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蔣介石為何接受有損國家利益的雅爾塔協定?
送交者: 海角天涯 2010年02月08日20:10:46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抗戰勝利前夕,蔣介石為何接受有損國家利益的雅爾塔協定?對此,本文認為傳統定論“蔣介石以蘇聯放棄支持中共為交換條件”的說法過於簡單化,有過度意識形態化之嫌疑,更重要的它還遮蔽了歷史的另一面。本文以蔣介石日記以及相關史料為依據,詳細考察了蔣介石對待雅爾塔協定的思想言行、立場,以及蔣採取了什麼相應對策,以重新認識蔣介石與雅爾塔協定之問題。

一、問題提出:蔣介石為何願意接受雅爾塔協定內容

1945年,國民政府的外交上發生兩件大事:一是2月11日美、英、蘇三國首腦秘密商議的雅爾塔協定,二是8月14日中蘇兩國簽署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後者是以條約形式,將前者確認的蘇聯權益合法化。所謂蘇聯權益,即是恢復沙俄時代在中國的一系列特權,以對中國的領土和主權作交易,以滿足蘇聯出兵日本的條件。

抗戰勝利前後,作為戰勝國的國民政府,不得不將自己部分主權出讓給另一戰勝國,仿佛重演一大戰後同是戰勝國的中國面臨《巴黎和約》的窘況,反映了所謂世界四強的中國,在國際政治地位方面仍處於“半周邊”的尷尬處境。作為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沒有理由接受未經國民政府同意的、由美蘇私相授受的密約。這段歷史,也是民國外交史上頗具爭議的領域之一。

蔣介石為何願意接受雅爾塔協定內容,並在《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中以條款形式確定下來?關於這個問題,一般史書認為主要有兩個理由:一、蘇聯和美國逼迫下的無奈選擇,二、以蘇聯放棄支持中共為交換條件。

前者是當時國際背景下“大國外交”的結果,後者是出於意識形態的考量。作為一般說法,這兩個理由也不無道理,但作為史論,則未免流於簡單化,尤其後者,有過度意識形態化之嫌疑,更重要的它還遮蔽了歷史的另一面。

如果說是蔣介石“以蘇聯放棄對中共的支持為交換條件”的話,那麼,有幾個因素我們不能不察:蔣介石對雅爾塔協定的最初態度如何?蔣介石最看重的是斯大林這一許諾,還是其他問題?在中蘇問題交涉上,蔣介石的立場以及他採取了什麼相應對策?

世人看重結果,惟達至結果的過程,更值得史家探究,畢竟史實比定論更重要。本文儘可能避開宏大敘事,着重回到當時的歷史場景中,以蔣介石日記以及相關史料為依據,考察蔣介石對待雅爾塔協定的思想言行。筆者認為,一些被忽略的細節也許更能說明歷史本身的複雜性。在對以上問題作答的同時,本文也試圖對蔣介石的應對策略作一延伸性探討。

本文如有不妥與疏漏之處,祈請方家指正。

二、蔣介石對雅爾塔協定的最初反應:震驚、痛憤 

說蔣介石是“以蘇聯放棄支持中共為交換條件”,這裡有兩層意思:

一、蔣介石以此條件出讓國家主權,是將黨派利益置於國家民族利益之上,歸根結底“是為了維護他所代表的官僚買辦資產階級的統治”。 

二、斯大林支持蔣介石政權而放棄意識形態的同道者延安共產黨,即是以意識形態的“紅利”作為交易籌碼。 

何謂意識形態?意識形態體現了國家性質,亦是國家利益的一個組成部分,但並非最重要部分。按照美國學者唐納德·諾切特萊的排序,美國國家利益為四大類:一是國土防禦、二是經濟繁榮、三是世界秩序、四是價值觀念。意識形態屬價值觀念。除了第三條,這一排序也大致適合其他現代國家。

雅爾塔協定中關涉中國利益的內容是什麼?即蘇聯出兵的價碼指什麼?

雅爾塔會議也稱美、蘇、英三國首腦峰會,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在黑海北部的克里木半島的雅爾塔皇宮內舉行,這是一次關於制定戰後世界新秩序和利益分配問題的秘密會議,會議中關涉中國利益部分,實質就是蘇聯提出的出兵條件。此時,盟軍在東西戰場展開最後的總攻擊。

對於斯大林來說,蘇聯對宿敵日本出兵是遲早之事,“日本是俄國歷史上的敵人,俄國必須最終擊敗它”。這是斯大林對美國駐蘇大使哈里曼以及在訪的英國首相丘吉爾說的由衷之言。早在1943年11月德黑蘭會議期間,斯大林明確答應擊敗希特勒後,蘇聯立即加入盟軍對日作戰,這也是美、英、中反法西斯同盟的共同期望,但斯大林對參戰條件語焉不詳。直到1945年初,歐洲戰場勝利在望,斯大林勝券在握。於是,在雅爾塔會議上,擁有十足籌碼的斯大林終於抓住時機適時地軋上一腳,亮出對日作戰底牌。美國約翰·托蘭評論說:“俄國人受賄去做一件他們本來非常想做的事情。”

由於中方代表沒有參加會議,對蘇聯心存戒心的蔣介石預料斯大林在出兵條件上會大開獅子口,從而對中國造成不利。參與分析各路情報的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少將組長陶希聖根據以往經驗,認為“蘇俄參戰,必將勒索重大條件。這種條件必將以我們中國的土地和利權為犧牲品。”這正是蔣介石所擔心的。

蔣的擔心並非無道理。早在雅爾塔會議召開前的1944年10月,顧維鈞從美國海軍上將李海獲得即將簽訂的雅爾塔協定的部分內容是蘇軍參戰涉及“旅順不凍港”。警覺的蔣介石立即要求顧維鈞儘快查明蘇俄提及旅順“用意何在”?

