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抗美援朝是歪打正着zt
送交者: 一葉扁舟 2006年10月04日09:01:48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抗美援朝是歪打正着zt


獵戶三星


  朝鮮戰爭過去半個多世紀了,現在隨着東西方大量歷史資料的公開,重新審視這場戰爭的一些傳統結論很有必要,可以撥開雲霧現出廬山真面目,從中得出真正的歷史經驗和教訓。

  首先,朝鮮戰爭從整體來說是一個平局,根本標誌是戰爭從三八線打起,又在三八線終止,社會主義陣營和資本主義陣營都守住了自己的陣地。從中國來說,是取得了勝利,將戰線從鴨綠江推回三八線。從美國來說,也取得了勝利,因為美國參戰後將戰線從僅占南朝鮮面積1/10的釜山、洛東江防線推回了三八線。為什麼會出現這個奇怪的結果?

  關鍵就在於,朝鮮戰爭是一場非常特殊的戰爭,特就特殊在戰爭的兩個主要參與者——中國和美國,都不清楚這場戰爭何時爆發,只是在盟國面臨覆滅的危機下出兵挽回敗局。現在已經清楚,朝鮮戰爭的爆發是金日成的北朝鮮首先突擊南朝鮮而引發的,美國據此也操縱聯合國指責北朝鮮是侵略者,並以“聯合國軍”的名義派出了軍隊。

  從戰爭得失看,中國和美國得失相當,戰爭真正的受益者有四家:蘇聯、日本、李承晚和蔣介石。中國之得,主要在於打出國門,將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美國的軍事力量擊退400公里,保住了北朝鮮這塊社會主義陣地,在社會主義陣營乃至整個世界都樹立了極大的威望,更重要的是一洗近現代中國積貧積弱的“東亞病夫”形象,極大地激發了國民的激情,是“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的具體表現,為社會主義建設奠定了物質和精神基礎。但是失也是巨大的,主要在於失去了解放台灣的最好時機。金門失利後,以毛澤東為首的黨中央和解放軍吸取教訓,一是調動50萬精銳大軍,由粟裕親自指揮;二是從蘇聯購買400多架先進飛機,壓倒了國民黨空軍;三是在最重要的海軍方面,根據英國竭力保住香港地位的心理,按處理價廉價購買了包括2艘巡洋艦、5艘驅逐艦在內的一批海軍裝備(蘇聯的軍艦要求中國全價購買,價格高昂我們難以承受),與弱小的國民黨海軍相比已處於絕對優勢。解放海南島後,國民黨內已無人懷疑我軍能輕易攻占台灣,蔣介石也向菲律賓探求建立流亡政府的可能性。更重要是,這時美國拋棄了台灣的蔣介石,從而消除了我們解放台灣最大的顧慮。原因在於,由於國民黨高度腐敗,幾大家族將大量美援據為私人財產,美國於1948年開始已基本斷絕了對國民黨的援助;中國共產黨勝利已成定局時,美國開始試探與新中國建交的可能性,在宣布美國在東亞的防禦圈時,不把台灣包括在內。此時解放台灣,只欠東風。在社會主義陣營的時間表上,中國解放台灣原本排在北朝鮮統一全國之前,但金日成急於做開國領袖,秘密向斯大林提出優先解決朝鮮問題,斯大林出於對當時新中國這個巨人的疑慮和牽制考慮,同意了金日成的建議。對此,毛澤東事先知道(也不知道具體時間),但已無力改變。果然如毛澤東所料,朝鮮戰爭一爆發,美國立即派出第7艦隊“隔離”台灣海峽,結果台灣問題一拖就是半個世紀,現在的解決台灣問題比當年的難度已大得多。可以說,朝鮮戰爭中新中國在國外得了高分,但在國內統一大業上卻失分甚多,對此,斯大林和金日成的“小算盤”要負重大責任。

  就美國而言,出兵朝鮮,保住了南朝鮮半壁江山,穩定了1949年成立的北約組織,為西歐和東亞資本主義陣營的復興奠定了基礎,但卻失去了與新中國實現關係正常化的機會(20年後才實現)。多數人認為,當時中美關係正常化不可能,原因在於我們不可能承認美國與國民黨簽定的不平等條約,實際並非如此。儘管新中國成立後宣布廢除近現代一切不平等條約,但是基於現實,不可能完全做到。如宣布對蘇聯“一邊倒”後,就沒有追究沙皇俄國割占我144萬平方公里領土和外蒙古獨立問題(這兩塊加起來有300萬平方公里,是台灣面積的100倍)。相反,美國與國民黨簽定的不平等條約,大多屬於商業性質,可讓步餘地大得多。就是在中美關係最僵硬的五六十年代,雙方還是在華沙舉行了大使級的定期會晤,可見雙方原則性分歧並不大。事實證明,沒有中美關係的正常化,就沒有東亞的穩定,美國參加朝鮮戰爭,就失去了與中國對話的機會,一拖就是20年。

