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林徽因“群發情書”事件始末
送交者: 谷青 2014年04月11日00:16:12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好吧,讓我們詳細地談談林徽因“群發電報”事件。

  上篇里我引陸小曼的日記為證,林徽因給她的朋友們發出去的是一束信件,而不是如陳所巨所言,群發了“一字未易”的電報,徐志摩那首《拿回去吧,勞駕,先生》也證實了這一點。

  寄信與群發電報的性質完全不同。

  若是群發了“同一個稿子”電報,當然是戲耍。而寄出一束信件呢,我們先來做個現場還原,當時林徽因和梁思成在異國他鄉,他倆相處得不很順當,這個20歲的女孩,想家想朋友想念過去的時光,實在太正常,何況,她在北平城裡有那麼多談得來的朋友。從徐志摩到張歆海,都曾與她一起演戲、談文學、參加各種活動,她於是給他們一一寫了信,這很奇怪嗎。那年月,文人之間經常書來信往,且看看胡適日記,幾乎每天都在寫信、寄信,給好幾個人。

  徐志摩說那信里說:“我求你,我的朋友,給我一個快電,單說你平安,也叫我心安”,看似口氣過於親密,但一則可能是文學加工,再則當時的文人信件,比這更親密的不知有多少。

  徐志摩給凌叔華的信里寫:“你真是個妙人兒,真傻,傻得妙,妙得傻……”他們還是一般意義上的朋友。讓徐志摩最興奮的,也不過是信里提到了“心安”這個詞,原也是普通的詞,但提到“心”了啊,就像《圍城》裡的那位褚慎明,聽到蘇文紈說了一個“心”字,馬上手忙腳亂,眼下,徐志摩也像他似的,頓起連綿綺思。

  此外應無更為刺激的字眼了,因為,張歆海看過林徽因寫給徐志摩的信之後,都說“志摩沒有希望”。那麼,是否林徽因寫給他的信更那啥?陸小曼說過,他在林徽因那裡得到的愛的待遇比好,似乎林徽因對他更為青眼有加,但如果張歆海真的得到更多的暗示的話,他就不可能在看到林寫給徐的信之前,認為“志摩有希望” 的,他的待遇只是略好,還沒到讓他忘乎所以。

  他並不是一個持重的人,否則就不會天天到朋友的情人、有夫之婦陸小曼家裡坐着,哭哭啼啼地求她愛自己,若是林徽因暗示再多一點,都不知道他會顛倒痴狂到何種地步了。

  到了這兒我們可以看出,只是身在美國的林徽因給她北平的朋友們寫了一組問候信而已,但女神在大洋彼岸掀動一下翅膀,北平的文化界就起了大的風浪,從徐志摩到張歆海,都爭先恐後地奔往電報局,也就有了《拿回去吧,勞駕,先生》裡描述的那出鬧劇。

  事到如今,我倒替林徽因後怕,若她只給徐志摩一個人寫信,天知道他會鬧騰到什麼地步。林徽因對他的口氣甚至不如張歆海熱情,大概也是懷着一點戒心,但她天生強勢,以為她的磊落,能讓男人們屏退于禁區之外,而和她做純友誼的交流。

  也有人將林徽因的問候信指為高級調情。這也是中國國情,自古男女授受不親,但凡有交往,或有想要交往的願望,就必然是心懷鬼胎。談人生談文學什麼的更是可疑,君不見瓊瑤筆下,男女戀愛的前奏總是“看雪看月亮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學”。

  用交換書名的方式談戀愛,用敘交情的方式試探,這樣做的人一多,就使人忘記,真的有人,特別喜歡談文學,對可以交換思想的友誼有着真實的需求。

  林徽因似乎就是後面這種人。

  無緣得見林徽因寫給徐志摩他們的那一束信件,但林徽因另有寫給沈從文、胡適、朱光潛等異性朋友的信,那些信懇切、熱誠、發自肺腑,而且,她真的是太喜歡談文學談人生了,並不見絲毫曖昧。

  相形之下,陸小曼寫給胡適的那些英文信,親昵不下於情書,常有“你要聽我的,我說的都是對的對不”“我想着要等你的電話,所以一下午沒有出門”之類的句子,可謂調得一手好情,要知道,那時候她還在跟徐志摩熱戀,她總徐志摩奇怪,為什麼人人都愛她?她到底做錯了什麼?

