入冷宮,因此沈氏是事實上的“正房夫人”,袁世凱的嫡長子袁克定和其餘的兒子女兒都要管沈氏叫“親媽”。


1883年被囚禁在保定的朝鮮興宣大院君1883年被囚禁在保定的朝鮮興宣大院君


1884年朝鮮開化黨發起“甲申政變”,夥同日本駐軍劫持國王,殺害大臣。袁世凱與吳兆有率清兵入宮,與日軍展開戰鬥,日軍抵擋不住,被迫退往仁川。隨後清軍在漢城關帝廟找到被開化黨挾持的國王李熙。經過壬午和甲申兩次事變,袁世凱在朝鮮的聲望如日中天。朝鮮王朝著名的外戚家族——安東金氏試圖借袁世凱的力量重回權力中樞,擊敗豐壤趙氏和驪興閔氏兩個外戚家族,重振金氏家門,為此把族中一名十六歲的姑娘嫁給袁世凱。金氏嫁過來的時候,原本以為自己是正妻,但沒想到不僅有夫人和大姨太太,而且連她帶來的兩個陪嫁丫頭李氏和吳氏也成了袁的姨太太。袁世凱按年齡大小,指定李氏為二姨太太,金氏為三姨太太。後來消息傳回中國時走了樣,李氏被當成了“朝鮮公主”、“朝鮮國王之妹”。

由於妾的地位在朝鮮非常低,被人瞧不起,因此金氏嫁入袁家後受到很大的精神打擊,此後終生鬱鬱寡歡。而且大姨太太沈氏藉口“管教”,在金氏過門後不久把她綁在桌子腿上毒打一頓,金氏的左腿受了內傷,到死都不能伸直。她後來為袁世凱生下次子袁克文、三子袁克良和三個女兒。



袁世凱從朝鮮回國後,又陸續納了五房姨太太。五姨太楊氏是天津楊柳青人,雖然出身於小戶人家,但極精明能幹,因此在大姨太太沈氏死後管理整個家務,包括照管袁世凱的日常生活,保管袁家貴重財物,訓導各房子女,管教女傭和丫頭。六姨太太葉氏和七姨太太張氏是袁世凱任直隸總督時娶的;八姨太太郭寶仙是蘇州人,是袁世凱做軍機大臣時娶的,九姨太太劉氏是在彰德隱居時“置辦”的。

朝鮮來的四姨太太后來死於“月子病”,七姨太太在河南病死,都沒活到袁世凱稱帝的時候。後來在籌備洪憲帝制的時候,于氏自然是“皇后娘娘”,至於七位姨太太,袁世凱曾口頭封大、二、三、五姨太太為“妃”,六、八、九姨太太為“嬪”。但三個小姨太太不滿意,在民國五年(1916年)元宵節的時候大鬧,要求也封為妃,否則就帶着子女回彰德洹上村。袁世凱氣得扔下正準備夾元宵的筷子,說“你們別鬧啦!你們要回彰德,等着送我的靈柩一塊兒回去吧!”結果一語成讖,沒過幾天袁世凱就被迫取消帝制,隨即暴病身亡。



民國初年的中南海新華門,由乾隆時的寶月樓改造而來民國初年的中南海新華門,由乾隆時的寶月樓改造而來


深居簡出“新華宮”

袁世凱在擔任直隸總督之前,曾在北京錫拉胡同置辦了一座私邸。他接受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職位後,將總統府設在鐵獅子胡同(今張自忠路)的陸軍部里。袁的幕僚說陸軍部的規模與大總統的威儀並不匹配,建議袁世凱將遜清皇室遷往承德或瀋陽,而以紫禁城為民國之最高機關。還有人建議袁世凱在天津營建新首都,或者遷都漢口、上海。袁世凱對這些建議都一笑了之,不置可否。

此時作為袁世凱“十三太保”之一的楊度忽發奇想,說西郊頤和園之名和“與乎袁”諧音,大總統不如以此處為居。袁世凱捻須微笑,說頤和園偏處西郊,總統府機關事務繁忙,恐不能如專制君主之安逸,令人僕僕往來。昔日天子以四海為家,今天習於歐化者輒指天津、上海等沿海邊疆為新首都,豈不是“總統當以【三海】為家”?在座的“十三太保”成員之一袁乃寬聽出了袁世凱的弦外之音,連忙獻策說,公府(總統府)建設宜注重京師根本。而也不宜將遜清皇室驟然遷出紫禁城。西苑三海位置居於城中,殿宇疏暢,水木清華,不如以此為總統府。


