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霍金的意義:上帝、外星人和世界的真實性-02
送交者: 二野 2013年09月06日22:09:35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霍金的意義:上帝、外星人和世界的真實性-02

 

江曉原、穆蘊秋(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系)

 

在西方,關於人類要不要去招惹外星文明的爭論,已有半個世紀以上的歷史。

  主張與外星文明接觸的科學界人士,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推動了一系列SETI(以無線電搜尋地外文明信息)計劃和METI(主動向外星發送地球文明信息)計劃。這樣做的主要理由,是他們幻想地球人類可以通過與外星文明的接觸和交往而獲得更快的科技進步。很多年來,在科學主義的話語體系中,中國公眾只接觸到這種觀點。

  而反對與外星文明交往的觀點,則更為理智冷靜,更為深思熟慮,也更以人為本。半個多世紀以來西方學者在這方面做過大量的分析和思考。比如以寫科幻作品著稱的科學家布林(D. Brin)提出猜測說,人類之所以未能發現任何地外文明的蹤跡,是因為有一種目前還不為人類所知的危險,讓所有其他外星文明都保持沉默——這被稱為大沉默(Great Silence)。[[6]] 因為人類目前並不清楚,外星文明是否都是仁慈而友好的(卡爾·薩根就曾相信外星文明是仁慈的)。在此情形下,人類向外太空發送信息,暴露露自己在太空中的位置,就很有可能招致那些侵略性文明的攻擊。[[7]]

  地外文明能到達地球,一般來說它的科學技術和文明形態就會比地球文明更先進,因為我們人類還不能在宇宙中遠行,不具備找到另一文明的能力。所以一旦外星文明自己找上門來了,按照我們地球人以往的經驗,很可能是凶多吉少。

  還有些人認為,外星人的思維不是地球人的思維。它們的文明既然已經很高級了,就不會像地球人那樣只知道弱肉強食。但是,我們目前所知的唯一高級文明就是地球人類,我們不從地球人的思維去推論外星人,還能從什麼基礎出發去推論呢?上面這種建立在虛無縹緲的信念上的推論,完全是一種對人類文明不負責任的態度。

  而根據地球人類的經驗和思維去推論,星際文明中同樣要有對資源的爭奪,一個文明如果資源快耗竭了,又有長距離的星際航行能力,當然就要開疆拓土。這個故事就是地球上部落爭奪的星際版,道理完全一樣。

  筆者的觀點是,如果地外文明存在,我們希望它們暫時不要來。我們目前只能推進人類對這方面的幻想和思考。這種幻想和思考對人類是有好處的,至少可以為未來做一點思想上的準備。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人類完全閉目塞聽,拒絕對外太空的任何探索,也不可取,所以人類在這個問題上有點兩難。我們的當務之急,只能是先不要主動去招惹任何地外文明,同時過好我們的每一天,儘量將地球文明建設好,以求在未來可能的星際戰爭中增加倖存下來的概率。

  對地外文明的探索,表面上看是一個科學問題,但本質上不是科學問題,而是人類自己的選擇問題。我們以前的思維習慣,是只關注探索過程中的科學技術問題,而把根本問題(要不要探索)忽略不管。

  在中國國內,筆者的研究團隊從2008年開始,就已經連續發表論文和文章,論證和表達了同樣的觀點,比如發表在《中國國家天文》上的2009年國際天文年特稿人類應該在宇宙的黑暗森林中呼喊嗎?一文中,我們就明確表達了這樣的觀點:至少在現階段,實施任何形式的METI計劃,對於人類來說肯定都是極度危險的。[[8]] 

四、依賴模型的實在論“——霍金在一個根本問題上的站隊選擇 

  前面談及的,霍金關於宇宙是不是上帝創造的,以及我們要不要和外星文明交往這兩個問題上的最新看法,很受中外媒體的關注。其實霍金近來意義最深遠的重大表態,還不是在這兩個問題上。

  在《大設計》中,霍金還深入討論了一個就科學而言具有某種終極意義的問題——和前面提到的兩個問題一樣,霍金仍然只是完成了站隊,並沒有提供新的立場。但是考慮到霍金科學之神的傳奇身份和影響,他的站隊就和千千萬萬平常人的站隊不可同日而語了。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認為霍金在前面兩個問題上有可能用老生常談作出新貢獻,而在這個我們下面就要討論的重大問題上,霍金已經不是老生常談了,因為他至少作出了新的論證。 

