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吾丁: 波瀾壯闊的一生--乃木希典大將
送交者: 吾丁 2010年04月09日02:23:43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波瀾壯闊的一生:乃木希典大將

吾丁

 

序:本文將記述一位明治時期的日本帝國陸軍名將——乃木希典。對於中國的狂熱愛國主義者和民族主義者們來說,這種記述本身或許就是一種令人十分憤怒的行為。敘述別國的軍人,尤其是曾為敵國的軍人,誠然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話題,但是我儘量從一個普通人的角度來描述文中的人物,儘量不去惹怒愛國主義分子。當然,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的人通常都非常容易生氣,怎麼寫都很難合乎他們的口味,只有一種寫法他們看了高興,那就是:日本的狗雜種軍人我操你媽的逼而且操你八代祖宗。但是我作為一個中國一流大學畢業的尖頭曼,不想跟他們一樣把文章寫成這個樣子。所以就只有一個辦法:請你不要看。如果拙作讓你看到了,鄙人在深感不幸之餘,誠懇地拜託您一件事:請閣下千萬不要跟貼。我有心臟病,多謝合作。我向您三鞠躬。

 

1.無人

 

乃木希典出生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年前的1849年。出生的時候原本不叫“希典”。他上邊有兩個哥哥,都不幸夭折,父母一看這次又是個兒子,能不能活下來心裡沒譜,乾脆起個名字叫作“無人”。日本原來也是農耕社會,很多農耕社會文化元素跟中原大陸王朝一樣,“無人”這樣的名字,就相當於大陸王朝的農村里“狗剩”“鐵蛋”“招娣”之類,有一些盼望隱喻其中。

 

話說無人的母親,跟父親一樣,也是武家出身,對孩子的教育嚴厲有餘疼愛不足。那年夏天,無人賴床不肯起來上學,母親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蚊帳用力一扯,意在催促孩子起床,沒想到蚊帳鈎子戳進無人的左眼,頓時紅腫一片。當時的醫藥條件有限,消腫以後,左眼就慢慢失明了。到現在,展示在乃木神社裡的雙筒蔡斯軍用望遠鏡,左邊的鏡筒是空的。

 

但是,在以後波瀾壯闊的人生歲月里,無人(後來的希典)為了紀念母親的養育之恩,從來沒有對人說起過這件事。所以,希典是個“獨眼將軍”,這一點很少人知。此事公開傳到外界,是在希典的葬禮上,他的姐姐回憶童年歲月時透露出來的。想想看,一隻眼睛的無人,劍道出眾,馬術精湛,身經百戰一直到後來成為叱咤風雲的大將軍,用日語說,他是個了不起的“努力家”,用咱們的術語叫做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啊。

 

2.源三

 

幼年的無人雖然體弱多病,但是總算慢慢地長大了。到了15歲,父母一看,大概這個孩子能留下了,就不叫無人了,改了一個普通的名字“源三”。15歲的男孩子進入青春期,開始對抗父母之命。當時的源三,自認為身體不夠強壯,而且左眼失明,如果按照父親的願望去成為一個武士,沒什麼前途。於是他自作主張要在文化方面發展,要做一個學問家。但是父親極為固執,一定要他走武士的道路,幾次爭吵之下,源三離家出走,投奔當時的名師玉木文之進先生,成為他的門下。後來,因為命運的撥弄,希典與恩師決裂,這是後話。

 

也許他的軍人之路是命中注定,源三在玉木門下,文化學習的成績固然日新月異,但武藝方面的進步更是惹人注目,到了18歲,他轉念一想,還是回心轉意走上武士之路,棄文從武,報效國家。此時,源三再次更名叫“文藏”,投身軍營。

 

3.文藏

 

當時的日本,仍處在幕府後期,幕府實力強大。幕府時代,將軍挾天子以令諸侯,尤其到了德川將軍時代,將軍家就是日本實際上的統治者。當時雖然也有天皇,但是天皇也要聽幕府將軍的。以前的天皇住在京都,就是古代的日本都城(歷史地位相當於西安),有人說天皇能住在京都,那是因為幕府將軍“恩准”他住在那裡。換句話說,讓你住在那你就住在那兒,哪天將軍不高興了,想把皇宮拆了開發房地產,抱歉,天皇就得給我乖乖地動遷,你敢反抗我就給你弄個“暴力抗法”,叫你吃不了兜着走。就是這樣。

