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共產黨教父列寧投靠日本特務機關考
送交者: ByStander 2012年04月20日04:28:27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共產黨教父列寧投靠日本特務機關考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俄語: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Ле́нин),本名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Ульянов,1870年4月22日-1924年1月21日),俄國律師、政治人物,“列寧”是他從事犯罪活動後的化名。
    
     以下的文章來自“維基百科”,都有資料來源的出處,特別摘錄餵養中國讀者。 (博訊 boxun.com)

    
    這些有關布爾什維克主席列寧的傳記表明了兩點:
    
    1、列寧25歲開始患有梅毒,終身不能痊癒:
    
    但以色列學者通過研究歷史文獻,得出了列寧可能死於梅毒的診斷,並在《歐洲神經學》期刊上發表文章。一方面Eliezer Witztum博士表示“持懷疑態度是有益的,但關鍵是這裡還有大量醫學問題亟待解決。”同時他也表示“我仔細閱讀了列寧在最後三年病情逐漸惡化的所有相關材料,其中描述的病症與官方公布的動脈硬化根本不符合。”蘇聯解體後,公開的文獻表明,早在1895年醫生就建議列寧治療梅毒。文獻提及主管屍體解剖的病理學家Alexei Abrikosov,受命證實列寧並非死於梅毒。Abrikosov 在屍體檢驗中沒有提到梅毒,但是血管損害、癱瘓和無力都是典型的梅毒症狀。1923年,列寧的醫生給他使用了當時用於治療梅毒的阿斯凡納明(治療梅毒的特效藥)和碘化鉀。
    
    
    2、列寧34歲收到日本特務的百萬金元的活動經費:
    
    1904年,日本帝國政府派了駐俄武官明石元二郎與列寧見面,願意撥給當時金額100萬日圓,供應革命需要。列寧本來以「此為吃裡扒外,背叛祖國!」,拒絕接受。明石則表示「沙皇為斯拉夫暴君,列寧有少數民族加梅人的血統,要代替弱小民族人民發聲,打倒剝削者,才是馬克思主義的道理。」列寧被說服,於是同意接受款項。
    
    
    
    目錄
    1 早期生活
    2 早期革命時期
    3 1917年俄國革命
    4 上台執政
    4.1 立憲會議
    4.2 退出一戰
    4.3 建立契卡
    4.4 遭遇刺殺
    4.5 建立蘇俄
    5 治理蘇俄
    5.1 國內及周邊戰爭
    5.2 經濟政策
    5.3 社會政策
    5.4 共產國際與蘇聯
    6 晚年
    7 保存遺體
    8 主要著作
    9 參考數據
    10 外部鏈接
    
    
    早期生活
    
    年約17歲的列寧1870年4月22日(儒略曆4月10日)列寧出生在俄國辛比爾斯克省辛比爾斯克市(現烏里揚諾夫斯克州烏里揚諾夫斯克市),他有俄羅斯人、摩爾多瓦人、卡爾梅克人、猶太人、伏爾加德意志人及瑞典人的血統。他的父親名叫伊利亞•烏里揚諾夫,是在辛比爾斯克行政區內公內學校的督學。母親名叫瑪麗亞•烏里揚諾娃。
    
    1887年5月20日其兄亞歷山大•烏里揚諾夫在彼得堡大學生物系就讀時因參加民意黨謀刺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的行動被絞刑處死[1]。同年,列寧中學畢業,進入喀山大學法律系學習,大學一年級時參加學生運動被開除學籍,流放到喀山省的偏僻農村監視居住,後因為其母向公家申請,列寧改流放到薩馬拉省烏里揚諾夫,其姐夫所居的農村,但仍繼續被警察公開監視。列寧在此自學了大學法律系課程以及馬克思主義著作,特別是《共產黨宣言》、《資本論》等,由此接受並一生堅信馬克思主義。
    
    1892年,列寧寫下了其第一本着作《農民生活中新的經濟變動》。同年,獲得沙俄政府教育部批准,以彼得堡大學法律系校外旁聽生資格赴彼得堡參加大學畢業國家考試,獲金質畢業獎章與大學畢業證書。隨即進入彼得堡一家律師事務所從事見習律師,並參加了當地馬克思主義者組織的工人小組活動。
    
    早期革命時期
    
    列寧,1895年12月1893年之前,列寧在伏爾加河畔的港口城市薩馬拉擔任律師[2],同時積極參加革命宣傳,並加入了當地的馬克思主義團體。隨後移居聖彼得堡,創立了“聖彼得堡工人解放協會”。1894年寫了《什麼是“人民之友”以及他們如何攻擊社會民主主義者?》,批判了民粹派的觀點和政治綱領,闡述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論述了工人階級作為先進、革命階級的作用。
    