  至於戰爭的四大贏家無須多談,日本藉機走上復興之路,李承晚、蔣介石保住地盤,蘇聯坐山觀虎鬥,成功牽制了西方陣營,還大發戰爭財(戰爭中蘇聯按全價賣給中國64個陸軍師、22個空軍師的裝備,連同退出大連、旅順的軍事設施的折價款,共計40億人民幣,我國於1965年還清。相反,二戰中蘇聯通過租借法案從美國得到100億美元的軍備,直到70年代才象徵性地還了3億美元,充分表現了斯大林等蘇聯領導人小商人的嘴臉)。朝鮮戰爭久拖未決,蘇聯企圖從中漁利的態度是關鍵因素。1951年五次戰役和夏秋季攻勢後,中國和美國均認識到已目前的態勢,實現三八線就地停戰為雙方都能接受的選擇,因此在板門店談判,並很快就在大多數問題上迅速達成一致。但斯大林明顯不想戰爭早日結束,最簡單的原因就是繼續在戰爭中漁利,並達到同時牽制中美的目的。所以蘇聯就在談判中一個次要問題——戰俘問題上節外生枝,拿出了一個美國很難接受的方案,並且拒不接受中立的印度提出的為美國等西方國家接受的較合理的方案。結果戰爭又打了近兩年,雙方付出了數十萬人的傷亡。只要蘇聯不點頭,朝鮮戰爭必將無限期拖下去。直到1953年3月斯大林死亡,中美雙方才搬掉了和談的最大障礙,迅速以印度方案為解決戰俘問題的基礎達成一致,使這場二戰後最大的局部戰爭終於在1953年7月27日落下帷幕。這一教訓再次證明,局部戰爭中的戰、和受幕後大國控制,交戰者若非獨立作戰,實際上無法把握自己的命運。

  再看看戰爭傷亡問題。北朝鮮人民軍損失不明,但肯定是巨大的,僅在美軍仁川登陸後就被俘13萬。志願軍犧牲15萬,連同受傷共計37萬(已剔除累計受傷數字),與解放戰爭中犧牲26萬相比也不算少。我們宣布,朝鮮戰爭中消滅“聯合國軍”和南朝鮮軍109萬(含美軍39萬),其中志願軍消滅70萬,但毫無疑問這是累計數,因我們在朝鮮戰爭中對敵軍基本沒有達成大的殲滅戰,因此美軍和南朝鮮軍絕對損失沒有這麼大。美軍在戰爭中死亡5萬(其中戰鬥死亡3萬),受傷10萬;南朝鮮軍隊按其自己統計,累計損失98萬,但其中絕對損失不過30萬(因傷員大部分能康復並重返前線)。連同英聯邦等“聯合國軍”的損失,朝鮮戰爭中中朝軍隊給對方造成的絕對損失約50萬。估計其中70%、35萬人傷亡是志願軍造成,可見朝鮮戰爭中志願軍與敵軍傷亡比例基本上是1:1。有網友撰文引用當時美聯社的數字,稱南朝鮮軍隊傷亡達140萬,其中死亡40萬,明顯是誇大的。現代戰爭中除在絕境下帶傷死戰的特例外(只有日本軍隊能做到),一般死亡與受傷的比例是1:3.5至1:4之間,因南朝鮮軍隊戰爭中基本沒有被成建制殲滅,因此適用這一比例。如果死亡40萬人的話,那麼受傷的就應該在150萬左右,總計損失就達190萬,超過南朝鮮國防部自己統計的98萬這一數字幾乎一倍。按98萬這一累計數看,南朝鮮軍隊戰爭中死亡估計在20萬左右。至於中朝方面宣稱斃傷美軍39萬,應從兩方面看。一是現代戰爭中雙方大量使用遠戰兵器,除非絕對控制戰場,否則消滅敵軍數字只能依據大致推算;二是朝鮮戰爭中還有一特殊性,就是美軍中有大量南朝鮮人。由於美軍在朝鮮戰爭中只作了局部動員,兵員嚴重不足,甚至不能按編制充實在朝鮮的7個師,只好大量編入南朝鮮人。如仁川登陸後,美軍第7師就編入南朝鮮人8600人,幾乎占美軍一個滿員師編制的一半。這些南朝鮮人在戰爭中比美軍更易遭到殺傷。