清末的中南海清末的中南海


袁世凱隨後又找來風水術士,讓其考察皇城風水。術士說三海“山明水秀,真靈未鑿,氣脈尚鬱積而未用”。至於紫禁城,特別是乾清宮,則“氣數已盡,無復生龍王氣”,而且“尤與大總統之命宮相衝犯”。此語正好說中袁氏的心病,他自宣統三年復出之後,每次進宮都覺得身體不適。南北議和之初,袁乘坐雙輪馬車入宮奏事,出宮時還曾在東華門大街的“東興樓”門前遭到炸彈襲擊,險些喪命。因此他相信方士“沖犯”之說,決定以三海為總統府。

1913年10月袁世凱正式就任中華民國首屆大總統後,清室正式移交三海,袁氏遂住入中海西岸的居仁堂。這裡原為慈禧太后款待女賓的海晏堂,是一座外觀與圓明園海晏堂相似的兩層西洋式樓房。袁世凱入住後將其改名“居仁堂”,以一樓東頭的一間大房間為辦公室,西頭是客廳和飯廳。居仁堂的二樓東半部是袁世凱的寢室,西頭是最受寵愛的二女兒仲禎和三女兒叔禎的臥室。


中南海居仁堂(海晏堂)中南海居仁堂(海晏堂)


居仁堂南邊是春藕齋和豐澤園,豐澤園的西邊是仿照圓明園“萬方安和”修建的萬字廊。袁世凱的大姨太太、三姨太太、次子袁克文等人就住在萬字廊後面的四個院子裡。從居仁堂沿中海西岸向北是懷仁堂(清朝時名為儀鑾殿),是袁世凱接見外賓、元旦受賀的場所。三海移交民國後,在懷仁堂北邊的福昌殿一區新建了延壽齋、福壽軒、延慶樓、福祿居等院落,于氏、二姨太太、長子袁克定夫婦等人住在這裡。袁世凱的五、六、八、九姨太太等人則住在居仁堂後面的一座樓里,有天橋與居仁堂相通。

袁氏稱帝時,中南海曾一度改名“新華宮”。在中海與北海之間原本有一座金鰲玉蝀橋。袁世凱入住中南海之後,為了防止革命黨人向中南海里扔炸彈,就在橋上修起了兩道紅牆(當時北海也被劃為官府用地,不對外開放)。清朝時中南海的正門是西苑門,但是正對着故宮的西華門,出入不便,於是將乾隆年間修建的寶月樓底層三間打通,改建為“新華門”。門旁修建了兩道精美的磚雕八字影壁,與原先的皇城城牆相連,新華門對面也建起一道磚雕花牆,以擋住南邊“回子營”的破爛民宅。由於害怕暗殺,袁世凱住進中南海後就再也沒有出過新華門一步,直到死後才被抬着出了這座門。


民國北京三海平面圖民國北京三海平面圖



亂用補藥終殞身

袁世凱的三女兒袁叔禎回憶說,袁世凱四肢粗短,即俗稱的“五短身材”,但平時非常注意儀態。無論坐着還是站着,都是挺直了腰,從來沒有斜躺歪坐或者架二郎腿的時候。袁世凱坐着的時候總是兩腿叉開,雙手放在膝蓋上,和人交談時則喜歡用手摸鬍子。由於少年時墜馬受傷,因此袁世凱走路時左右搖擺,手裡常拿着一根包有鐵頭的藤棍子,時不時地用鐵頭敲擊地面。

袁世凱一般不喝酒,只有過年過節全家聚餐時才喝點紹興酒。他平時雪茄不離手,但是從來不抽香煙、水煙、旱煙之類,對鴉片煙更是深惡痛絕,然而家裡的幾個姨太太,以及袁克文、袁克良等兒子後來都成了煙客。但這些人都是偷偷地抽鴉片,不敢讓袁世凱看見。


1913年10月10日袁世凱正式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之後,各國駐華使節覲見合影1913年10月10日袁世凱正式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之後,各國駐華使節覲見合影