 

當時的行政區域是“藩”,其實就是諸侯,藩主就是大名。大名不是朝廷冊封的,而是擁有大米1萬石產量以上的大地主,他的實際控制領地就叫做“藩”。日本近代史,都是這個藩那個藩,藩與藩之間互相征戰,藩與幕府之間也不太平,總之是一片“長夜難明赤縣天摁倒葫蘆起來瓢”的亂世。與中原王朝不同的是,大陸王朝講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就是說普天下都屬於一個人,鐵板一塊。而日本從來都是“我的土地我作主”,諸侯各自為政,相對獨立,與大陸的政治制度是根本不同的。

 

後來的明治維新,除了大方針“大政奉還”,就是把幕府將軍的權力還給天皇,確立天皇為首的君主立憲政制,另外一個重要的行政改革內容就是“廢藩設縣”,旨在按照歐洲的行政管理方式建立縣級單位,削弱原來的藩主們的勢力,建立國民國家。這個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你想啊,藩主們本來日子過得悠哉游哉,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里說一不二,看你賺錢就跟你要點錢花,看你不順眼,就把你開的網站封掉,誰敢說個不字,給你弄個“暴力抗法”讓你吃不了兜着走,總之藩主就是土皇帝。你政府突然要廢了我,豈肯善罷甘休?寧可站着死,決不跪着生!所以很多藩主起來跟政府開戰,連大名鼎鼎的維新名臣西鄉隆盛都扔掉烏紗,回家率兵造了反,史稱“西南戰爭”,成為日本最後一場,也是日本史上最大的一場內戰。另敘。

 

1866年,18歲的文藏(後來的希典)參加他的家族所屬的長州藩軍,與幕府軍的第二次長州討伐軍針鋒相對,這一仗,雙方鏖戰數月,長州軍擊敗了幕府軍,文藏左腿受傷,成為人生中第一場戰鬥給他留下的紀念。

 

說來有趣,長州藩與幕府對抗,這本來是地方反抗中央的行為,但是文藏所屬的部隊竟然也叫“報國軍”,對於中國人來說或許覺得好笑。但是你如果把“國”理解為各自所屬的“藩”,就能想通了。直到現在,日本人在問“老家是哪裡”的時候,年紀大一點的日本人說“老家”時還偶爾用“國”這個字來指稱,說明日本人心目中,自己的家鄉就是自己的國,至於京城那個“國”,是另一回事兒。

 

文藏投身行伍的第一仗以後不久,明治維新開始,一個以天皇為中心的君主立憲制的國家即將誕生。當時,日本陸軍創始人之一的山縣有朋(陸軍真正的肇始者是大村益次郎,今天矗立在靖國神社神道上的銅像就是此君。但是不久,大村被暗殺,所以一般認為山縣是實際的陸軍主要創始人),在東京推動新式軍隊的建立,因為文藏表現出眾,一封詔令從東京飛到文藏身邊,招他參加國家軍隊。時在明治4年,22歲的文藏奉詔入京,直接晉升陸軍少校(日本陸軍叫少佐)任大隊長。新軍隊的任務是協助天皇,廢除鎖國政策,推行富國強兵的新政策,削弱藩主勢力,建立起一個上令必能下達的政治體制。在這裡,文藏開始了他人生的新階段。

 

4.希典登台

那一刻,文藏再次改名,乃木希典登上舞台。

 

西南戰爭開始以後,希典軍運亨通,一路高升,到明治8年,年僅27歲的乃木希典,就升任熊本鎮台步兵第14連隊長,駐屯小倉。鎮台是明治前期新式陸軍的常設最大編制單位,相當於軍區,日本叫軍管區。共有六個軍管區,即六個鎮台。第一軍管區東京鎮台,第二軍管區仙台鎮台,第三軍管區名古屋鎮台,第四軍管區大阪鎮台,第五軍管區広島鎮台,第六軍管區熊本鎮台。一個鎮台大概包2-3個步兵連隊,所以,毛估估的話,鎮台的步兵連隊長大概相當於一個軍區下屬的野戰集團軍的最高長官。後來陸軍設立“師團”建制,鎮台編製取消。

 

明治89年之際,各地藩主紛紛領兵起義,與國家軍隊開戰。希典的連隊,主要防範西鄉隆盛的薩摩藩軍,但是,另一個近在眼前的起義提前發生,深深地打擊了年輕的希典。那就是“萩之亂”。