    1895年秋,列寧統一彼得堡所有馬克思主義工人小組,創立工人階級解放鬥爭協會;12月7日再次被捕,被當局判罰14個月監禁,關押在聖彼得堡監獄中。1897年2月,剛剛出獄列寧被流放到東西伯利亞葉尼塞省米努辛斯克區的舒申斯克村——一個遠離公路幾百英里的偏僻村莊。在這裡,他結識了將馬克思主義引入俄國的著名學者普列漢諾夫和一些知名人物。1898年6月,列寧與社會主義活動家娜德斯達•克魯普斯卡婭結婚。在流放期間,他撰寫了30篇以上的理論著作,其中《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於1899年4月完成並出版發行,本書首次以“弗拉基米爾•列寧”作為他的筆名[3]。1900年流放期滿,列寧曾被允許回到聖彼得堡(1924年~1991年改名為列寧格勒),隨後赴瑞士日內瓦大學留學,然後又到斯圖加特、慕尼黑、萊比錫、布拉格、維也納、曼徹斯特和倫敦,從事反政府的職業政治活動。在德國慕尼黑他與馬爾托夫合作創辦了第一份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報紙《火星報》,然後先後在萊比錫、倫敦出版。期間他使用過很多化名,最終以“列寧”作為正式名。
    
    1901年~1902年,列寧撰寫了日後在俄國革命中極具影響力的《怎麼辦》一書;該書明確表示反對伯恩斯坦的修正主義,批評黨內的“經濟派”路線,認為落後群體應接受先進群體的領導,要求把黨建設成一個以“職業革命家”為先鋒核心、有着嚴密組織紀律的機構(即民主集中制)。
    
    1903年列寧出席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二次代表大會,會議中列寧的觀點遭到馬爾托夫、托洛茨基等人的反對,其思想被批評為“雅各布賓主義”。由於原則性問題的矛盾,黨內逐漸分裂為以他為首的布爾什維克(意為多數派)和以馬爾托夫為首的孟什維克(少數派)。
    
    1904年,日本帝國政府派了駐俄武官明石元二郎與列寧見面,願意撥給當時金額100萬日圓,供應革命需要。列寧本來以「此為吃裡扒外,背叛祖國!」,拒絕接受。明石則表示「沙皇為斯拉夫暴君,列寧有少數民族加梅人的血統,要代替弱小民族人民發聲,打倒剝削者,才是馬克思主義的道理。」列寧被說服,於是同意接受款項。
    
    1905年俄國革命爆發後,列寧領導召開了只有布爾什維克派參加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三次代表大會,制定了布爾什維克在這次革命中的策略。在此次革命的高潮11月上旬,列寧歸國回到彼得堡,直接領導布爾什維克中央委員會和彼得堡委員會並參加黨的機關報《新生活報》的編輯出版工作。1906年被選入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主席團。革命失敗後,列寧於1907年12月離開俄國[4],流亡在西歐的巴黎等地,在相對貧困的條件下堅持從事政治寫作[5]。為回應對社會主義革命問題的爭論,他在1908年完成了《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一書,概括了恩格斯逝世後的發展成果,對修正主義和資產階級唯心主義進行了批判,堅持了哲學的黨性原則,捍衛了無產階級政黨的世界觀,發展了辨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日後成為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哲學原理。
    
    他忙於參加歐洲各地的社會主義集會活動,如1912年的布拉格代表會議,把取消派開除出黨。列寧曾在巴黎與社會主義革命者依涅莎.阿爾曼德相識,兩人建立了秘密的情人關係。
    
    列寧批評那些支持本國戰爭的社會民主黨,聲稱第二國際已經死亡,提出了“變帝國主義戰爭為國內戰爭”的口號。戰爭期間,他居住在奧地利波羅寧鎮時,曾被當局短暫扣押。隨後他於1914年搬到中立國瑞士的伯爾尼,後來又搬到了蘇黎世[6]。並且在1915年8月寫的《論歐洲聯邦口號》一文中第一次提出社會主義在少數甚至單獨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內也可以取得勝利。1915年9月,他在瑞士參加了反戰的齊美爾瓦爾德會議。列寧作為齊美爾瓦爾德左派的領導人,主張應把帝國主義戰爭轉化為階級戰爭,呼籲工人階級藉機發動內戰奪取政權。而會議中的多數派否決了他的主張,認為應把會議綱領限制和平主義的範圍之內。在第二次於瑞士的召開的反戰會議中,他率領齊美爾瓦爾德左派重申主張,但最後只得到了一個妥協的宣言[7]。
    
    1916年春季,列寧在蘇黎世完成了另一部理論著作《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在批判論敵考茨基的同時,卻也諷刺性的普及了後者在19世紀的觀點[8]。
    
