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跨國婚姻 > 帖子
當母親和妻子同時掉在河裡:回復A先生--該不該回家過年?
送交者: 楊虹萬維博客 2015年04月02日09:06:56 於 [跨國婚姻] 發送悄悄話

                    

 A 先生你好!


謝謝你的來信。今年春節你因為妻子反對的原因,最終沒有能夠如願返鄉探望年邁的母親。你感覺心裡愧對母親,但是你又覺得無法跟妻子溝通,你覺得她不會理解你想要回家過年的心情。這種矛盾的心情,令你左右為難,倍受負疚感的折磨。所以,你想知道,究竟你該不該回家過年?


如果你被這種負疚感纏擾,你的個人生活、工作和婚姻關係都會受到影響。如果經濟條件許可,且家庭關係健康,能夠年年回去陪老母親和家人過年,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但你的情況聽起來需要更多的考慮:第一,你的經濟拮据;第二,你去年探望過母親。第三,你在過去這些年裡,沒有停止在經濟上支援母親和家人。而你做這些事都是瞞着你妻子。第四,你的妻子相信,你母親對你們的婚姻關係有巨大的殺傷力,是你們婚姻衝突和數次鬧離婚的唯一原因。


經濟上的債務、與你母親和家人關係上的不融洽,這兩方面的因素使得你的妻子與你在回家過年的問題上起了衝突;而你愛你的妻子,也提不出反駁妻子不支持你回家過年的理由。這樣一來,你對母親和家人回家過年的承諾無法實現,令你焦慮不安,這種情感就是愧疚感給你的。


愧疚感,也叫負疚感、負罪感,有各種不同的形式。你覺得過年應該回去陪陪老媽和家人,不然你於心不安,這種形式的負疚感,心理學家叫做“分離負疚感”。心理學家認為,人是不會意識到自己有“分離負疚感”的。


這種“分離負疚感”是怎麼來的?心理學認為,雖然農業文化重視家庭、宗族和家鄉,會對人的“分離負疚感”有影響,但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來自一個不健康的的“共生”家庭關係。意思就是,當一個人很小的時候,他需要母親無條件的愛,可是他的母親沒有給予他成長所需要的愛,而是母親把自己的思想、情感都注入到幼小的孩子大腦里,結果,這個孩子自己的情感、思想和行為發展,都被阻斷了,孩子的大腦里只有母親認可的思維和行為模式:如果你想得到我的愛,你必須否認自己的發展。有我沒你。你依附着我,我也依附着你,我與你就是一個“共同體”。這種家庭模式的心理學學名叫做“共生”,有些心理學家稱為“寄生”。美國有一個心理學家名叫斯蒂文–莊生(Stephen Johnson),專門研究人的性格特點,他形容在“共生”家庭關係中長大的人,是“被占有的人”。他寫道:


            共生的孩子並沒有真正得到過母愛,或者與母親有過真正的連接。在這些家庭中被標榜的愛,實際上是一種壓迫、占有式的依戀。


            從你的描述中來看,你大概是在一個“共生”的母愛環境下長大,你也不可能意識到你得到的母愛是不健康的。因為“被占有”的大腦,記憶下來的都不是真實的情感體驗,而是被母親強灌進大腦的記憶。所以,如果你是在一個共生的家庭環境中長大,你的大腦儲存下來的,是一個偉大的、慈祥的母親形象,和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


不過你可以想想:你的母親做出哪些事情,關愛你的妻子和孩子?說過那些話有利於你和妻子建立親密關係?做過哪些事、說過那些話幫助了你建立自己擁有健康的性格?


如果母親對你說:“媽一天比一天老了,你見一面少一面。我盼着你多回來啊!”你的感覺是喜樂?還是壓抑?


如果母親以明示和暗示的方式,令你忽視自己的經濟狀況,瞞着妻子源源不斷地滿足她和家人的要求時,你覺得害怕?還是輕鬆?


如果你和妻兒過着省吃儉用、極其剋扣的日子,而你毫不吝嗇一筆一筆地寄錢給你的母親,尤其是你心裡知道,這些錢,並不是“救急”,而是供她和其他家人去賭博、酗酒。你心裡是高興?還是難過?


