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蒙古最后的可汗-林丹汗 (上)
送交者: ZTer 2007年12月27日10:13:21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套用一句有关家庭的名言,“兴盛的王朝总是一样的,灭亡的王朝各有各的死法”。

  也许这话算不得亘古不变,但翻看史书,开国、兴国之君,几乎个人素质都有相似的一面,事功也大同小异。而亡国之君却是千变万化,荒淫者有之,残暴者有之,无能者有之,怠惰者有之……,总之,亡国毁身,结果虽同,手段却各有千秋。

  17世纪中期,一直争雄东亚的两大帝国蒙古与明几乎同步走向衰落,而在相差9年的时间里相继亡于后起之秀的后金——清帝国。世代为敌而最终被第三者一举并吞的例子在历史上并不稀奇,辽与北宋先后灭亡于金,金与南宋先后灭亡于蒙古均是如此。但,两个相争二百多年的帝国,不仅灭亡时间相差极短,且两个亡国之君,也有颇多相似之处,这就是比较难得的历史机缘了。

  明帝国的末代皇帝崇祯帝朱由检名气很大,稍微接触历史的人都知道。尤其是现在的明清热,更让他的大名如雷贯耳。崇祯总的来说算不得合格的亡国之君,本人的缺陷更多是被时代所彰显,显得不可原谅。“时代的局限才是真正的局限”,这句话实不能否认。

  蒙古帝国末代可汗林丹汗,为人所了解的事迹与崇祯相比少得可怜。这也难怪,都知道靖康之耻的徽钦二帝,而辽的天祚帝是怎么回事,很少有人说得明白。宋元的崖山海战,宋帝蹈海,知者如云,而金哀宗的国君死社稷,就没什么人了解。正统观还是有市场的。

  从整个东亚的全局来看,林丹汗重新统一蒙古的失败以及最后的败亡,就如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倒下之后,一百年内的事件便依次迸出,无论直接还是间接,都无法忽略。明、蒙古、满清,就如一个大鼎的三条腿,在广大的东亚土地上保持着平衡,再来往的较量中,前两者终于折断。满清一枝独秀,得以问鼎天下。

  林丹汗与崇祯帝的相似,首在两人承担大任时都很年轻,一个13岁,一个17岁;性格上,都是刚烈、暴躁;志向上,都希望达到本民族最高的要求,崇祯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尧舜之君”[1],而林丹汗更是自称“神中之神全智成吉思隆盛汗”[2];事功上,都进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要挽回颓势,与自己的前任相比,有作为得多,但最后都恨水东逝。

   人们的眼光关注明末已经太多,虽然那段历史值得人们千百遍的扼腕与回味。现在,我们可以把眼睛稍稍从北京向北移动,看看在大明王朝大厦将倾的前夜,蒙古草原上,发生了什么。注定而又不甘心成为末代可汗的林丹汗,是个什么样的人?对于自己的命运,又作了哪些挣扎?

 (一) 先祖们
  
  林丹汗的名字,叫做林丹巴图尔,他的汗号是“呼图克图汗”,也就是明史上音译出来的“虎墩兔汗”。对于蒙古史不了解的人,总认为在蒙古可汗的汗号就是在名字后面加上“汗”便可以了,这是误会。就如成吉思汗是汗号,名字是铁木真,忽必烈虽然成为元朝皇帝,庙号“世祖”,但也是蒙古帝国大汗,汗号为“薛禅汗”,元朝末代皇帝妥欢帖木尔庙号惠宗,汗号“乌哈噶图汗”等等。就是这个误会,很多史书中,一个人分成几个人来说,弄得人们云山雾罩,实在有必要正一下视听。

  说起先祖,倒是可以说到成吉思汗,但四百年的时光委实太遥远了。我们把时光倒回二百三十年,从元朝的灭亡说起。

  1368年,明太祖的北伐军兵临通州,元惠宗率朝臣百官北走上都,开始了北元的历史。

  1370年,惠宗病死应昌,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继位,是为昭宗,建年号“宣光”,取意于杜甫《北征诗》“周汉或再兴,宣光果明哲” [3]。意图光复元朝,如周宣王、汉光武帝那样实现中兴。其在位8年中,联络云南,招抚高丽,取得击退明朝北伐军的岭北大捷,使明太祖派人送还俘虏的昭宗子买的礼巴剌,并致书修好[4]。北元国力“几于中兴”[5]。

