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鳳凰衛視: 訪陳永貴遺孀
送交者: dengfubi 2006年12月07日09:18:29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鳳凰衛視: 訪陳永貴遺孀
[ 生的偉大活的憋屈 ] 於2006-12-06 17:56:02 上帖 [ 發短信 ] [ 表狀 ]

鳳凰衛視: 訪陳永貴遺孀

魯豫:採訪玉林老人之前,他的小兒子陳明亮有一些擔心,他怕母親的山西口音太重了 ,我可能聽不懂。還擔心老人年紀大了,有些事也許記不清了。所以採訪的時候,陳明亮一直坐在旁邊,不時地提醒一下老人。但實際情況還可以,老人的山西口音的確是很重,但我能夠聽懂差不多90%。老人今年76歲了,有些事她的確是忘了,但只要和陳永貴有關的所有的生活細節,她的記憶還是非常的清晰。

  宋玉林認識陳永貴是在縣裡的勞模大會上,陳永貴在山西省昔陽縣可以說是無人不曉,特別是1964年,人民日報刊載了《大寨之路》的文章後,陳永貴更成為了了不起的公眾人物。陳永貴帶領大寨人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奔好日子,受到了毛澤東、周恩來的讚揚,大寨不僅讓讓周圍七里八鄉人的羨慕,而且成為了中國農業戰線的一面紅旗。

1965年,正當陳永貴意氣風發的時候,他的第一個妻子李虎妮因病撒手人寰,為了不讓家務事拖累了陳永貴,縣裡領導了周圍的同事,都希望陳永貴儘快再找一個能為他操持家務的伴侶。曾經是勞動模範的宋玉林被認為是合適的人選.

魯豫:那個時候永貴大大叔已經是很有名的模範了。

宋玉林:那會兒就是模範,光知道他是模範。那時候有些人都說,陳永貴是實幹家
,他可能幹了,都說(他)天天在地里,天天土頭土腦在地里。

  魯豫:那一次開勞模大會您就見到他了,但是也沒有注意到他是誰。

  宋玉林:沒有注意,沒有注意我跟他到一起了。有人給我介紹,介紹陳永貴,他家裡要娶一個(妻子),他是愛這家庭婦女,他是勞動模範,他(整天)就是勞動,他家裡沒有人照顧,要一個這人。我那會兒心裡還想,光聽說陳永貴可能勞動呢,說來我也是個勞動的,可是比起來比人家差多了,我心裡也沒有感覺行還是不行。後來這個介紹人跟我說了好幾回,說不怕,我帶你去他家,大寨看一下,我倒有心,說咱去吧,就帶上我去了,去了大寨,他還在地里幹活呢,人家說,老陳在地里去叫去吧,才叫回來,叫回來那天就見了面了,見了面,說這是我也對他也對,都好,這就行了。

  魯豫:所以看第一眼您覺得他挺好的。

宋玉林:鄰居們見了,三十二眼窯他住中間兩眼(窯洞),兩邊的鄰居都去了,都跟我說,你可好了,這個人可瓷實呢,他是以身作則、愛護群眾,顧大局,不顧他個人,很能吃苦,他身上也是髒的衣服。可他白天黑天忙工作,晚上回來自己洗衣服,自己什麼也不用別人,不超越群眾,群眾一直可愛他了,可喜歡他了。就說這婦女們吧,就說他很愛護婦女,他說毛主席解放了(婦女),婦女是半邊天,不能壓制婦女,婦女工作量大,又要看小孩,回來還要幹家務活,這時候要同勞同吃,都上地掙工分,說你不能有大男子思想,就批評男人們,批評男人,說你們回去該幹什麼也得該什麼,不能光說婦女給你做飯,你休息吃飯,不能,還有小孩呢,那時候的條件還不行,還要補衣服,還要做鞋,都是婦女的活。所以婦女們可滿意他了,都可高興了,人家都愛護他,他也愛護人,人也愛護他。

  魯豫:那周圍的人都幫着他,跟您這說他多好多好。

  宋玉林:都說他可好了。

  魯豫:但是您第一眼看他,他那個樣子您喜歡嗎?

  宋玉林:也喜歡,他也喜歡我,我也喜歡他。

  魯豫:那第一次見面你們都聊了些什麼呀?

  宋玉林:那也沒有聊什麼,都老了,都年紀都大了,也不能開玩笑。

  魯豫:那時候年紀不大,您那時候也就四十出頭。

  宋玉林:我四十歲,整四十。

  魯豫:四十,他五十出頭?