  戰俘方面,志願軍戰俘2萬多,連同人民軍戰俘超過15萬。志願軍被俘最多的一次戰役是第五次戰役,有1.7萬人被俘,其中僅60軍180師就有5000多人被俘。美軍和南朝鮮軍戰俘數量超過5萬,其中美軍約8000人。美軍被俘最多的一次是在第二次戰役中的西線戰場,由於被38軍大穿插截斷退路(38軍因此被稱為“萬歲軍”),有不成建制的3000多人被俘。南朝鮮軍被俘最多的一次是第四次戰役東線的橫城戰役,有7500人被俘。

  朝鮮戰爭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大國之間第一場、也是最大的一場局部戰爭。局部戰爭的概念在這時出現,並不是偶然的,可以說是世界歷史5000年發展的結果。朝鮮戰爭時中美之間沒有爆發類似抗日戰爭那樣的全面戰爭,有人認為最重要的是朝鮮戰爭是兩大陣營的較量,兩大陣營的後盾蘇聯和美國都有核武器,美國如果全面侵略中國,蘇聯將會根據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出兵中國,最終釀成第三次世界大戰。一句話,是蘇聯的存在阻止了美國全面侵略中國,並將戰爭局限於朝鮮境內。我認為,這只是其中一個次要方面。最重要的是,世界歷史發展到20世紀50年代已經有了重大變化。過去歷史上出現的超級大國,如羅馬帝國、大英帝國等,都是依仗絕對的武力優勢,拼命對外擴張,掠奪大片領土、人口和資源,如大英帝國的殖民地最大時達3300萬平方公里。但是,近代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出現了兩極趨向,一方以德國、日本、俄國等為代表,都是資本主義革命很不徹底,帶有濃厚的軍事封建殘餘,繼承了傳統的擴張手段,追求全面侵略戰爭,甚至進行種族滅絕,侵占的他國領土,就是永久割占,決不會簽什麼租借年限(沙俄割占我144萬平方公里國土,唆使外蒙古獨立,蘇聯也繼承其衣缽,雖然打着社會主義旗號,但侵略擴張實質未變,一不歸還沙俄侵占我之領土,二戰中還在東歐奪取波蘭、羅馬尼亞等國大片領土);另一方以美國、英國、法國等為代表,由於資產階級革命徹底,民主、自由、文明的理念得到較充分的發展,幾百年下來,逐漸深入人心,這與統治集團的殖民地擴張政策格格不入,發生嚴重衝突,二次世界大戰後,殖民地獨立浪潮風起雲湧,英法等國統治集團開始還企圖以武力鎮壓,應該說以他們在二戰中擁有的武器裝備和與德國、日本作戰的經驗,鎮壓是輕而易舉的,但實際上屢屢失利,關鍵就在於國內牽制力量太強大,結果前方投入軍隊有限,國內反戰運動聲勢浩大,最後幾乎喪失了全部殖民地。這與二次大戰時法西斯德國、日本全民支持戰爭、一致對外形成鮮明對比。以美國在二戰後擁有的絕對優勢的物質和軍事力量,如果按照過去大國對外擴張的老路發展,完全可以建立比大英帝國更龐大的殖民地,但實際上二戰後美國並未奪取任何一塊殖民地,反而立即允許二戰前就是美國殖民地、在東亞位置至關重要的菲律賓獨立。美國之所以捲入朝鮮、越南戰爭,是因為他認為這是保住其盟友南朝鮮、南越地盤的戰爭(朝鮮被北緯38度線、越南被北緯17度線劃分為兩塊並各自選舉了政府)。就是在這樣的局部戰爭中,也得不到國內人民的支持(朝鮮戰爭中艾森豪威爾取代杜魯門當選總統,就在於當時美國70%以上的人反對擴大戰爭;至于越南戰爭中反戰運動就不必多說)。如果全面侵略中國,不但美國人民,就是美國政府也不能接受,麥克阿瑟就是因為主張全面與中國開戰而被解職。現代以美國為代表的資本主義國家,其人民更關注國內的經濟問題,象布什總統那樣以微小的代價打贏了海灣戰爭,在別的國家早就成了被狂熱崇拜的英雄,但在美國卻在選舉中失利,關鍵就是其“國內牌”沒有打好。