蔣介石密切關注雅爾塔會議進程,會議次日(2月8日),蔣介石在日記里無不擔心地寫道:“今日見羅、邱、斯黑海會議第一次公報,一如所預料,其果與英、俄協議以犧牲我乎?”蔣介石預感不妙,但對羅斯福仍抱有一貫的信任和期待。蔣在2月12日日記寫道:“俄國對我交涉遷延,中共態度轉劣,當受三國會議之影響也。但余毫不動心,無論其態度好壞,必待羅斯福之來報,詳悉其內容而後再定方針;此時不必臆測,更不必焦灼也。” 

蔣認為羅斯福不會對損害中國利益的行為坐視不理。蔣介石在2月第二周的“反省錄”中再次流露這一心態:“惟此會對我國之影響必大,羅或不致與英、俄協以謀我乎?”10隨後對羅斯福信任逐漸下降,2月17日,蔣介石在日記里寫道:

美英俄三國領袖黑海會議宣言發表後,世界未來之局勢仍陷入於此次大戰前即第一次大戰後至歷史稱霸與競爭之覆轍。嗚呼,未知人類何日得有光明與安息。

羅邱史三頭會議之結果,已造成第三次世界大戰之禍因。美羅猶藉此作其外交勝利之宣傳,抑何可笑。 

時隔兩個月,蔣介石得知雅爾塔會議真相後,對羅斯福評價一落千丈,“其畏強欺弱、以我中國為犧牲品之政策,或者隨之消滅乎?惟天佑之”。

事實是,野心勃勃的斯大林於1944年10月透露出他的遠東戰略概念,是包括中國東北、華北,甚至向中國南部推進,但遭美國反對。對於羅斯福來說,雅爾塔會議的另一層重要意義,就是要對因蘇聯參戰帶來的遠東問題以及蘇對華擴張加以限定。斯大林提出恢復沙俄時代在中國東北的權益,將中國東北劃入蘇聯的勢力範圍,尤其提出中國割讓旅順,遭羅斯福反對。羅的立場是“中國保持在東北的全部主權”,有關中國的協議需徵求蔣介石的同意。 www.

按陶希聖分析,羅斯福無意加害中華民國與蔣委員長,但中國不在場的情形下,三方作的有關蘇俄參戰條件的秘密交易,則是嚴重損害了中國利益。如同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所詰問:“美國是否有權割讓另一個主權國家的一部分領土?是否破壞了美國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所宣告的一切原則和目標(聯合國宣言等)?”無論如何,羅斯福的這一行為,違反開羅議協中的“在就任何有關亞洲問題作出決定之前,中國和美國應彼此進行磋商”條文。蔣介石事後對羅的反應強烈,認為羅斯福對俄姑息,不顧道義並違反國際法。時羅斯福病逝,蔣介石臨時取消赴美參加羅斯福葬禮計劃。黃仁宇就此評論道:“美國人責備他不知感激,我們也可以在這情景中想見及知。” www.

《英美蘇三國克里米亞(雅爾塔)會議公報》隻字未提遠東問題,這更引起蔣介石的疑惑。事因羅斯福提出,中國人不善保密,和中國人商談後的24小時內,全世界都會獲悉此事。斯大林更是要求無必要和中國商談。雅爾塔密約被視為高度機密文件,中國無法得知蘇方開出什麼條件。雅爾塔會議結束後,2月19日,蔣介石鄭重託回國述職的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幫忙,蔣在托其帶給羅斯福的信上寫道:“此次克里米亞會議之成就,皆由閣下偉大明智之精神所感召,殊為欽佩。會議中涉及東方問題之決定,甚願獲知其詳。余甚望赫爾利將軍能從速返華,以期提早達成其任務。”1726日,蔣介石吩咐蔣經國向蘇聯駐華代辦斯克沃爾佐夫打探,還命宋子文(代理行政院長、外交部長)、顧維鈞(駐英大使)、傅秉常(駐蘇大使)以及魏道明(駐美大使)廣為收集消息,儘快搞清會談結果。 www.

令人擔心的“好像簽有密約”情報迅速從英、蘇傳來。顧維鈞、傅秉常分別傳回密電,我們從蔣介石2月21日的日記得知部分電文內容: www.

閱傅大使秉常來電,以美駐俄大使通知其羅、史談話大意,俄史之對華方針到此完全明了:其中尚有難言之內容未能明以告我者,證諸顧大使之言,俄國對東北與旅大特權恢復之要求,當非虛傳也。 www.

