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革命是下策,没路走时是最后的一策
送交者: 高伐林 2012年01月04日16:41:45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在信息通畅的正常社会中,爱好历史,本来跟有人喜欢钓鱼、集邮、乒乓球一样,只是人们众多业余兴趣之一;但在当今中文现实世界,尤其是在中国大陆,却有了抗拒谎言、寻求真相这样更深一层的涵义——毕竟,像我这样年纪的人,在从古到今的各种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上,都被骗了半辈子!


  老高按:上个月,在我的博客文章《不能“告别革命”,也该“告别革命史学”》后,署名为“过路”的朋友写下一段精彩的富有激情的话:
  “革命史学”必须告别,但是只要这个世界仍有顽固如中共这样的统治者,“革命”就永远告别不了。
  刻意的告别革命,只能剥夺普通人最后的手段,这是上天赋予的最后的捍卫自己权利的手段。他们用革命的手段上台了,之后的人就得告别革命了,天底下没有这个道理。谁愿意革命,就让谁革命吧,别人无权干涉。
  有些统治者能听懂的就只有子弹的呼啸声!

  2011年以来,关于“革命”得失是非的讨论声浪高涨。此前李泽厚、刘再复关于“告别革命”的命题就曾经引起过纷纷议论,而随着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反思,外有海外学者芦笛声称:“社会进步必须靠统治者的让步才能实现,中国式斗争只能造成社会倒退”;内有“80后”韩寒扬言:“革命是一个听上去非常爽快激昂并且似乎很立竿见影的词汇,但是革命于中国未必是好的选择”,更多的人卷进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过路”的看法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的。
  关于韩寒的看法,许多人怀疑甚至痛诋他被“招安”,在我看来,毋宁看作是他试图发出超越左右、超越朝野的独立声音。明镜集团老总何频认为,韩寒的看法,与李泽厚、刘再复所提出的“告别革命”相类似,是对中共长期以来鼓吹革命、发动暴力革命夺得政权、并把持政权的否定——在中国,批评革命等于批评中共;质疑革命的合法性,就等于质疑中共的合法性(大意)。仔细揣摩韩寒的话,我觉得何频这一看法颇有道理。
  我也想介绍中国另一位学者陈子明的精彩看法。2011年11月6日上午,刘迪追思会在北京召开——1976年清明节“天安门事件”中被《人民日报》点名的“反革命分子‘小平头’”刘迪,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大概都记忆犹新。他因病于2011年10月18日去世,好友称之为“中锋在黎明前死去”,并评价他“一生清白,没钱没车没房,两袖清风,有情有义有德”。
  陈子明在追思会上说:吴思认为,“权利”、“利权”,这些对“right”翻译都不到位,比较到位的是“本分”。刘迪也讲到“本分”,他说做工是工人的本分,种地是农民的本分,“奋起造反是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的本分”。他去参加“四五”运动,就是本分。
  陈子明还说,奋起造反是古今中外都共通的概念。毛泽东的名言,“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中国传统文化也提倡反抗暴君,反抗暴政,武王伐纣就是一种正义的行动。孔孟之道也是鼓励反对暴政,从这个角度说,“造反有理”这句话是对的。孟子讲过,“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所以我说孟子、美国独立宣言的作者杰斐逊、马克思、毛泽东,乃至隐士刘迪都一致认为:反抗暴政是一种本分”。

  有朋友会问:你老高既然说陈子明、“过路”的看法精彩,但你又着力介绍芦笛、韩寒们的看法,你还说,“中国也有了这一百年的血的教训。中国要解决的问题、要达到的目标,既然是成为富强、民主、正义的现代化宪政强国,那么就要寻找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的代价最小、收效最大的最佳途径”,要“好好认识、寻找、发掘更多的实现宪政的方案,对辛亥革命之后的‘二次革命’、土地革命等等被执政者奉为正朔的暴力夺权、掌权的道路,可能会极力避免”云云……你是不是自相矛盾?或者,你是不是徒劳无功地想将两个根本对立的看法捏到一起?
  我说,朋友,学者们对于“革命”的看法,未必像你想的那么对立,我介绍各方面的意见,意图之一,就是要从中寻找共识——当今之世,最需要的就是搭建交流平台,寻找共识。我说的是“极力避免”暴力革命,与“过路”将“革命”视作“上天赋予的最后的捍卫自己权利的手段”——请注意“最后”这一说法——真的就是水火不容么?
  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最言简意赅讲得清清楚楚的,是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的总策划之一郑佳明在一篇演讲中的几句话——请注意他说的是万不得已而为之——与我说的极力避免”,与“过路”说的“最后的手段”,异曲同工