  中國領導人當時決定出兵朝鮮,可以說完全出於不正確的判斷,但卻偏偏趕上了二戰後局部戰爭的潮流,戰爭限於朝鮮境內,結果從鴨綠江打到三八線,揚眉吐氣了一回,完全是“歪打正着”。當時決定出兵朝鮮,最重要的就是認為美國會以朝鮮為跳板,全面侵略和滅亡新中國,與其那樣不如在朝鮮打好,禦敵於國門之外。這是完全說不通的。美國要滅亡中國共產黨,完全可以在國共內戰時派出重兵與共產黨作戰,或者全力支持蔣介石,那時要容易得多,但實際上美國未派一兵一卒,怎麼等到中國共產黨全面奪取政權後美國反而決定全面侵略中國了?實際上朝鮮戰爭中美國根本沒有侵略中國的企圖,美軍推進到鴨綠江邊時,按計劃應就地停戰,並將2個精銳師調往西歐(當時美軍在朝鮮7個師,在西歐僅5個師)。

  當時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領導人為什麼會認為美國將繼而滅亡新中國呢?原因就在於,從中國共產黨的歷史看,在與國民黨的鬥爭中,一向是你死我活的階級鬥爭,絕無調和餘地,務必追求將對方徹底打倒的全勝。國民黨軍在第五次圍剿中央根據地時,迫使紅軍長征,前後屠殺根據地80萬人民,許多紅軍領導人家鄉的村莊居民都被殺光,這使中國共產黨認識到必須與國民黨血戰到底。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面對的是日本要滅亡全中國的國策並進行種族滅絕的大屠殺、“三光”,這些國內外的敵人,都使中國共產黨產生了這樣的認識,那就是階級鬥爭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只有奮起一戰才有出路。據此中國領導人順理成章地推斷,朝鮮戰爭作為兩大陣營的階級戰爭,美國要追求的就是滅亡新中國。彭德懷在支持毛澤東出兵朝鮮的講話中說:出兵不必有顧慮,即使全中國打爛了,也無非等於解放戰爭推遲幾年。就是從全面戰爭的思維考慮問題。毛澤東關於必須出兵朝鮮有一個最重要的表述,那就是他認為如不出兵損害極大,南滿電力將被控制等,與其在東北與美軍扭打,不如在朝鮮較量。現在我國一些官方書籍在論述出兵朝鮮的正確性時,也認為朝鮮戰爭值得打,否則搬遷南滿工業區的費用就相當於抗美援朝的軍費。這是很奇怪的邏輯,因為要保住南滿工業區而不在東北打,要在朝鮮打,但美軍如果真有侵略中國的意圖,完全可以出動空軍徹底摧毀南滿工業區,所以通過抗美援朝保住了南滿工業區是根本說不通的。我國當時完全沒有抗擊空襲的手段,1950年2月6日國民黨從舟山群島的定海機場出動17架飛機轟炸上海,摧毀了電廠,導致全市大癱瘓,而以二戰中美國空軍出動數萬架飛機全面摧毀德國、日本後方的能力,要摧毀我國戰略要地和工業基地可以說輕而易舉。中國當時出兵朝鮮,也與對西方政治欠了解有關,因為當時麥克阿瑟多次叫囂要與中國全面開戰。從中國共產黨政治傳統看,一位重要領導人的講話當然要與中央保持一致,據此推斷麥克阿瑟作為封疆大吏,必然會執行美國的國策,卻沒看到美國政府對麥克阿瑟的講話十分不滿,多次要他收回講話,直至將他解職。當然,決定出兵朝鮮,也與中國歷史上的俠義精神和傳統有關,明朝時就有援朝抗日,這裡不多說。

  我認為,當時毛澤東決定出兵朝鮮,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美國武器不足懼,沒什麼了不起。一是他早就提出帝國主義是紙老虎的論斷,如果不出兵朝鮮,這一論斷會遭到懷疑;二是他從解放戰爭對付國民黨軍的經驗看,認為美國武器不過如此。國民黨軍許多精銳部隊號稱全美械裝備,不也是被解放軍幾個師、幾十個師地全殲麼?由此在朝鮮戰爭的五次戰役中,毛澤東多次定下一次殲滅美軍幾個師的目標(第二次戰役中就提出一次殲滅美軍6個師)。殊不知國民黨軍有美械裝備不等於與美軍在同等編制下有同等裝備,就是國民黨軍中最精銳的全美械化的王牌軍,如張靈甫的整編74師等,也要9個軍(整編師)左右的炮兵火力才勉強與美軍1個師相當,相差極其懸殊,結果朝鮮戰爭中志願軍未能全殲美軍1個師,只在特殊條件下基本殲滅了美軍1個團,與三大戰役中一次聚殲國民黨軍幾十個師不可同日而語(下面將詳細論述)。

