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探索發現:“淅川楚墓”罕見積沙楚墓驚現上蔡(圖)
送交者: 哈喇組 2011年02月19日05:23:26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河南省文物管理局舉行新聞通氣會,有關專家詳解了已發掘近半年的上蔡郭莊楚墓的眾多謎團。據介紹,這是一個國內罕見的戰國早期積沙積石楚墓,墓葬的防盜措施極其精良嚴密,從中出土了大量編鐘、鼎等青銅重器,墓主初步判定為楚國分封在蔡的高級貴族。



【上】【中】【下】

  上蔡楚墓備受各界關注

  記者了解到,此前,人民日報等多家媒體曾聯繫採訪事宜,但因文物保護的原因遭到拒絕,目前在古墓發掘現場採訪拍攝的僅有中央電視台十套的《探索·發現》欄目組。

  郭莊楚墓,位於上蔡縣大路李鄉郭莊村,東距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蔡國故城3公里。據文物專家郝本性介紹,蔡國是西周時期一個重要諸侯國。周武王滅商以後,將他的五弟叔度分封到蔡,建立了蔡國,負責監視商朝遺民,因此,蔡國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蔡國故城曾作為蔡國國都達500年之久。由於蔡國南臨楚國,後來又被楚國吞併,所以在這裡,中原文化與楚文化融為一體,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防盜墓用心良苦

  去年冬天,盜墓賊對上蔡楚墓進行盜挖,當地群眾發現後上報文物部門。今年5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省文物局開始對其進行搶救性發掘。昨日在文物管理局提供的相關圖片上記者看到,挖掘現場警戒嚴密,水泥柱上架着鐵絲網,網上掛着多個“文物重地嚴禁入內”的紅色警示條幅。

  由於該墓地面上至今仍殘存2米多高的封土,自古就是盜墓者的目標。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孫新民說,他們在考古發掘中發現,該墓歷經古今12次盜掘,其中西南角的盜洞是漢代的。幸運的是,大多數盜洞沒有挖到墓底,墓中大部分文物保存完好,這歸功於該墓十分完備的防盜設施———罕見的積沙積石防盜方法。

  孫所長說,該墓距地下18米,墓道底距槨頂深達5米,墓室上邊填有厚達10米的純淨細沙,積沙之厚國內罕見。在槨頂及四周的積沙中擺放着上千塊石塊,大石塊重150公斤左右,小石塊也有數十公斤,石質紛雜,種類繁多。如此厚的積沙,使一般的盜洞很難見底,沙中的石頭也起到了擊打盜墓者的作用。而且墓壁接近垂直,在四角各有一條階梯狀的通道,形制十分特殊,足見造墓人的良苦用心。

  據介紹,除考古人員外,發掘現場任何人員禁止入內。為確保文物安全,上蔡縣公安局派出大批警察值勤。

  出土青銅重器國內罕見

  據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局長陳愛蘭介紹,此次發掘的墓葬共有兩座,南北並列,墓向朝東。一號墓為主墓,居於南部,墓室口部東西長25米、南北寬17米,深約18米,經過半年多的工作,現已取得初步的重要發現。該墓槨室正在加緊清理中,尚有大量文物未及清出,目前已出土的珍貴文物有圓形蓋印鼎5件、四龍耳銅鑒2件、雙龍耳方壺2件、簠3件、鬲1件、敦1件、浴缶1件、甬鍾3件、柱頭飾10餘件,石編磬10件,以及一些戈、矛、簇、車軎、馬銜等青銅器和一定數量的包金銅片、玉貝、海貝、骨質仿貝等。

  據專家介紹,這些文物中不乏精美重器,最大的圓形蓋鼎口徑80厘米,在楚國銅器中體量僅次於楚幽王墓鑊鼎;兩件四龍耳銅鑒口徑67厘米,形體較大;兩件雙龍耳方壺,花紋精美;石磬為實用器,質地精良,十分難得。

  二號墓位於北部,也是一座大型土坑墓,形狀與一號墓相似,距今約有兩千四百年歷史。有專家稱之為“豫南第一大墓”,目前已經出土的文物有考古價值極高的編鐘和大鼎。

  文物發掘的重大發現

  昨日的發布會上,文物專家蔡全法分析說,因為這座墓葬具有嚴密的防盜措施,盜起來不容易,所以得以留存下來,盜走的文物大概有1/3。而以往發掘的很多楚國貴族墓因為沒有積沙,因而銅器、玉器全被盜光。

  郝本性認為,蔡國當時是小國,受楚國影響較深,楚文化和中原文化在這裡既有融合又有對抗。該墓的考古發掘,為研究楚國歷史和文化提供了實物資料。根據墓葬的遺存初步分析,墓葬的時代為戰國早期,墓主可能是楚國分封在蔡的高級貴族。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該墓葬是繼上世紀70年代丹江水庫淅川下寺楚墓發掘後的又一重大發現。蔡和楚的關係史料記載缺乏,郭莊楚墓的發掘對研究蔡國歷史意義重大。春秋末期戰國初期史書中關於楚國歷史的記載幾乎是空白,隨着墓葬的發掘,墓葬內的鐘鼎銘文能補歷史之缺。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0: 蔣介石: 奢言抗日者,殺無赦
2010: 抗戰結束後毛澤東給中國人民的民主承諾
2009: 泥草馬是在說自然界生物鏈
2009: 毛澤東熱?
2008: ZT:中國古代學術發展的自然歷史進程:
2008: 從周作人49年的一首詩作看文革批儒(新
2007: 我在北京遠郊插隊的經歷(1975-1976)
2007: 知青上山下鄉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