戰後收復東三省是蔣介石的一大心願。“九一八事件”東北被日本侵占後,時在江西“剿共”的蔣介石在日記寫道:“聞瀋陽、長春、營口被倭寇強占以後,心神不寧,如喪考妣。苟為吾祖宗之子孫。不收回東北永無人格矣。”當時蔣介石曾一度欲率兵北上收復失地,為此留下遺囑: www.

持此復仞之志,奮吾吞虜之氣。兄弟鬩牆,外御其侮。願我同胞團結一致,在中國國民黨領導指揮下,堅忍刻苦,生聚教訓,嚴守秩序,服從紀律,期於十年之內,湔雪今日無上之恥辱,完成國民革命之大業。 www.

為記住國恥,自“九一八事件”的第三天開始,蔣介石每天日記頁首都寫有“雪恥”二字,直至日本投降後仍不改這一習慣。此時,接到傅秉常來電,蔣介石心情沉重,這天日記末尾留下一句:“國勢之危已極,不知何日有濟?” www.

蔣介石憂心忡忡,他在3月第二周的“本星期預定工作科目”中感嘆道:“近日尤感外交之無公理、無情義,而惟以強權與勢力是依。我國若不能自立自強,絕不能生存於今後之世界!”憤然之情躍然紙上。 www.

來自美國魏道明的稟報更使蔣介石坐立不安。3月15日,魏道明將羅斯福向他透露的雅爾塔密約詳情電告蔣介石。蔣介石當天在日記寫道: www.

上午,批閱魏大使道明來電,得悉羅(斯福)斯(大林)對於遠東方面之談話:

(一)滿洲鐵路,斯提國際代管而主權屬華。

(二)斯欲旅順或大連為其出口之不凍港。羅斯福囑其不必急急於此,而對我則主張旅順為俄長期租借,其主權屬於我雲。 

閱此,但有痛憤與自省而己,'耶爾達'果已賣華乎?惟如此可以斷定此次黑海會議俄國對日作戰已有成議。果爾,則此次抗倭戰爭之理想,恐成夢幻矣! www.

蔣的“抗戰之理想”是恢復中國領土主權完整。蔣介石引以為榮的《開羅宣言》曾明確宣布,東北三省、台灣、澎湖列島都是中國的領土,戰後理當歸還中國。之於旅順、大連是否可以租用給外國作為軍事基地,當由中國政府自己決定,否則就是對中國主權的侵犯。勝利前夕,蔣介石的“抗戰之理想”猶如水中花。至於羅斯福為何違反與斯大林的保密協定將消息告知中方?有種種猜測,有說羅意在試探中國的反應,無論如何,蔣介石等已覺察事態的複雜與艱危,“內容雖簡,而可貴”,中方至少可事先醞釀應對之策。 www.

魏道明的報告證實了在雅爾塔會議上,美、蘇、英三方曾就遠東問題進行過商討和達成協定。蔣介石獲知羅斯福透露信息的兩天后,即與吳鼎昌、熊式輝、王世傑等商議對策。熊式輝認為,應該讓美國了解旅順問題不僅僅是中國的問題,既然不能自保,不如提議闢作國際軍用,避免蘇俄獨占,而且蘇聯即使取得旅順也不能滿足其欲望。被視為蔣介石戰時外交事務幕僚的王世傑感嘆道: “蘇聯迄今尚未對日作戰,竟先提出如此要求,彼參戰及其態度將益不可測矣。”王建議:“我政府應堅持領土完整、主權完整之兩原則,不可輕於讓步。”我們在下文將看到,法學家王世傑的意見顯然更合蔣的心思。 www.

縱觀蔣介石這段時期的日記,凡是涉及雅爾塔會議內容的記錄,幾乎每段文字末尾語氣,都是相當沉重甚至痛憤,如“國勢之危已極,不知何日有濟?”、“我國若不能自立自強,絕不能生存於今後之世界!”、“抗倭戰爭之理想,恐成夢幻矣!”從中我們看到,蔣介石最初對雅爾塔協定內容的獲知,其態度是震驚和痛憤的。 www.

三、蔣介石最關切東三省主權問題

蘇聯很快有所行動。4月3日,蘇聯突然更換駐華大使,蔣介石警惕蘇對華政策有變:“俄國發表彼得羅夫為其駐華大使之任命,此為其對華突變之行動,用意何在?……豈其對華政策已轉變乎?”彼得洛夫的到任,顯然是為下一步的中蘇交涉作準備。 www.

在即將到來的中蘇交涉中,蔣介石最關切東三省主權問題。面對咄咄逼人的斯大林,蔣甚至做了最壞的假設。4月5日,蔣介石在日記里寫道: www.

關於旅順問題,寧可被俄強權占領,而決不能以租界名義承認其權利,此不僅旅順如此,無論外蒙、新疆或東三省,苟被其武力占領而不退,則我亦惟有以不承認、不簽字以應之。蓋弱國革命之過程中,既無實力,又無外援,不得不以信義與法紀為基礎,而斷不可稍予以法律上之根據。如此則我民族之大憑藉之厚,今日雖不能由余手中而收復,深信將來後世之子孫,亦必有完成其恢復領土行政主權之一日。要在吾人此時堅定革命信心,而為外物脅誘,不簽訂喪辱賣身契約,以貽害於民族而保留我國家獨立自主之光榮可也。 www.