1、金魚缸中的物理學

  在《大設計》標題為何為真實(What Is Reality?)的第三章中,霍金從一個金魚缸開始他的論證。[[9]]

  假定有一個魚缸,裡面的金魚透過弧形的魚缸玻璃觀察外面的世界,現在它們中的物理學家開始發展金魚物理學了,它們歸納觀察到的現象,並建立起一些物理學定律,這些物理定律能夠解釋和描述金魚們透過魚缸所觀察到的外部世界,這些定律甚至還能夠正確預言外部世界的新現象——總之,完全符合我們人類現今對物理學定律的要求。

  霍金相信,這些金魚的物理學定律,將和我們人類現今的物理學定律有很大不同,比如,我們看到的直線運動可能在金魚物理學中表現為曲線運動。

  現在霍金提出的問題是:這樣的金魚物理學可以是正確的嗎?

  按照我們以前所習慣的想法——這種想法是我們從小受教育的時候就被持續灌輸到我們腦袋中的,這樣的金魚物理學當然是不正確的。因為金魚物理學與我們今天的物理學定律相衝突,而我們今天的物理學定律被認為是符合客觀規律的。但我們實際上是將今天對(我們所觀察到的)外部世界的描述定義為真實客觀事實,而將所有與我們今天不一致的描述——不管是來自金魚物理學家的還是來自前代人類物理學家的——都判定為不正確。

  然而霍金問道:我們何以得知我們擁有真正的沒被歪曲的實在圖像?……金魚的實在圖像與我們的不同,然而我們能肯定它比我們的更不真實嗎?

  這是一個非常深刻的問題,答案並不是顯而易見的。 

2、霍金依賴模型的實在論意味着他加入了反實在論陣營

  在試圖為金魚物理學爭取和我們人類物理學平等的地位時,霍金非常智慧地舉了托勒密和哥白尼兩種不同的宇宙模型為例。這兩個模型,一個將地球作為宇宙中心,一個將太陽作為宇宙中心,但是它們都能夠對當時人們所觀察到的外部世界進行有效的描述。霍金問道:這兩個模型哪一個是真實的?這個問題,和上面他問金魚物理學是否正確,其實是同構的。

  儘管許多人會不假思索地回答說:托勒密是錯的,哥白尼是對的,但是霍金的答案卻並非如此。他明確指出:那不是真的。……人們可以利用任一種圖像作為宇宙的模型。霍金接下去舉的例子是科幻影片影片《黑客帝國》(Matrix,1999~2003)——在《黑客帝國》中,外部世界的真實性受到了顛覆性的質疑。

  霍金舉這些例子到底想表達什麼想法呢?很簡單,他得出一個結論:不存在與圖像或與理論無關的實在性概念(There is no picture- or theory-independent concept of reality)。而且他認為這個結論對本書非常重要。所以他宣布,他所認同的是一種依賴模型的實在論(model-dependent realism)。對此他有非常明確的概述:一個物理理論和世界圖像是一個模型(通常具有數學性質),以及一組將這個模型的元素和觀測連接的規則。霍金特別強調了他所提出的依賴模型的實在論在科學上的基礎理論意義,視之為一個用以解釋現代科學的框架。[[10]]

  那麼霍金的依賴模型的實在論究竟意味着什麼呢?

  這馬上讓人想到哲學史上的貝克萊主教(George Berkeley,1685~1753)——事實上霍金很快就在下文提到了貝克萊的名字——和他的名言存在就是被感知。非常明顯,霍金所說的理論、圖像或模型,其實就是貝克萊用以感知的工具或途徑。這種關聯可以從霍金不存在與圖像或理論無關的實在性概念的論斷得到有力支持。

  在哲學上,一直存在着實在論反實在論。前者就是我們熟悉的唯物主義信念:相信存在着一個客觀外部世界,這個世界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不管人類觀察、研究、理解它與否,它都同樣存在着。後者則在一定的約束下否認存在着這樣一個純粹客觀的外部世界。比如只能在感知的意義上承認有一個外部世界。現在霍金以不存在與圖像或理論無關的實在性概念的哲學宣言,正式加入了反實在論陣營。

  對於一般科學家而言,在實在論反實在論之間選擇站隊並不是必要的,隨便站在哪邊,都同樣可以進行具體的科學研究。但對於霍金這樣的科學之神來說,也許他認為確有選擇站隊的義務,這和他在上帝創世問題上的站隊有類似之處。他認為不需要上帝創造世界也許被我們視為他在向唯物主義靠攏,誰知《大設計》中依賴模型的實在論卻又更堅定地倒向唯心主義了。