    1917年俄國革命
    
    列寧乘坐的列車,1917年4月到達聖彼得堡芬蘭站1917年俄國爆發了二月革命,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羅曼諾夫王朝的統治被推翻,成立了以社會革命黨和憲政民主黨為主的各黨派聯盟俄國臨時政府。同時聖彼得堡也成立一個蘇維埃。此時尚在中立國瑞士的列寧深知自己需要馬上返回俄國,但由於鄰國陷入了一戰無法直接通行。儘管如此,瑞士共產黨人弗里茨•普拉廷積極與德國當局協商,德國也希望能利用列寧緩解同俄國在東線的戰事,於是同意協助列寧乘坐由德國安排的“密封列車”回國。列寧穿越德境後乘船到達瑞典,在瑞典共產黨人奧托•格日姆倫、圖雷•尼曼等人的幫助下,他順利經過斯堪的納維亞,於1917年4月16日乘坐火車到達聖彼得堡的芬蘭站[9]。
    
    列寧歸國後迅速成為布爾什維克運動的領袖。他提出了著名的《四月提綱》[10],指出俄國革命必須由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向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過渡,反對所謂的“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抗議其故意拖延立憲會議選舉,並提出“一切權力歸蘇維埃”的口號。起初由於他政治上的左傾使黨陷入了孤立,然而後來他的不妥協立場卻使所有不信任臨時政府的人把布爾什維克視為自己的陣營,擁有了這樣一群“奢侈的反對者”布黨不再承擔政府政策的責任[11]。而反對布爾什維克的黨派領袖克倫斯基等人則指控列寧是德國派來的間諜[12](諸多資料顯示[13][14])。
    
    
    偽裝成 "Vilén"的列寧,戴着假髮並刮掉了鬍鬚,1917年8月11日,逃亡到芬蘭策劃政變。
    1917年7月,聖彼得堡發生了“七月事件”,臨時政府鎮壓了布爾什維克所支持的示威遊行的工人和士兵,並宣布通緝列寧等布爾什維克領導人。列寧認為時機尚不成熟,暫時放棄了武力奪權的想法[14]。他潛伏至拉茲里夫湖畔的草棚里,繼續指導革命鬥爭,8月9日離開俄國本土到達芬蘭(當時處於半獨立的處境),其時完成了《國家與革命》的寫作[15],指出了無產階級打碎資產階級國家機器的意義,規定了工人階級在創造國家機器方面的任務,論述了國家消亡的經濟基礎,揭示了共產主義兩個階段的基本特點。9月7日,俄軍總司令科爾尼洛夫發動旨在推翻臨時政府的政變,後者不得不向布爾什維克的赤衛隊求援。政變最終被粉碎,而布爾什維克也藉機壯大了自己的力量。列寧分析了新的形勢後,在9月12日到14日給布爾什維克中央委員會、彼得格勒委員會和莫斯科委員會寫的兩封指示信里,明確提出了通過起義奪權的方案,並於10月7日從芬蘭秘密返回彼得格勒。他起草了由黨中央全會通過的武裝起義的決議,於10月24日夜間到達斯莫爾尼宮親自指揮起義。
    
    10月25日晚(公曆11月7日)發動了十月革命,擁護布爾什維克的工人、兵士和水兵於次日凌晨2點占領臨時政府所在地冬宮,宣告推翻俄國臨時政府,成立“工農臨時政府”。表示立即舉行立憲會議選舉,並要求排除自由主義左派憲政民主黨,建立清一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府,即“一切權力歸蘇維埃”。11月8日,列寧當選為第一屆蘇維埃政府主席,頒布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上台執政
    
    列寧發動十月革命奪權後,表示立即召開立憲會議[16],實現社會主義民主選舉。同時限制新聞自由[17],打壓憲政民主黨。然而選舉的結果卻是社會革命黨以明顯的優勢擊敗布爾什維克勝出。結果列寧又表示“依靠民意,但也不能忘記步槍[18]”,於1918年1月5日解散了在彼得格勒塔夫利達宮的立憲會議,並逮捕了反對布爾什維克黨派的議員,重新建立由布爾什維克和左派社會革命黨組成的聯合政府,並用軍隊鎮壓了反對解散立憲會議的示威者,隨後稱“一切權力歸立憲會議”是反革命的口號,引起了社會革命黨、孟什維克、憲政民主黨等黨派的激烈反對。
    
    
    布雷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
    
    布爾什維克上台後,俄國和德國仍然處於交戰狀態。列寧主張接受德國的條件退出一戰,布哈林認為應繼續進攻解放德國,托洛茨基則支持不戰不和。起初列寧支持率占少數故停戰決議沒有被通過,而隨着德國軍隊的推進,部分領導人改變了立場,最終於1918年3月3日,同德國簽署《布雷斯特和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條約使波蘭、愛沙尼亞、立陶宛、拉脫維亞,烏克蘭、芬蘭,格魯吉亞等國紛紛獨立,使俄國喪失了大片領土,激起國內民族主義者的強烈不滿。左派社會革命黨也因此與布爾什維克發生分裂,於同年3月退出了聯合政府。
    