萩是個地名,在山口縣,叛亂者是受到西鄉支持的前原一誠。更令希典棘手的是:萩,是他的恩師玉木先生的家居所在。而且,希典的親弟弟,原名真人,現改名為正誼,當時正在玉木先生門下,一邊習武的同時,已經成為前原一誠的心腹骨幹。受恩師差遣,正誼幾次前來找兄長商量,想讓希典反戈一擊,加入藩軍。希典不為所動,拒絕了弟弟。最後兄弟灑淚而別,彼此心中都明白,這就是死別。

 

其後各為其主,繼續作戰,不久正誼戰死。

乃木尚未從舍弟之死的悲痛中解脫,又接連傳來恩師玉木剖腹自殺的噩耗。據說玉木先生門下多名高足參加叛亂,玉木本人對此感到責任重大,引責自戕。

 

5.丟失軍旗

 

到此為止,希典一帆風順少年得志。孰料天有不測之風雲,舍弟與恩師之死,開始了他人生的低潮,屋漏偏逢連夜雨,“丟失軍旗”事件的發生,更給他致命的一擊,成為希典一生中不能忘懷的恥辱,甚至令他在很多年之內意志消沉,自責與負疚感,險些令他走上絕路。

 

小倉連隊的軍旗,也是直接從天皇(大元帥)拜受而來,它的神聖含義不言自明。明治10年(1878年)2月,希典率領第三大隊迎擊西鄉軍。西鄉軍實力強大,遠非前原一誠軍可比擬。22日,高瀨之戰開始,連日急行軍,希典所部已經疲憊不堪。

 

沖入叢林不久,希典部200名與西鄉軍村田三助所部300名對峙,戰鬥開始。寡不敵眾,疲勞睏倦,無奈之下,希典命令所部撤退。這時的軍旗,纏在少尉河原林雄太的腰間,大家邊打邊撤,不料河原林少尉中彈身亡,希典本人也負傷昏厥,這樣,軍旗被敵人搶走。

 

在戰地醫院裡甦醒過來以後,希典聽說軍旗被搶,羞愧難當,捶胸頓足,發瘋一般跳下病床就要回前線,軍旗不能搶回來,就死在前線。部下拼命阻攔,希典的情緒總算穩定下來,但是這個事件成為他一生中不能忘懷的恥辱。

西南戰爭結束,叛亂平定以後,明治11年,希典榮升中佐(中校),調任第一軍管區東京鎮台任第一連隊大隊長。同年,30歲的希典與20歲的靜子結婚。

 

6.留學德國,感受騎士精神

 

明治19年,已經榮任陸軍少將的乃木,與川上操六少將一起被派往德國,學習陸軍建軍知識,改造日本陸軍。改造是什麼意思呢?本來,日本的陸軍走的是法國陸軍的模式,後來普法戰爭法國一敗塗地,日本一看傻眼了,於是想到要改變方向。

 

日本人就是這樣,大方針確定之後,具體的策略是很靈活的,誰強大我就跟誰學。其實,誰都知道“落後就要挨打”,所不同的是,如何去改變自己的“落後”。日本人沒有那麼多割捨不得的“面子”,真的沒有。很多年以後,東條英機把與自己不共戴天的石原莞爾一擼到底,把石原趕回了老家,沒想到自己的爛攤子收拾不了,他就肯低聲下氣地去拜望石原,向自己的政敵問策。換中國人,你他媽的處處跟老子作對,老子去向你請教,老子的面子往哪兒擱?

 

話扯遠了。乃木和川上一到了德國,受到很大的震撼。原以為發達的德國一定是燈紅酒綠紙醉金迷,沒想到,德國人那麼淳樸,那麼內斂,對自己的文化傳統那樣的珍重。就像我們到了日本,才發現東方文化的很多古老的東西,在這個國家保留的更多更好。

 

乃木在德國感受到一種騎士道精神,與他本身的武士道精神結合起來,鑄就了他以後人生中,一種獨特的軍人稟賦和特質。

 

回國以後,他馬上給軍部呈上了一個“肅軍意見書”,意思就是要按照德國陸軍的方式整頓軍隊。講究軍人的風紀和精神面貌,從外表開始強調一個軍人的氣質和風貌。比如強調一個軍人無論何時何地都必須穿軍裝,要乾乾淨淨一絲不苟。乃木後來以身作則,一輩子都是一身軍裝。即便是在炮火連天的203高地上,馬靴也是擦得一塵不染,軍服筆挺,每天騎着馬優哉游哉地在陣地上巡視。

