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我國明清時代最缺糧的地方竟然是江浙
送交者: 老人tt 2017年05月11日00:17:41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在一般人理解中,江浙一帶應該是著名的米谷產地。早在宋元時期,民諺中就說“蘇湖熟,天下足”。但到了明清時代,這裡為什麼由糧米供應基地變為採購基地了呢?

  連綿的戰火是原因之一。江浙地區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地方割據,關卡林立,壁壘森嚴,必然阻塞交通,不利於商品,尤其是糧食類等大宗商品的運輸和流通。太平天國戰爭連綿十幾年,對這一地區的農業生產打擊可想而知。

  雍正初年,當地官員向皇帝匯報說:“江蘇地方,外似繁華,中實凋敝,加以風俗奢靡,人情浮薄,縱遇豐年,亦難為繼”,以“風俗奢靡”概括缺糧原因,顯失公允。人口密度大才是真實原因。1840年,江蘇的人口為每平方英里1107人,居全國各省之冠;浙江的土地面積在各省中最少,人口也居前列。這意味着江浙地區每個人平均占有的自然資源相對較少,人均耕地少,人均糧食擁有量也小。

  城市的經濟繁榮以及城市的初步形成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上海以及江蘇的蘇州、無錫、南京等大城市群落興起,浙江的小城鎮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如嘉興的濮院鎮、杭州的北新關鎮等,都很有名。它們不斷擴張,擠占成片成片的農田,同時吸引大量農民進城,使得農村勞動力減少。而此時的米谷也不僅僅作為食物存在,它們更多變成了釀酒、食品加工等產業的原料,因此對米谷的需求越來越大。

  與此同時,江浙一帶的農民大量種植各類經濟作物。江蘇缺糧很大原因在於棉花發展太快,擠占了糧田。我國棉花的種植最早是在西南西北的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宋元時期的黃道婆從海南黎族鄉親處學來紡織技術並加以改進,在沿海一帶推廣以後很受歡迎。技術的改進帶動了下游產品的生產,明清時代,棉花在江蘇迅速普及。但歸根結底,還是當時的人對棉製品的需求增加了,需求促進生產。用現代術語來講,就是需求側的變化帶來了供給側的變化。需求與供給向來是相互促進,單方面強調哪一側都不行,總體平衡才能有健康的發展。同樣的道理也可以用於浙江的蠶桑業。在浙江,大部分農田用於養殖蠶桑。“杭嘉湖各縣,民多育蠶,紹興亦有”,“田中所入與蠶桑各具半年之資”。

  還有一個原因,說來較為複雜。朱元璋最初舉事的時候,蘇浙一帶的百姓大多同情他的對手張士誠,與其一起對抗朱元璋。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特意在這一地區加重賦稅。朱元璋死後,歷代地方官員食髓知味,捨不得放棄這塊肥肉,就以祖制的方式將這一收稅方案延續下來。然而農田出產有限,如果單純靠種田,根本不夠交稅。百姓為了完成賦稅,只好尋找一些收入更高的生產方式,這便是種植棉花,發展桑蠶業。徐光啟在《農政全書》中如此描述這一現象:“海上(松江地區)官、民、軍、灶,墾田幾二百萬畝,大半種棉,當不止百萬畝。……壤地廣袤,不過百里而遙,農畝之入,非能有加於他郡邑也。所繇共百萬之賦,三百年而尚存視息者,全賴此一機一杼而已。非獨松也,蘇、杭、常、鎮之幣帛,嘉、湖之絲纊,皆恃此女紅末業,以上共賦稅,下給俯仰。若求諸田畝之收,則必不可辦。”

  總體看來,明清時期雖然江浙一帶的經濟發展仍然是全國的龍頭老大,但農業所占比例越來越小,糧食需求非常大。

  自然,湖廣一帶的糧食運到這裡來,也不是全被這裡的百姓消費掉。當時蘇州、上海一帶有大量河網水道,是天然的貨物中轉站,也有一部分湖廣糧米從這裡轉運到陝西、河南、直隸、山東等地,供給全國。但因為絕大多數糧米被運往這裡,給人造成了江浙缺米的強烈印象。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文革50年,告別紅太陽(毛澤東思想)
2016: 毛澤東的文革是思想革命,靈魂革命!
2015: 依娃:尋找母親的歷史
2015: 大使焚屍﹖林彪,被出土燒焦
2014: 蘆笛亡國記
2014: 傑出歷史學家高華若活到今天,整整60歲
2013: 大陸的漢字簡化不容否定
2013: 對汪精衛從主戰到主和轉變的一種解釋
2012: 中國共產黨是蘇俄製造的侵華工具
2012: 演砸了 看看海外華人一邊倒的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