蔣介石與毛澤東一樣,都是強烈的民族主義者。鄒讜(Tang tson)甚至說蔣是一位“真正的民族主義者”。蔣以孫中山信徒自居,孫中山民族主義的最大目標就是廢除不平等條約。蔣介石上台伊始即推行的“革命外交”,其目標就是廢除鴉片戰爭以來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以成就國土完整和民族獨立。1928年7月7日,以易幟為標誌的北伐甫一完成,蔣介石即宣布廢除不平等條約,恢復關稅自主權,廢除治外法權,締結新條約。蔣介石從沒有放棄重建強大中國的信心,是一位強烈的反帝國主義者。抗日戰爭爆發後,蔣介石成為統一中國的象徵。戰爭期間,蔣介石對外交事務的重視和迫切,遠超過一般人之想象。他當年就對曾任外長的王寵惠、郭泰祺以及駐美大使胡適屢有不滿,認為他們“對其使命與任務成敗,毫不在意”,“毫無志氣,更無國家觀念”。 www.

早在1941年簽訂的《日蘇中立條約》中,斯大林承諾尊重日本在東北占領的領土完整,日本則報以承認蘇在蒙古的利益。蔣介石對此已忿忿不滿,如今聽聞“果已賣華乎?”消息後,蔣介石的應激反應是“不承認、不簽字以應之”、“不簽訂喪辱賣身契約,以貽害於民族而保留我國家獨立自主之光榮可也”。但這只是紙面上的激憤之言,在公開場合,蔣介石甚至不得不忍氣吞聲,委曲求全。正是“弱國外交,言之可嘆”,一個國家的主權地位,取決於其實力地位和國際環境,國民政府還未具備這個條件。 www.

這幾天,蔣介石可謂悲欣交集。4月2日,赫爾利在華盛頓發表講話公開支持蔣介石政權,並聲稱美國不以武器供給中共,“只要仍有強有力地反對國民黨政府的武裝政黨和軍閥,中國就不可能有政治上的統一”。赫爾利之前給國務卿的電報中就說過,“共產黨的全部策略表明,他們的目的是推翻國民黨的統治,使中共獲得對中國的一黨專制”。駐華大使赫爾利要竭力輔助蔣介石政權,這也是羅斯福交代的任務。至此,美國的對華政策從扶蔣容共到扶蔣反共的轉變已完成,蔣介石深感欣慰。延安則宣布,不許美國觀察組派員到前方,特別不准到中共根據地。毛澤東在新華社發表評論《赫爾利和蔣介石的雙簧已經破產》,譴責赫爾與蔣介石狼狽為奸反對共產黨,“安放下中國大規模內戰的地雷”。 www.

連日來,國民政府外交成果連連。4月3日,宋子文與加拿大駐華大使互換《中國與加拿大平等條約》並即時生效。4月5日,宋子文與瑞典駐華公使亞勒在重慶簽訂《中瑞關於取消瑞典在華治外法權及其有關特權條約》。同一天,蘇聯宣布廢除《蘇日中立條約》。中宣部長王世傑發表講話:“自今而後,蘇聯與中國及其他聯合國家之合作,其任何形式上之障礙,已無存在矣。”只是歷史開了這樣一個玩笑:盟友蘇聯竟以出賣他人利益的“密約”方式與中國“合作”,歷史就是這樣相背離地推進着。 www.

匯總了各路消息後,4月6日和7日,蔣介石分別召集兩次會議討論對策,認為俄國必於最近以出兵攻打日軍為名而占東北,戰局實有急轉直下之可能,“我國軍事各部如不能徹底覺醒,力圖自強,則所有革命基礎與希望完全絕滅”。顧維鈞認為中國不能同意將港口租借給蘇聯。王世傑也認為東北領土與主權不可讓步。只是蘇軍出兵勢在必然,而美國仍不改口風,加上對密約還沒完全摸底,蔣介石等人一時也拿不出行之有效的具體對策,只是提出半年內按計劃整頓軍隊。重慶希望通過外交手段緩解困境。 www.

4月7日,宋子文赴美參加舊金山會議,蔣介石要求宋子文轉告羅斯福,任何把旅順或大連租借給蘇聯的做法都將遭到中國人民的反對。蔣介石將解決東北問題寄託於羅斯福身上,吩咐宋子文向羅斯福建議,在舊金山召開四國外長會議以解決“中國與亞洲的未來”問題。未料12日,羅斯福突然逝世,宋子文甚至還來不及向他轉達蔣介石的意見,蔣介石試圖通過召開四國外長會議以解決遠東問題的設想也就此擱置。羅斯福逝世後,宋子文等轉而作參與雅爾塔會議的美國海軍上將李海和羅斯福特別顧問霍普金斯的工作。 www.

4月13日和14日,顧維鈞和宋子文電告他們分別與李海及霍普金斯會談的情報。顧維鈞報告中說,李海表示蘇俄“希望不奢,謹欲租界不凍港旅順及商港大連與使用通達二港之鐵路”。顧維鈞表示,五十年來遠東地區的國際糾紛,均起源於俄國租界旅大,現在如果再次重蹈覆轍,難免引發他國對中國其他地方的野心。宋子文傳達了蔣介石最為關心的東北主權問題:霍普金斯說斯大林在會上從未對東三省有任何要求,僅對旅順和中東路恢復權益兩點盼與中方商定辦法,外傳蘇聯欲得東三省,實無其事。宋子文根據魏道明的情報,向霍普金斯表明了中方立場,中國決不會將自己領土租給外國。 www.