 

軍部的多數人認為,意見雖好,但是有些錦上添花的意思,我們現在需要雪中送炭——軍隊的基本建設還沒完成呢!所以乃木的意見書沒有得到很好地貫徹。但是,有一個人看中了乃木的建議並大加讚賞,這就是明治大帝。

 

後來明治天皇進一步認識了乃木的價值,對身邊的人說了一句話:“國中有大事,應喚乃木來”。可見天皇對乃木的重視到了什麼程度。話題稍微說開一點,乃木一生中三次生死關頭,都是明治天皇親自下令,三次挽救了他的性命。最有名的上諭是乃木不能死。對乃木的一生來說,明治天皇既有知遇之德,更有救命之恩。天皇病重彌留之際,乃木一天內參34次探望,以致後來天皇一聽到腳步聲就說:“乃木又來了吧?”

明治天皇大葬之夜,乃木攜妻子自戕隨天皇而去,有很深的報恩心理在其中。

 

7203高地

 

日俄戰爭之前,乃木少將率部參加了日清戰爭。當時乃木統轄東京步兵第一旅團,所部的任務是攻克旅順口。當時的旅順口號稱天下第一關,清兵14000人駐守,大炮100多門。在乃木的指揮下,第一旅團僅用了一天就攻陷旅順口,乃木被稱為“軍神”,自此戰役開始。此後乃木升任陸軍中將。

 

1904年爆發的日俄戰爭,以陸軍作戰為先導,後來以日本海大海戰全殲俄國波羅的海艦隊為結束。陸軍與俄軍作戰,都在遼東半島,其中乃木所部第三軍的任務是攻克203高地,然後殲滅旅順港內的俄海軍艦隊,這一仗是乃木將軍軍事生涯中的巔峰,對此戰役的結局,世人褒貶不一。

 

日俄戰爭的陸軍之戰開始之時,乃木這樣的職業軍人,已經差不多成了戰爭機器。軍令下達,即將出征之前,乃木對愛妻靜子說:“我和兩個兒子都要上前線,你在家裡準備三口棺材,不管誰先死,都要等三口棺材一齊出殯”。話聽起來陰森森的,我總覺得這種話好像只有巴頓將軍這樣的打仗愛好者才能說的出來。

 

乃木出發的前日,突然傳來了先期出征遼東半島的長子勝典,在金州南山戰役中戰死的噩耗。是夜,乃木在日記中寫道:“無話可說”。次日出征。

 

旅順包圍戰,目的是為了消滅躲在旅順港內的俄旅順艦隊。日本海軍對躲在港內的俄艦隊無可奈何,因此想到,先用陸軍攻克旅順以後,從旅順郊外的203高地上用大炮轟擊港內的艦隊。因此攻打203高地是為了幫助海軍。

 

攻克俄軍的堡壘,第三軍可說是吃盡了苦頭。俄軍的堡壘號稱“永久性要塞”,最厚的地方據說達到17米厚,久攻不克,傷亡巨大。陸軍作戰,最不好打的就是攻堅戰,敵人躲在堅固的堡壘里,你以血肉之軀前去攻打,其難度可想而知。加上203高地的堡壘極為堅固,一般的大炮打上去,連個痕跡都留不下。最後,從日本本土運來26厘米巨炮,這種大炮需要先澆築水泥基座,一顆炮彈600公斤。有了這種巨無霸的大炮,戰鬥才算有了一些進展。

 

三次總攻擊,每次都死者如山。仔細讀一讀當時的作戰細節,真是令人感嘆戰爭的殘酷。一場總攻下來,漫山遍野都是死屍,敵我都有,雙方於是停戰收屍,這時候山坡上的雙方士兵,互相打招呼,甚至互通有無,你給我棵煙,我給你個啤酒什麼的。第二天戰鬥開始,這些前一天還在說笑的士兵就又一同陣亡了。有時候好不容易攻進了堡壘,後繼部隊上不來,攻進去的人也精疲力竭,雙方在堡壘里就是一片近身搏鬥,拳打腳踢,你咬我一口,我給你一個耳刮子,甚至往敵人臉上吐痰,甚至跑到廁所里舀來大便潑到對方身上……總之攻進去的人也是全軍覆沒,一個也活不了……

