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被朱鎔基害得最苦的是農民
送交者: 起*軒 2012年03月25日07:53:19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被朱鎔基害得最苦的是農民 
 

 朱鎔基任上最明顯的失敗是他的農業政策,這一點連他自己也不得不 
承認。但是,朱鎔基的農業政策為什麼會失敗呢?中共農村會議事實上對 
此作了回答。會議的文件強調要"把握國情,了解農村,尊重農民",言下 
之意朱鎔基沒有把握國情,不了解農村,也不尊重農民。 

  當年朱熔基上台,是臨危授命,倉促上陣,對於執掌國家大 
權完全沒有準備。朱鎔基最大的特點是不了解下情,而且不懂裝 
懂。朱鎔基的問題不僅是無知,而在於無知而又要自以為是,這樣出笑話 
就不可避免了。象大陸許多長期生活在城市的居民一樣,朱鎔基經歷過食 
物短缺的漫長歲月。由此形成了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農產品的基本問題 
是供給不足。其實,農產品過剩的跡象早在八十年代就出現了,但是由於 
城裡人的話語權大大超過了農民,加上當時的消費選擇空間太狹小,公費 
吃喝和濫發實物濫發獎金盛行,食品價格在扭曲的需求強勁增長的推動下 
,高居不下,更加重了朱鎔基對農產品,尤其是糧食短缺的信念。因此, 
從一開始,朱鎔基就從城裡人的偏見出發,對整個農業問題形成了完全錯 

誤的大判斷。

 

按照計劃經濟的邏輯,既然基本趨勢是短缺,政府管制就是 

必要的。因此,朱鎔基上台之後第一個重大的農業政策,就是把李鵬放開 
的糧食自由交易緊急中止。朱鎔基人為阻斷了地方之間的糧食交易,使各 
地政府和農民的庫存大幅度增長。庫存的增加進一步刺激了糧食價格的上 
漲,造成1994至1995的通貨膨脹。朱鎔基不能理解價格上漲的真正原因不是短缺而是庫存的過量增長,反而採取各種措施,刺激供給的增長,結果 終於導致1996年糧食全面過剩再度爆發。執迷不悟的朱鎔基以為過剩僅僅 是暫時的,不顧所有人的勸告,在1998年發明了他著名的三項政策,即所謂"敞開收購,封閉運行,順價銷售"。這個政策荒唐到了無法執行的地步,並使政府付出了沉重的財政代價。 

  朱鎔基對大陸農村無知導致決策失誤的另外一個事例就是農村稅費改 
革。在朱鎔基看來,農民負擔重,本質上是因為農村貪官太多。這是民眾 
中流行的看法,但卻不是事情的本質。真實的情況是,大陸當局讓農民承 
受了太多的公共負擔,尤其是讓農民負擔九年義務教育,農民的微薄收入 
已經不堪重負。農村基層官吏對農民的巧取豪奪只是在這個大背景下發生 
的。正如李昌平的故事所揭示的,是中央的政策迫使基層政權橫徵暴斂。 
但是,朱鎔基卻天真的以為,他可以不對農村實行重大的收入轉移就可以 
減少農民的負擔。直到稅費改革已經全面開展,他才發現了自己的無知, 
緊急剎車。 

  亡羊補牢,稅費改革的失誤並沒有導致多少嚴重的後果。朱鎔基對農 
民問題最大的無知,並且事實上導致了嚴重後果的是他不懂得加速城市化 
對中國大陸長期發展的重大意義。朱鎔基象許多長期生活在大陸城鄉隔絕 
的制度下的城市居民一樣,不能也不敢設想給農民移居城市的自由會是什 
麼景象。因此,朱鎔基企圖在不加速城市化的前提下,解決農民的收入問 
題,而把城市化的難題留給後人。因此,人們可以經常聽到朱鎔基講農民 
收入問題,但是卻很少聽到他講城市化。朱鎔基執掌經濟的十年,其實是 
中國大陸加速城市化最好的時機。出口加工業的迅猛發展給內地農村勞動 
力提供了大量在沿海就業的機會,但是由於朱鎔基從來沒有認真地考慮過 
城市化的問題,他沒有能夠利用這個機會來加速大陸的城市化。千千萬萬 
為沿海城市的繁榮付出了血汗貢獻的內地農民只能不情願地回到鄉下去。 
朱鎔基貽誤了他們的青春,更貽誤了他們的後代。

朱鎔基在上海自責時坦言說:近七、八年來,金融狀況一直處於崩潰的危機,是給內部官僚侵吞掉,給內部官僚與外界勾結詐騙掉了。金融系統不良資產中有三分之一是被人為有意識犯罪侵吞、詐騙、造假、收賄、外流了。上海市是重災區。有的領導幹部負有瀆職過失責任,有的領導幹部涉及經濟犯罪活動。

然而,這些只是問題的一方面,七、八年來,中國的金融市場從東南亞的金融風暴到人民幣不貶值,從所謂的經濟「軟著陸」到今天要求人民幣升值,無不顯示出種種病態,而朱鎔基當時的金融政策則是這個千孔百瘡的制度的病源體。他個人不遺餘力地保護了泡沫經濟的破滅。