  宋玉林:五十二,我跟他都是屬兔。

  魯豫:正好差一輪。

  宋玉林:屬兔,他說你來我家可得吃苦了,我說我不怕吃苦,我跟你這還都碰,你也吃苦我也吃苦,咱互相兩個人都吃苦,是不是。我不過是沒有你這麼大的能力嘛,你給咱在外邊好好的,我把這家庭搞好,把孩子們看好,把飯給你回來做好,這不就解放你了,你工作也有時間了,也不惦記家務事了,就是這,也沒有說別的,沒有別余說的。

  解說:宋玉林決定嫁給比她大12歲的陳永貴,兩個星期後,宋玉林帶着兒子明善來到大寨,與陳永貴和兒子明珠、女兒明花,組建了一個新的家庭。為家事累間的陳永貴生活狀況頓時有了顯著的改變。

  宋玉林:我做別的不會,做針線我會,這會兒他那箱子裡還都是我給縫的衣裳,我會給他張羅,張羅着穿點兒黑布,冬天我們那兒叫馬甲、馬褂,我都給他拿下來都給它拆開,拆開都給煮黑,染得黑一點,這給他拉兩個插手口袋,這給他再裝一個小本本,再弄一個小口袋,他插個小本本,他也沒什麼文化,也不插筆,插個本本。這就覺着高興了,出去(人們)說,哎呀,你看看人家這,宋玉林來,看把老陳收拾的,老陳,你可年輕了好幾年了,他就越高興不是。

  魯豫:我聽說永貴大叔他特別會說話,就是他在會上發言的時候,他也沒有稿子,沒有說照着念。但是他說得特別好,是不是?

  宋玉林:記性好,人家就說我記性不好,人家記性好啊,你說人家也沒上過學,人家寫不了字可是認得多,機密文件都要認得,每天給他送的文件,保密文件,他都要看了,看報紙,可是他寫不了,寫不沾,但是認得多,人家的記性好,說一遍就記下了。

  解說:在宋玉林的精心操持下,一家人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三年後宋玉林和陳永貴又有了一個孩子,當時長子明珠已經成家,當了奶奶的宋玉林對再生一個孩子頗有顧慮。

  宋玉林:我說我當奶奶了,叫爺爺、叫奶奶,我四十多歲了,四十二歲才生下他,四十二歲生他,我說我這臉上也下不去,我說醫生給刮了吧,他好一頓批評,罵我。

  魯豫:誰批評您?

  宋玉林:他父親,老陳批評我。說我還是嫌少,一個還不行,我還想生倆呢,他跟我開玩笑,這可是開玩笑說的,不管男孩、女孩生上一個,我有一個什麼,你不根硬, 不好嗎。

  魯豫:永貴大叔是不是也想到,就是說我的年紀比你大,有個孩子將來在你身邊,可能照顧你,他是不是有這個想法?

  宋玉:他就是說這個,他就是說這個孩子照顧我,這都應了他的話了,我這會兒越想念他了,我生下他(孩子),今天晚上生他(孩子),他(陳永貴)不在家,他(陳永貴)在縣裡開會呢。第二天早上,早早的秘書在城裡叫回他來,叫回他來,那會兒都冷了,天下了雪了,穿着大衣回來的,趴在那床上先看了看,掀起那個包裹的破布摸了摸,說我孩子還長個小雞雞,說我,你好好地吃上點,奶大這個孩子,奶大這個孩子你什麼都好,你將來還得這個濟呢。

  解說:在陳永貴的堅持下,孩子出生了,陳永貴和宋玉林為兒子起名叫陳明亮,1969年,54歲的陳永貴可以說是雙喜臨門,一是喜添貴子,一是當選為中共九大中央委員。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隨着中國大地上農業學大寨浪潮的空前高漲,大寨的名聲越來越響,陳永貴的官越當越大。1973年,陳永貴在中共十大又一次當選中央委員,並進入了中央政治局,他把大寨大隊黨支部書記的擔子交給了鐵姑娘郭鳳蓮,把家庭的擔子全交給了宋玉林,前往北京赴任。

  1975年,60歲的陳永貴又在四屆全國人大上當選為國務院副總理。

  陳永貴有着許多頭銜,他同時擔任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共山西省委副書記、中共晉中地委書記、中共昔陽縣的書記、中共大寨黨支部委員等職務。

不過他仍然是一個拿着大寨工分的農民,有報道說,當時陳永貴每年掙大寨360個工分, 每個工分一元五角錢,山西省每月補助他一百元,國務院每天補助他一元兩角錢,有人戲稱陳永貴是國務院裡的窮人,而當了副總理夫人的宋玉林也確實沒有感覺到,陳永貴職務升遷給家境有什麼改善。

  魯豫:我聽說過一個故事,說那個時候永貴大叔在北京工作,你當時還在大寨的時候,他有時候給您帶一些東西,比如說穿的衣服呀,或者可能吃的東西您也捨不得穿、 捨不得吃,就拿到商店裡面去賣,是嗎?

