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范兒600——孫中山(續三):恆心與自律是成功人生的永恆的原動力
送交者: 藤兒 2014年10月12日14:52:42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藤兒點評:人名“中山”或“孫中山”,毫無疑問就是一款不折不扣的“日貨”!因“孫中山”而得名“中山”之名的任何歷史遺址、建築、地名、學府、機構、設施和各款紀念品等等,都是在彰顯小日本的榮耀,播下大中國的恥辱!

中國人不是要雪恥日本,抵制“日貨”嗎?那就從抵制人名“中山”或“孫中山”做起吧!

1. 廣東“中山市”:立即取消“中山市”名,恢復原名: 香山(1925年,為紀念剛剛去世的孫中山,香山易名為中山。)

2. 台北“中山紀念堂”:立即取消“中山紀念堂”名,改為“孫文紀念堂”。

3. 南京“中山陵”:立即取消“中山陵”名,改為“孫文墓”。

4. 廣東“中山大學”:立即取消“中山大學”名,恢復原名:國立廣東大學(中山大學位於廣東省廣州市,由孫中山先生創立於1924年,初名國立廣東大學,後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學校於1926年定名為 “國立中山大學”。)

......

這無疑才是大中國的強國戰略!

“打到日本帝國主義!” 喊這口號管屁用!

----------------------------------------------------------------------------------------------------------------------

來源:多維人文 2014-10-11

孫中山名字竟然是日本人給起的

孫中山(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為什麼會出現人人知道孫中山,孫文本名卻隱沒不彰的情況呢?“孫中山”三字又從何而來,為何孫本人不願使用,別人卻都在使用孫中山這個名字呢?李吉奎老師在南方周末上給我們講了幾個故事。

孫中山是廣東香山(今中山市)人,譜名德明,幼名帝象,稍長取名文,字日新(後易為粵語同音之逸仙)。從事革命流亡日本時,為秘密活動安全起見,在日本曾使用中山樵、高野長雄、中山二郎、吳仲這些假姓名。中山、高野用得多些。孫中山在正式公文簽名用孫文(印鑑亦僅有“孫文之印”);對家人親屬用德明、科父(對離異後的盧夫人);對西人通用孫逸仙(Sun Yat-sen)。他在寫信時,1910年署名使用過中山(與西人通信使用的中山,不是用日文假名英譯Nakayama,而是用漢語英譯Chung San)。從未使用“孫中山”三字聯署。1911年以後,其本人對中山二字亦未見使用。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人人知道的孫中山,孫文本名卻隱沒不彰的情況呢?“孫中山”三字又從何而來,為何孫本人不願使用,別人卻都在使用孫中山這個名字呢?說起來,這裡有幾個故事。

1897年8月16日,孫中山從倫敦經北美東返抵達橫濱。他在日本與浪人宮崎寅藏(滔天)、平山周、可兒長一三人結識後,於9月間由平山、可兒陪同,赴東京會見日本民黨領袖犬養毅。從犬養邸宅出來後,到數寄屋橋旁的對鶴館(旅店)住宿。在館內旅客登記簿上寫名字的時候,孫表示要將真實姓名保持秘密,寫一個假名字。平山與可兒想了一會,才想到他們來的時候,路過有樂町中山侯爵家,平山便在簿子上寫了中山兩個字。據說,孫接過筆,添寫了一個樵字。孫的意思是,我是中國的山樵。(如果這種說法可信,那麼中是姓,名是山樵;不過後來一直使用中山這個姓,孫之通信亦曾署名為樵,故中國山樵之說,恐怕是有心人的附會)這是孫氏第一次使用中山樵這個日本姓名;1900年,秘密回上海住日本人開的旭館,登記本上寫的便是醫學士中山樵。

孫中山在日本安頓下來後,便開始準備在國內發動起義。1900年,惠州起義爆發。由於新上台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取消了台灣總督府對孫中山支持的承諾,浪人遣散。孫無奈,只得回到日本。

隨後,他的支持者宮崎寅藏將自己所參與的孫中山革命史事寫進回憶錄《三十三年之夢》一書中。該書於1902年出版,孫中山為它寫了序言。1903年,在上海《蘇報》館任主筆的湖南人章士釗(行嚴)將這本日文著作,根據自己的意思,節譯成《孫逸仙》小冊子,作為《盪虜叢書》的一種出版。章太炎、秦力山及章士釗本人都為這本小冊子作序,高度評價孫中山的革命先導地位。章士釗認為,“孫逸仙者,近今談革命者之初祖,實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認,則談興中國者,不可脫離孫逸仙三字。”此書出版後,“一時風行天下,人人爭看,竟成鼓吹革命之有力著述,大出意外。”當大批青年學生出國赴日前後,接觸到介紹孫中山活動事跡及看到知識界先進所做的這些介紹時,孫中山的形象無形中便高大了起來,這也就為1905年中國同盟會成立、擁戴孫為總理奠定了基礎。

這時的章士釗還不認識孫氏其人。但因為章士釗已結識章太炎,而章太炎在1902年赴日本時已與孫中山來往,故章士釗對孫的了解,可能多來自章太炎的介紹。另外,章士釗也可能從秦力山、王慕陶處得來一些信息。

