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1946年國民黨海軍收復南沙群島始末(組圖)
送交者: LuZhiShen 2012年08月03日14:09:06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1946年國民黨海軍收復南沙群島始末(組圖)
作者:何炳材

編者按:本文作者何炳材先生是收復南沙群島的歷史見證人之一。當時,他是我國海軍太平號護航驅逐艦的副艦長(艦長麥士堯先生現居美國)。本文記述了他所知、所見的南沙群島以及當年的親身經歷。

我在抗戰勝利後於1946年冬參加收復南沙群島工作,是收復南沙群島的歷史見證人。這事距今42年了。以下就是我所知道的南沙群島概況以及在1946年參加收復南沙群島的親身經歷。


1946年接收南沙群島儀式在太平島隆重舉行


收復太平島時立的碑


後來立的碑 上寫“中華民國 南沙群島 太平島”

我國南海諸島中最南的群島

南 沙群島,自古是我國的領土,原名團沙群島,北依我國西沙群島,南近婆羅洲,東鄰菲律賓,西望中南半島。其中的太平島北距榆林港550海里,東距馬尼拉 487海里,西南距新加坡830海里,西距西貢486海里,南沙群島扼南海航路的要衝,是我國所屬的南海諸島中位置最南,分布最廣,範圍最大,包括島嶼最 多的一個群島。

水產豐富——置身於水族館中

南沙群島一帶水產豐富,魚、蝦、海參、海龜、貝類、海藻等種類繁多而且產量很 大。據榆林港的老漁民反映:我國廣東、廣西的漁民每年由2月至4月這漁季里去南沙群島捕魚三個月就可夠他們一年生活開支。該處的海龜也很多,捕捉很易,尤 其是在陰曆近望日的幾個夜晚,海龜許多游上沙灘,更易捕捉,只要把它翻過身使四腳朝天,便不會再走,等待收拾。1946年我在太平島海灘的沙里,挖出過不 少海龜蛋。在錨地海水清冽,有海底的白色沙石和珊瑚襯托,可見到深30米下海底的多種魚類,海藻和珊瑚等,好像身在水族館遊覽,美不勝收。在南沙群島和西 沙群島間一帶的魚也很多。

鳥糞——取之不盡的天然肥料

南沙群島一帶有無數海鷗聚棲,太平島上全島覆蓋着一層鳥糞,堆積厚 度0.5-1.0米。鳥糞是一種極好的肥料。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有一家鳥糞公司曾在太平島鋪設輕便鐵道連接至一個混凝土碼頭,經常派輪船去運鳥 糞。對這面積僅有0.43平方公里的小小太平島,他們肯作這樣規模的投資,可想見該處鳥糞的經濟價值。中業島也是鳥糞很豐富。

蘊藏海底石油

據 說南沙群島一帶海底礦藏也很豐富。菲律賓曾同美國合作在我南沙群島東北部勘探石油,其結果雖未見公布,但消息顯示有相當蘊藏量,並準備要進一步勘探和開 發。近年來越南在南沙一帶也有活動,除其擴張領土目的之外,可能與掠奪石油有關。為此,我國政府曾發表聲明。根據一系列國外資料和專家們估計南沙群島的石 油蘊藏量是十分可觀的。

南海前哨——扼兩洋航運要衝

南沙群島位於南海的南部偏東,處於太平洋和印度洋、亞洲大陸和澳洲大 陸之間的航運交通要衝,許多航線穿過中南半島和南沙群島間的海道,如在太平島或中業島上設立強功率的電台和雷達監測台,可控制艦船的活動。南沙群島是我國 防守南海的前哨,在戰爭期間占有特別重要的戰略地位。

重要的氣象觀測站

南沙群島是南海諸島中位置最南者,距榆林港約 550海里,島礁遍布南海南部大部份,南海東部和南部的氣象變化複雜,尤其是在夏季,每年有20-30個颱風在菲律賓一帶生成,又繼續向西北移動,對華南 和華中沿海威脅很大。如在南沙群島設立一個良好的氣象觀測站,可及時掌握颱風的情況,使沿海各地和船舶有充份時間作好防台準備,可大大減少沿海農作物和船 舶所受颱風的災害。