  革命是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万不得已而为之,革命是下策,在没有路走的时候下策也是一策,但是有路走的时候千万不要轻言革命。

  下面是我为《新史記》杂志最新一期所写的一篇短文。


打造全媒体的《新史记》


高伐林,《新史记》第5期


  人们是不是正在离历史而去?
  历史爱好者时常感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个世界,如此五光十色、日新月异,这个世界的人们,面临现实如此之严峻的挑战和如此之缤纷的诱惑,视野中财经、娱乐越来越成为关注的中心,而“历史”则越来越边缘化。
  说起来,这其实也是正常现象:毕竟,人们生活在现实之中,历史只是奢侈品,既不能当饭吃了果腹,也不能当衣穿了御寒,也不如声色犬马能让人沉浸在梦幻之中。
  难怪出版商在叹息“历史题材的图书销量在节节下降”;难怪媒体人在报告“历史杂志难以为继”;难怪国内有些门户网站索性取消“历史”板块……眼见得我这种对历史情有独钟的人,成了日见其少的遗老遗少!
  对我这种说法,有人不以为然。我在万维开设的博客上,有位朋友肖薇就告诉我:
  这要看在什么地方。最近听到耶鲁大学牟岭博士的演讲,提到在一项本科学生参与的调查中,2007-2008学年度最热门的专业依次是:
  1. 历史学,186人,占13.2%(196人,2005-2006)
  2. 经济学,166 人,占 11.5%(147人,2005-2006)
  3. 政治学,163 人,占 11.41%(188人,2005-2006)
  4. 生物学,94 人,占 6.58%(76人,2005-2006)
  …………
  这或许是个能令历史爱好者宽心的消息,不过细想,也未必真能宽心。正如这位朋友所说“这要看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呢?第一,是在美国,而不是中国;第二,是在美国的精英阶层,他们的代表性毕竟有限;第三,就从这个数字看,仅仅两年,首选历史为“最热门的专业”的人,就从196人下降到186人,超过5%。恐怕正说明年轻人确实在离历史而去。
  在这种趋势下,明镜集团逆势而上。不仅办起了《新史记》双月刊,而且还创办了“明镜历史网”,难能可贵——“明镜历史”这个名称不论其初衷为何,在人们看来,不是颇有“以史为镜”的意味吗?
  这个网站,与《新史记》互为支撑,稿件互享,虽是草创,却已经粗具框架,短短时间,已经推出大量史料、史论、历史照片和视频。更令人兴奋的是,“新史记-明镜历史网”目前正在向“全媒体”方向进军,已经有了推特、Facebook等多种版本,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读者只要在该网站的右上角“Follow by Email”处填上电子信箱,就能每日收到“历史日报”。对关注历史的人来说,这不啻开通了一列直达车。
  读者还可以通过手机订阅,未来的“新史记-明镜历史网”可以在所有移动电子媒介上呈现。
  在信息通畅的正常社会中,爱好历史,本来跟有人喜欢钓鱼、集邮、乒乓球一样,只是人们众多业余兴趣之一;但在当今中文现实世界,尤其是在中国大陆,却有了抗拒谎言、寻求真相这样更深一层的涵义——毕竟,像我这样年纪的人,在从古到今的各种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上,都被骗了半辈子!
  只有了解历史,您对现实才有更深切的把握,您对自己的未来才更有主动权。在此希望所有人都能关注并涉猎历史,也祈愿历史“发烧友”,都能找到您的集结地点!

  明镜历史网网址:www.mingjinglishi.com
  Facebook上的“新史记-明镜历史网”:www.facebook.com/xinshiji  
  推特上的“新史记-明镜历史网”:www.twitter.com/MingJingLiSh
  “新史记-明镜历史网”电子邮箱:xinshijizazhi@yahoo.com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1: 毛泽东和他的女人们(多图)
2011: 李志绥之死--本人高度怀疑他是因为内疚
2010: 唐太宗晚年生活荒淫:连弟妹都不放过
2010: km: 在美反美,在华反华
2009: 瓦斯弹: 中华民国之父----袁世凯
2009: 毛泽东认为文艺是有阶级性的,到底对不
2008: 传奇原是讹传:牛顿的苹果、瓦特的壶盖
2008: 中共的精英政治和她的生物社会学基础(
2007: 谁是毛泽东的接班人?(zt)
2007: 谁是毛泽东的接班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