九十年代末,由泰國貨幣泰銖貶值的壓力而引發的東南亞金融風暴席捲全球,中國承諾了人民幣「不貶值」的巨大風險,而且「平穩地」度過了風險,這似乎是一大奇蹟,現在回過頭來看,這個「不貶值」的金融政策是犧牲了千百萬工人、農民的利益而換取的。

當時,中國無論是外匯儲備,還是外債規模、實際利用外資金額,中國都居世界前列,外國債權人如果申手要債,已將資金早就用的不知去向的官員們只能乾瞪眼了,同時,中國的金融市場存在著巨大的系統性風險。第一,獨資商業銀行的呆帳、壞帳等不良資金數千億元,儲戶存款占相當大一部份在借貸中成了借貸出去的死帳,第二,負債資產是個沉重的十字架,在泡沫經濟的漩渦里滾動,在泰國銖、馬元、菲律賓比索和印尼盾相繼貶值的同時,朱鎔基的政策做出了鋌而走險的舉措:人民幣不貶值!

「不貶值」的直接後果是產品出口一路下滑,外資財團老闆將資金抽走。農民是最直接的受害者。九七年下半年開始,市場上大量農副產品積壓和價格下跌,農民種植的糧食、棉花價格在九六年的基礎上下跌了大約二十五個百分點,牲豬、禽類、淡水養魚下跌了三十個以上的百分點,產500克稻穀要0、5元的成本,而銷售價達到最低點的0、43元(一瓶500克的礦泉水1、5元,只有礦泉水一半的價格),產500克小麥成本0、6元,銷售價只有0、55元;勞動力不算,僅投入的化肥、農藥及苛捐雜稅就高於商品的產價。到處積壓的農副產品不僅阻撓了外銷,也影響了內銷,工人、農民收成不景氣,內需銳減。千百萬的農民收入都是入不敷出。部份農場主高息借貸資金,而糧食價格逐漸下跌,虧損的血本無歸。

受損失最大的是養殖業專業戶,中原平原、華東、華南一帶受地方政府鼓勵養殖甲魚、螃蟹等專業戶更是悲慘的命運,產品從產地到出口一路受阻,價格一步一步狂跌,甲魚從原來的每公斤八百多元的高價下跌到每公斤八十多元,到了九九年下跌到每公斤四十多元,螃蟹從原來的每公斤二百多元下跌到每公斤四十多元,收入僅是投入的一個零頭,他們「望水興嘆」,無力回天,這些養殖戶多數是高息借貸,虧損的傾家蕩產,有的被債務所迫而自殺的事件層出不窮。一些人昨天還是腰纏萬貫的富翁,一夜之間就成了一無所有的窮光蛋。

農民承受了價格下跌的壓力,鄉鎮企業和工人更是承受了巨大的壓力。由廉價勞動力生產的化纖、輕紡產品、手工藝品出品滯銷,價格不斷下跌,加上銀行借貸受到控制,小型企業很難貸到款,大多數鄉鎮企業被迫關閉,據中國《鄉鎮企業報》二000年底報導,僅兩三年時間裡,中國鄉鎮企業占百分之六十的關閉,占百分之九十五的存在著三角債。

企業形勢不景氣,工人更是最直接的受害者,企業老闆只有在剋扣工人工資上大做文章,從沿海城市到內地工廠,普遍存在著降低工人工資的現象,有的甚至不給工錢,一些背井離鄉的打工仔、打工妹辛苦的工作一年後拿不到工錢空空而歸。

朱鎔基的金融政策向世界承諾人民幣「不貶值」,實際上是農民拿錢為國家堵了金融風暴的漏子,是犧牲工人的利益擋住了金融風險的訣口,從九七年到二00一年,當權者將經濟負擔通過所謂地「軟著陸」的方法一步一步地轉嫁到工人、農民頭上了。

負擔的轉嫁是多環節多層次的,負擔轉嫁後,牢牢掌握著流動資金的少數大財團和有錢的暴發戶漁翁得利,廉價的產品成了他們進一步發財的渠道。今天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呼聲則是無數的農民、工人損失的利益換來的。

朱鎔基在就任時曾信誓旦旦地說:不管前面是地雷陣還是萬丈深淵,我將義無反顧地跳下去(大意)。實際上他不敢、也不可能跳下去,他的金融政策逼迫無數的工人、農民跳了下去。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1: 解放軍四野曾有3萬名日本兵
2011: zt茉莉花失敗會導致CIA/NED對帶路黨(
2010: 《陳潔如回憶錄》辨偽談
2010: 陳潔如回憶錄:蔣介石將梅毒傳給我
2009: 陽光在多城:百年性情·北洋·張作霖
2009: 朱總理自己兩袖清風兒孫雞犬升天值得水
2008: 如果這是宋史 (三十四)
2008: 中共不會讓達賴喇嘛放棄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