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再議崇禎,其與楊廣相比如何?
送交者: 趙大夫話室 2023年10月23日07:06:53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近日由於明史學家陳梧桐的著作《崇禎:勤政的亡國君》,被指印刷有問題被停售,在新華書店等多個大型購書網站,以及淘寶天貓等購書平台,已無法找到有關書籍。陳梧桐的另一本有關崇禎帝的著作《崇禎傳》也疑被下架。

 

在北京生活或旅遊過的朋友,對景山公園本來就很熟悉,現在的那顆歪脖樹雖是假的,但還是那麼引人關注。本來就離人們不遠的崇禎帝,這一次反倒又再次回到人們的視野。

 

關於崇禎與明末的問題,本人已寫過幾個帖子。今天想談論一個新的話題,那就是,崇禎與楊廣比如何?換做崇禎,大隋王朝會不會滅亡?

 

關於楊廣,其乃中國歷史上名聲最差的皇帝之一,但也是中國歷史地位最重要的君主之一,是談及隋唐盛世時永遠繞不過去的名字。

 

綜合各種資料,楊廣的主要歷史功績有以下內容:

 

1.隋煬帝始建進士科,典定科舉制度。中國的科舉制度是古代中國的一項重要政治制度直接催生了不論門第、以考試產生的“士大夫”階層。即使是在科舉制度被廢100多年後,其影響猶在,目前的高考及公務員考試制度就有科舉制的影子。

2.開鑿南北大運河。隋煬帝開鑿南北大運河與秦始皇修築萬里長城一樣,是名垂千古的偉大工程。

3.登基前完成祖國統一。楊廣年僅二十歲就掛帥統領五十萬大軍攻打南朝的陳國,並一舉滅掉,時隔近三百年後再度統一中國。

 

4.開疆拓土及暢通絲綢之路。楊廣親自或派人出征吐蕃、吐谷渾、高昌、薛延陀、南詔、進擊林邑(今越南北部)、琉求(台灣)等地。煬帝到達張掖之後,西域二十七國君主與史臣紛紛前來朝見,表示臣服。各國商人也都雲集張掖進行貿易,進而打通了絲綢之路。

 

5.營建東都、遷都洛陽。為了制衡關隴集團控扼山東之舉,是強化中央政府控制能力的必要措置。

 

另外,楊廣興趣愛好比較多,善詞詩,能草書,擅飛白,工丹青,富收藏。他是隋唐時期代表性的詩人之一。

 

楊廣是一位功罪在一身的末代皇帝,其擁有建立千秋偉業的理想,卻給大業年間的百姓帶來了無窮的災難,致使民變頻起,造成天下大亂,最終導致了隋朝的覆亡。

其主要罪孽歸為以下幾點:

1.急功近利、好大喜功,頻繁發動戰爭。窮兵黷武,不僅消耗了自己大量的主力軍隊,而且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2.用民過重,因為開挖運河和營建東都而不幸斃亡的民夫成千上萬,搞得天下民怨沸騰。

 

3.三次征伐高麗失利,包括關隴貴族集團門下子弟在內的幾十萬士卒死傷殆盡,不僅天怒人怨,也引起了統治集團內部的嚴重不滿及分化,成了壓倒隋朝這匹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4.過於殘暴,為了上位弒父還不肯定,但殺兄、屠侄應無異議。

 

5.縱情聲色、荒淫無度、驕奢淫逸,加之貪官污吏趁機橫徵暴斂,盤剝百姓,導致民不聊生。私德不佳,因占有了宣華、容華兩位夫人,淫母(庶母)也沒冤枉他。

與楊廣繼位時大隋王朝國富民強、蒸蒸日上相比,崇禎帝即位時大明王朝已是千瘡百孔、氣數已盡。二人的亡國雖是事實,卻原因不同。

關於崇禎的亡國,有以下幾點:

1.明亡並非崇禎一人之過。明代滅亡,最直接的是在崇禎朝。然而明帝國的潰爛,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到了崇禎朝已經無藥可救了。關於明朝的滅亡,甚至於連官修史書《明史》中都出現了“故論者謂明之亡,實亡於神宗,豈不諒歟”這樣的語句。後人總結為“明亡於天啟,實亡於萬曆,始亡於嘉靖”。這樣的形容或許誇張,但這至少說明,在明帝國的衰亡歷史上,嘉靖、萬曆、天啟都要負有相當的責任。

 

2.崇禎的不可為而為之。不得不說,雖然沒能夠最終力挽狂瀾,崇禎的很多方法也毫無遠見甚至是錯誤的,但哪怕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崇禎皇帝直到最後一刻也沒有放棄挽救這個帝國。從態度上來說,崇禎的作為是無可厚非的,甚至為他贏得了相當的讚譽。

 

3.崇禎之死和遺詔。崇禎十七年三月,李自成進圍北京,不久北京城破。崇禎皇帝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兩個女兒,令外戚帶着自己的兒子們出逃,而後自縊於萬歲山(今景山)。已經回天乏術的崇禎沒有選擇投降李自成,也沒有出逃,仍舊具備相當的氣節。另外,崇禎的遺詔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諒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去朕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死傷百姓一人”。

 

與楊廣比起來,崇禎皇帝本人的修養、勤政、節儉也是明朝皇帝中少有的。在政務上,崇禎宵衣旰食、殫精竭慮;生活上,崇禎衣食樸素,不事奢華。崇禎帝沒有聲色犬馬,大興土木;沒有意志消沉,得過且過。甚至於,崇禎還拿出皇家私庫補貼軍費。

 

崇禎在位十有七年,不邇聲色,憂勸惕勵,殫心治理。在已經難以挽回的餘地,崇禎皇帝依然沒有出現自暴自棄和耽於享樂的局面。崇禎十七年,在帝國滅亡的前三個月,崇禎還多次調整部署、召見大臣商議,想要再努力一下。這樣的精神,比起王國之君陳叔寶、李煜這樣在劣勢面前意志消沉、享樂一天是一天、敵軍一到就投降的態度,崇禎的這種態度還是值得讚譽的。

 

崇禎書.JPG


楊廣與崇禎相比,楊廣是胸懷大志、才情出眾,但理想主義色彩太濃、好大喜功、不務實,又有藝術氣質,好端端的一個大隋王朝被他作死了;崇禎才情雖不及楊廣,但比較踏實務實,開創不足,但守成問題不大,換做崇禎,可能大隋不至於像秦朝一樣,二世而亡。

 

楊廣與崇禎一樣,作為大一統王朝的亡國之君,身上都背負了不少他們不該承受的罵名與詆毀。然而勝者王侯敗者寇,國家亡於他們手上,不罵他們罵誰?

 


0%(0)
0%(0)
  崇禎十七年又到了,1976年也到了!  /無內容 - alexsyalexsy 10/23/23 (46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2: 胡春華降級看與人奮鬥
2022: 光腚元年
2021: 百年詠史(132)強國教授
2021: 志願軍是怎樣敗退到三八線以北的
2020: 被印第安人詛咒的美國總統們(二十三)
2020: 水滸英雄傳:第88位 地孤星 梁山最後一
2019: 汪園斐:49年後我們失去了哪些權利?
2019: 馬雲說習大大是頭純珠
2018: 司馬懿這些話 聽懂兩句 就夠你用一生!
2018: 袁了凡是如何改變自己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