袁氏當國後,北京的河南人彈冠相慶,“厚德福”之類的河南菜館也大行其道。北洋時期北京的“官府菜”大行其道,最為有名的是段祺瑞府上的“段家菜”。而袁世凱對吃喝並不十分講究。他住在中南海的時候,除了夫人于氏有自己的小廚房外,所有人的飯食都由一個大廚房供應,通常是雞鴨魚肉等菜餚,冬天時每日必有火鍋,各房子女過生日時也吃餃子、打滷面和炸醬麵。有時也叫外面飯館的廚子進中南海做烤全羊、烤乳豬等菜餚。袁世凱最愛吃的是清蒸鴨子,尤其是鴨皮、鴨肝和鴨肫。主食則是一成不變的饅頭和米飯,小米或玉米糝稀飯,有時還有河南人吃的“綠豆糊糊”。

根據袁叔禎的回憶,袁世凱有輕微的風寒病,體質偏寒,從不穿新做的皮鞋。居仁堂冬天燒有暖氣,但袁世凱在室內還要穿上好幾層厚衣服,包括絨褲褂、厚駝絨坎肩、厚毛線對襟長衣、皮小襖、厚毛線褲,外面再穿一件皮子裡的黑呢制服。每次吃完飯,袁的頭上和脖子上都熱氣蒸騰,好像剛從浴室里出來一樣。由於“怕寒”,袁世凱除了過年洗一次澡之外,平時從不洗澡。夏天熱得大汗淋漓,也只是讓姨太太用毛巾給他擦背而已。

除了穿厚衣服、不洗澡之外,袁世凱平日還大量吃參茸之類補藥,經常把切成片的鹿茸和人參一把一把地放在嘴裡嚼着吃。還僱傭了兩個奶媽,每天喝擠出來的人奶。成年累月地吃這些熱性的補品,對袁世凱的健康不會不產生影響。袁世凱晚年患有膀胱結石,如果住院開刀或導尿,本不會有危險。但袁世凱堅信中醫,不肯找西醫來治療,最終誘發尿毒症而去世。


1913年冬至祭天的袁世凱1913年冬至祭天的袁世凱



欲比關孔建袁林

1873年袁世凱的嗣父袁保慶死於南京任所,袁世凱扶柩回項城原籍安葬。翌年在北京當戶部左侍郎的從叔父袁保恆把他接到北京。1875年,袁世凱的生父袁保中在項城病死。1877年袁保恆奉旨到開封放賑,不到一年也病死了。袁世凱父輩的人雖然都官運亨通,但壽命都不長,沒一個能活過五十七歲的。因此風水家議論紛紛,說袁家祖墳“穴位不正,掌祿而不掌壽”。這種說法給袁世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成為他後來急於稱帝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華帝國洪憲紀元紀念拾圓金幣中華帝國洪憲紀元紀念拾圓金幣


袁世凱因為生母地位和葬穴等問題,與嫡兄不和,因此1908年“回籍養疴”時在彰德府北關外的洹上村購買大片土地,建起住宅花園、高牆炮樓,以及果園、菜園、桑園、魚塘,過起了“退隱”生活。1916年6月6日袁世凱去世後,北洋政府根據其“葬吾洹上”的遺願,委派河南巡按使田文烈前往彰德(安陽)勘定吉壤。此外還由國務會議決議,撥給銀元五十萬元,用作喪葬經費。

田文烈選定的“吉壤”位於洹水北岸,離袁氏莊園約二里的太平莊,占地近140畝。墓地工程處本來打算仿照明清帝王陵寢的規制,用水泥混凝土修建穹頂的“地宮”,此外還要修石門、石牆和隧道。但是當時時局不平靜,袁世凱的家人都主張儘快入土為安,因此只是修建了一個磚壙(磚砌墓室),然後在當年秋天入葬。袁世凱入殮時穿的是民國大總統時的祭天禮服。其家人原本為他準備了一副上等陰沉木做的“十二辰”棺,但由於停靈好幾天,加上天熱,因此屍身除了發臭外,還腫胖了起來,放不進,只好又另換了一副普通的陰沉木棺材。