  但刚建立的明朝如日中升,昭宗的能为也只能到此为止,随着1378年他的去世,北元便一泻千里。

  昭宗之弟脱古斯铁木尔继位,改元“天元”[6],继续其兄的志向。明朝曾遣使吊唁昭宗,欲缓和与北元的关系,但脱古斯铁木尔没有响应。既然做不了友邦,便只能是敌国。明朝开始积极针对北元用兵。1381年攻占云南,元梁王自尽。1388年兵发辽东,纳哈出率众出降,同年,在捕鱼儿海歼灭脱古斯铁木尔主力。脱古斯铁木尔逃到土拉河时,被阿里不哥后裔也速迭尔杀害。阿里不哥当年与忽必烈争汗位失败,他的后裔倒是了了他未尽的心愿。

  但也速迭尔和他的先祖一样不争气,自己并没有什么过人的才能,落井下石的杀害脱古斯铁木尔也是由于卫拉特贵族的支持,此后,他在卫拉特贵族的拥立下,做了4年傀儡可汗,号“恩克卓里克图汗”,1391年病死。其子继位,号“昂克汗”,在位3年,因为不安于做傀儡,卫拉特贵族将他在1394年杀死。这之后昭宗独子买的礼巴剌被拥立为汗,号“额勒伯克尼古埒苏克齐可汗”,这实在是有些乱,好像是汗位又回到忽必烈一系了,但实际上,现在的可汗只不过是权臣手中木偶,爱谁是谁,什么规矩都不讲了。也速迭尔的作为似乎能让祖先瞑目,却苦了子孙。这位可汗在位5年,期间试图利用吉利吉思贵族忽哥赤与卫拉特贵族马哈木的矛盾恢复汗权,将自己的女儿嫁给马哈木,但被忽哥赤所杀。

  忽哥赤随后拥立的坤铁木尔又是阿里不哥一系,号“脱欢汗”,也是一位傀儡,在位3年后在马哈木与忽哥赤的权力斗争中被杀。

  1403年,窝阔台庶子合丹后裔月鲁帖木儿[7]崛起,任命阿苏特贵族阿鲁台对抗卫拉特,成为可汗。但当1408年买的礼巴剌之子本雅失里从中亚铁木儿帝国回来后,被阿鲁台认为“奇货可居”,于是阴谋杀掉月鲁帖木儿拥立本雅失里为汗,号“完者帖木儿汗”。

  经历了这么多傀儡,本雅失里是难得的有权力的汗,而他与阿鲁台竟然也没有了屡见不鲜的敌视和猜忌,显得琴瑟合鸣。不但对于炙手可热的卫拉特贵族实施了有效打击,还在1409年精诚合作,全歼明成祖所派的丘福10万北征军。似乎,可汗的荣耀要重新来临了。

  然而,1410年,明成祖亲率大军北伐,本雅失里和阿鲁台无法抵抗,在撤退途中又发生分歧,于是各奔东西。本雅失里逃亡到卫拉特马哈木处,以为可以在妹夫这里寻求平安。从这点看,这位“完者帖木儿汗”政治头脑属于小学级别,以为亲情可以强过政治利益。结果毫无悬念的死在马哈木手中。

  阿鲁台无奈,立月鲁帖木儿之子阿台为汗,统治东蒙古。而马哈木立阿里不哥后裔答力巴为汗控制西蒙古,蒙古高原形成东西两大政治中心,双方不停的征战。开始时,有着正统地位的阿台、阿鲁台东蒙古一度取胜,杀死马哈木和答力巴,几乎要统一蒙古。而明朝在关键的时刻给予卫拉特以决定性支持,于1422、1423年两次攻打东蒙古,使得情势逆转。1430年,卫拉特取得了战争的决定性胜利,击溃东蒙古主力,1434年更是打败杀死了阿鲁台。失去了重要辅臣的阿台在西蒙古和明朝的夹击下又苦撑了4年,终于败死。

