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我國古代天氣預報時咋測空氣濕度的
送交者: 老人tt 2017年03月30日23:24:40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江南連着陰天,說說古人是怎麼做天氣預報的。

  相比起來,在古代氣象預報中,對大氣濕度的觀測難度更大些,因為現代有精確的濕度儀,在古代有嗎?也有呢。

  空氣濕度是指空氣中水汽含量和濕潤程度。濕度對人影響都很大,現代醫學已證實,濕度與呼吸之間的關係非常緊密。在一定的濕度下氧氣比較容易通過肺泡進入血液,濕度過高影響人調節體溫的排汗功能,人會感到悶熱。總的來說,人在高溫但低濕度的情況下(如沙漠),比在溫度不太高但濕度很高的情況下(比如雨林)的感覺要好。

  古人雖然沒有發現濕度與人體健康的科學關係,但也認識到了濕度對人們生活、學習有多方面的影響,所以很早就知道“測濕”了,而且想出來的方法甚是絕妙。

  觀測空氣濕度,先秦時期的氣象預報工作中便應該出現,西漢時已有文字記載。《淮南子·本經訓》中便有這樣的說法:“雷震之聲,可以鐘鼓寫也;風雨之變,可以音律知也”。

  這句話里透露時人已注意到了濕度問題。為什麼?東漢王充《論衡·變動篇》稱:“故天且雨,螻蟻徙,丘蚓出,琴弦緩,固疾發。”這裡的“琴弦緩”,就是濕度發生變化所致。元末婁元禮《田家五行》一書中對此有具體說法。

  書中記載一句流行諺語,叫“晴干鼓響,雨落鐘鳴”。婁元禮就此注釋:“琴瑟弦索調得極和,則天道必是一望略無纖毫,方能如是;若是調卒不齊,則必陰余之變,蓋亦氣候致而然也。若高潔之弦忽自寬,則因琴床潤濕故也,主陰雨。”

  大概意思是,古人通過聽琴聲,凡能知道空氣濕度大小,預知陰陽。如果琴弦鬆了,音律調不准,是因為空氣濕度增加了,預示天氣有變,未來是陰雨天。可見秦漢時,人們對空氣濕度已有準確的認識,通過琴弦變化知道大氣濕度變化。

  通過琴弦的變化來觀察空氣濕度,一直到清朝都在用。清明發明家黃履莊發明的”驗燥濕器“,就是利用“弦線吸濕”的原理製作出來的,相當靈驗,靈敏度並不比現代的濕度差:“內有一針,能左右旋,燥則左旋,濕則右旋,毫髮不爽,並可預證陰晴。”但是,現代科學家再也製作不出這樣的“測濕儀”了。

  1658年來華傳教的比利時人南懷仁,也曾使用鹿筋,於清朝康熙年間製作了一件“濕度器”。需要注意的是,選用動物的筋線制弦有講究,動物不能太老,動物越小筋對濕度越敏感,測濕時越靈。南懷仁製作的濕度器,用的便是小鹿的筋。

  為了準確觀測,西漢時用上了“測濕儀”,這比達·芬奇於十五世紀時設計出的濕度計要早一千多年。這種測濕儀是利用炭吸濕性強的特點,藉助天平原理實現測濕目的。

  中國是最早發明測濕儀器的國家。《史記·天官書》記載:“冬至短極,縣(懸)土炭,炭動……略以知日至,要決晷景。”

  西漢時人們有“縣土炭”的風俗:冬至節氣前,把土和炭分別掛在天平兩側,通過觀測天平兩端升降,來判斷濕度變化。如果空氣乾燥,炭中水份散發快,會變輕,放炭這端就發上升;如果空氣濕度增加,正好相反。

  此即《淮南子·天文訓》中所謂:“燥故炭輕,濕故炭重。”《淮南子·泰族訓》則進一步說明了測濕儀工作原理:“夫濕之至也,莫見其形而炭已重矣;風之至也,莫見其象而木已動矣。”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莫讓習總背黑鍋-今年的兩會全心全意為
2016: 李揚發表文章,有配合的,有警告的
2015: 大陸傳統國學教育免費學堂 回顧與感想z
2015: 甲午戰爭大清戰俘的下場
2014: 諾奨得主崔琦
2014: 重慶出租車司機對薄書記有情義(圖)ZT
2013: 黎陽: 甩開膀子立刻槍,火車票價立刻漲
2013: 想念毛主席,懷念毛澤東時代(五) “
2012: 航太領域碩果纍纍的功臣黃本誠
2012: 中國強勢警告:亞洲不用外人指手畫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