  志願軍之所以能取得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將美軍擊退到三八線,關鍵就在於朝鮮戰爭是一場局部戰爭。朝鮮戰爭中,美軍最多只投入50萬人,其中地面部隊7個師,30萬人,坦克1000輛左右,飛機約2000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軍兵力最高峰是1200萬人,100個師,坦克4萬輛,飛機10萬架,相差幾十倍。朝鮮戰爭中,美國未作全國動員,而中國卻進行了總動員,解放軍最高兵力達600萬,輪番入朝,在朝鮮最多投入19個軍,130萬人,可以說傾舉國之力於朝鮮一隅,與美國“冰山之一角”對抗。朝鮮戰爭中,美軍火力占有絕對優勢,並企圖通過“空中絞殺戰”切斷我後勤運輸,卻以失敗告終。戰爭經驗證明,在陸戰中不出動強大地面部隊切斷敵軍後方,就無法孤立前線敵軍。朝鮮戰爭,可以說是二次大戰中意大利戰線的翻版,盟軍由於兵力不足(主力投入諾曼底登陸),難以在德軍戰線後方實施登陸戰,只依靠空軍的“絞殺戰”,無法切斷德軍運輸線,因此推進緩慢,損失慘重。以後的越南戰爭中,美國依靠空軍力量,也無法切斷“胡志明小道”。朝鮮戰爭中,美軍只出動地面部隊7個師,只能勉強在前線與志願軍絕對優勢兵力抗衡,根本無法實施類似仁川的側後登陸(當時美國全國地面部隊只有16個師)。有人認為,中國在朝鮮戰爭中經受了當時世界最現代化戰爭的全面考驗,這也不對。一是我們沒有經受二次大戰中德國、日本那種前方激戰、後方遭到全面轟炸造成工業癱瘓形成的全面壓力;二是二戰中所體現的現代戰爭特點,是百萬大軍在上萬架飛機、上萬門大炮掩護下以上萬輛坦克為前導,進行大縱深、寬正面、高速度的突破,分割圍殲敵重兵集團。試想朝鮮戰爭中如美軍在中國東北平原實施這種規模的作戰,我方如何抵擋?在朝鮮的志願軍勢必被圍殲(美軍僅通過空中封鎖就使我前線物資極度匱乏)。朝鮮戰爭中麥克阿瑟只所以堅信戰爭必勝,就在於他還以為可以象太平洋戰爭中他擁有全面軍事手段、前後方同時大打、切斷日軍供應線後全力聚殲極度缺乏物資的日軍孤島集團一樣得心應手,故一再堅持全面侵略中國。越南戰爭久拖不決,尼克松上台後一眼就看穿了癥結所在,下令出兵柬埔寨、老撾,徹底切斷“胡志明小道”,結果南越百萬游擊隊斷絕了供應,幾乎陷於崩潰,但是這引起了國際社會強烈反響,國內反戰運動聲勢更加浩大,指責侵犯主權國家,迫使尼克松下令撤軍,南越游擊隊重獲新生。志願軍在朝鮮戰爭中雖然面對美軍的絕對優勢火力,但戰爭經驗證明,山地和叢林最不適宜發揮現代化武器的威力,相反輕裝備的部隊只要指揮得當,就可在複雜地形中應付擁有絕對火力優勢的敵軍。現代化武器裝備的軍隊如不進行全面戰爭,無法取勝。美軍在海灣戰爭的勝利,就是全面開戰才取勝的實例,戰爭中投下的第一枚炸彈,不在科威特而在巴格達,正是因為前後方同時開戰,並利用了平坦的沙漠地形,美軍才充分發揮了高技術裝備的威力,地面部隊也不受限制地首先推進到伊拉克南部切斷科威特伊軍的退路(而不是局限於科威特境內),才輕易取勝。而在朝鮮戰爭中美軍與我正面爭奪山頭,坦克用不上,空軍、炮兵支援也受限制,主要靠投入步兵爭奪,因此並無便宜可占。同樣的經驗還有我對越反擊戰,主要是正面爭奪山頭,因此打了七八年,消耗不少,也不能圍殲越軍重兵集團(最大的戰鬥是1984年老山“7.12”炮戰,一次擊斃越軍3000人)。