  在答力巴和马哈木败死之后,卫拉特贵族先后拥立阿里不哥后裔斡亦剌歹和忽必烈后裔脱脱不花为汗,斡亦剌歹1415至1425年在位,纯属傀儡。脱脱不花号“岱总汗”,为马哈木之子脱欢于1433年所立,脱欢死后,逐渐摆脱了其子也先的控制,有了自己的实权。但这位岱总汗太过操之过急,羽毛没有完全丰满便起兵攻打也先,结果1452年兵败被杀。

  于是,便出现了蒙古历史上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非黄金家族的可汗“大元天圣可汗”也先。在打败脱脱不花后,也先疯狂屠杀黄金家族成员,脱脱不花之弟阿巴丁济农、侄子哈剌苦出,成吉思汗弟弟合撒儿后裔小失的王等均命丧其手,脱脱不花弟满都鲁逃到哈赤温后裔领地,脱脱不花两个儿子受到外公兀良哈贵族沙不丹保护才幸免遇难。看到已经没有合法的竞争者之后,也先于1453年继大汗位。

  这位打败明朝五十万大军,俘虏明朝皇帝,又统一蒙古,势力波及中亚的英雄人物,在做蒙古的曹操时顺风顺水,一旦称汗作了曹丕,就犯了大忌,只坐了一年可汗宝座便被部下暗杀,蒙古重新分裂。

  1454年,成吉思汗弟别里古台后裔毛里孩和喀喇沁贵族孛来等人在大乱中拥立脱脱不花幼子马儿古儿吉思为汗,但不久毛里孩和孛来又互相攻杀,马儿古儿吉思于1465年被孛来所杀,孛来又被毛来孩所杀。毛里孩旋即拥立脱脱不花长子脱古思猛可为汗,号“摩伦汗”,仅在位一年便被毛里孩所杀,从此十余年间,再没有大汗,出现空前混乱。

  直到1475年,脱脱不花异母弟满都鲁才在癿加思兰的拥立下继位为汗。在吸取了前代诸位可汗的教训后,满都鲁表现出了少有的老辣,在位的短短3年中,先是对于癿加思兰言听计从,利用其吞并其他贵族属民,壮大自己的实力。后又联合癿加思兰的两个弟弟杀死了癿加思兰,恢复了旁落91年的汗权。

  满都鲁去世后,没有男性后裔,他的侄太孙巴图孟克是元惠宗仅存的后裔,被拥立为汗,号“达延汗”。这位“蒙古中兴之主”继承了满都鲁的事业,继续剪灭权臣,收复部众,彻底改革官制,废除了元朝遗留下来的太师、太尉、太傅、太保、平章、知院等官职。重新统一各部后,达延汗将自己的子孙分封到北元大汗直属各万户、鄂托克。在达延汗去世前,东蒙古大汗本部六万户,除兀良哈万户以外,都落入达延汗子孙的直接统治之下,昔日异姓贵族对各万户、各鄂托克的世袭统治权被剥夺,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在东蒙古确立了全面、直接的统治,近两个世纪以来成吉思汗黄金家族衰败、没落的命运被逆转。

  1516年,在位37年的达延汗去世,其孙博迪继位,号“阿剌克汗”,因为年幼被三叔巴儿速孛罗废黜,直到三年后才恢复汗位。在位期间,继续巩固汗权,瓜分了兀良哈万户。为了安抚三叔一系,封其子俺答和伯斯哈尔为汗,称为土谢图汗和昆杜伦汗,埋下了日后汗号满天飞的伏笔。

  1547年,博迪死,长子达赉逊继位,号“库腾汗”。在位期间,土默特俺答日益强大,对汗位产生威胁,达赉逊处处与之较量,但终不能压服,以至于施行惹不起躲得起方针,将汗廷迁往辽东以避锋芒。大汗权威又开始衰微,各部或多或少都开始离心离德,稍有实力的贵族都开始称汗,虽然都还承认蒙古共主,大乱之象已经显露。