也許,有人說,蔣介石之所以態度強硬,是因為他還不知道斯大林的交易“紅利”。實際上,遲至4月24日,蔣介石已清楚地獲悉斯大林的這一用意。這一天,赫爾利返美述職回渝後,拜見蔣介石時,明確帶來斯大林主動提出的“支持蔣而非毛澤東”的承諾。據目前史料看,蔣介石並沒有因此而軟化原有立場,隨着雅爾塔協定內容的明朗化,蔣介石最重視的仍是東三省主權尤其旅順問題。 www.

協定的全部內容,終於在4月29日,被赫爾利以“私人性質”向蔣介石和盤托出。曾向杜魯門發誓保密的赫爾利深知此舉非同一般,他“甚盼委員長不向蘇聯方面或美政府方面說出”,以免消息外泄,引致日本先發制人。這一天,蔣介石在日記中寫下: www.

晡時哈雷(赫爾利--引者注)報告其與羅斯福及史大林討論其在黑海會議對遠東問題之決議,而將要求余同意事項,其與我有密切重大關係者:(一)史大林承認朝鮮獨立。(二)史要求旅順與南滿、東清各鐵路恢復其日俄戰爭一九0四年以前之特權,而並未有魏大使前所報告所謂滿洲鐵路由中、美、俄三國共同管理之議案也,數月來所抱之疑問,至此方得明了也。(三)外蒙古現狀不變。

國民黨人士認為,之所以出現這個協定,是由於美國“對中國作戰能力頗失信心”,加上史迪威事件,“轉而期待蘇俄參戰,以致造成史達林的乘機勒索”。這次談話,王世傑在座。從王世傑日記中得知,與赫爾利交談中,蔣介石對旅順“租借”問題最為關切,“蔣先生謂'租借地'方法甚不好,但云容詳細考慮後再談。”在雅爾塔會議上,蘇俄確實要求租借旅順,該港將闢為蘇俄海軍基地。

5月5日,王世傑奉蔣之命與赫爾利商談時,再次表示,“租借”旅順和蘇聯對中東、南滿兩路享受“特權”這兩點要求,中國政府最不能接受。 www.

5月6日,蔣介石親自回復赫爾利提出的問題。王世傑對此有詳細記載:“今日赫爾利在山洞蔣先生官邸和蔣先生談二小時。一為中共問題。蔣先生謂此事與中蘇關係為一個問題。二為中蘇問題。蔣先生謂在不妨害中國領土完整、主權獨立及行政完整之原則下,可容納蘇聯對東北之合理主張。”其中提到中共問題,這是回應赫爾利的“傳話”。蔣介石表示有條件地接受蘇聯參戰,條件就是尊重中國領土、主權與行政完整。這是蔣介石掌握雅爾塔協定內容後定下的中蘇交涉原則。在既定的雅爾塔協定框架內,蔣介石的選擇是有限的。蔣曾在日記里嗟怨地寫道: www.

對俄國橫暴之來,能忍痛自製;形勢上示弱雖甚,然而外交處境為此一途。如果我與之據理爭勝,則彼俄更有隙可乘;而我亦無外援,則必陷於絕境。所謂盟誓與約言,其實皆是為強權所利用而已。 www.

蔣介石不顧赫爾利的“保密”警告,命軍事委員會辦公廳主任王世傑電示在舊金山開會的宋子文和顧維鈞、王寵惠“慎密研討應對方案”。顧維鈞認為蘇聯提出的參戰條件不合世界潮流,不致公開提出。王寵惠認為蘇聯野心在歐洲已達,正轉向遠東,其欲望超過日俄戰爭前沙俄在東三省之地位,其野心難以阻止。蔣介石在電文里說:“無論何項,其主權與行政必須完全歸我國自主,各國不能干預,若俄欲歸其獨占或租讓,則我必反對到底,決不許可也。”此事關乎當時羅斯福對中國的態度,蔣介石要宋子文先了解羅斯福與斯大林會談時,是否同意旅順歸俄國,如是,就應該強調“此乃中國主權所在,我國自可加以拒絕,不能承認。”在旅順問題上,蔣介石同樣不買羅斯福的帳。蔣還命宋子文謁見杜魯門時,要清楚表明中國反對蘇俄租借旅順的立場。 www.

宋子文拜見杜魯門時,鄭重表明了國民政府的強硬立場,宋子文表示,對中國而言,維護國家主權是最重要的。宋子文還說: www.

中國政府絕對不能同意讓蘇俄按照'雅爾塔協定'的規定,在東三省行使這樣程度的控制權!中國一旦具有充分的力量,一定要以軍事行動來解決這一爭論--在今後五百年之內隨時都可以這樣做。 www.