  這裡順便指出,吳忠超作為霍金著作中文版的御用譯者,參與了絕大部分霍金著作的中文版翻譯工作,功不可沒。但在他提供給報紙提前發表的《大設計》部分譯文中,出現了幾個失誤。[[11]] 最重要的一個,是他在多處將realism譯作現實主義,特別是將依賴模型的實在論譯成依賴模型的現實主義,這很容易給讀者造成困擾。realism在文學理論中確實譯作現實主義,但在哲學上通常的譯法應該是實在論,而霍金在《大設計》中討論的當然是哲學問題。在這樣的語境下將realism譯作現實主義,就有可能阻斷一般讀者理解相關背景的路徑。又如托勒密的《至大論》(Almagest),霍金在提到這部著作時稱它為a thirteen-book treatise,這當然是正確的,但是譯成一部十三冊的論文就不妥了,宜譯為一部十三卷的論著。(附註:在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的《大設計》中文版中,前一個誤譯已經改正,後一個則仍其舊) 

五、《大設計》可能成為霍金的學術遺囑 

  《大設計》作為霍金的新作,一出版就受到了極大關注——《科學》(Science)、《自然》(Nature)等有影響力的雜誌幾乎在同一時間發表了評論文章。[[12]] 、[[13]]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形,除了霍金所具有的媒體影響力之外,恐怕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此書極有可能成為霍金留給世人的最後著作。

  霍金在書中兩個被認為最為激進的觀點,在兩份書評中都受到了特別的關注:他聲稱利用量子理論證明了多宇宙的存在,我們這個宇宙只是同時從無中生出、擁有不同自然法則的多個宇宙中的一個;預言 M理論作為掌管多世界法則的一種解釋,是萬有理論的唯一切實可行的候選。

  不過,在《自然》雜誌的書評作者邁克爾·特納(Michael Turner)看來,霍金的上述論斷其實並不太具有說服力。根本原因是,多宇宙這一頗有創見的思想雖然有可能是正確的,但就目前而論,它卻連能否獲得科學資格都是有疑問的——不同宇宙之間無法交流,我們並不能觀測到其它宇宙,這導致多宇宙論成為一個無法被檢驗的理論。而特納認為,霍金在《大設計》中其實只是用多宇宙這一存在爭議的觀點替代而不是回答了關於怎樣選擇和誰選擇的問題,並沒有真正回答宇宙為什麼是而不是。至於霍金主張的引力讓萬物從無中生有,則是從根本上迴避了空間、時間和M理論為何如此的問題。

  霍金在《大設計》書中第一頁便宣稱哲學已死,這一高傲的姿態也激怒了不少人士。例如《經濟學人》上的書評認為:霍金宣稱哲學已死,卻把自己當成了哲學家,宣布由他來回答基本問題,這些言論與現代哲學很難作比,……霍金與莫迪納把哲學問題看成閒來無事喝茶時的消遣了。[[14]]

  雖然一些人對霍金書中的觀點持有異議,但霍金本人的影響力卻是不能不承認的,用特納的話來說就是只要是霍金,人們就願聽,況且霍金清楚、直白、積極的表達方式還是很具煽動性的。

  就本文所分析的霍金最近在三個重要問題——上帝、外星人和世界的真實性——上的站隊選擇而言,筆者認為,最有可能對人類社會產生深遠影響的是第二個問題:霍金加入了反對人類主動與外星文明交往的陣營。就筆者所知,他可能是迄今為止加入這一陣營的最大牌的科學家。考慮到霍金的影響力,儘管這也不是他的創新,但很可能成為他對人類文明作出的最大貢獻。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2: 揭秘:明末張獻忠用何手法屠殺川人
2012: 解密:毛澤東為何沒讓江青張春橋接班
2011: 大饑荒的小故事和中國家族的自衛功能
2010: 中共八年打了兩個小仗,毛反對兩個戰爭
2010: 連環畫:《江澤民其人》第四卷 小人得
2009: 最早培育出雜交水稻的人是誰?
2009: 曾經的歷史奇蹟:生活條件改善可以讓死
2008: 如果這是宋史 (五十八)
2008: 美國人該選奧巴馬還是麥凱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