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民國時期三次擦肩而過的強國機遇
送交者: 一葉扁舟 2008年10月21日10:55:40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民國時期三次擦肩而過的強國機遇 ZT     民國三十有八年,內憂外患,風雲激盪,“亂”字貫穿始終,無一刻安寧;“危”字永遠相伴,差一點亡國。但就在這紛亂危亡之中,竟也蘊藏着三次強國機遇,無奈近代的中國實在災難深重、背運之極,不是自己拱手送出沒有抓住,就是外敵入侵蠻橫打斷,可嘆可惜。        一、 辛亥革命後的復興希望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滿清統治,結束了中國從夏朝開始的3000年帝王專制制度,建立了亞洲歷史上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看起來華夏復興指日可待了!災難深重的民族有救了!但隨之而來的無情事實,卻立即打碎一切,原來這不過是一場夢。除了極不正常的占着中華民族絕對多數的漢民族,終於結束了近300年被一個只有其130分之一的小民族統治的可悲局面,從而翻身做了本應該有的中華民族的主體外,民國甚至還不如滿清的晚期。畢竟在那個時候,雖然面對西方列強,被動挨打,屈辱之至,但是國內基本還是統一的,尚在中央政權的統治下,沒有四分五裂。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好事最後變成了壞事?難道上天對中華民族就這樣無情,不給她翻身的希望?不是!絕對不是!這一次是我們自己葬送了機會!        中華民國的成立,共和政體的建立,從純理論的角度講,當然不是壞事,共和還能不比專制好嗎?不過現實是複雜的、殘酷的,絕不是想當然的。當時的歐美,特別是美國,實行着相對較完善的民主共和政體,可那是從2000多年前古希臘、羅馬時期,便開始孕育積澱發展而來的,對於實行了3000年帝王專制的中國,哪有這個基礎與平台?如果民主共和那麼容易建立,也就不會直到100年後的現在,真正實行民主共和政體的國家還是廖廖,大多無非徒有其表罷了。再看中國,就從整個民國的發展脈絡看,辛亥革命30年後還不是蔣介石實質上的帝王專制,加上敗退到台灣變成了地方政權,再經過蔣家父子近40年的統治後,才開始有了從專制向民主的較大轉變,可那已經是“民國”70多年了,所以民國初建時怎麼可能會有真正的民主共和,形好建,實難建啊。這不是想不想要的問題,而是現實根本就不具備的問題。如果當時的中國生存在一個穩定的外部環境中,到還可以先有形,再一步步向實發展,但這只是一個夢想,列強的侵略,特別是身邊有一個一心想吞下中國的日本,誰會給你充裕的發展時間?所以當時的中國最需要的不是激烈而是溫和的革命,建立一個民主與專制相結合的過渡政體,擁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權,然後在一個鐵腕領袖帶領下向前邁進,才不會在險惡環境中自亂陣腳,四分五裂,反給敵人以更多可乘之機,就象後來出現的那樣。那麼當時有這樣的機會嗎,答案恰恰是有的!這就要提到袁世凱了。        袁世凱是清末民初時期最強有力的政治領袖,不僅僅是個人的能力,還是擁有的實力。他出身於上層階級,祖父與叔父都做過朝廷的大官,不算是貧困中磨鍊成長的類型。他也不擅於學習,無法走當時最正規、最被人景仰的科舉從仕之途。但是他生於富貴卻不紈絝而有大志,不學卻極其有術。這個術是真正的政治才幹,不是象李白那樣自命有濟世之才,實質上只是一個浪漫的天才詩人。可以這麼講,縱觀袁世凱在晚清官場中的表現,完全是傳統中國政治中最出色的那一類人,有曹孟德之風,是梟雄,當然你也可以認為是奸雄,但他的領袖之才和治國之術卻是貨真價實的。