    建立契卡
    
    為維護布爾什維克政權打擊反對陣營勢力,1917年12月20日,列寧決議組建了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安全機關全俄肅清反革命和怠工特設委員會(簡稱契卡)。任命捷爾任斯基為契卡主席[19]。1918年2月,中央委員會發表了《人民委員會告會俄國勞動人民書》,列寧在《社會主義祖國在危急中》法令中,親手加入"資產階級中有勞動能力的男女,均應編入挖壕營,受赤衛隊負監視,反抗者槍斃。……所有敵方奸細、投機商人,暴徒,流氓,反革命煽動者,德國間諜,一律就地槍決。"[20] 等內容,賦予契卡機關擁有不經審判便可執行槍決的權力。1918年9月,列寧公開聲稱要製造一場針對資產階級反革命的“紅色恐怖”[21],給社會製造了極大的恐慌。不同學者的研究表明,從1917到1922年間,契卡的絞死和槍決的人數可能達到數十萬至數百萬人[22][23][24]。 受害者不僅僅是反對派的成員,還包括了社會各個階層的平民,前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全家也被殺害。一些馬克思主義者及社會民主黨人紛紛譴責列寧,孟什維克領袖馬爾托夫和德國馬克思主義先驅考茨基稱其統治為“恐怖統治”[25][26],俄國馬克思主義之父普列漢諾夫也稱列寧“成為新的羅伯斯庇爾”。
    
    遭遇刺殺
    
    列寧和弗里茨•普拉廷,1919年1918年1月14日,列寧在彼得格勒完成一次演講後,和瑞士共產黨人弗里茨•普拉廷共同乘一汽車,在過橋時,突然遭遇12名不明身份的槍手猛烈射擊。普拉廷急忙將列寧的頭部按在座位下,而他自己掩護列寧的手卻被打得鮮血直流[27]。事後契卡人員未能抓獲槍擊者,也未能確定殺手的身份。據後來移居國外的行刺者透露,組織這一行動的是沙科夫斯基公爵,他為這次行動贊助了50萬盧布。
    
    
    神秘的盲人女殺手范妮•卡普蘭
    
    1918年8月30日,列寧在首都莫斯科郊外米赫爾松工廠對工人演講後剛要踏上汽車,一位女性上前與其交談,正在列寧回答她時,一支握勃朗寧手槍的手在三步遠的近距離伸了出來,接着響起了三聲槍響。第一發子彈擊中列寧左肩,第二發擊中他的左胸並穿頸而過,第三發卻打中了正在與他談話的女性[28]。列寧當即倒地不省人事。恢復意識後他拒絕前往醫院治療,因為他認為可能會有下一次暗殺等待着他,遂被迅速帶往克里姆林宮。第二發子彈的位置很危險,醫生無法將其取出。子彈沒有刺穿左肺,但由於血液流入肺臟,情況仍很緊急[29]。而列寧依然繼續工作,身體狀況逐漸恢復。但此次暗殺事件給列寧的健康帶來嚴重的影響,很多人相信他晚年的中風與此有關。這次暗殺同時也引發了部分民眾對列寧的個人崇拜[30]。
    
    目前多數俄國歷史學者認為盲人女殺手范妮•卡普蘭是開槍射擊列寧的兇手,她是社會革命黨成員。事件發生不久後她就被契卡逮捕,卡普蘭承認自己刺殺了列寧,並表示幕後無人指使,完全是個人所為,因為列寧是“革命的叛徒”。卡普蘭於9月3日被槍決,屍體被焚毀。1938年2月,蘇聯當局曾一度宣稱布哈林是幕後主謀,後來又在1988年2月為布哈林平反。由於暗殺過程的資料記載存在諸多疑點,部分學者認為真兇並非卡普蘭而是另有其人,其中列寧的副手,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斯維爾德洛夫有重大嫌疑。
    
    
    建立蘇俄
    
    1919年1918年1月15曰,人民委員會通過了建立紅軍的法令,任命托洛茨基為軍事人民委員和最高軍事委員會主席。1918年3月,列寧領導召開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爾什維克)第七次代表大會,布爾什維克黨正式更名為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簡稱“俄共(布)”。同年完成憲法,將政權正式名稱定為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簡稱蘇俄。1919年3月,列寧領導在莫斯科成立了共產國際。1919年7月25日,首次表示要歸還中國被占領土,“蘇維埃政府把沙皇政府從中國人民那裡掠奪的或與日本人、協約國共同掠奪的一切交還給中國人民以後,立即建議中國政府就廢除1896年條約、1901年北京協議及1907年至1916年與日本簽訂的一切協定進行談判”,1920年,再次聲明類似主張。
    