  所以,儘管朝鮮戰爭是中國目前為止經受的最現代化水平的戰爭,但無論是與二次大戰還是與近年高技術戰爭相比,都是低強度的,是在特殊條件下的較量,只能作有限的參考,決不能以此認為我們就戰勝了美帝國主義(如認為抗日戰爭中戰勝日本一樣),並覺得我們現在可以和任何強國相對抗,這種觀點實際上定位不准,如用於指導實踐是很危險的。

  最後談一談具體的軍事作戰問題。朝鮮戰爭中,志願軍未能對美軍達成成建制的殲滅戰,只在特殊條件下全殲美軍一個團,與解放戰爭時一次戰役滾雪球般聚殲國民黨軍幾十個師不可同日而語,怎麼解釋?

  首先,朝鮮戰爭是一場國際戰爭,完全不同於內戰。解放戰爭中,我們宣稱殲滅國民黨軍807萬,這一數字沒有錯,關鍵是具體分類。807萬中,國民黨軍傷亡為171萬,投降468萬,投誠、起義的有168萬,傷亡只占總損失的21%。而在朝鮮戰爭這場國際戰爭中,美軍、南朝鮮軍投降甚少,起義更談不上。解放戰爭中解放軍犧牲26萬,受傷104萬,失蹤20萬,合計150萬,與國民黨軍傷亡數171萬相比,接近1:1,故交戰中我軍只需下狠心消滅敵之一部,即可促其大部投降、起義。解放戰爭第一仗上黨戰役,劉鄧部隊以3萬人殲滅閻錫山晉軍3.5萬,但敵軍中就有3.1萬是投降的。而在朝鮮戰爭中顯然不會有這種情況,志願軍只有對敵軍實行“硬殺”,故戰果遠不及解放戰爭。

  其次,美軍火力強於國民黨軍幾十倍,我軍被迫在絕對劣勢火力下作戰。朝鮮戰爭中美軍擁有絕對制空權不說,單說陸軍。現代戰爭的特點,是從槍戰到炮戰的過渡,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人員傷亡75%是炮彈殺傷,各強國也在這次大戰中完成了以炮兵為骨幹火力的過渡。而我國由於國力虛弱,在十年內戰和抗日戰爭中,無論是共產黨軍隊還是國民黨軍隊,都以輕武器為主,只是在抗日戰爭後期,國民黨軍隊有39個師實現美械化,這些部隊才勉強完成以炮兵火力為主的過渡。解放戰爭中,解放軍傷亡約有50%是炮彈殺傷造成。但是國民黨軍的火力強度遠不及世界強國。以朝鮮戰爭中的美軍標準編制為例,1個師即有105毫米榴彈炮54門,155毫米榴彈炮18門,師炮兵骨幹榴彈炮合計72門。而國民黨軍中即使裝備最好的“五大主力”,如18軍(整編11師),只有105毫米榴彈炮8門,也就是說,國民黨軍裝備最好的王牌軍也要9個軍以上的骨幹炮兵火力,才能與美軍1個師相當。導致這一狀況其中的關鍵,就是美國援助蔣介石的軍備很少。抗日戰爭中,美國援助中國物資約20億美元,只有援助蘇聯100億美元的1/5(援助英國則超過300億美元)。二戰結束後,美軍大量裁員,從1200萬人裁到160萬,大量武器被封存、報廢,也只有極少量給了國民黨。二戰中美國有M—4“謝爾曼”中型坦克(裝備75毫米火炮)4萬輛,二戰後這些坦克幾乎全被M—26“潘興”重型坦克(裝備90毫米火炮)取代,就是這些過時、大批被封存、報廢的“謝爾曼”中型坦克美國連一輛也沒有援助國民黨,只給了幾百輛輕型坦克(裝備37毫米火炮)。所以以解放戰爭中國民黨軍的美械化裝備來推斷美軍自身的裝備,肯定是相差十萬八千里。解放戰爭後期解放軍裝備依靠繳獲大大改善,一個主力軍如東北野戰軍第1縱隊(38軍)已有105毫米榴彈炮9門,超過了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三大戰役中,國民黨軍傷亡約50%是炮彈殺傷,但就整體而言,解放軍仍未完成向炮戰的過渡。此外國民黨軍空軍飛機很少,根本談不上什麼制空權,但已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作戰。1947年東北野戰軍在夏季攻勢中攻打四平時,前線指揮官李天佑(第1縱隊司令員)就在報告中寫道,國民黨空軍每日以10多架次支援作戰,即予攻城部隊“人員和精神殺傷極大”。志願軍入朝後,除面對美軍絕對優勢的炮兵火力外,更要面對美軍1100架飛機形成的絕對制空權,白天已無法行動,象解放戰爭中淮海戰役那樣白天在平原上運動幾十萬大軍、幾百萬支前民工的景象已根本不可能出現。