  1557年,达赉逊长子图门继位,号“扎萨克图汗”,大汗的权威有所恢复。对于各部的控制加强,并颁布法典形成内政外交的统一。同时征服了达斡尔人和今鄂温克族先民额里克特人。[8]

  1592年,图门长子布延继位,号“彻辰汗”,汗权再次衰落。除了本部察哈尔之外,已经到了“政令不出午门”的地步。布延甚至做出出示元朝传国玉玺“哈斯宝玉印”来让各部承认自己是共主的事情,可算可笑复可悲了。

  1604年,布延去世,因为长子莽古斯早逝,便由长孙林丹巴图尔继位。

  在叙述了如此之长的前世之后,本文的主人公终于出场了。

  1604年,从元朝灭亡至今已经二百三十六年,北元蒙古经历了二十二位可汗,傀儡也好,强者也罢,战乱也好,统一也罢,长城以北的蒙古高原的主人一直是蒙古人;除了也先那一年不成功的篡位外,蒙古人的可汗一直是成吉思汗的子孙。十三岁的林丹巴图尔,还能使这一切继续下去吗?祖父的功业父亲没有继承,自己除了大汗的称号和察哈尔的部众外,并没有继承整个蒙古,虽不能说白手起家,但总是要重新开始。

  1604年,明朝的万历三十二年,大明朝虽然在万历皇帝的怠惰下,迅速的走向积重难返的末路,但此时还是“看上去很强”,它的末代皇帝崇祯帝还有6年才会出生。

  1604年,日后雄霸东亚的后金——满清帝国还有12年才会崛起,但努尔哈赤已经统一了建州女真,正在向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下手。1593年的古勒山一役,他已经和蒙古人交过手,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一代天骄的子孙们已经和大明的军队一样在他眼里成了羔羊。
  
  一个时代即将开始,一个时代即将落幕。
  
 (二)十年生聚
  
  今天十三岁的孩子,应该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坐在教室里学着或感兴趣或不感兴趣的课程,课外时间,或公开或秘密的开始了恋爱。

  而林丹巴图尔十三岁的时候,接替自己的祖父,成为了蒙古可汗,一个根本不该由未成年人担任的职位。如果是明朝的皇帝,也还可以垂拱而治,不用担心会有什么不测——大明天子有着礼法制度、儒家学说以及官僚、宦官相互制约的三重保护,无论是无能、贪玩还是懒惰,都不会影响到作为皇帝的神圣与无上的权威。

  而蒙古可汗则没有这些,要获得尊重和服从,必须要有强大的实力,显赫的战功。草原上不相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相信的只有马刀和弓箭,即使你是成吉思汗的子孙,没有力量,虽然可以成为可汗,生命仍然会和野草一样被任意践踏。前面,我们已经举出太多的例子了。

  而此时林丹巴图尔所面对的蒙古,是绝对需要拥有强大武力的可汗的——漠北的喀尔喀三部只是名义上还尊重共主,面子虽然给,实惠却是自己的。漠西卫拉特蒙古是危险的敌人,所幸现在正忙着和哈萨克人征战,还面临着俄罗斯的压力,不会东顾。原本应该能够完全统治的漠南蒙古,现在也是诸侯林立,各自为战。东北部大兴安岭地区,分布着成吉思汗弟弟们后裔的部落:哈萨尔系的阿鲁科尔沁、乌拉特、茂明安部;斡赤斤系的四子部落、翁牛特、喀剌车里克部;别勒古台系的阿巴嘎、阿巴哈纳尔部。这些部落从来都与可汗若即若离。嫩江流域是科尔沁部,这是长期独立自主的部落。与其相邻的则是游牧于西辽河和辽河流域的内喀尔喀五部:乌齐叶特、弘吉剌、巴特岳、扎鲁特和巴林部,他们组成了一个松散的联盟,隐隐与可汗分庭抗礼。俺答后裔的土默特部仍然占据着呼和浩特城与土默川地区,俺答弟伯斯哈尔的后裔哈剌嗔部与永绍布部则占据着土默特与可汗属地察哈尔之间的地区。至于富饶的黄河河套地区,则是鄂尔多斯部的领地。