特別是袁世凱還有強大的武力做後盾。他一手創建、原對其忠心耿耿的北洋軍,當時實力最強,不管是其他清軍,還是革命武裝,都不能與之相比也。這在亂世中太重要了,有一句話不是說得好嗎,槍桿子裡出政權。也許沒有辛亥革命,作為一個已經受到滿清王公貴族擠壓的漢人,可能會漸漸沉淪下去,泯然於眾人也。但是辛亥革命爆發了,機遇來臨了,縱橫捭闔之中,袁世凱成為了中華民國第一位正式大總統。        由於袁世凱後來的稱帝鬧劇,在中國的歷史上,他的形象被徹底扭曲了,這是不公平的。起碼在辛亥革命時,真實的歷史是,他能掌握國家大權,絕非竊國,而是實力使然,也是大勢所趨。沒有袁的轉向支持,革命能否成功、民國能否持續尚是一個疑問。而且當時的輿論,包括革命黨人心中,袁世凱也是眾望所歸的領袖人選。孫中山辭去當了一個多月的臨時大總統之位,不能說沒有一點高風亮節,但更多的還是不得不如此。        就這樣,袁世凱――當時中國最能幹也最有實力的政治家,成為了中華民國的總統,先是臨時,後是正式,總之從1912年2月起,短短3年間,他便牢牢撐控了國家大權,擁有絕對的權威,說他是名義上的總統實質上的帝王一點不為過。確實他破滅了辛亥革命的理想,他領導下的政府專制多於民主,但你看看以後的蔣介石,甚至孫中山不都是在這樣做嗎。前已論述之觀點,不再重複。我們可以看一看,總共38年的中華民國,國家最接近於統一穩定時(台港澳除外),恰恰是在袁世凱稱帝前的那段時光。如果按照正常的思路發展下去,袁世凱絕對可以幹個終身的大總統,要是不短命,當時才50多一點的他,幹個10年,甚至15年、20年,都是可能的。憑袁世凱的才幹和實力,中國走向民主的步伐也許是緩慢的,但會有持續的統一穩定,這在列強虎視下才是真真的生存之本,比民主重要多了。假如袁當政時再把接班人培養好,哪怕是他的兒子,只要保持政權的鞏固,國家也就繼續穩定了。穩定的中國自然就會有穩步持續的發展,國力也就會不斷趨強。那樣民國之路還會這麼充滿崎嶇與動盪嗎?軍閥混戰不會有了,日本想乘虛而入恐怕也難了,想想看,中國會是什麼樣!        假如終歸是假如。當了3年總統的袁世凱,已經是實質上的帝王了,他甚至還可以把總統的位子名正言順地傳給兒子,這和過去世襲制有何實質不同?可他仍然不知足,竟還想做一個名實俱付的帝王,成為一代開國之君,再去建立一個子孫相繼的王朝。如果在古代中國,也許是可能的,但時代不同了,中華民國取代滿清已經不是過去王朝的更迭了,物換星移,時勢變遷,大方向變了,帝王專制一去不復返了。結果其一失足成千古恨,一切都落花流水也。        象袁這樣歷經政治風雨的超一流老將,還會冒天下之大不諱,極其愚蠢的稱帝,絕非三言兩語便能說清,本文的主題也不在此,就不多論了。總之,袁的稱帝不僅毀了自己,還毀了一次國家的復興希望,他本可以成為一個民族的偉人,到頭來卻身敗名裂,成了一個民族罪人。嘆嘆嘆! 二、全面抗戰前的希望之光        袁世凱之後的中國,北洋系繼續當政,直到1928年被國民黨擊敗。時間雖短,各派軍閥卻是你方唱罷我登場,走馬燈一樣煞是熱鬧好看,苦得可就是國家了。不否認,北洋時代也曾出現幾個有力人物,段祺瑞、吳佩孚、張作霖等,但他們不論是個人原因還是時勢原因,總之都沒能成為稱帝前的袁世凱,都沒能再統北洋,更不要說一統華夏了。就這樣,仗是一個接着一個打,到頭來越打越亂,國是日非。     危難之時方顯英雄本色。孫中山,這位屢敗屢戰的可敬的革命先行者,此時在廣州再次拉起革命的大旗,歷經磨難,終於在他逝後(1925年)不久取得了成功。1926年,革命軍北伐。1927年,國民黨南京國民政府成立,並於1928年,完成了國家的初步統一。中華復興的希望又來臨了嗎?答案與辛亥革命後一樣,有過,但又失去了。這一次卻不是因為我們自己,而是日本的入侵!        