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宋朝哪位皇帝种庄稼水平最高
送交者: 哆哆 2013年02月19日00:02:15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所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以农立国,是中国古代历朝的基本国策;重农劝农,也随即成为不少皇帝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跟如今的领导清明节种棵树、工程奠基挖锹土不同的是,宋朝有好几位皇帝不但有“自留地”,还亲自下地体验稼穑之艰难,考察、研究农业技术与生产情况,有的皇帝似乎农技水平还不低。

  先从一则诏书说起。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诏:“旧制,荐新米麦之属,皆取于市,今后宜令玉津、琼林、宜春、瑞圣诸园及金明池后苑供具,其所无者,乃索之杂买务。”荐新是宋朝皇家一年四季都要举行的大礼,主要内容是以新收获的五谷和时鲜果品等祭献祖先和神灵。杂买务是官方的采买机构,“掌和市百物,凡宫禁、官府所需,以时供纳。”

  那么,这则诏书为何违反“旧制”而行采买新法?其中的“玉津、琼林”等诸园,是神马地方?且听赵炎细细道来。

  皇帝的“自留地”

  原来呀,杂买务在市场上买回来的五谷果品等多数时候都不够“荐新”标准,这是对祖先和神灵的大不敬。

  早在仁宗皇祐三年(1051),太常寺王洙就上奏:“每内降新物,有司皆择吉日,至涉三四日,而物已损败。”元丰元年(1078),宗正寺又奏:“据太常寺报,选日荐新兔、藷藇、栗黄。今三物久鬻于市,而庙犹未荐,颇违礼意。”因此,需要另外想辙。为了确保所采买的东西新鲜,宋神宗下此诏,选择京都本地所产。

  京都本地所产又是产自何处?从这则诏书可知,至少自元丰七年开始,用以荐新的,系来自玉津、琼林、宜春、瑞圣诸园苑及金明池、后苑。这就是皇家的“自留地”。

  后苑原本是皇帝赏花游玩之处,如太宗太平兴国九年(984)三月十五日诏宰相、近臣后苑赏花,雍熙二年(985)之后,后苑赏花便成为礼制,三馆学士都必须参加的。禁中内苑何时开始出产各种农产品的?从现有的史料来看,大概起自宋太祖。如《宋史》中就有某年仲夏时节宋太祖幸玉津园观刈麦、观种稻、观稼的记录。

  宋朝皇帝的“自留地”分为两部分,除了上文提及的禁中内苑,还有就是皇帝和大臣们共同参与农事的“藉田”。

  藉田始于周,后历代相承。虽名义上为天子亲耕之田,实际就是在京郊设置的国营农场。神宗元丰二年(1079),下诏于京城东南划出千亩土地作为藉田,设置藉田令一员,将先农坛迁入其中,在东南角建神仓,选拔士兵中有农事知识的人为藉田兵。

  宋朝第一任藉田令,由郊社令辛公佑兼任。辛公佑请求在旧钹麦殿规地为田,引蔡河水灌溉其中,并种植果树蔬菜,冬季还负责收藏冰块,一年中所有祀祭用的祭品都要由藉田来提供。藉田上的产品首先是用来荐献,而后是进御,还有富余的话,则用来卖钱,以支付其它的一些杂费开支,剩下的就上交内藏库。藉田上还修建了用于耕作人居住的房舍和牲口棚。

  皇帝爱做“农技员”

  皇帝的“自留地”,其中的藉田分布在京城四周,与郊区接壤,里面含有农业成份不足为怪。但在皇宫大内也有农田分布,就比较稀奇。后苑本是皇宫帝妃们宴游之处,然而,在宋朝皇帝的后苑,农业场景却随处可见。这些地方也就成为皇帝和大臣们了解农业、体察民情、观察庄稼,甚至进行农事实验的场所。