  宋玉林:就是,賣過埃這會兒我還放着他的一條褲,那一年在北京給我做下一條褲,給姑娘做下一條,兒媳婦做下一條,孫子做下一條,做下四條褲,做下四條褲拿回來,我還賣了好幾條呢,捨不得嘛,那會兒是的確良,那會兒農村的確良還很少呢,都穿着咱這,那會兒滌卡就挺好了,穿着那,我就又轉賣了,我沒有錢嘛,他不給我留錢嘛

  魯豫:他不給您留錢。

  宋玉林:他不掙錢,他留什麼錢啊,我就賣了,賣過。給他買回來那玩具,給明亮買回來那玩具,他買回我也就偷賣了,偷賣了,不讓他見。賣下的錢,我買點兒咸鹽,買點兒油,家也要有零花錢埃客人經常很多去的,要待客人。這會兒你講理講理就不講理了,那說我這家,你丟下這個家,吃點兒油鹽醬醋我拿什麼錢買。

  魯豫:那您是不是沒想過,永貴大叔在北京是副總理,您是副總理的老婆,在家裡面不得穿點兒好的衣服

宋玉林:我也不愛穿好,他也不愛穿好,這會兒我這明亮淨嫌我穿得賴,我說不要忘了,我是農民出身嘛,咱是農民出身,我說穿上這好的出去也不自然,我還是穿這,這我覺得就挺好了,他爸那會兒不穿好,我也不穿好,這就行了。

  解說:那些年宋玉林也往往只能從廣播裡、報紙上了解到丈夫的行蹤,知道老伴今天在哪個會上講話了,明天又去哪個國家訪問了,宋玉林為丈夫感到驕傲,同時也為副總理夫人的頭銜而有些不知所措。

  宋玉林:他當了副總理了,我還在托兒所看了十年孩子。

  魯豫:看了十年小孩。

  宋玉林:看了十年小孩,他經常,中央首長也經常去,你看,鄧小平、周總理、李先念都到大寨,好多人呢,我說不上了,都去,都去都要他帶上,歡迎隊伍,歡迎中央首長來了,歡迎首長一上山去參觀了,我就帶上孩子們,我就琢磨要到我家,我給攤上煎餅,玉米麵煎餅、壓餅,炒點兒瓜子,都放那兒了,首長們下來了,就進我家了,都捏上嘗嘗,都願意吃點兒永貴這東西,他那會兒跟主席、跟總理都是常來常往的,總理都特別愛他了,周總理去了大寨三次,我都躲藏起來。

  魯豫:您都躲起來。

  宋玉林:帶上孩子們,我就尋那背陰處,我說首長們下來,我儘量不要見,我就是怕我說不了話、趕不上形勢,我穿的也不好,他還是到處尋找我。勞動人民是光榮的,有什麼可笑的。你看這是我那個老伴,帶孩子們,看孩子呢,他還是喜歡這個,他還總得到處找到我,找到我看看,還批評罵我呢,有什麼,躲藏什麼呢,光榮的,勞動人民是光榮的。我一輩子愛勞動,咱兩個人那會兒談好了,你也愛勞動,我也愛勞動,這不是互相,你這會兒躲藏什麼呢,好多人都不相信,說陳副總理的孩子應該找人來看呢, 哪有我在家看孩子呢,我托兒所六個保姆,我也是領導呢,我管這六個保姆,管這六個保姆看孩。這會兒我回去看,我看大的孩子都三十來歲了,都成家了,還去跟前看我呢 ,你那會兒看我們,孩子們都還記得呢。

  解說:陳永貴到了北京,當然也可以把家屬的戶口辦到北京,但是陳永貴沒有這樣做,也阻止別人幫他這樣做,就連自己的戶口都留在了大寨。陳永貴曾經向毛澤東提出一個請求,希望自己三分之一的時間在中央,三分之一的時間到基層面上跑跑,三分之一的時間回大寨蹲點。此舉得到了毛澤東的讚賞。