  林徽因為什麼那麼喜歡談文學談人生?這跟她的求知慾有關,她母親是姨太太,且已失寵,她獲得的寵愛都是自己掙來的,她打小求知慾極強,被她父親視為天才;第一方面,也跟徐志摩對她的影響有關。讓我們閃回到1920年,看看徐志摩如何影響了她的一生。

  1920年的春天,林徽因跟父親來到英國,她後來的英倫記憶里,總是沒完沒了的大雨,父親到瑞士國聯開會去了,“我能在樓上能嗅到頂下層樓下廚房裡炸牛腰子同洋鹹肉。到晚上又是在頂大的飯廳里(點着一盞頂暗的燈)獨自坐着(垂着兩條不着地的腿同剛剛垂肩的髮辮),一個人吃飯,一面咬着手指頭哭——悶到實在不能不哭。”

  徐志摩就是在這個時候出現在她生活中,有他那個時候的照片,白皙,修長,戴着一副黑框眼鏡,看上去非常斯文,但就在這斯文的外表下,他又具備着非同尋常的,熱情的能量。他曾在大雨天裡到橋頭等彩虹,被淋成落湯雞也在所不惜,林徽因問他怎麼就知道雨後必有彩虹,他笑答:“完全是詩意的信仰。”

  林徽因唯一的閨蜜費慰梅說:“多年後聽徽因提起徐志摩,我注意到她對徐的回憶總是離不開那些文學大家的名字,如雪萊,濟慈、拜倫、曼殊菲爾、伍爾夫。我猜想,徐志摩在對她的一片深情中,可能已不自覺地扮演了一個導師的角色,領她進入英國詩歌和英國戲劇的世界,新美感、新觀念、新感覺,同時也迷惑了他自己。我覺得徽因和志摩的關係,非情愛而是浪漫,更多的還是文學關係。”

  林徽因本人,亦曾在給胡適的信里肯定過徐志摩之於她的意義:“我也不會以詩人的美諛為榮,也不會以被人戀愛為恥……我覺得這樁事人事方面看來真不幸,精神方面看來這樁事或為造成志摩為詩人的原因,也給我不少人格知識上磨練修養的幫助……我覺得我的一生至少沒有太墮入凡俗的滿足……志摩警醒了我,他變成一種 sim ulant(激勵)在我的生命中……”

  她同時說明她不會愛他,“這幾天思念他得很,但是他如果活着,恐怕我待他仍不能改的。也許那就是我不夠愛他的緣故。”

  她分得清思念與愛的差異,但別人分不清。像冰心就不客氣地說:“志摩是蝴蝶,而不是蜜蜂,女人好處就得不着,女人的壞處就使他犧牲了。”冰心眼中只有男女,對男女之外更多的東西是忽略不計的。

  扯遠了,還說1920年到1921年,徐志摩不自覺地扮演了這個16歲少女的精神領路人,灌輸給她嶄新的知識與文學理念,親力親為地展現出一種奔放不羈的活法,儘管這種活法給張幼儀帶來很大的傷害,但在他極力取悅的那個少女眼中,無疑是非常神奇的。只是,接下來他們的故事與言情小說大相徑庭,他愛上了她,她卻沒有那麼愛他。

  很多人考證林徽因那時有沒有給徐志摩以暗示,她是否在誘惑他之後又拋棄他,張幼儀怨恨她也是因為這點,最可恨的不是小三,而是那個得逞後又放棄的小三。但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我們且以常理推之,林徽因當時已經跟梁思成見過面,父親推薦給她的男孩,誠懇謙和,家境不俗,她為什麼要另選一個已有妻室的男人,親手製造出一個棄婦,作為一個棄婦的女兒她還沒有受夠嗎?