  这方面,那位跟蝗虫闹过笑话的宋真宗做得比较好,他不仅致力于在皇宫内苑亲自督种研究占城稻,还做过大力推广的工作。大中祥符五年(1012),真宗在后苑玉宸殿对小香稻、占城稻做过许多试验和观察后,下诏向江、淮、两浙等地推广种植,还曰:“禁中种稻,暇日观刈获,见其劳力,愈知耕农可念也”,并以圣制五言诗示之。

  次年七月,宋真宗又召近臣观嘉谷于后苑,有七穗至四十八穗,绘以示百官。同年七月二十九日,诏辅臣观粟于后苑御山子。天禧二年(1018)十月又在玉宸殿召近臣观刈占城稻。天禧四年(1020)七月十一日,诏近臣及寇准、冯拯观内苑谷。十月二十九日,又诏皇太子、宗室、近臣、诸帅赴玉宸殿翠芳亭观稻,并以稻分赐来宾。来宾中可能就有写“赐禁中所种稻米”一诗的宋祁。

  景祐二年(1035),宋仁宗在后苑建造了专门的观(一作亲)稼殿,用以观种稻。皇祐五年(1053),又于苑中作宝岐殿,用以种麦。仁宗在对辅臣们解释作宝岐殿的用意时说:“朕新作此殿,不欲植花,岁以种麦,庶知穑事不易也。”

  绍圣元年(1094)八月丙戌,宋哲宗召辅臣观稼后苑。

  令赵炎不解的是,史料中独不见那位诗书画俱佳的徽宗皇帝去后苑参加农业生产或观稼的记录,奇哉怪也!

  水平最高的皇帝“农技员”

  绍兴二年四月二十四日,宋高宗对辅臣曰:“朕闻祖宗时禁中有打麦殿,今朕于后圃令人引水灌畦种稻,不惟务农重谷,示王政所先,亦欲知稼穑之艰难。”你看,人家赵构在战争时期就开始研究水稻种植技术了,不仅如此,他还对养蚕技术颇有心得。

  我们如今找不到赵构如何自学成才的资料,但从他跟大臣的对话里,可以发现,他的“农技员”头衔绝不是白给的,水平真的不低,起码不低于宋真宗。

  绍兴七年(1137)七月,张浚等言:“雨泽稍愆,乞祷。”上(赵构)曰:“朕患不知四方水旱之实,宫中种稻两区,其一地下,其一地高,高者其苗有槁意矣,须精加祈祷,以救旱暵。”

  赵构的观察很仔细,地势高的地,秧苗稍微有点发黄,他就能推断出旱情的存在。

  绍兴八年,宰臣奏积雨伤蚕,上曰:“朕宫中自蚕一薄,欲知农桑之候,久雨叶湿,岂不有损。”乃命往天竺祈晴。

  这就更牛了,赵构不但自己亲自养蚕,还籍此研究了解影响农桑之气候因素,那些做宰相的人(可能就是秦桧),在他面前说什么“积雨伤蚕”,简直就是拿常识当学问,班门弄斧。

  话说回来,皇帝毕竟是皇帝,无论是观稼还是亲自动手搞种养及实验,其出发点,无非借此了解农业、体察民情,并向臣下传达重农劝农的思想。在整个劳动的过程中,主要体力活,还是由266人(有的朝代是262人)的军校兵隶及主典来分担的,他们分三班倒,由内侍监领,“岁时节物进供入内,孟秋驾省敛谷”。若是让宋朝的皇帝个个学刘备,自己挑粪种菜,恐怕是不可能的。(赵炎)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2: 改造起义投诚国军 统战在野民主党派
2012: 华人城市孩子需要独立城市生存经历。
2011: 对于中国茉莉花革命的六点建议
2011: 国内股市目前形势大好,这里有倒腾的吗?
2010: 蒋介石: 奢言抗日者,杀无赦
2010: 抗战结束后毛泽东给中国人民的民主承诺
2009: 泥草马是在说自然界生物链
2009: 毛泽东热?
2008: ZT:中国古代学术发展的自然历史进程:
2008: 从周作人49年的一首诗作看文革批儒(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