如果,你有勇氣一條一條回答上面的問題,你應該可以看到你是有一個給兒女祝福的媽媽?還是試圖將兒女控制在手,供其滿足自己欲望的母親了。


沒有比審視現實更難的事情了。可是現實就是現實。有些人就是沒有一個真正愛他的媽。


            你可以從莊生或者任何一部心理學著作的描述里看到,在這種母愛下長大的子女,會相信他們與母親或者家人分離,包括移民、違背母親意願、生活水平比母親高等等,是一種自私的行為,是對母親的背叛、對母親的傷害。而他們要為母親和家人感受到的傷害負責。當然,他們不會意識到這種負疚感,但是時時刻刻透過他們的行為、態度都表現出來。


        為了避免這種負疚感,這些成年子女通常會採用兩種病態的策略:第一,急母親所急,想母親所想。我感受到我媽受的苦和累。第二,他們覺得,這就是我母親想要我做的、希望我做的。我一定要做到。


            或許你從來不認為自己對母親有負疚感。但是,你的母親只有給你來個電話,或者發個信息,你會有情感波動嗎?如果母親在地球的另一端按一下按鈕,你在這頭會跳起來嗎?比如,你的一位家人生病,你會不會說,我母親一定很着急。所以我也高興不起來。我母親一定希望我趕緊寄點錢回去,所以我必須寄錢。


            當然,你也可以說,難道我不應該給與母親和家人一些同情和幫助嗎?如果你的幫助導致母親或者家人更加在經濟上、情感上依靠你,你就要小心了!莊生指出在這種情況下:“你的同情被母親誤導、壓迫和利用了。”莊生稱這種親子關係是“不正常的、紊亂的溝通”。對於母親來說,依賴子女獲取滿足,也不快樂。對於子女來說,阻礙了個人的發展,破壞了婚姻關係,也難以享受生活。


在我們分析了心理學關於“分離負疚感”的原因、形式和後果之後,我希望能幫助你對自己有一些認識和了解,決定你如何資助你的母親和家人?是不是要回家陪母親過年的問題。


首先,在資助家人的問題上,有兩個因素需要考慮:第一個是能力因素。這個前提是,你必須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心理學的研究和西方文化、聖經的教導都是一致的。你以為上帝為什麼要人們“離開父母,與妻子合為一體”?上帝是在揭示這個自然界的法則:人生活中的第一順序是老婆孩子。這是個保證家庭和個人幸福的秘訣。


如果你自己每天都為錢掙扎,生活上過着極其苛刻的日子,卻大方地資助家人,在心理學家的詞彙里,那叫自虐。而科學的研究發現,自虐正是因為兒時沒有得到健康的母愛造成的。


中國人有句老話,“救急不救窮”。為什麼?因為不斷地給錢,往往助長受助人在生活上越來越依賴你。你助長受助的人“寄生”在你身上。既然你的母親自己有一份在當地算很好的退休金,而她拿着你的錢炫耀、賭博、酗酒等,你說這是幫她呢,還是害她呢?


第二個是關係因素。你的妻子因為過去與你母親和家人發生過不愉快的經歷,以及對你母親破壞、傷害和威脅到你們婚姻關係的恐懼,對你回家過年有諸多的意見和不滿。不論你認為你妻子的情感是否真與母親的行為有關,但有一點你必須知道:她的恐懼、害怕、憤怒、甚至厭惡等等的情感,都是真的。通常,在面對一個善於玩弄手段,以公開的、隱晦的方式傷害、破壞和威脅到夫妻關係的母親,而其成年子女又沒有能力不受母親影響的情況下,心理治療上會告之當事人,必須暫時停止與母親的往來,直到母親的行為和態度不再傷害、破壞和威脅到夫妻關係;在某些極端的情況下,只能選擇與母親永遠地斷絕關係,才能保證自己的婚姻和家庭不受侵害。


因此,按照上面所講的人類的生活法則,假如你在不顧家庭經濟拮据的情況下,更忽視妻子的情感,堅持回家陪母親過年,必定造成你回來之後夫妻關係惡化,最終導致你的婚姻關係死亡。還有,你想資助家人,在有能力的條件下也未嘗不可,但切記與你的妻子商量。你瞞着她行事,將會徹底破壞她對你的信任,破壞你們之間的親密關係。而且,這個被破壞了的婚姻關係,想要修復非常非常困難。即便因為諸多原因你們在法律上不離婚,但是,從心理學的角度上來看,一個沒有了親密關係和信任感的婚姻,不就是一樁死亡的婚姻嗎? 

          

以上是對你是否繼續資助母親和家人,以及是否要回家陪母親過年的建議。不管是做出什麼樣的決定,我希望是出自你自己深思熟慮的決定---不受負疚感影響的決定。

 

祝你幸福!

 

 

《慈祥與殘酷:透視中國式父母之愛》被台灣中央研究院生命科學圖書館、台北市立圖書館、台北彰化高級中學圖書館、國立台北教育學院、中原大學張靜愚紀念圖書館、中國浙江圖書館等收藏。

中文簡體和繁體字版,美洲專銷網站: http://www.rainbow-fans.com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兄弟媳婦歪打小三
2012: 荷蘭鬱金香,美呆啦!(下)
2011: 今晚我吃撐着了。。。
2011: 試下效果,剛在院子裡拍的水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