“千里長沙”——最早的開拓者

大量歷史事實和無數的證據,以及我國和國外的許多資料記載,都無可爭辯 地說明了我國人民是南海諸島(包括南沙群島在內的)的最早的發現者和開拓者。在宋代繪製的海圖中稱之為“千里長沙,萬里石塘”;清朝乾隆二十年繪製的《皇 清各直省分圖》;嘉慶二十二年繪製的《大清一統天下圖》都繪有南海諸島。

十九世紀30年代後,南海諸島先後被英、法、日帝國主義者所侵占。根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1945年8月14日敵投降後,台灣和南海諸島全部歸還我國。

收復南沙群島的經過

接受任務 制定航行計劃

1946 年7月,“太康”、“太平”、“永定”、“永勝”、“永順”、“永泰”、“永寧”、“永興”8艦由美國遠航回國,略事修整。我國政府即組織收復南沙、西沙 兩群島艦隊,以當時認為裝備最新式的太平艦(護衛驅逐艦)為旗艦,率領“中業”(大型登陸艦),“永興”(掃雷艦),“中建”(大型驅逐艦)等艦前往執行 收復任務。任命海軍上校林遵為艦隊指揮官。林遵和麥士堯艦長指定我負責與航海官戴熙愉、參謀林煥章共同研究擬訂航行計劃,限令在1946年12月底前完成 接收任務。

當時我是太平艦的少校副艦長,從1934年起在海關航標船和測量船上工作多年,對沿海航標、航道比較了解,對在大風浪中運送人 員和物資上海島也有一定經驗。但南沙群島的航海資料和航法,不論中外航路指南均無闡述,只說這裡是“危險地帶”。因此當我接到指揮官和艦長交帶這領航重任 時,心中無數。於是四出搜羅資料,後從上海海關海務處找到一張1910年法國出版的南沙群島舊海圖,但該圖比例尺很小,水深點很疏,不適合航海之用。從這 幅海圖中,得知南沙群島的島礁和暗沙,大部份是由珊瑚礁構成,並多為水面下的環抱着礁湖的環礁。全區沒有燈塔或任何航標。太平島算是最大的島,面積也不到 0.5平方公里,高度只有3.3米。在能見度良好的情況下,也只可在靠近7-8海里內才能看到該島。在天水相連的遼闊南海中找它,好比“海里尋針”。太平 島四周被珊瑚礁所環繞,要登上該島,必須經過珊瑚面航行,摸索深水航道前進,能否找到這條航道,我手頭還缺乏有關資料。但當時我抱着堅強的信念:“人定勝 天”,“法國人、日本人能登上太平島,我們也一定能登上,何況我們的祖先就曾經上去過呢!”我要克服一切困難,完成收復祖國領土的光榮任務。

我 認真細心研究南沙群島的形勢和周圍水深,以及南海的氣候、風向、海流、海浪等,分析過去沉船多在南沙群島東北部的原因。又根據當時東北風季,南海的海流是 以西南流為主這一要點,認定由西向東駛近太平島,大致逆流航行,對控制航速以搜索太平島和找珊瑚礁間的航道是有利的。於是決定由榆林港開出後,先向南行 駛,至越南海岸的華利拉(Varella)角外,然後向東駛向太平島。雖然這樣會多航行些里程,但既有把握找到該島而又安全。

另一方面, 由上海至榆林港所經各海區的氣象、潮流、航標和雷區等,也要深入研究。因為當時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我國沿海的燈塔、浮標等大部份尚未恢復,有 些雷區尚未經過徹底測掃,海上常有漂雷出現。同時,海上治安也較亂,華南海區海盜猖獗,對航船安全威脅很大。以上種種因素,都要在設計航線時考慮進去。經 過短短半個月研究、設計和準備,制訂了全部航行計劃,途中艦隊聯繫及指揮信號等,並經上級批准按照執行。