如果說挑起鴉片戰爭的英國,是近代以來西方列強侵我中華的肇始者,那麼日本,我們的近鄰,千百年來本是我們徒弟的彈丸小國,卻是侵我最深害我最烈阻礙我發展最大,也是唯一想亡我中華的侵略者了。1874年侵台、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日本是其一)、二十一條……,一樁樁一件件,馨竹難書。無奈舊仇未報,新仇又添。這一次,當中華又升起復興希望時,日本再施罪惡,1931年“9•18”事變占我東三省,1933年侵戰熱河,接着又一步步染指華北,並最後於1937年挑起盧溝橋事變,對我全面入侵,硬生生把我中華第二次復興希望徹底打破。        1927至1937年的中國,外患之重,是鴉片戰爭以來所沒有過的。就是當年八國聯軍侵華,也還沒有滅亡中國的計劃,但這一次,日本是在着手步步蠶食慾亡我中華了。大敵當前,尤需安定團結,一致對外。但是初建的南京國民政府,面對的仍是一片離亂。既要消滅舊軍閥,又要打倒新軍閥,還要對付他們稱之為的“共匪”。國家生死存亡命懸一線,民族復興機會渺茫,強國之途荊棘叢生。不過,這個政府竟差點做到了,如果沒有日本最後的全面入侵,真也就做到了。而這必須要提到一個人,他就是蔣介石。        蔣介石,這位20世紀中國的政治巨人,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由於政治的原因,在大陸他的名字曾被嚴重扭曲,現在開始逐步趨向正常,還原歷史的真面目。讓我們看一看,作為孫中山的親密助手、革命軍北伐的總司令、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者、新舊軍閥混戰的勝利者、以弱敵強堅持八年抗戰的領導者,蔣介石最後成為國民黨乃至中華民國22年(台灣時期不算)的最高領袖,有什麼突兀的地方嗎?一路走來,順理成章。     在蔣統治的22年中,歷經榮辱。帶領中國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最為輝煌,全面抗戰前的10年也足夠成功。十年裡,經過一場又一場政治與軍事鬥爭,他擊敗了一個又一個強勁對手,文如汪精衛、胡漢民,武者李宗仁、馮玉祥、閻錫山;就是共產黨,經過五次“圍剿”,也取得了重大勝利。到了1935年,民國已基本實現除淪陷區以外的全國統一,客觀上也為以後的全民族抗戰創造了條件。同時,國家建設十年裡也在突飛猛進,被稱為“黃金十年”可能誇張了些,但取得的成就不容抹殺。        僅就經濟而言,一系列財經措施的有效實施,至1936年達到了整個民國時期最高的經濟水平。略舉幾例:與英美等國新的關稅條約的締結,維護了民族尊嚴,也帶來了關稅的顯著增長,1934年達到3.83億元,占總收入的41%,比1927年的1.53億元增加了兩倍;1931年至1936年,中國工業年增長率保持在9.3%;10年間興建了8000公里鐵路,超過以前幾十年的兩倍;現代工業在工農業總產值的比重,比20年代翻了一番;城市化進程加快,到1937年出現了滬、平(京)、津等人口過百萬的大型城市。        一切都在顯示,只要再給些時間,蔣介石領導下的南京國民政府是極有可能帶領中國由四分五裂走向完全統一、由貧窮落後走向繁榮富強的。要知道,蔣介石直至1975年才去世,之前掌握着國民黨的大權、中華民國(包括台灣地方政府時期)的大權近半個世紀。        但現實太殘酷了,日本人再一次讓中華復興的希望戛然中斷,就象甲午戰爭做到的那樣。不過,此時的中國已不是腐朽晚清,這一次,她沒有因此走向深淵。“黃金十年”的積澱,國共的攜手合作,中華民族奮勇迎敵,以弱擊強,浴血奮戰,百折不撓,贏得了八年抗戰的勝利,迎來了近代中國最好的一次復興希望。 三、抗戰後的最佳強國機遇        抗戰後的中國,實處於鴉片戰爭以來最好的強國機遇期。