  宋玉林:在北京住,他拘束,他有警衛,住處有好幾個警衛看着他,不讓他出門,他出門不自由,有工作人員、有秘書都管着他,他不自由,他嫌悶。他回老家住多長時間,秘書也通知他,說中央通知你回來,哎呀,這就犯了愁了,他願意在外面,跑慣了,回大寨兩邊都有保衛,都保衛他,看着他,人家還得都藏起來,一着急人家就得都藏起來,他就要罵人家呢,你們把我當成什麼了。

  解說:每逢陳永貴回到大寨,便是宋玉林既舒心又有些發愁的日子,發愁的是老陳回來客人多、開銷大,錢不夠用。高興的是一家人又團聚了。

  宋玉林:車回來了,車上有點兒東西什麼,車回來了,秘書回來了,他沒回,他不到家就上了地了。

  魯豫:先去地里,然後才回家。

  宋玉林:先去地里看,不回去,人沒回家,先在地里。

  魯豫:那他見了您以後,會不會跟您說他在北京工作的情況,生活的情況?

  宋玉林:說得很少。

  魯豫:那您感覺,您當時看他那個樣子,聽他說話那個樣子,您覺得他在北京的時候好,還是在大寨的時候心裏面感覺得好?

  宋玉林:不變,沒變,沒有變。

  魯豫:沒有變?

  宋玉林:一點兒也沒有變,他也關心我,我也關心他。群眾一起開會他也表揚我呢,我家沒有這麼個人不行,那時候人家表揚我說,老陳你這家要要沒有這麼個人萬萬頂不下來,都是事實,實話,他不就高興,越放心了,他只是在外邊好好工作就行了,家裡事情他一概不要管。

  解說:1975年和1976年兩次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以後,大寨幾乎成了一處聖地,不但農業要學大寨,工業、財貿、文化、教育、衛生、體育行行業業都要學大寨,用當年的話來形容,學不學大寨已經成了區別革命與不革命的標準。成了是否忠於毛主席革命路線的試金石。

  1978年關於真理標準的大討論,從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中國。大寨開始從天上回到了人間,陳永貴也成了一個毀譽交織的人物。1980年,陳永貴辭去了國務院副總理的職務,為了照顧陳永貴晚年的飲食起居,宋玉林帶着13歲的兒子陳明亮遷居北京。

  魯豫:那您剛一到北京的時候,您過得慣嗎?

  宋玉林:還是我自由啊,都是我的自由,我願意吃什麼,我老兩口做點兒什麼吃嘛,怎麼不習慣呢,習慣。

  魯豫:但是到北京來就住在樓房裡面,不像以前在大寨的時候,比如說自己在院子裡面,或者在村裡面轉一轉,環境完全都不一樣了,您也覺得習慣?

  宋玉林:環境不一樣,到哪裡隨哪裡。

  魯豫:當時您帶着孩子到北京來,您是想在大寨呆着,還是說我還是到北京去吧?您是想在大寨呆着嗎?

  宋玉林:可是在大寨他不在啊,光我跟孩子們在,還是跟他在一起好呀,我還是這個思想啊,老伴、老伴、老了才是伴了嘛,總是兩個人到一起才好了。我在農村,我在大寨,他在北京,那兩個人不是誰也見不上誰,還是到一起互相吃點兒,互相做點兒不是好。

  解說:宋玉林和陳明亮剛到北京的時候,陳永貴還沒有完全賦閒在家,陳永貴十分疼愛小兒子,但是在陳明亮的記憶中,自打出生開始,父親就長年在外面工作,呆在大寨的時間也難得與家人敘敘家常。到北京後,他才切實地感受到父愛。

  陳明亮:有一次也是意外受傷,然後到北京,在305醫院當時,305醫院看病,他聽說以後,我做手術的時候,他就在手術室門外邊坐着,還有醫院一些人都在陪同,一直等六個小時,在手術室門口,就擔心。每天晚上以後,當時他工作也很忙,但是晚上他都要去,偷偷跑去醫院看我。還帶一些蘋果、汽水,小的時候喜歡喝汽水嘛,他帶一些汽水,還有北冰洋的冰淇淋,他偷偷帶去給我。春節,新年,新年沒有辦法,在醫院回家回不去,他偷偷帶鞭炮去,帶那個鞭炮去,回來以後,我說可能人家醫院不准放,他說那你可以到醫院外面去放。

  解說:1980年以後,陳永貴沒有再回過大寨,但是他十分惦念大寨,對家鄉來人, 他和宋玉林也總是熱情相待。

  宋玉林:一年大寨給他360個勞動日,大寨這360個勞動日他要,他見兼着地區,縣領導不用說了,大寨、縣裡、地區、省里,他都有責任,都兼着了,都補助他錢。大寨公社補助錢,地區補助錢,省里補助錢,哪兒他也不要,有了還要退回來,只有大寨這360個勞動日,勞動日給他分下這口糧,糶了,賣了糧食,拿上全國糧票到北京買糧吃。

  魯豫:能夠嗎?

