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郝铁川﹕儒家思想与民间谚语的差异
送交者: chang le 2012年11月03日03:12:58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11月3日 明报


儒家思想是古代精英文化的集中表现,民间谚语是大众文化的一种表现。前者渗透或影响后者有多大,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1)儒家「亲亲兼容隐」与民谚「当堂不让父」

儒家主张「亲亲兼容隐」,即家庭亲属成员犯了罪,可以包庇隐瞒。这种思想源自孔子《论语.子路》:「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但在民间谚语中,却有不认同这一观念的说法,如:

●当堂不让父(笔者注:指既然对簿公堂了,就是父亲也不必相让)

●重孙有理告太公(笔者注:指只要有理,辈分或地位低的人可以告辈分或地位高的人)

●大义灭亲,不隐亲过

(2)儒家「同罪并罚」与民间「王子犯法、庶民同罪」

儒家主张「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周礼.秋官.小司寇》记载对亲、故、贤、能、功、贵、勤、宾等8种特权人物的违法犯罪行为,不按普通的法律规定定罪量刑,而是根据他们的身分、地位、犯罪情节等临时决议,一般均可采取宽宥或赦免。但在民间谚语中,却有不认同这一观念的说法,如: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

●赏不论冤仇,罪不论骨肉

(3)儒家「见利思义」与民谚「有钱能使鬼推磨」

《论语.里仁》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在儒家看来,不义之财是绝对不能去拿的。但在民间谚语中,却有大量容认(或无奈、或习以为常)司法官吏受财断案的说法。

●天大官司,地大银子

●有钱能使鬼推磨

●长刑短刑,由钱来定

(4)儒家重「孝悌」与民谚「亲戚不共财」

儒家主张「孝悌」。唐律专门规定了「违反教令」罪和「别籍异财」罪。但在民间谚语中,却有不认同这一观念的说法,如:

●亲戚明算账,父子钱财清

●亲是亲,钱财分

●亲兄弟,明算账

(5)儒家「重义轻利」与民谚「万事钱当先」

儒家重义轻利,因此对金钱崇拜采取嘲讽批评态度,最典型的就是西晋文学家鲁褒所写的讥刺崇拜货币的《钱神论》。儒家对崇拜货币的人斥之为浑身充满铜臭之气。然而,在民间谚语中,却存在与上述相反的、崇拜金钱的内容:

●有了钱,万事圆

●万事钱当先,无钱莫抢先

(6)儒家「轻视技能」与民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论语》载孔子不仅把对农业、园艺有兴趣的樊迟斥为「小人」,还把从事技艺活动称为「鄙事」。然而,尽管儒家轻视技能,但在民间谚语中,却有不同的声音:

●学得薄技在手,胜似腰缠万贯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7)儒家「夫为妻纲」和民谚「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限来时各自飞」

《礼记.郊特牲》曰:「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夫也者,扶也。夫也者,以知帅人者也。」然而,在民间谚语中,却有否认夫妇可以相互信任和女性「三从四德」的内容: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限来时各自飞

●幼嫁从亲、再嫁从身

●恩爱夫妻不到头

(8)儒家「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与民谚「好死不如赖活」

《论语.卫灵公》载:「杀身以成仁」;《孟子.告子上》曰:「舍生命取义」,这些经典论述被后人概括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然而,民间谚语中却有不同的内容,例如:

●好死不如赖活

●在生一日,胜死千年

(9)儒家反对「乡愿」与民谚「见风使舵、就水弯船」

儒家十分讨厌四面讨好、不敢坚持原则的老好人「乡愿」。这在《论语.子路》和《孟子.尽心下》都有记载,儒家坚持择善固执,不随大流。然而,在民间谚语中,却有大量从众、媚俗,鼓励人们圆滑的内容:

●顺情说好话,干直惹人嫌

●见风使舵,就水弯船

●好汉不吃眼前亏

(10)儒家敬老与民谚「久病床前无孝子」

敬老是儒家的基本理念。《孟子.梁惠王上》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然而,在民间谚语中,却有一些不同的声音:

●六十不借债,七十不过夜

●树大招风,人老招贱

●久病床前无孝子

●七十三、八十四,不死也是儿女眼里一根刺

以上我们简要概述了儒家一些重要理念和民间谚语的差异、对立,表明儒家虽然不能说没有一点被民众接受的内容,但也并非有些人所说的那样广泛地「飞入寻常百姓家」。原因可能很多,本文不一一列举,只谈两点:

第一,历史和现实的脱节。儒家「法先王」的历史观,造成儒家一些主张和现实脱节。

中国先秦和古希腊、古罗马的一个重大区别,就是前者比后两者较多地保留了氏族社会的传统。而按照大陆学者李泽厚先生的看法,孔子、孟子等儒家代表人物的学说,主要反映了氏族社会的观念。但后人生活的社会与氏族社会的制度和观念具有本质的不同,经济生活都不是原始共产制,而是私有制;思想文化都不是追求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仁爱道德,而是建立在地域关系、业缘关系基础上的不同的伦理规范。这就决定了孔子「法先王」的思维方式是不能解决后世问题的,民间社会必然是根据现实的生存需要,对孔孟之道等一切过往说教有取有舍。

第二,理想和现实脱节。儒家用道德层次中最高的「圣人」、「君子」、「贤人」标准,来要求所有人向他们看齐,必然造成儒家追求的精英文化和芸芸众生所思所想的脱节。

台湾学者韦政通先生提出泛道德主义是儒家思维的缺陷。所谓泛道德主义,我认为主要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道德泛化,把本来属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问题统统归结为道德问题,以道德手段试图解决其他一切社会问题;二是道德高端化,道德有高、中、低三个层次,高层次道德水平的人较少,中低等次道德水平的人较多。孔孟之道习惯于把人的道德水平分为高、低两个层次,即「君子」和「小人」,而对君子设计了很高的标准,常人难以企及;对「小人」又极度排斥,甚至以「禽兽」视之;更没有正视中等层次道德水平的群体的存在。这就使得多数人做不成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的「君子」,因而在现实生活中,或者对儒家的做人要求敬而远之,另行其是;或者对儒家的做人要求阳奉阴违,出现了「伪君子」。

做人不能没有理想,但不能理想化,这是儒者要注意的问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一元代替多元,难以行得通,这是统治者需汲取的教训。


附注:本文所引的谚语来自杨艳等人主编《中华谚语大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年版;温端政主编《中国俗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版;管梅芬主编《分类中国谚语集萃》,《分类中国谚语、歇后语辞典》,台湾文国书局2008年版。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1: ZT 温家宝忆童年苦难谈人心向背:穷人
2011: 六国游38:军博馆隐瞒历史 下龙湾中越
2010: 山月歌:爱是一首永恒的歌(二)春的爱
2010: 毛岸英牺牲钱救助彭德怀
2009: 让历史,而不是政治来评价钱学森
2009: 新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师级人才
2008: 闲聊陈赓大将
2008: 苏联肃反运动和中国文革共同起因分析
2007: 请关注你身边的抑郁症患者和亲人-从华
2007: zt 惨绝人寰:历史上有多少美女曾被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