兩次折回榆林港

1946 年10月29日,“太平”號等四艦由上海吳淞口列隊出發。沿途以信號燈,旗號或無線電話指揮和互相聯繫。開啟雷達,加強瞭望,利用岸標,有時利用天體,勤 測船位,做好海圖作業,同時搜索海面物標,注意來往船隻的動態,隨時做好戰鬥準備。平均航速為10節。11月2日到虎門,接收專員和工作人員上艦,11月 6日由虎門續航,11月8日駛抵榆林港,在榆林港補給,與榆林和三亞海軍商量無線電聯絡計劃。

據悉日本在占領三亞和榆林期間,均設有海岸 電台,在三亞港還設立機場、潛艇基地和一個極大型的遠程無線電台,以指揮日本在南海和南太平洋的海軍和空軍。但在日本投降後,國民黨的“接收大員”不僅沒 有很好利用或妥善保管這些戰利品,反而將絕大部份設備、機械、儀器等拆散,盜賣零件,以飽私囊。我親眼見到許多大型無線電真空管擺在三亞市場當作金魚缸出 賣。接收下來的大量貴重軍用設施、通訊設備、交通工具,除了少數留給“大官”們自用之外,全部變成廢品。在榆林港只有一個功率較小的海軍電台可勉強與我們 艦隊聯繫。

在榆林港期間,我們還向當地的老漁民了解南沙和西沙群島的情況。得知該兩群島的漁季是在2-4月。春季風力一般在4-5級以 下;冬季多強風,東北強風風力可達7級,5月以後夏、秋雨季多颱風。西沙群島的錨地不算很差,但南沙群島根本沒有避風錨地,底質不是碎石、沙,就是珊瑚, 容易走錨。由於該海區冬季多惡劣天氣,實際上,選在11-12月份去接收南沙群島是不適宜的,何況當時在戰爭時期受到破壞的南海氣象站尚未恢復,氣象預報 不準確,海上的天氣難以掌握,中途又無避風錨地,艱險可想而知。但是,國民黨政府的決定和命令不能改變,而收復南沙群島是關繫到國家在國際中的威信問題, 惟有儘量克服困難,爭取在限期內完成任務。

  “太平”號等四艦在11月中旬和下旬曾有兩次駛出榆林港,約3小時後,遭遇狂風巨浪,“中業”、“中建”兩艘大型登陸艦橫搖至30度。它們的受風面積特別大,眼看它們有傾覆的危險,逼得全艦隊四艘返航榆林港待晴。

瑩光屏上一粒光點——到達太平島

1946 年12月9日天氣晴朗,東北風3級,早晨8時第三次由榆林港出航。在港外定真航向179°向越南東岸外駛去,根據當時風向,風力和估計的流向、流速,駝螺 羅經駕駛航向為177°,利用雷達測定船位,“永興”、“中建”兩艦在出港後分頭駛往收復西沙群島。“太平”、“中業”兩艦繼續向南以平均時速10節航 行。12月10日(約)上午10時在越南華利拉(Varella)角外利用陸標測定準確船位後,直指南沙群島的太平島。由於估計風流壓準確,船位一直基本 保持在航線上。12月12日(約)上午海水變為深綠色(過去一段為黑色),知艦已進入1000米左右的較淺水域,距珊瑚區不遠。於是派水兵上桅頂加強瞭 望,搜索變淺的水色,並減低航速,開動回聲測深儀,不斷記錄水深讀數,並注意其變化。

10時左右正前方地平線上出現一條短黑線,以後逐漸 見到岸形。雷達熒光屏上顯示出一粒光點,與天文觀測的經緯度、水深和海圖上標繪的圖像校對,斷定這是太平島無疑。又過半小時,航經一塊深約40米的珊瑚平 台,海水突變淺綠色。再將船速減至極慢,改以該島岸線的方位測定船位,並用雷達測得距離600米,水深測得30米,立即倒車,11時在太平島的西南岸外下 錨。這錨地是碎石、沙底,海水十分清冽,錨和錨鏈拋下海底後能全部看清。拋好錨後,拉汽笛長聲,以引起島上人們注意。然後放下汽艇和救生划艇開始登陸。