  至于身为全蒙古可汗的林丹巴图尔,手头的实力是察哈尔八大营:浩齐特、奈曼、克什克腾、乌珠穆沁、苏尼特、敖汉、阿喇克卓特和主锡惕,控制的土地则是老哈河以东,广宁以北的辽河河套地区,人口大概有10万左右,算是实力最强的[9]。但十三岁的林丹巴图尔还不能完全驾驭的了这份家业,从1604年继位开始,整整十年,我们从历史中几乎看不到他的影子。

  我们能看到的,只是几个极为不屑的评价。
  万历三十四年(1606) 十月戊申,兵科都给事中宋一韩关于《边事大略》的上奏中谈到辽东方面时写到:“自酉戌两殒大师,辽尚可言哉。所幸天厌夷种,土蛮物故,稍稍息肩。独凌丹憨新立,众虏煽惑,都会,歹青等阳顺阴逆,安能不相率响应,此辽东之情形也。”

  而对于新立的“凌丹憨”,宋一韩给了五个字的评价:“穷饿之虏也”。

  第二年,万历三十五年的七月壬辰,兵部尚书萧大亨的上奏中,则下了“幼憨嗣立,懦弱未威”的考语。

  十三岁的孩子,给人的印象,除了“穷饿”、“懦弱”还会有什么呢?各部的贡奉全部停止,甚至连派往明蒙边境进行贸易的商队也被杀人越货[10]。

  除了耻辱,可汗的宝座带给林丹巴图尔的,确实不多。年纪还小的他也许会偷偷得掉下眼泪。但随后,他还会以威严的面目出现在众人面前。这是个不相信眼泪的时代,他必须要坚强的走下去。

  整整十年,我们不知道林丹巴图尔干了些什么,我们只能从后来的事件中看出,他积蓄了整整十年的力量。为了日后的雄图大志做个方面的准备,他要成为一个英勇战士、一个合格的统帅,让所有对手都不敢小看的敌人。

  最重要的,他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可汗。
  

 (三)华彩的亮相
  
  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8月甲午。

  大明王朝辽东巡抚郭光俊得到军报,在新寺一带发现大量蒙古骑兵,数量约有数万,领兵的就是那个曾经被称为懦弱的“凌丹憨”。这支大军的意图很明显,是要进攻广宁至锦州一线的河西地区。更使人感到不安的,是同时与之协同作战的,是内喀尔喀五部联盟的盟主卓里克图洪巴图鲁[11]。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那个十年前还是名以上的蒙古共主,已经能够号召漠南第二大势力的内喀尔喀联盟了。

  身为边陲大吏,郭光俊不敢怠慢,一面布置兵力防守,一面向朝廷奏报:“西虏虎墩兔汗会部夷数万,屯驻新寺,且密约炒花,将于后八月内犯抢河西,势甚猖獗。”

  进攻,比郭巡抚想象的要来得快,来得猛。8月17日,林丹汗率军6万,号称十万进攻广宁,围城半日,未能破城而走。明军刚缓口气,22日林丹汗率领约六千骑兵紧逼锦州,并分二路攻入。这一次,仍然没有破城。

  两次似乎都是虚张声势,明军开始懈怠了。不料,25日,林丹汗的五万大军突袭义州,击溃明守军,攻破大安堡,明守将阵亡,城池被洗劫一空。

  八天时间,声东击西,气势如虹。十年的韬光养晦换来了一朝华彩的亮相。对于蒙古各部的影响,也是巨大。鄂尔多斯、土默特等部又开始恢复对可汗的朝贡。

  这一年,林丹汗24岁。这一次的一鸣惊人,让所有人刮目相看。大明朝廷也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崛起于北方的年轻可汗。蓟辽总督薛三才用八个字否定了十年前对于林丹汗的评语:“虏中名王,尤称桀骜”。[12]

  但是,如果这一次对于明朝的进攻,林丹汗仅仅是证明自己已经成熟,已经可以成为大明朝新的对手,或者是了用战争的缴获来补充自己的经济,那就小看了他。他的眼光更为长远,出山的第一刀砍向明朝,只是希望用这个方式告诉大明皇帝,我是有实力的,对付我的办法,最好是和平。