    
    俄國內戰
    
    布爾什維克驅散立憲會議並簽訂《布雷斯特條約》後,國內形勢劇烈動盪,1918年春,捷克斯洛伐克軍團叛亂,控制了烏拉爾山附近的西伯利亞鐵路。同年6月8日,社會革命黨、憲政民主黨和孟什維克在薩馬拉成立了立憲會議委員會(後改稱全俄臨時政府),並控制了薩拉托夫,辛比爾斯克,喀山,烏法一帶。11月,高爾察克在鄂木斯克成立西伯利亞政府,又於不久後發動政變推翻全俄臨時政府,自封為“俄國最高執政”。同時聯合南部的鄧尼金,波羅的海的尤登尼奇,在英國、法國、美國、日本等諸多國家的支持下,發起白衛軍運動,對抗布爾什維克,俄國內戰開始。列寧領導的人民委員會中央任命托洛茨基為最高軍事委員會主席,組建並領導紅軍,其中大量任用前沙俄時代的軍官[31] ,對抗白衛軍運動。1919年,西線紅軍的波羅的海艦隊擊敗尤登尼奇及英國艦隊,東線紅軍在伏龍芝等人的指揮下擊潰高爾察克的東路白軍。1920年,布瓊尼、圖哈切夫斯基等人率領紅軍擊敗鄧尼金、弗蘭格爾的南路白軍。至此蘇俄基本穩定了國內局勢。
    
    
    波蘇戰爭
    
    在1918至1919年期間,歐洲連續發生了德國革命、匈牙利革命、芬蘭國內戰爭等社會主義政黨起義,世界局勢的順利發展的引起列寧發動無產階級世界革命的樂觀情緒。他預測俄國革命的下一環將是的德國革命[32],為援助西歐其它國家的工人運動,他希望能滲透進波蘭並建立一個蘇維埃政府,然後延伸到德國去支持那裡的社會主義革命。[33]蘇俄在烏克蘭建立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並推翻獨立不久的白俄羅斯人民共和國,建立立陶宛-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簡稱Litbel)。而新生的波蘭第二共和國領導人畢蘇斯基則希望藉機建立的由中東歐國家組成的國家聯盟[34],瓦解蘇俄以阻擋其向西擴張,遂於1920年與烏克蘭領導人西蒙•彼得留拉結為同盟並派兵進入烏克蘭,占領基輔。雙方發生摩擦引發波蘇戰爭。由圖哈切夫斯基率領的紅軍在與波蘭軍進行了幾輪拉鋸戰之後,蘇軍在華沙戰役中被對方擊退,雙方於1921年3月18日簽訂《里加條約》結束戰爭。
    
    南高加索聯邦
    
    列寧曾堅決擁護民族自決原則,嚴厲的批評沙俄的民族政策為“帝國主義”[35]。然而在1920年,列寧稱蘇維埃政權無法離開巴庫的石油而生存[36][37],蘇俄遂支持阿塞拜疆的布爾什維克勢力,並於1920年4月派紅軍進入巴庫並解散當地議會,成立阿塞拜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同年12月,紅軍進入亞美尼亞首都埃里溫,成立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21年2月紅軍侵入格魯吉亞,推翻由孟什維克執政的民主政府,建立格魯吉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22年3月,這三個國家被合併為外高加索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簡稱南高加索聯邦。
    
    全俄電氣化計劃
    
    列寧在1918年就有制定國家電氣化計劃的打算。1920年,他提出了著名的公式:“共產主義就是蘇維埃政權加全國電氣化。”[38]同年,蘇俄成立了俄羅斯國家電氣化委員會,吸收了200多位科學家和工程師,用了10個月的時間擬定了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電氣化計劃,簡稱全俄電氣化計劃。預計用10年到15年的時間,新建發電站30座(20座火力發電站和10座水力發電站)[39]。該計劃於同年12月在全俄蘇維埃第八次代表大會上通過。列寧十分重視這個計劃,把它稱之為“第二個黨綱”。
    
    戰時共產主義
    
    在1918年至1921年的俄國內戰時期,列寧為最大限度的保障蘇俄政權得到充分的物資供應,同時也嘗試直接向共產主義社會過渡,於是在1918年6月,最高國民經濟委員會通過了實施“戰時共產主義”的政策。該政策主要包括:強制徵收農民除維持生存量之外的所有糧食(即餘糧收集制),國有化所有大中企業,國家壟斷所有外貿活動,禁止商品交易並實行計劃配給制,對工人採用嚴格的管理制度,罷工者即行槍決等。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很快就導致了經濟崩潰,到1921年,俄國的重工業產量只有一戰前1913年的20%,1918年至1920年,彼得格勒失去的75%的人口,而莫斯科的人口也減少了50%[40]。而餘糧收集制也嚴重打擊了農民種地的積極性,成為日後饑荒的主要原因。
    
    
    1921年俄國饑荒
    
    由於長期的內戰和餘糧收集制的實施,糧食供給明顯下降,而在內戰基本結束之後,蘇俄當局卻沒有終止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導致1921年春季出現了波及30多個省的嚴重饑荒,據估計期間全俄約有500多萬人餓死[41][42],甚至出現了人吃人的慘象[43]。同期的農民也對蘇俄政權產生強烈的牴觸情緒,發生了反抗征糧的坦波夫叛亂。列寧則認為這是“富農暴動”[44],下令由圖哈切夫斯基率領紅軍使用毒氣鎮壓抗糧農民[45]。1921年2月21日,彼得格勒發生了喀琅施塔得事件,曾經在十月革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喀琅施塔得水兵暴動,他們要求蘇俄當局實現言論自由、解除貿易限制、重新選舉一個“沒有布爾什維克的蘇維埃”[46]。列寧派加里寧前往勸說無效後決定使用武力,令托洛茨基和圖哈切夫斯基攻陷喀琅施塔得鎮壓了水兵暴動。
    