蔣介石為什麼屢屢強調旅順問題?旅順戰略位置非同一般,對此,斯大林和蔣介石各懷心思。俄國一直夢想在中國東北擁有不凍港,而旅順港是俄國東出太平洋的出海口,自沙皇時代以來,東北就一直是不懷好意的俄國人慾控制之地。正因如此,近半個世紀以來,中國重大國際糾紛均源於旅順租借他人。蔣介石不希望重蹈覆轍,滿洲成為蘇聯的另一個“波蘭走廊”。中國人歷經八年沐血抗戰,目的就是要恢復中國領土主權的完整。為達到這個目的,蔣介石甚至曾經答應羅斯福的與延安握手言和,聯立“民主政府”的建議,條件是美國保證蘇聯尊重中國對滿洲主權。尚若租借旅順,蔣介石將不知如何向國人交待。 www.

對俄國人的野心,蔣介石屢有教訓:1940年11月,蘇聯與盛世才秘密簽訂了嚴重損壞中國主權的錫礦協定;1944年8月,蘇聯將屬中國領土的唐努烏梁海併入自己版圖,以及後來支持“新疆匪亂”建立地方政權。凡此行徑,都被蔣視為 “西遭俄毒”,與“東受倭患”並列。俄國被蔣冠為“赤色帝國主義”稱號也就不奇怪了。這也符合陶希聖認定的:“蘇俄對於中華民國,一步一步的歧視,排擠和打擊。”蔣介石甚至對剛從俄國回來不久的蔣經國直言不諱:“俄帝本來是中國的世仇大敵”。 www.

事先並不看好蘇聯參戰的侍從室五組組長及《中央日報》主筆的陶希聖,其擔心終被證實,“原來蘇俄參戰的條件是取得千島群島和庫頁島,外蒙獨立,旅順口大連灣為中蘇共同使用的國際港,中東路供蘇聯使用等項。”至此,協定還沒被公開,陶希聖認為: www.

這是極端秘密的事件,我不能泄露秘密,但必須間接評判和暗示答覆。就在蘇俄大使彼得洛夫向我政府提出參戰條件之際,我在《中央日報》發表社論,以《解散日本帝國》為題目,援引開羅會議宣言,重申中國領土主權完整,主張日本除保持本土四島以外,它太平洋上占領的島嶼應交戰勝國託管。 www.

法學出身的陶希聖按國際慣例,強調旅順、大連都是中國的港口,戰後理應歸還中國。堅持法理公義是這篇文章的核心所在。正如白崇禧所言,我國是弱國,因為沒有力量,就要用公理。陶希聖說:“聲明中國抗戰之目的在於恢復領土主權的完整。此一論點就是針對着蘇俄要求外蒙古獨立以及中東鐵路與旅順大連灣的特權,而暗示反對之意。”由於《中央日報》是國民黨中央機關報,蘇俄駐華大使館相信,這篇社論就是中國政府對於雅爾塔協定的答覆。 www.

數日之後,在一次酒會上,陶希聖遇見蘇俄大使館中文秘書費特倫科,陶希聖的回憶錄保留了他們當時的一段對話: www.

費特倫科說:“你陶先生是歷史學者,為何不講歷史?千島群島和庫頁島原是俄國領土,你為何主張交給美國託管?你這是幫助美國帝國主義說話”。 www.

我答道:“講歷史,話就長了。在歷史上,西伯利亞極東的海濱省是中國的土地。千島庫頁島亦然。我說交戰勝國託管,並不排斥蘇俄,只須蘇俄參戰而獲得勝利,那就有談判的餘地”。 www.

面對國民政府的態度,斯大林再次向蔣介石示好。5月中下旬,斯大林先後對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和美國總統特使霍普金斯再三說明:“無論戰時戰後都願意尊重蔣主席在中國的領導地位”,“願望(意)中國成為堅固統一的國家”。斯大林還與霍普金斯達成以下諒解:蘇聯將於8月8日前完成對日作戰準備,但行動日期將取決於中國是否接受雅爾塔協定;蘇聯將不損害中國在東北和其他地方的主權,外蒙古共和國將保持現狀;蘇方將幫助中國實現統一,蔣介石是唯一使中國統一的領導人等。 www.

由於意識形態的隔閡,蔣介石一直視蘇聯與中共為一丘之貉,現斯大林一再聲明“蔣介石為中國唯一領袖”,蘇聯不支持中共。這本是蔣介石多年的願望,但蔣介石在5月24日的日記中卻一再強調,“我國亦不能放棄革命之原則,即領土、主權與行政完整必須確保之宗旨也。”抗戰目的就是要收復中國失去的領土,以國家領袖自居的蔣介石,此時也自以為民族利益的捍衛者。 www.

歷史是錯綜複雜的,筆者並不以為蔣介石不重視中共問題的解決。蔣介石自認為他有兩個堅守原則:一是“我國之立國主義,不能有所動搖,故不能任共產主義之赤化中國”;一是“立國命脈,即國家主權與尊嚴,不能有所損傷”。蔣介石將兩者作為“不能稍事遷就”之宗旨。與俄共產黨相關聯的中共“武裝割據”,始終是蔣介石的心腹大患,沒有哪一個政治家不關心自身權力的安穩而一味追求他的“抗戰理想”。但此時面對雅爾塔協議處理國家利益問題上,我們看到,蔣介石的民族主義居於其他主義之上。 www.