  他需要和明朝做贸易,求得互市来增进自己的经济力量。他所要的,是重新统一蒙古,成为和成吉思汗和达延汗那样的真正的可汗。而他明白,阻止他实现理想的,不是那个认为“长城之外非我土也”的大明王朝,也不是蒙古内部那些割地自雄的诸侯们,而是在自己的东边,那个在白山黑水已经越来越强大的民族——女真。

  1593年,女真首领努尔哈赤一举击溃扈伦与蒙古九部联军,在嫩江流域的科尔沁部经过此役完全倒向了努尔哈赤,两家成了亲家。而内喀尔喀联盟中的扎鲁特部、巴岳特部也和努尔哈赤联姻,女真人对于蒙古的渗透越来越深。林丹汗感到来自东边的乌云压城欲摧。

  于是,在和明朝这一次交锋之后,林丹汗马上停止了军事行动,于次年向明朝派遣了使节,希望互市,而明朝虽然认为他不好对付,但毕竟天朝的面子拉不下来,没有同意。林丹汗没有再次举兵,他耐心的等到1617年,再次派出使者,送还俘虏,希望互市。

  这时候,努尔哈赤已经建立了后金汗国,明确的打出了向明朝复仇的旗号。在边关上同时出现两个强敌,明朝再糊涂也不会去做,于是,终于同意互市,同时,为了和林丹汗一同对付后金,明朝对于也一再扩大市赏额度,到天启末年,达到十二万两白银。

  林丹汗获得了和明朝稳固的联系,可以集中精力面对后金了,无论明朝的想法如何,是利用,还是坐山观虎斗都无所谓。他已经把明朝当作了自己的盟友,用来对付后金的盟友。

  第一次的出场,林丹汗的表现委实不俗。军事上表现出了才干,政治上也很有眼光。但年轻的他,却在宗教上,犯了不可挽回的错误。

  宗教,也是政治的延续甚至是升华。而林丹汗却把宗教纯粹当成了信仰。

  蒙古地区自从俺答汗引入藏传佛教之后,格鲁派的黄教便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到林丹汗时期,已经成为蒙古地区至高无上的信仰,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对之顶礼膜拜。

  林丹汗起先也是信仰黄教的,而且还相当虔诚。在他登基那一年,四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派遣迈达里活佛经鄂尔多斯抵达呼和浩特,作为蒙古地区黄教的坐床喇嘛。闻讯的林丹汗将迈达里活佛迎请到自己的统治中心察汉浩特,不但自己信奉黄教,而且让他们在察哈尔地区活动,进行传教。

  而在1618年,当林丹汗26岁时,西藏红教宁玛派活佛沙尔巴呼图克图到达蒙古地区,寻找自己的支持者。在面见林丹汗后,沙尔巴呼图克图施展了自己的法术,使得年轻的林丹汗深为折服,封他为国师,并接受灌顶,从此改信了红教。

  沙尔巴呼图克图为了取得林丹汗的信任,从五台山取来元世祖时红教八思巴用千金所铸嘛哈噶喇金佛。八思巴是元世祖的国师,创造了“八思巴蒙文”,那时是红教的鼎盛时代,也是元朝的鼎盛时代。迎来八思巴所铸德金佛,似乎有着明显的吉兆。

  林丹汗更坚信自己改宗的正确性,他修建金顶白庙,将金佛供于其中同时召集昆噶敖德斯尔、班第达顾实、阿南达顾实为首的33名大翻译家,在1628-1629年期间翻译了108卷《甘珠尔经》。林丹汗把祖传下来的传国玉玺和嘛哈噶喇金佛、金《甘珠尔经》视为三大法宝。

  这是信仰问题,但在政治上产生了巨大波澜。信仰黄教的各部首领都心怀不满,对于林丹汗逐渐疏远。而黄教的僧侣们,也把林丹汗统一蒙古的战争看作是宗教战争,开始支持他的反对者。

  当然,这时的林丹汗血气方刚,雄视四周,还不会看到这次改宗给他带来的消极影响,这无疑是他的极大败笔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6: 刘少奇的"四清政策"逼死了邓
2006: 老田: 谈谈由“张志新冤件”引发的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