    新經濟政策
    
    1920年至1921年間連續發生的國內叛亂使列寧承認:“我們計劃……用無產階級國家直接下命令的辦法在一個小農國家裡按共產主義原則來調整國家的產品生產和分配。現實生活說明我們錯了。”[47]於是自1921年3月21日開始,蘇俄放棄戰時共產主義,轉而實行“新經濟政策”。其主要內容為:廢除餘糧收集制,實施實物稅;停止配給制,允許商品買賣;放鬆外貿管制,鼓勵外資企業投資;允許一定程度的私企經濟等。新經濟政策使蘇俄經濟遂逐漸走向恢復,至1928年,俄國的工農業產品產量成功地恢復到1913年的水平[48]。然而新經濟政策卻也被蘇共左派視為是對資本主義的妥協及對社會主義的背叛,該政策於1928年被斯大林廢除。
    
    社會政策
    
    列寧反對民族主義,尤其反對基督教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反猶主義[49]。他親自撰寫文章,闡述正確處理民族問題的一系列重要原則。他希望建立免費的全民醫療體系,並十分重視提高民眾的識字率[50]。列寧支持婦女權利,廢除了沙俄時代對同性戀、無責任離婚的禁令[51],同時也允許墮胎,但反對代表性解放的杯水主義,要求沙俄時代的性工作者轉職。列寧的宗教政策對東正教給予很大打擊,神職人員被契卡警察鎮壓,教會財產被沒收,傳教活動也受到嚴格限制[52]。
    
    共產國際與蘇聯
    
    1919年3月,共產國際(又稱第三國際)在列寧領導下成立,總部設於莫斯科。1922年12月30日,列寧領導蘇俄同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和南高加索聯邦共同組成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
    
    1920年4-5月寫了《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指出除了“右傾”思潮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主要敵人外,着重批判了西歐各國年輕的共產黨內存在策略上的“左傾”思潮,論述馬克思主義關於策略問題的一系列原理,指出無產階級的革命路徑。
    
    晚年
    
    加米涅夫和列寧在戈爾基村,1922年由於緊張的革命與戰爭,在暗殺之前列寧的健康已經受到嚴重損害。子彈留在他的頸部,靠脊柱很近約1cm,當時的醫療條件無法安全取走子彈。直到1922年4月24日,由一位德國醫生為列寧實施手術取出了子彈[53]。1922年5月,列寧第一次中風,右側部分癱瘓,開始減少政務。同年12月第二次發生中風后,他停止政治活動。1923年3月,他第三次中風后,直到去世一直臥床不起,也不能說話。
    
    列寧在第一次中風以後,完成了一份遺囑並交給了妻子克魯普斯卡婭,評論了六位蘇共的高級領導人,包括:斯大林、托洛茨基、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皮達科夫。其中對斯大林的看法是“他能不能永遠十分謹慎地使用這一權力,我沒有把握”。由於同期列寧和斯大林在關於外貿壟斷和格魯吉亞事件問題上發生爭執,1923年1月4日,列寧又為他的口授記錄作了一個補充,是專門針對斯大林的:
    
    
    列寧和斯大林,1922年“ 斯大林太粗暴,這個缺點在我們中間,在我們共產黨人的來往中是完全可以容忍的,但是在總書記的職位上便是不可容忍的了。因此,我建議同志們想個辦法把斯大林從這個位置上調開,另外指定一個人擔任總書記。 ”
    
    1923年3月5日,列寧得知妻子克魯普斯卡婭被斯大林辱罵和恐嚇後十分憤怒,向斯大林提出絕交。斯大林向列寧道歉,最終事情平息。
    
    1924年1月21日莫斯科時間18時50分,列寧在戈爾基村去世,終年53歲。有90餘萬人出席追悼大會時瞻仰了列寧的遺體並默哀。視列寧為良師益友的中華民國廣州革命政府領導人孫中山聞訊後致悼詞:
    
    “ 茫茫五洲,芸芸眾生。孰為先覺,以福齊民?伊古迄今,學者千百。空言無施,誰行其實?惟君特立,萬夫之雄。建此新國,躋我大同。並世而生,同洲而國。相望有年,左提右挈。君遭千艱,我丁百厄。所冀與君,同軌並轍。敵其不樂,民乃大歡。邈焉萬里,精神往還。天不假年,與君何說。亙古如生,永懷賢哲。[54] ”
    
    
    列寧,1923年而堅持反共主義立場的英國首相邱吉爾評論說:
    