四、斯大林的扶蔣遠共政策早已浮出水面

蔣介石並非不重視斯大林放棄意識形態隔閡的許諾,但它不足以抵消蔣介石一心回收東北主權的強烈願望,更何況斯大林的扶蔣遠共政策早已浮出水面。

陶希聖說過,羅斯福是理想主義者,斯大林是現實主義者。自1943年起,蘇聯開始重新考慮戰後遠東戰略格局問題,斯大林基本繼承沙俄時期的思路,以奪取太平洋出海口和不凍港為目標,建立遠東安全帶。雅爾塔協定體現了蘇聯這一意圖。 www.

為實現在遠東的戰略利益,斯大林需要獲得美國的支持並與國民政府修好。因此,在雅爾塔會議上,斯大林贊成美國的對華政策。這也是羅斯福自1944年11月以來所作的努力,即爭取蘇俄支持中國國民政府為中心的、統一的中央政府。於是,戰後支持蔣介石統一中國,成為美、英、蘇三國的共識。蘇聯獲得在領土、安全和勢力範圍方面的利益,羅斯福則得到斯大林扶蔣承諾--這也有利於實現美國在中國的戰略目標。於是在雅爾塔會議期間,斯大林再次申明以國民黨中之“俊傑人士”來“襄佐蔣介石”等語。對於斯大林來說,承認國民政府是唯一合法政府,有助日後促使蔣介石政權奉行對蘇友好政策。 www.

雅爾塔會議後,美蘇在支持蔣介石為首的中國中央政府方面的步調更趨一致。1945年5月28日,斯大林與美國特使霍普金斯再次達成如下共識:“史達林明白表示將盡一切可能促成中國在蔣委員長領導下之統一,並特別聲明沒有一個中共領導者有足夠力量統一中國。”斯大林對蔣介石保證:我們不支持他們(中共),不幫助他們,我們不打算這麼做。……以前我們向蔣介石提供了援助,今後還將是這樣。如果有必要援助中國的話,那麼這種援助將提供給蔣介石政府。斯大林還答應不向中共提供武器,認為國民黨政府力求合併軍隊和建立國家統一的政權,是“完全合法的願望,因為國家應有一支軍隊和一個政府”。 www.

歷史是弔詭的。抗戰勝利前夕,關於中共問題的解決,竟然是由斯大林主動提出。 

蘇聯重視它在中國的戰略利益如何得到保障,因而在國共問題上不願與美國和國民政府對抗。此時,扶蔣遠共政策更符合現實需要,畢竟“中國的共產主義此時在其純粹的革命能力上對於俄國幾乎沒有什麼利益”。從戰略地位上看,“延安毫無價值”,因此“對中共則完全不予以正式承認”。斯大林對共產黨也好,對國民黨也好,其對華政策,主要是以自身利害得失為衡量。 www.

為實現戰後戰略目標,蘇聯對中共採取消極態度。在斯大林看來,中共越來越像代表農民和小資產階級的、追求民族利益和社會福利的政黨。為表示對國民政府的誠意,避免被“重慶控訴共謀”,從而影響雅爾塔協定的履行和中蘇條約的締結,斯大林一再聲稱,蘇聯與這些自詡為“共產主義者”沒有任何關係。蘇聯從來沒有、今後也不會幫助中國共產黨人。斯大林還批評中共為“人造奶油”。在延安的毛澤東也說過,“我們不指望俄國人的幫助”,“對我們來說,尋求俄國援助只會使中國局勢更糟”,毛澤東特別強調全黨要自力更生。這一時期,支持“一個政黨“、“一個政府”是蘇聯對華政策的一項既定方針。既然是既定方針,作為交換籌碼的分量當然大打折扣。

蔣介石也清楚蘇聯在遠東的最大對手是美國,只要美國立場鮮明支持蔣介石政權,蘇聯斷然不會反蔣。蔣之前權衡過:“只要美國不為中共聲援或袒護,則俄國亦決不敢以武力助共,故對共問題,我必能自了之。”況且,蔣介石早已獲知“斯大林在雅爾塔會議上與羅斯福、丘吉爾統一步調”的情報。因此,斯大林這一許諾籌碼,在蔣介石看來,並不是意外的“紅利”。 www.

蔣介石還認為,“俄國已視美國為其假想敵,故其不能不以我國為其外交政策重大之目標”,“我國實力雖未充足,但在東亞與太平洋上國際之地位,對蘇俄與英、美已居於舉足輕重之勢,故彼不能不厚交於我也”。這一看法在國民黨上層普遍存在,我們從侍從室秘書邵毓麟的話中,推出蔣的左右也持有這種心態:“蘇聯與英、美已行對立,我介期間,舉足輕重。從世界全局看去,蘇俄得我則勝,失我則敗。”這話顯然自視過高,但也認為中共背後的蘇聯,並非總是支持中共。只是他們沒有考慮到,審時度勢的斯大林會將中共問題轉化為向蔣介石施壓的砝碼。下面,我們將看到,隨着蘇聯出兵,中共問題如何成為斯大林在談判桌上討價還價的有力武器。

意識形態的一致並不能掩蓋各自利益的分歧,反之亦然。抗戰勝利前夕的中蘇關係,雙方的國家民族利益明顯占據主要地位,意識形態地位反在其次。如果說,4月突然更換俄國大使時,蔣介石警惕蘇對華政策有變。那麼,在6月的大半個月裡,蔣介石連續三次召見俄國大使彼得洛夫,就是為即將展開的中蘇談判摸底和定調。