  從軍事指揮藝術看,中國遠遠超過美國和南朝鮮,儘管後者火力優勢強於志願軍十倍以上,但雙方戰鬥傷亡基本為1:1。我認為朝鮮戰爭中最輝煌的指揮藝術成就,是我國預計到仁川登陸。當金日成指揮人民軍解放南朝鮮90%國土、將敵軍壓縮到釜山、洛東江一隅時,以為勝利在望,宣稱8月是勝利月,但此時中國總參謀部作戰部長雷英夫卻預計到美軍將在仁川登陸反撲,並向毛澤東、周恩來作了匯報,得到肯定。有網友撰文說雷英夫是歪打正着,因為誰都看得出仁川位於朝鮮蜂腰部,一登陸即可截斷朝鮮半島,但實際上仁川港條件惡劣,潮汐落差很大,如登陸艦船很容易擱淺,金日成也據此認為美軍不敢冒險(只在仁川放了3000人),故不聽中國勸告。其實雷英夫並非只通過看地圖推斷美軍登陸地點,在他向毛澤東、周恩來匯報美軍會在仁川登陸的6條理由中,就談到儘管仁川港潮汐落差大(晝夜落差9米,在世界大港中居第二),但仍有規律可循,並指出了適合登陸的具體時間,依照美軍和麥克阿瑟在太平洋戰爭中豐富的登陸作戰經驗,是完全可以克服困難的。果然,1950年9月15日美軍出動第10軍7萬人登陸仁川,迅速奪占漢城,一舉聚殲並俘虜在南朝鮮的人民軍13萬,扭轉了局勢。

  從具體的軍事行動看,志願軍入朝後與美軍第一戰是雲山之戰,39軍以8個步兵團、2個炮兵團的絕對優勢兵力,攻擊美軍第1騎兵師第8團,並達成了完全的突然性(美軍完全未料到志願軍入朝,還把志願軍當成南朝鮮軍與他們握手),但仍未達成合圍,美軍第8團有2個營衝出了合圍圈,只有1個營被合圍,該營依靠倉促築成的野戰工事,居然抵擋了志願軍絕對優勢兵力3天3夜的猛攻,最後才被殲滅(有網友撰文稱雲山之戰全殲美軍第1騎兵師第8團,大誤)。這已充分說明,美軍戰鬥力完全強於國民黨軍,但毛澤東依據美軍迅速收縮的做法,錯誤判斷美軍戰鬥力還不及國民黨軍的王牌軍,是“爛葡萄”(日軍是“硬核桃”),因此在第二次戰役前訂下了一次殲滅美軍6個師的計劃。結果,西線志願軍儘管有38軍大穿插截斷美軍退路,但美軍主力仍繞路逃跑,未達成成建制殲滅;東線志願軍第9兵團(三野最精銳部隊)在長津湖以12個師的絕對優勢兵力完全合圍了美軍海軍陸戰隊第1師和陸軍第7師,仍被美軍突圍出去,只有27軍集中力量在柳潭裡全殲了第7師第31團,這是志願軍全殲美軍一個團的唯一戰例。

  這次戰役只所以能全殲美軍一個團,是因為特殊的氣候條件。當時戰場是-40°C的嚴寒,雙方都缺乏禦寒裝備,出現大量凍傷,美軍因依靠火力作戰,在嚴寒條件下無法發揮,戰鬥頑強性又遠不及志願軍,所以被擊潰、殲滅。海軍陸戰隊第1師戰鬥傷亡4000多人,凍傷的卻有7000多人,可見當時嚴寒程度。志願軍在第二次戰役中戰鬥傷亡3萬,凍傷的卻有5萬,第9兵團主要因凍傷而幾乎完全喪失戰鬥力。