    “ 俄國人民掉進泥潭苦苦掙扎,對於他們來說最壞的事情莫過於列寧的誕生,而第二壞的事情則是他的死亡。[55] ”
    
    關於列寧的死因,蘇聯官方宣布是腦動脈血管硬化、腦瘤爆裂。
    
    但以色列學者通過研究歷史文獻,得出了列寧可能死於梅毒的診斷,並在《歐洲神經學》期刊上發表文章。[56][57][58]一方面Eliezer Witztum博士表示“持懷疑態度是有益的,但關鍵是這裡還有大量醫學問題亟待解決。”同時他也表示“我仔細閱讀了列寧在最後三年病情逐漸惡化的所有相關材料,其中描述的病症與官方公布的動脈硬化根本不符合。”蘇聯解體後,公開的文獻表明,早在1895年醫生就建議列寧治療梅毒。文獻提及主管屍體解剖的病理學家Alexei Abrikosov,受命證實列寧並非死於梅毒。Abrikosov 在屍體檢驗中沒有提到梅毒,但是血管損害、癱瘓和無力都是典型的梅毒症狀。1923年,列寧的醫生給他使用了當時用於治療梅毒的阿斯凡納明(治療梅毒的特效藥)和碘化鉀。
    
    保存遺體列寧去世後,蘇聯政府為了紀念列寧,在莫斯科的紅場建造列寧墓並將列寧的遺體用現代防腐技術製成木乃伊保存在水晶棺內供瞻仰。1920年代初,俄國宇宙主義運動相當流行,列昂尼德•鮑里索維奇•克拉辛(Леонид Борисович Красин)和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博格丹諾夫(Александ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Богданов)提議將列寧的屍體冷凍,以便將來讓他甦醒。[59]冷凍設備需到國外購買,但是由於種種原因該計劃未能實現。[60]於是計劃改為屍體進行防腐處理,在1924年1月27日放置並永久展覽在莫斯科列寧墓。近年來俄羅斯科學院等機構提出將列寧的遺體遷出紅場下葬,並得到了部分議會議員的支持。但這一提議同時也遭到包括普京等人的反對。[61]
    
    列寧去世三天后,聖彼得堡被更名為列寧格勒,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時才改回原名。而聖彼得堡所在的列寧格勒州保持原名。
    