6月3日,蔣介石首次會見蘇聯新任駐華大使,重述列寧時代的對華政策,希望中蘇交往能以此為基礎。蔣介石鄭重地對彼得洛夫說:

蘇聯自革命以後,幫助我國爭取獨立、領土主權完整及廢除不平等條約,已於民國十三年先於其他國家,正式宣布取消帝俄與中國所締結之不平等條約,及放棄其一切特權……本人認為此乃中蘇友誼合作之歷史基礎,並認為現在仍有恢復民國十三年時代中蘇合作之可能。本人希望蘇聯能幫助中國的獨立、行政與領土之完整,希望恢復東三省領土主權完整與行政獨立。蓋我國人民咸認不平等條約、領事裁判權及租界等事為國家的恥辱,一致痛恨,吾人為革命黨人,自應注意人民之心理與要求。……希望蘇聯能幫助中國的獨立、行政與領土之完整,希望恢復東三省領土主權完整與行政獨立。……如蘇聯能幫助我國恢復東三省領土完整及行政獨立,以後東三省的鐵路與商港當與蘇聯以便利,如有軍港需要,則軍港亦可為蘇聯使用,決不致於蘇聯有不利之措施。 

蔣介石還專門對俄大使說,“香港問題雖尚待與英國商議,但九龍必須收回。”這是針對俄大使之前對王世傑說的“英國如能保有香港,蘇聯應亦可以保有旅順“的正式回答。這是蔣介石就雅爾塔協定第一次明確回應蘇聯。

這一天,蔣介石在日記里寫道:“與俄大使談話,關於東三省及軍港、商港等主權行政必須完整之意見,明白對其表示;並說明中、俄利害關係,不可為小失大也。”對這番話的用意,蔣介石有過這樣的說明:“旅順問題如我不先表示可與俄共同使用一點,則俄不僅對我絕望,而且對美更不諒解,蓋曾其疑慮;故餘一面嚴拒其租借之謬說,而一面不得不自動允其共同使用以慰之。”蔣介石認為這是符合他原先定的原則。他對王世傑說過,應“在不妨害中國領土完整、主權獨立及行政完整之原則下,可容納蘇聯對東北之合理主張。”

蔣介石的這一態度,是對帶有強制性的雅爾塔協定的有限反彈,畢竟蔣不可能與大國協定相抗衡。在一種現實主義的審慎外交政策下,蔣介石把它的“可容納”視為“絕非尋常”的外交手段,所謂以曲求伸謀略。在雅爾塔協定的有限框架內,蔣介石自以為能夠咬住大體不變的目標而作靈活變化。這天,他在日記里寫道:“此種外交方針,絕非尋常外交家之所能知者也。”

6月12日,蔣介石再次接見蘇大使,彼得洛夫端出中蘇談判的“先決條件”,其中引起最大爭執的是“恢復旅順港之租借,建立蘇聯海軍根據地”。雙方都亮出了各自論點,互不讓步。

蔣介石說:“租借地一類的名義,我中國人民認為是國家的恥辱,我們不好再用這種名義,中蘇友誼互助條約是一種光榮的條約,如有租借地一類的名義,則將失去條約的原意。”

彼得洛夫堅持說,“'租借地'與'租界'不同,'租界'的意思包含着領事裁判權等等的特權,'租借地'卻不包括這樣的特權”,它的“領土主權完全屬於中國。”

蔣介石反駁道:“既有租借地,便是領土主權的不完整,因為中國的軍港,自己不能管理,不能使用,便是領土主權不完整,所以租界這種名義,切不可再用。”

蔣介石還說:“請大使報告政府,在歷史上,一八九八年中國旅順被帝俄租借之後,繼之有青島之租界於德,威海衛租借於英,廣州灣之租界於法,那是中國人民所最反對的,認為是民族的恥辱。”

彼得洛夫說,蘇聯出於安全考慮,在太平洋需要有不凍港。

蔣介石反唇相譏:“蘇聯在太平洋要求安定,中國亦然。”

彼得洛夫搬出丘吉爾和羅斯福是支持蘇聯這一要求的,表示租用旅順決不會用以反對中國的。

蔣介石絲毫不讓步,“當然不會反對中國,但不可因此使中國變成不平等的國家。”

最後蔣介石強調:“條約無論在名義和內容上,都不好用租借地一類的意思,……希望將本人這點意思鄭重地報告貴國政府。”

蔣介石始終將“租借”看成極為嚴重的國家主權問題。關於租借旅順一項,蔣介石明確表示“反對到底”,中國再也不能接受恥辱的“租借地”協定。蔣介石劃定的底線是:“最大限度亦不能超過與其同盟者共同使用之程度。”蔣介石請彼得洛夫將其要求告知蘇聯政府。這次與俄大使交涉未果,亦在蔣介石意料之中。此時,蔣對宋子文赴美求援仍抱期望。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9: 王安石與朱熔基
2009: 毛澤東的誕辰日,中國的“聖誕日”
2007: 老幹部之家:閒話于會泳
2007: 《紅旗》一九七五年十一期:請看蘇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