章士釗在《疏〈黃帝魂〉》中回憶說:“吾之所知於(孫)先生,較之秦力山所謂海賊孫汶,不多幾許。一日,吾在湖北王侃叔(慕陶)許,見先生所作手札,長至數百言,用日本美濃捲紙寫,字跡雄偉,吾甚駭異。由此不敢僅以草澤英雄視先生,而起心悅誠服之意。”當時孫文之為國事犯受通緝,已廣為人知。為活動方便,用了中山、高野一類的日本姓氏。故熟人相遇,便稱中山先生或高野先生。起初是口頭上說說,或通信上使用,進而在報刊上也用了,習慣成了自然。如章太炎在1902年3月致吳君遂信中便說,“今者,任公、中山意氣尚不能平,蓋所爭不在宗旨而在權利也。”任公是梁啓超的字號,章太炎將任公、中山並列使用,可見至少在此時(1902年),部分中國人已將孫氏在日本所使用的姓氏中山,作為孫氏的名字而加以使用了。

約1903年,章士釗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或晚些時候,“貿貿然以中山綴於孫下,而牽連讀之曰孫中山。”本非約定,卒乃俗成,孫中山云云,遂成為孫氏的姓名定型,一百多年來使用不絕。據說,王侃叔曾批語章士釗這樣做不通,“姓氏重疊,冠履倒錯。”章氏雖對批評“遜謝,然亦無法變易,久而久之,從不見有人提出問題,(孫)先生似亦聞而默認”。總括一句話,約在1903年,章士釗第一次取了“孫中山”的名字,並由此傳開來,孫氏本人後來也默認了。

1910年以前,孫中山在對日人通信中署名“中山”、“高野”交用,這個“中山”是日本姓Nakayama,不成問題。但對中國人通信中署名“弟中山”,與使用署名“弟孫文”相對應,這個中山,則是孫氏用作自己的名字了。

對於這一點,還可從孫氏與外人通信中得到證明。孫氏與外人(西人)通信,歷來都使用孫逸仙(漢語拼音)。但在1910年8月11日致咸馬里函,署名孫逸仙,通信地址(收信人)寫的是Mr.Chung San。同年9月4日致布思函,通訊處(收信人)也是Chung San(並註明“郵匯亦請用Chung San之名”)。8月13日致張永福函,中文直稱“弟中山謹啟”。可見,暫住檳城的孫氏,即仍處於保密時期的孫氏,已開始使用“中山”二字作為自己的名字。到了1911年12月25日孫氏返抵上海後,孫中山的姓名在報紙上鋪天蓋地,湯化龍等人的共和建設會的通電中,甚至有“請舉孫中山先生為總統,以救國民”的字樣。

入民國後,“孫中山”姓名被廣泛使用。但是,這是被使用。雖然孫也接受他人稱自己為中山先生、孫中山先生,孫中山就是孫文、孫逸仙,但是我們實在找不到孫氏自署孫中山的事例。

孫中山為什麼不使用“孫中山”呢?可能有這種因素,即姓名雖是符號,但中國傳統上更重視“名從主人”的說法。不論是中山或是孫中山,都是別人所取用的姓氏、姓名,不是本人或長輩給取的,於俗可容,於理無據。況且,中山二字之含義,細想起來,孫氏可能極不舒服。為何如此說?須知,1879年(光緒五年),日本滅中國藩屬琉球國,改為沖繩縣,逼遷其王至東京,以中山侯爵名義,處於囚禁狀態。當中國第一任駐日使臣何如璋抵橫濱時,原琉球王聽到消息,還派親信秘密跪見天使,請求代為申冤復國。這是何等可悲可恥之事!若以一大國領袖之尊,姓名竟來源於亡藩辱爵,情何以堪!故孫氏對不知就理之人,儘管由他們去用(不辯,辯無益),反正外界沒有人知道其中原委;但如果自己也使用“孫中山”,煌煌大字落筆留於檔冊,為外人笑,則清夜夢回,便難免誅心了。這大概便是孫文(逸仙)不使用孫中山這個名字的緣故。這也就是說,孫中山是一個被取、用的名字。

附帶說幾句,給孫氏取中山姓氏的平山周,約十年間一直是孫氏的積極支持者,但在1907年汕尾“幸運丸”運械一事鬧翻後,二人便中斷了來往。至於章士釗,則始終未加入“孫黨”(從興中會、同盟會、國民黨、中華革命黨,直到中國國民黨),形同蜀洛。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3: 賀衛方教授在西北政法的演講(屢次被刪
2013: 馬黑:涼山彝族末代女土司楊代蒂
2012: 錦瑟無端五十弦 - 李商隱與亡妻的真情
2012: 坦克進京的年代,學生被捕後
2011: 追憶國醫吳階平 - 給領導人看病時用密
2011: (圖)目瞪口呆 占領華爾街讓全體美分
2010: 疲倦的民主黨與憤怒的共和黨:2010年美
2010: 神秘北緯30度,四川黑竹溝人畜離奇失蹤
2009: 簡單解釋什麼是民主
2009: 抗美援朝讓中國變成令世界畏懼的拳頭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