    [編輯] 主要著作《怎麼辦》
    《唯物論與經驗批判論》
    《進一步退兩步》
    《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
    《國家與革命》
    [編輯] 參考數據1.^ Christopher Read (2005) Lenin: 16
    2.^ J. Brooks and G. Chernyavskiy (2007) Lenin and the Making of the Soviet State. Bedford/St Martin's: Boston and New York
    3.^ Lenin, V.I..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in Russia: The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of a Home Market for Large-Scale Industry [2007-03-16].
    4.^ Christopher Read (2005) Lenin: 81
    5.^ Christopher Read (2005) Lenin: 86
    6.^ Ronald W. Clark (1988) Lenin: the Man Behind the Mask: 154
    7.^ Christopher Read (2005) Lenin: 132-4
    8.^ V.I. Lenin (2000) Imperialism, the Highest Stage of Capitalism. New Delhi: LeftWord Books: 34
    9.^ Alan Moorehead, The Russian Revolution. New York: Harper (1958), pp. 183–187
    10.^ April Theses.
    11.^ Read, Christopher. From Czar to Soviets: The Russian People and Their Revolution, 1917–21.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151–153. ISBN 0-19-521241-X.
    12.^ (俄文) Biography of Grigory Aleksinsky at Hrono.ru
    13.^ Trotsky, Leon. The Month of The Great Slander. The History of the Russian Revolution; Volume 2,Chapter 27.
    14.^ 14.0 14.1 沈志華:一個大國的崛起與崩潰:蘇聯歷史專題研究(1917-1991),布爾什維克與七月事件
    15.^ Lenin, Vladimir. The State and Revolution.
    16.^ See V. I. Lenin. The Bolsheviks Must Assume Power: A Letter to the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Petrograd And Moscow Committees Of The R.S.D.L.P.(B.), Collected Works, Progress Publishers, Moscow, Volume 26, 1972, pp. 19-21, available online
    17.^ For an account of the closure of the non-socialist newspapers in Petrograd by the Military Revolutionary Committee on October 26 see Nikolai Sukhanov. The Russian Revolution, 1917,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5, pp.649-650. For the first Sovnarkom decree on press censorship see Rex A. Wade. The Russian Revolution, 1917,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0-521-84155-0 p.276. For the second Sovnarkom decree that established more extensive government control of the press see V. I. Lenin. Collected Works, Progress Publishers, Moscow, Volume 26, 1972, pp. 283-284, available online
    18.^ See V. I. Lenin. The Extraordinary All-Russia Congress Of Soviets Of Peasants' Deputies: Speech On The Agrarian Question November 14, Collected Works, Progress Publishers, Moscow, Volume 26, 1972, pp. 321-332, available online
    19.^ The Impact of Stalin's Leadership in the USSR,1924-1941. Nelson Thornes. 2008: 3. ISBN 978-0-7487-8267-3.
    20.^ 《社會主義祖國在危急中》,《列寧選集》3卷,436~437頁。
    21.^ Red Terror.
    22.^ Gellately, Robert. Lenin, Stalin, and Hitler: The Age of Social Catastrophe. Knopf. 2007: 72. ISBN 1400040051.
    23.^ Leggett, George. The Cheka: Lenin's Political Poli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466–467. ISBN 0198228627.
    24.^ Rummel, R.J. (1994) Death by Government. Transaction Publishers. ISBN 1-56000-927-6 pg 8. See also: This Century's Bloodiest Dictators
    25.^ Down with the Death Penalty! by Yuliy Osipovich Martov, June/July 1918
    26.^ Karl Kautsky, Terrorism and Communism Chapter VIII, The Communists at Work, The Terror
    27.^ Volkogonov, Dimitri. Lenin – A New Biography. New York: Free Press: 229. ISBN 0-02-933435-7.
    28.^ Pipes, Richard, The Russian Revolution,(Vintage Books, 1990) p.807
    29.^ Dr. V. Bonch-Bruevich, Lenin's attending physician, in Tri Pokusheniia na V. Lenina 1924.
    30.^ Ronald Clark (1988) Lenin: The Man Behind the Mask: 373
    31.^ Williams, Beryl, The Russian Revolution 1917-1921,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1987), ISBN 978-0-631-15083-1 0631150838
    32.^ http://web.ku.edu/~eceurope/hist557/lect11.htm,THE REBIRTH OF POLAND. University of Kansas, lecture notes by professor Anna M. Cienciala, 2004. Retrieved 2 June 2006
    33.^ http://web.ku.edu/~eceurope/hist557/lect11.htm.THE REBIRTH OF POLAND. University of Kansas, lecture notes by professor Anna M. Cienciala, 2004. Retrieved 2 June 2006
    34.^ Lycos Tripod - 404 Error
    35.^ Lenin, Vladimir. The Revolutionary Proletariat and the Right of Nations to Self-Determination.
    36.^ Lenin and Caucasus oil on GlobalRus.ru (俄文)
    37.^ Deliveries of Baku oil to Russia in April-May 1920 "History of the City of Baku" (俄文)
    38.^ Lenin "Collected Works", vol. 31, page 516.
    39.^ 70 Years of Gidroproekt and Hydroelectric Power in Russia
    40.^ Source List and Detailed Death Tolls for the Twentieth Century Hemoclysm
    41.^ World's worst natural disasters since 1900
    42.^ Hoover Institution - Hoover Digest - Food as a Weapon
    43.^ 1921年蘇聯大饑荒:美帝前往緊急救濟
    44.^ 毒氣飛機裝甲車:蘇聯出動集團軍鎮壓抗征糧農民
    45.^ Nicolas Werth, Karel Bartošek, Jean-Louis Panné, Jean-Louis Margolin, Andrzej Paczkowski, Stéphane Courtois, The Black Book of Communism: Crimes, Terror, Repress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hardcover, 858 pages, ISBN 0-674-07608-7
    46.^ Petrograd on the Eve of Kronstadt rising 1921
    47.^ 《列寧論新經濟政策》,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4頁
    48.^ Service, Robert. A History of Twentieth-Century Russia.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124-5. ISBN 0-074-40348-7.
    49.^ Clark, Ronald Clark, Lenin: The Man Behind the Mask (1988) p. 456
    50.^ Archive of Lenin's works.
    51.^ Hazard, John N. "Unity and Diversity in Socialist Law".
    52.^ http://book.ifeng.com/section.php?book_id=667&id=44891 灰皮書,黃皮書 沈展雲
    53.^ New York Times
    54.^ Gorin, Vadim, Lenin: A Biography (1983) Progress Publishers, pp.469-70
    55.^ Mauchline Roberts, Elizabeth, Lenin and the Downfall of Tsarist Russia (1966) p. 92.
    56.^ 研究認為列寧死於梅毒 而非動脈硬化
    57.^ A Retrospective Diagnosis Says Lenin Had Syphilis - The New York Times
    58.^ [1] - 華翼網
    59.^ А.М. и А.А. Панченко «Осьмое чудо света»,Панченко А.М. О русской истории и культуре. St. Petersburg: Azbuka, 2003. Page 433.
    60.^ Ibidem.
    61.^ 列寧墓將從今天起關閉兩個月例行防腐生化處理 18:46| 2008-02-18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1: 陸小民:近距離看到的毛主席和周恩來
2011: Laoghost:共產主義為什麼會走投無路?
2010: 王光美為什麼到桃園進行“四清”試點
2010: 胡耀邦——中國諸多災難形成的標誌性人
2009: NoWorry: 為六四平反, 豈有此理!
2009: 紀念資產階級革命家、改革開放的總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