袁世凱葬禮,攝於北京中華門前袁世凱葬禮,攝於北京中華門前


袁克定本想稱袁世凱墓為“袁陵”,但大總統徐世昌表示反對,認為“項城生前稱帝未成,未曾身居大寶,且已取消洪憲年號,如果採取袁陵之名,實為不妥”,建議改名為“袁林”,與孔子的墓地“孔林”和關羽的墓地“關林”並稱。袁林的建築風格中西合璧,最南端是一座磚砌大影壁,北邊有五間琉璃瓦牌樓,牌樓北邊是神道,兩旁設有石柱、石馬、石虎、石獅,以及身穿北洋文武官員制服的石翁仲。再經過一座碑亭,是“享堂院”,院門三間,正殿“景仁堂”七間,裡面除了供奉袁世凱的神位外,還陳列了他生前用過的書桌、書櫃、椅子、床、洗臉台等家具。經過景仁堂,再過一道西洋式鐵門,就是袁世凱的石砌墓塋,前面有一道石几,上面陳設着漢白玉雕刻的“石五供”(香爐、花瓶、燭台)。


袁林牌樓、神道袁林牌樓、神道




袁林石像生、享堂門、景仁堂袁林石像生、享堂門、景仁堂




袁林墓塋、石五供袁林墓塋、石五供


按照北洋政府的規定,“袁林”占用的土地一切賦稅錢糧全部蠲免。墓地里種了許多松柏、梅樹、槐樹,還成立了董理社,管理袁林的祭祀、打掃、修繕等各項事務。喪葬費用除了北洋政府撥給的五十萬元外,還超支了二十多萬元,因此其生前舊部徐世昌、段祺瑞、王士珍等人向北洋要員發起募捐,最終募得二十五萬元,這才結束了袁世凱的喪事和喪禮。

袁世凱有十七個兒子、十五個女兒。他死後,除了長子袁克定因嫡出而分得四十萬元外,其餘庶出的兒子各分得十二萬元,除了現金外,也有開灤煤礦、啟新洋灰公司和天津自來水公司的股票,每人還分到了十條金子。女兒每人給八千元嫁妝錢,于氏和姨太太則不分錢,各跟隨其兒子一同過活。至於北京、天津等處的房產和河南彰德的土地,則由各位兒子分掉了。


袁林享堂內供奉的袁世凱牌位袁林享堂內供奉的袁世凱牌位


“大太子”袁克定分到遺產後,先後住在天津德租界、北京寶鈔胡同和頤和園的清華軒。除了揮霍玩樂外,還包養男寵,終於把家產花完。1949年北平解放後,頤和園的多處院落一度改為中央機關駐地和首長住處,袁克定被通知搬出清華軒,家具等則被園方扣留,抵償歷年積欠的租金。他投靠表弟張伯駒,後來被安排進中央文史館工作,最終在1958年去世。

“二太子”袁克文出生在漢城,自幼極其聰明,熟讀四書五經,精通書法繪畫,還會唱崑曲,愛玩古錢。但他生活放浪不羈,光是正式迎娶的姨太太就有五個,沒有名分的則有七八十位。袁克文自幼花錢如流水,吃喝嫖賭樣樣都會,還花大筆錢入了青幫當“老頭子”。另一方面,袁克文以“名士”自詡,在袁世凱籌劃稱帝時曾作詩“絕憐高處多風雨,莫到瓊樓最上層”勸諫其父,並自視為陳思王(曹植),而視其兄為魏文帝(曹丕)。袁克文有四子三女,三子袁家騮畢業於燕京大學,後來進入加州大學伯克利學院深造,成為世界著名的高能物理學家,夫人吳健雄則是知名的核物理學家。


1973年周恩來接見袁家騮、吳健雄夫婦1973年周恩來接見袁家騮、吳健雄夫婦



*本文曾發表於《國家人文歷史》2015年第23期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大清國才是真正的中國,亡我中國者漢人
2016: 敬告海外民主派 zt
2015: 文人的心理危機
2015: 梁愛詩批反對派不切實際 應放下成見共
2014: 江青公開信自曝前夫對她“不忠誠”
2014: 貂蟬是如何將董卓和呂布玩弄於掌中的?
2013: 孫中山為討袁出賣中國利益給日本
2013: 趙慕溪:一代宗師-天下第一大花臉
2012: 緝拿活摘人體器官等犯罪兇犯,
2012: 這就是民意:一張今日重慶街頭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