登上南沙群島

我 帶水兵和海軍陸戰隊各一班分乘汽艇和救生艇登陸,前進至距岸約50米處,水太淺,我們離艇涉水登陸。我們先進入近岸邊的堡壘搜索,未發現任何人員,於是在 其頂部升掛國旗。再向北進入兩座混凝土房子搜索,只見有日敵留下的幾件鋼盔和破爛軍服、皮鞋等。並將日軍豎的石碑推倒。沿西南岸邊搜索,發現在南岸偏西處 有一個殘破的小碼頭,輕便鐵路由此鋪向東部。這鐵路和碼頭都是日本鳥糞公司用以掠奪鳥糞的。碼頭南方的淺灘中有一條人工開闢的小航道,長約300米,寬約 5米,深3-5米。為了方便以後人員登陸,即在碼頭上掛起一面號旗,作為登陸點的標誌。島上還有無線電台,西端有電力廠和幾間房子,全部均為水泥結構。東 端也有一個小堡壘。

以後,將修建材料、機械、儀器和修建工人等由“中業”艦陸續運岸。當天林遵指揮官、麥士堯艦長、中業艦長、副艦長、戴 熙愉、林煥章和我在島上舉行了收復儀式,豎立一個高約一米的水泥鋼筋碑,上刻有“太平島”三個大字。廣東省政府專員麥蘊瑜主持了收復儀式。被法、日帝國主 義者先後侵占的南沙群島,從此回到祖國懷抱。

島上觀察

在修建期間,我多次詳細察看全島,看到它東西向長約1公里,南北向 寬約0.5公里,面積約0.5平方公里,高潮線上高度約10英尺(3.3米),熱帶植物高約3-4米。周圍有珊瑚礁環繞,西南角外珊瑚礁算最窄也有約 150米寬。島上到處鋪着白色的鳥糞。一層高約0.5米,在鳥糞中藏着無數海鷗蛋,沙灘里也有許多海龜蛋。建築物均系水泥結構,估計是為防禦颱風和暴潮而 設計。窗戶較小,大部份已破爛。有水井1口,蓄水櫃4個。東岸、南岸邊有些殘缺不全的防浪堤。其上有一道高約0.6米的水泥圍堰圍着。水井的水質經過化驗 仍可供飲用,立即裝上手搖水泵。其它如發電車間、無線電台,氣象站和住人的宿舍等,按輕重緩急分別進行修理或更換。當時留下的人員有海軍陸戰隊一個排以及 氣象員、無線電員、修理人員、醫務員等共約60餘人。還留下一批武器彈藥,醫療器械和藥物,生活用具(包括捕魚綱具、釣具等)和足夠半年用的燃料,易耗物 料、糧食、副食、罐頭食物等。

返航

由於南京海軍總司令部命令太平艦去榆林、三亞、秀英等港執行其他任務,於12月15日 離開太平島北返,12月25日駛入廣州港白鵝潭錨地。這次由上海出發後航行共約3,000海里,安全勝利完成全部任務,受到廣東省、廣州市軍政當局和群眾 熱烈歡迎。林遵指揮官舉行記者招待會後,各大報首版向全國和全世界宣傳我國收復神聖領土西、南沙群島的重大歷史事件,南京海軍總司令部立即傳電嘉獎。
0%(0)
0%(0)
  這才是中國真正的海軍, 中國海軍。  /無內容 - 極右派 08/08/12 (2197)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1: 常敗將軍李先念的中原突圍真相:5萬人
2011: 方正縣為入侵中國的日本人立碑一事原因
2010: 1967年《人民日報》社論:彭德懷及其後
2010: 67年《紅旗》雜誌社論:從彭德懷的失敗
2009: 毛主席做事總讓常人難理解
2009: 史書上看不到的鴉片戰爭
2008: 沒有文化大革命就沒有化纖大建設和人民
2008: 附錄:關於金山和吳涇的一些文件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