 

攻擊路線,從正面進攻,到側面進攻,幾番試驗,都沒有決定性的進展。第三軍的參謀長,是出身薩摩藩的伊地知中將,陸軍參謀總部的少壯派參謀們都看不起伊地知,認為他頭腦僵化,不會指揮。其實伊地知也曾留學德法,而且是炮兵專科的。也有人說,把伊地知派給乃木當參謀長,也是為了掌握薩摩藩與長州藩的平衡。平衡不平衡的先不說,當年丟失軍旗就是跟薩摩藩對陣,如今薩摩藩的人來給自己當參謀長,對乃木來說,真不知道是不是一生的促狹與諷刺。關於軍長與參謀長之間的關係,我們很少能見到記載的文字,但是我們能看到大量的關於伊地知中將與大本營的參謀和長官們之間,關於戰鬥方案的爭吵。一個很深的印象是:誰在前線誰作主。看一看日本的陸軍作戰,你就會發現,“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這句話就是說日本陸軍的。後來的侵華陸軍,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少壯派軍人“造反史”。誰的話也不聽,“愛國熱情”“民族主義”的二杆子勁頭兒一上來,什麼都敢幹,根本就不管後果。連攻克南京,其實都是下級軍官自作主張干的,上邊沒有這樣的命令啊。

 

話說回來,伊地知中將很固執,其實大本營的很多建議都值得他試試看,但是,說難聽點,這位參謀長有點兒剛愎自用。他跟乃木說:不聽他們的!我們自己打自己的,打場漂亮仗讓他們看!

 

大話吹出去了,但是遲遲攻不下來。乃木軍長也只能聽參謀長的,說實在話,我不知道乃木軍長為什麼不強硬一點,採納大本營的方案,而為什麼一味遷就參謀長。我想,如果這一仗乃木該負責任的話,就是他太君子風度了,應該再強硬一點或許會好一些。

 

久攻不下,一次次失敗的消息傳到東京,成千上萬的子弟死在乃木的麾下,老百姓也忍不住了,紛紛趕到乃木的住宅前往他家院子裡扔磚頭砸窗戶了!

 

到最後實在沒辦法,大本營實際上更換指揮官,把關東軍副總參謀長,乃木的兄長級的親密戰友,兒玉源太郎接替戰場全權指揮權,下了死命令。日本武士的傳統,日出戰鬥開始,日落回營休息。在203高地上,乃木軍長可能也是按照這個傳統來打仗的,兒玉一看,哥們兒,別玩了,沒時間了,晚上也別歇着了,不分晝夜連軸進攻!兒玉這一招果然見效,所以有人說兒玉是一位偉大的戰術家,也算不上戰略家。日本陸軍里真正的戰略天才,只有一個人,那就是石原莞爾。關於石原,將另作敘述。

 

俄國人在堡壘里也被大炮震得暈頭轉向,這一連軸轉,他們也受不了了,打到190511日,俄軍守軍司令斯德賽宣布投降,雙方在水師營會見,乃木接受俄軍投降。為了照顧敗軍之將的榮譽,乃木特意吩咐部下,不要舉辦任何迎接斯德賽的儀式,一切如常,淡然地接待了前來投降的敵人首領。

 

斯德賽將軍很抱歉地談到乃木將軍的兩個兒子都犧牲在戰場上,沒想到乃木將軍微笑着說:軍人之命,終於戰場,得其所哉。斯德賽聞此言,不禁肅然起敬。

 

值得一提的是,乃木固然是以勝利者的身份榮歸故里,伊地知參謀長,實際上是指揮不當而被貶黜,也給了個要塞司令官當。日本陸軍的“要塞司令官”是個閒職,其實就是給被貶的人準備的。石原莞爾被東條處分時,也當過要塞司令官。

 

俄國的將軍斯德賽,就沒那麼幸運了。據說他回國以後被押上軍事法庭,後來送到集中營,悲慘地死去。

 

8.乃木院長

 

日俄戰爭,日本取得了勝利。俄國陸軍的確敗走,但是說實話,日本陸軍也已經疲憊到了極點,俄軍撤退,大本營命令追擊,任何一個部隊都追不動了,實在是打不動了。

戰後雙方開會,討論賠償善後事宜,沒想到俄國瘦驢拉硬屎耍起了無賴,只同意從滿洲完全撤出,把他們在滿洲的權益全部轉讓給日本,至於賠款,一句話,要錢沒有,要命有一條!再要賠款咱們就接着打,反正我沒錢!