  當然,愛情來了,會慾令智昏,但看林徽因的一生,都是一個有意志力的女人,她後來愛上金岳霖,首先想到的,是向梁思成請教,說明她不會跟隨自己的慾念,而是讓理智做主。這是天性使然,也跟她的背景有關,前面說了,她得到的寵愛都是自己爭氣上進掙來的,她不可能像極有安全感的陸小曼那樣任性胡鬧。

  她給胡適的信里說道:“我的教育是舊的,我變不出什麼新的人來”,聽其言觀其行,並無出入,她可能根本就沒在徐志摩和梁思成之間做過選擇,對她擇偶智慧的讚賞都是言者心聲罷了。

  所以,如費慰梅所言,林徽因和徐志摩的關係,更多的是是文學關係。只是,這種浪漫的文學關係影響了林徽因的一生,看林徽因寫的詩,常有徐志摩詩作的影子,她後來那樣孜孜於跟人高談闊論,盡力追求自己的所愛,無視他人的目光,徐志摩也脫不了干係,而這種過於奔放不羈的做派,差點影響了林徽因的婚事。

  上篇里引用陳巨來的那篇文章,提到梁思成搶着去為林徽因買煙臺蘋果而被撞折了腿,後來還有人訛傳為買大鴨梨,但事實上,梁思成的腿,是1923年參加北京學生示威遊行時,被北京軍閥金永炎的汽車撞傷,他母親李夫人還特地跑到總統府鬧了一場。

  梁思成因腿傷入院,林徽因天天跑去看他,不避嫌疑地幫他擦汗,在當時,一個未婚姑娘這樣做實在是越格,本來就對“現代女性”缺乏好感的李夫人極其不爽,堅決反對這樁婚事,直到李夫人去世之後,梁思成和林徽因的訂婚儀式才在北京舉行。

  作為舊式女人,李夫人作如是想不難理解,讓人費解的是,很多受過新式教育的人的想法並不比她高明太多,給男人寫信是挑逗,談文學是調情,搞沙龍是招攬裙下之臣,總之,在哪兒哪兒都敏感的人眼中,女人,也許就像有個在台灣被抵制了的廣告所言,“不是在誘惑,就是在被誘惑”,他們無法想象一個女人還有別的追求。

  好在,林徽因以她一貫的磊落與強勢,將這些置之度外,她一直不放棄與人交流的快樂,寫信邀請她喜歡的作家來聊天,而老金也一直住在她家後院,梁思成完全理解這一切,因為有她的意志力與節操作擔保。在我看來,這才是真正的敢愛敢恨,勇敢的背後是承擔,而不是,弄一個爛攤子讓別人承擔。

  她不是被人意淫出的白蓮花,她急躁、話癆,多管閒事,真性情,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樣沉靜矜持;但她也不是被另外一些人妖魔化的綠茶那啥,林黛玉對薛寶釵說的,以前人人都說你好,我只當你心裡藏奸。女人對男人都說好的女人也有這種懷疑,懷疑她心裡藏奸。真實的她,在她的信件與文章里,只是願意讀她的傳記的人多,願意讀她自己的文字的少。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3: 飛云:陰謀論何以在中國大行其道?
2013: 谷開來案是本世紀最大的冤案
2012: 估計在火化那西人之前公安王弄到了證據
2012: 一篇忽悠國民長達67年的文章(組圖)
2011: 祖宗不咋地?難道也要無限痴愚崇拜嗎?
2011: 美國到底殺了多少印第安人?
2010: 波蘭,一個天譴的無恥民族
2010: HCl: 八億人民八部樣板戲的說法是怎麼
2009: 傅雷之死真相
2009: 高智晟之妻耿和與何俊仁紐約召開記者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