  宋玉林:夠。那時候客人多,人來也知道咱那會兒有糧票呢,沒有二兩糧票買不下一個饅頭,什麼也得要糧票,來人都,光明地往這裡放他不要,有好多人茶几底下,這些坐墊底下就掖下了糧票,還有時候掖錢,也不知道是誰給的,這可是好機會了,老家來人可多了,來的人,一問你是自費是公費?說你要是報銷了,就你找個旅館你去住,要是自己出錢,就不讓他。

  魯豫:就住這兒了。

  宋玉林:這(原來)都鋪着地毯呢,我都交了人家了,這都鋪着地毯,在地毯上睡。在旅館一晚上五塊錢,白天洗澡晚上住人,是五塊錢,你省下那五塊錢買雙鞋,不叫人家住旅館,就在我這兒地下睡。 (轉貼者註:好像這不是旅館吧,是當時的浴池吧?)

  解說:1982年,陳永貴落選中共十二大黨代表,失去了中央政治局委員的職務,跌到了政生生涯的低谷,閒居家中,陳永貴用莊稼人特有的方式排遣心中的抑鬱。

  宋玉林:司機給他買下這麼大個缸子,可大的一個缸子,不高,這麼高,在大寨弄來棵果樹,中間把果樹栽在裡面,沒有這麼大,這盆盆栽上玉米。

  魯豫:就都擱陽台上?

  宋玉林:擱陽台,還養着一盆花,那盆花原來才這麼大,叫千日牡丹,那牡丹花可以長這麼大,一年比一年大,一年比一年大,最後弄這麼大了,這麼大那陽台也盛不下了,他送給中山公園了,開這麼大的花骨朵,叫千日牡丹,一千花,開了這發落了,就又起了那發了,養着那紅葉,養着那花可多了,這陽台小它盛不開。

  魯豫:他就是想農村,對不對?

  宋玉林:還種着韭菜。

  魯豫:種韭菜。

  宋玉林:韭菜,自己想着節約錢吧,都弄上,吃韭菜拿刀割上,吃餃子,割上點兒韭菜包餃子餡吃,就不用買了。吃菜也是,什麼菜賤了他買什麼,我不怕你笑話我,他就是專挑賤的東西買,最常見的是菠菜,我們那兒叫青菜,北京叫菠菜,這會兒正是菠菜、韭菜賤了,他買點兒菠菜做着吃,什麼節約錢,什麼好。

  解說:1983年,陳永貴寫信給中央,要求到基層做點調查研究,中央安排他擔任了北京東郊農場顧問,這個官職與國務院副總理相距甚遠,不過在普通老百姓的心目中,無論當多大的官,陳永貴都是扎着白毛巾的永貴大叔。

  在宋玉林家中,會感到永貴大叔並沒有離去,他已經成了宋玉林生活中的一部分,每逢有什麼心事,宋玉林老人總是要對陳永貴的像嘮叨兩句,對自己的晚年生活,宋玉林覺得組織上很照顧,兒孫們挺孝順,她算是享上福了。
簽名檔
亂國者先亂思想,賣國者先謀私囊。美帝是萬惡之源,買辦是亡國之禍。