  志願軍在第一、第二次戰役中的勝利,除利用嚴寒條件使美國空軍難以出動、陸軍炮兵火力無法充分發揮外,很大程度還是靠了行動的突然性,打了美軍一個措手不及(第二次戰役時美軍雖然已知志願軍入朝,但判斷志願軍兵力不過5萬,是為了保衛鴨綠江的水豐電站,美國政府還決定在這一問題上對中國讓步,做出不攻擊水豐電站的承諾)。第三次戰役解放漢城,可以說是借前兩次戰役勝利的慣性。但此後情況變化,主要是李奇微到達朝鮮後看到了志願軍後勤保障和火力不足的弱點,針對志願軍“禮拜攻勢”而對應採取“磁性戰術”,充分發揮美軍擁有絕對制空權、火力和高度機動性的優勢,立即使志願軍作戰困難大為增加。第四次戰役中志願軍以3個師在砥平里合圍了美軍第2師一個加強團,因美軍依靠絕對火力優勢頑抗,志願軍3個師又分屬3個軍,雖有40軍軍長溫玉成統一指揮,但實際上各自為戰,3天激戰後被美軍解圍。這一仗被美軍稱為朝鮮戰爭的轉折點,“第二個仁川”,以後面對志願軍的大穿插,美軍不是象以往那樣迅速收縮,而是敢於固守一點。第五次戰役中第64、65軍5個師因無法突破臨津江防線,擁擠在江南不足20平方公里的平原處,接連2天遭到美軍空軍和炮兵的猛烈攻擊,損失慘重。由於李奇微指揮美軍多路反撲,志願軍多支部隊遭合圍,尤以60軍180師損失最大,中央和志願軍總部一度考慮退守平壤、元山一線,但因美軍進入山地作戰困難加大,同時發現志願軍又有2個兵團入朝,才停止前進。這時已可看出,三八線附近的山地和平原已基本成為雙方戰線的分水嶺,志願軍前出漢江平原作戰就抵擋不住美軍的絕對火力優勢,而美軍在山地作戰也進展不大,這就為雙方基本以三八線就地停戰製造了條件。

  五次戰役後,雙方互有攻守,經過1951年夏、秋季攻勢,美軍因戰爭不會擴大,兵力有限,作戰明顯消極,因此志願軍主要作戰對象已是南朝鮮軍,加上基本上更換了蘇聯裝備,火力大為增強,已完成了從槍戰到炮戰的過渡,故在依託坑道的前提下進可攻,退可守,掌握了主動權,但其中也有教訓,1952年10月38軍進攻白馬山就是一例。38軍是解放軍頭等精銳主力,但入朝後耗多補少,特別是第四次戰役時死守南漢江平原,在美軍絕對火力攻擊下大傷元氣(為此軍內有人埋怨彭德懷),故戰鬥力受影響。進攻時判斷守軍不過1個營,實際上是南朝鮮第9師(戰後成為韓國總統的朴正熙當時是該師參謀長)2個加強營,且得到志願軍叛逃人員的告密,做好了準備。由於作戰地域狹小,38軍作戰只好採取“添油”戰術,反覆爭奪後被南朝鮮第9師奪回白馬山陣地。此次作戰中南朝鮮第9師始終只使用了自身力量,在附近鐵原的美軍第3師未被調動,說明南朝鮮軍戰鬥力已大有提高(第9師獲得“白馬師”稱號,現在是韓國陸軍頭等主力師,優先更換裝備)。

  朝鮮戰爭中為國內人最熟悉的是上甘嶺戰役,人們從電影中看到志願軍痛擊美軍而自豪,參戰的15軍現在也成為我國唯一的空降軍,殊不知上甘嶺戰役我軍作戰主要對象是南朝鮮軍。此次戰役美軍稱為“攤牌”行動,原預計出動美軍第7師一部進行團級規模的戰鬥,但因戰鬥越打越大,參戰主力已成為南朝鮮軍第2、9師,美軍主要出動空軍和炮火支援。志願軍統計戰役中斃傷敵軍2.5萬人(美軍稱己方傷亡9000人),但也指出其中美軍僅5200人,占1/5,可見南朝鮮軍是上甘嶺戰役的敵軍主力。

  斯大林死後,中美已就停戰基本達成協議,只有李承晚反對,叫囂要“單獨干”,所以毛澤東決定不打美軍,只打偽軍,發起金城戰役。此時志願軍已全部換裝蘇聯武器,火炮數量超過南朝鮮軍,戰役中殲滅南朝鮮軍7.8萬,使朝鮮戰爭勝利收尾。

  朝鮮戰爭結束半個世紀了,我們應全面吸取戰爭的經驗教訓,擺脫諸如“小米加步槍打敗美帝國主義”的神話,全面加強國防現代化建設,客觀認識與世界強國的差距,不要老是津津樂道伊拉克、南聯盟對付高技術戰爭所謂的“成功經驗”(實際上完全被動挨打,無還手之力),才不致於誤導民眾,為狹隘的民族主義張目。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