日本特使一看,碰上無賴了,也沒辦法,日本自己也打不動了,沒辦法,只得接受了這個沒什麼實際價值的戰爭結局。

消息傳到乃木耳朵里,對他的打擊可想而知。你想想看,光是自己的部下,死傷的子弟就是15千多人,這麼多人命,卻沒拿到一點賠償!死的有什麼價值啊?

 

日本軍人從戰場回國後,要向天皇“復命”。復命書要在天皇面前自己讀,一般都是吹噓自己如何英勇作戰,沒有辜負天皇的期望之類的自我吹捧,但是乃木的復命書卻是一部深刻自責與反省的“檢討書”,御前宣讀的時候,面對天皇,乃木讀到一半,思量起在自己手下陣亡的大量子弟,悲從中來,泣不成聲。

 

後來,乃木把天皇賞賜的金錢,一部分定製了30塊金表,贈與自己的老部下,其餘的部分,都用在了對死在自己的部隊裡的士兵遺族的撫恤和幫助上,沒有給自己剩下分文。

 

後來,乃木被天皇欽命學習院院長。天皇家族的孩子,上學都在學習院,到現在還是這樣。乃木院長管理學習院,也引進軍人氣質管理方式,嚴格管理,甚至在走廊里訓斥過小王子,就是後來的昭和天皇(大正天皇的兒子)。

 

9.隨天皇而去

 

1912730日,文治武功的一代大帝,明治天皇駕崩。

913日,是天皇國葬之日,這一天,乃木請攝影師來到家裡,他本人一身陸軍大將軍服,夫人靜子一身黑色素服,拍了一套照片,他說是為了給英國友人,其實,那時乃木心裡早已下定決心,這就是他們留給世人的最後留念。

 

本來,乃木將軍的本意是他一個人自殺,他本來的遺書裡提到,讓妻子繼承並管理乃木家族的一些財產。沒想到,在他自己準備最後關頭的時候,靜子夫人一身縞素推門進來,平靜地告訴他,她也想與將軍一同走。乃木沒有拒絕。兩個人平靜地開始等待皇宮方向的炮聲。

 

當晚8時,皇宮門前禮炮響起,大葬起靈。

以此為號,乃木夫婦進入生命的最後瞬間。夫婦二人相對正座,靜子夫人持短刀,由於緊張,連刺三刀都不得要領,而且都刺在右胸,乃木起身說道:我來幫你一把。

遂手持短刀刺入夫人心臟部位,夫人倒地而去。

然後乃木將軍回到自己的位置,跪地,先用戰刀割腹,割開腹部以後,把腰間衣服整理妥當,隨後把軍刀的刀柄抵住地板,自己將咽喉部位對準刀刃,用盡力將身體向着刀刃的方向壓下去。

 

一代名將,成就了他最後的輝煌。

 

10.詩人乃木

 

乃木早年文化學習成績很好,尤其是在舊體詩(日本人叫漢詩)方面,頗有造詣。堪稱一代能文能武的儒將。攻打203高地的戰火閒暇之餘,他還在作詩抒發感嘆,尤其是他那首《爾靈山》,就是203的中國話的諧音,至今,203高地的炮彈型紀念碑,上刻三個大字,也是“爾靈山”。(文革被毀,後重修。)

這裡僅錄乃木將軍在旅順作戰時的幾首詩作。

 

1.   金州城外之作

 

       山川草木轉荒涼

       十里風腥新戰場

       征馬不前人不語

       金州城外立斜陽

 

1.             爾靈山

爾靈山險豈難攀

男子功名期克艱

鐵血覆山山形改

萬人齊仰爾靈山

 

 

贊曰:“西鄉隆盛武士哉,大久保利通復武士哉,乃木大將,超乎其類之武士哉”。

 

 

2010/4/9

東京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9: “西藏自古就是中國的一部分”是達賴自
2009: 美國南北戰爭的幾個問題
2008: 知白守黑,網戰八之三
2008: 中國歷來就一個
2006: ZT:《揚州畫舫錄》:如夢如煙的乾隆盛
2006: (ZT) 楊開慧死刑執行過程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