回復關係:
鳳凰衛視: 訪陳永貴遺孀 [ 生的偉大活的憋屈 2006-12-06 17:56:02 ] 8173字 [ 4/991/8 ]
共產黨幹部的榜樣 [ 只有抗爭 2006-12-06 21:48:20 ] 37字 [ 0/1/0 ]
開天劈地以來,有過"泥腿子"——被高貴的精英蔑視為“賤民”的人——擔任過國家領導人嗎?沒有,只有毛澤東時代才有這壯舉! [ 華爾街大班 2006-12-06 21:36:41 ] 0字 [ 0/2/0 ]
一個偉大的時代造就的偉大的勞動者、樸實的高級領導幹部 …… [ 意悠然 2006-12-06 20:45:22 ] 57字 [ 0/12/0 ]
陳永貴,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和大寨農民一起靠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戰天鬥地的革命精神,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樹立了光輝榜樣! [ 58.48.45 2006-12-06 20:31:33 ] 0字 [ 0/1/0 ]
大寨的貧下中農懷念陳永貴、繼魯迅之後的文學、科學界偉大旗手郭沫若也崇敬陳永貴。永貴不朽! [ ltl 2006-12-06 19:34:13 ] 0字 [ 0/6/0 ]
毛主席的好幹部才是真正經得起時間檢驗的! [ 紅山河 2006-12-06 19:32:29 ] 0字 [ 0/8/0 ]
陳永貴同志代表了廣大農民的根本利益! [ 我皇烏龜烏龜烏烏龜 2006-12-06 19:28:29 ] 0字 [ 0/7/0 ]
向真正的共產黨人陳永貴同志致敬!“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的革命精神永存! [ 還一個清明天地 2006-12-06 18:59:08 ] 0字 [ 0/8/0 ]



謝謝,您是本文第 992 位閱讀者 | 投票 | | 投訴 |

同主題閱讀 同主題打包 訂閱 加入文集 加入網摘 加入博客 推薦給好友 發至手機

標題: -- 選擇表情 -- 大笑 微笑 鬱悶 驚嘆 憤怒 邪惡 呆立 無語 擺帥 陶醉 注意 疑問 生氣 快樂 害羞 悲傷 思索 眨眼 找回內容 如果您的正文內容丟失,可以通過Ctrl+v或者右鍵->粘貼找回。
正文區
post.contentText




- 字體 - 宋體 楷體
- 字號 - 大 中 小 - 顏色 - 紅色 藍色 綠色 黃色 紫色 黑色








上傳: (圖片請小於512k,音視頻請小於5120k,flash請小於5120k)

提交格式: 保持當前的換行狀況 自動換行 回復通知: 不通知 通過論壇消息
用戶名: 密碼: 用戶註冊
在參加強國社區之前,請您務必仔細閱讀並同意下列條款:
· 自覺遵守:愛國、守法、自律、真實、文明的原則;
· 尊重網上道德,遵守《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其他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 自覺遵守《強國社區管理條例》;
· 嚴禁發表危害國家安全、破壞民族團結、破壞國家宗教政策、破壞社會穩定、侮辱、誹謗、教唆、淫穢等內容的作品;
· 您將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法律責任;
· 版主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論壇中的他認為按照法律和管理規定應該保留或刪除的內容;
· 您在強國社區發表的作品,人民網有權在網站內免費轉載或引用。


熱帖排行榜
十元一斤與一元十斤 7043
一周熱點:中國形象標誌不再是龍? 5813
他們的災難:讀鄧朴方主席介紹殘疾人調查數據有感 5707
毛主席,生日快樂! 4688
蔣介石感動所有華人的一句話 4493
對於鄧朴方所說的文革中的“不人道行為”,我認為是需要具體分析的。 4419
我看貪官是這樣煉成的 3233
取消黃金周有利於維護社會公平 3038
專家們,少點"友邦驚詫論",多做點實事吧,求求你們了. 2729

熱評排行榜
毛主席,生日快樂! 35
易被誤讀?友邦驚詫? 上海專家吳友富建議不再以龍作為中國形象標誌 30
對西李灣網友就“國中之國”方案解決台灣問題之反對理由 29
妓女示眾 張果老倒騎驢:政府形象工程的另類表現 27
雖然一些人為文革叫好,但其意識已經遠遠超越了文革 26
[晶晶原創]市場經濟——選擇的自由 22
鄧朴方稱文革給中華民族帶來災難 擁護以人為本 20
對於鄧朴方所說的文革中的“不人道行為”,我認為是需要具體分析的。 18
蔣介石感動所有華人的一句話 17

網摘排行榜
特別關注:令人憂慮的物權法草案 2
於丹:講《論語》 2
不應忘卻:毛澤東當年領導人民認識和改造民族心性的艱難的匍匐前進(前諸文整合:分上中下)——“下” 2
毛澤東讀書札記詮釋----出入佛道(上) 1
ZT走進天子毛澤東 1
給長石:西方國家從歷史上看,其經濟富裕國家強大與民主制度的產生和建立是相關的 1
從羅馬帝國的滅亡看中國人口問題和世界未來 1
震撼講述:住我隔壁儲藏室里剛大學畢業的小夫妻 1
一篇氣死了九十九個老師的中學生作文 1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