戰爭的勝利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我們成了世界五強之一,剛成立的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當時我們所擁有的實現崛起的國際環境,就是現在也不具備。美國,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是我們的盟友,戰爭時期結下的友誼不會消退只會加強,因為新的戰略合作關係又將形成。共同的敵人――日本,剛被打敗,還需要防止他再度崛起。與美國爭霸世界的蘇聯,在亞洲的威猛推進還需要我們去幫助遏制。如果形勢不變,照常進行下去,中美友誼會繼續保持,中國也將會融於美國西歐為主導的世界主流中,而不是受其排斥。這對亟待發展的中國更實際更重要,我們完全可以利用這些有利形勢,更好地為我所用,助我騰飛。        仔細看一看,現在困擾着我們崛起的三大阻礙當時都不存在。美國是我們的盟友了,還需藉助我們的力量,有必要再去遏制我們嗎,此為其一。當時台灣也光復了,50年後再回祖國懷抱,現在日趨複雜的台海問題,哪裡還有存在的基礎,此為其二。日本,我們近代以來的最大苦手,被我們打敗了,正好壓壓他,讓他抬不起頭來,此為其三。        多說兩句日本,我們現在對其思路有問題,不是謾罵,就是不自覺幫其造神。就拿其戰後經濟奇蹟來說,完全憑自己創造的嗎?怎麼可能!要不是戰後短短四年間,中國局勢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從美國的盟友一下變成了蘇聯的同志,美國改變了對日策略,使其從被壓制的戰敗國,一躍成為在亞洲遏止蘇聯與中國的橋頭堡,主客觀上都扶持其發展,日本騰飛步伐還能這麼快嗎!還能成為現在的世界第二經濟強國嗎!還能成為現在我們這麼強勁的對手嗎!        命運就是這樣,轉瞬間便會改變。本來多麼好的機遇就在眼前,只要我們珍惜,強國指日可待。但隨之而來的國共內戰的爆發,繼之國民黨的迅速失敗,中華民國轟然倒塌,國際形勢爭速轉變,民國可能會有的最後一次強國機遇也灰飛煙滅了。        機遇喪失的根源到底在哪裡,國共內戰爆發,毛澤東打敗了蔣介石嗎?不!這只是結果,不是原因。想想極為可悲,國民黨奮鬥了27年才上台,結果僅過了22年便下了台。剛開始的十年,她還能保持銳氣,腥風血雨中創造“黃金十年”的佳績,但一個八年抗戰下來,即已暮氣沉沉,執政黨容易犯的毛病全都出來了,就是面對強敵日本尚能頑強抵抗八年的軍隊,也迅速變得不堪一擊,三年間便被共產黨打得落花流水,真是讓人驚嘆不已!看來問題還是出在國民黨自身,如果細究也非本文可以容納和需要容納的,不多談。總之,1949年10月1日,在大陸這片熱土上,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了,今後不論榮辱都與民國無關了,因為她已退出了歷史舞台。
0%(0)
0%(0)
  上世紀兩個黑暗時期--抗日和毛共統治。  /無內容 - 洞庭山 10/23/08 (212)
    是美國人叫暫停,林彪緩了口氣。。。 - jiaozhen 10/23/08 (298)
      林彪在四平的失利是暫時的,那時內戰已經全面 - 金湖 10/23/08 (257)
  如果中國在那時實行民主制度,應該早已超越美國  /無內容 - 生不逢時 10/21/08 (269)
  袁殺宋教仁使得中國差點打回原型,罪不可赦。  /無內容 - 生不逢時 10/21/08 (255)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6: blsh: 美國,我們共同的榜樣
2006: “文革”語言的社會文化心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