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跨國婚姻 > 帖子
國學大師-南懷瑾 傳 2
送交者: wu6 2005年02月28日13:51:56 於 [跨國婚姻] 發送悄悄話

“佛子”——佛送的兒子
南氏家族在當地是一個大家族,祖先在宋代時從中原移居此地。上面介紹溫州自古以來算是一個魚米之鄉,但南老師出生的樂清縣地團村和附近的幾個村子。卻是個窮地方;地少 人多,旱災、颱風、潮水倒灌等自然災害經常發生,十年九荒, 討飯的人很多。南家到他祖父這一輩,已經中道衰落了。他的父親南仰周是個遺腹子,上面兩個哥哥能力不強,南仰周十二歲就撐起這個大家庭的重擔,憑着他頑強的毅力和不服輸的性格,總算置下了一份“小康’水平的家產.並在地方上贏得了聲譽,還一度當選為鄉長。

有關南老師父輩。祖輩的事倩,已沒有現成的文宇資料可查,現在還健在的人也沒有幾個能說得清楚,何況那都是幾十年甚至一百多年前的事了,我不想也沒有精力把它搞得水落 石出.只是從南老師在家鄉的親屬的閒聊中,聽到片言只話.並了解到南老師這個傳奇式人物,生下來也並不是一個“天 才”或“神童”,如果一定要說出南老師童年和少年時代的特點來,倒也可以說一點他的與眾不同之處。

南老師的父親到了結婚年齡,娶當地趙氏女為妻,趙氏幾年後病逝,南仰周續娶了她的妹妹,當然也稱趙氏.南家這時候人丁不旺,天天盼望着趙氏為南家添丁加口;偏偏她過門以 後,一年,兩年,三年,沒有一點生兒育女的信息。現代人提倡晚婚晚育,可在當時,過門幾年沒有生育,做媳婦的被人戳脊梁骨,那是世之常情。本來並不禮佛的趙氏,天天跑城隍廟,求神拜佛,燒香許願。大慨是她的虔誠感動了佛爺菩薩,在她二十六歲的“高齡”,終於生下一個兒子,就是南老師,為南家續了香火,但她此後再也沒有生育。幾十年後,南老師名聞海內外,家鄉老一輩的親戚茶餘飯後談起他,說他生下來後就被親友稱作“佛子”——佛菩薩送的兒子.

父母親“晚年”得子,又是一個獨子,呵護備至,嬌生慣養,自不必說,特別是母親,更是將寵愛集於他一身.只舉一例,就可以看出母親對他是如何的寶貝.現在當媽媽的,生下孩子。很多沒有餵過一天的奶,而是讓孩子吃牛奶.早年,都是靠母乳把孩子養大、一般到了一歲多、兩歲就給孩子斷奶,吃奶吃到三歲的,都是稀罕的事;而南老師長到七歲竟然還吃媽媽的奶。那時他已經上私塾念書,中間休息的時侯,別的孩子都是跑回家去吃一點點心,而南老師跑回家,卻要在媽媽的懷裡吮幾口奶。

父親只有這個兒子,對他自然非常鍾愛,但他的愛是另外一種形式,不是溺愛,而是嚴格的管教,該罵該打,一點也不寬容。南老師父親的“凶脾氣”.親友們至今都還有印象.一次,南老師同鄰居的孩子吵架,被對方罵娘罵祖宗,這在當地被看作是有辱家門的事。父親知道後,一氣之下,把他推到門前的小河溝里。因為父親自己過早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擔,沒有好好 念過書.只讀過幾年私塾,所以他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好好念書,並不是要他去做官,只是要他能夠做到知書達理。父親除了有幾畝薄田之外.一輩子靠經商維生,他在村子裡開了個小 店.賣布、賣米、賣百貨。在傳統觀念里,仕農工商,商人排在最後一位,但他父親卻認為,經商是世上最好的職業.生意做得好,發了財,連官府都要來攀附。他希望自己這個兒子,先好好念書,將來接他的班,一面經商,一面過個平平靜靜的耕讀生活。

南老師六歲開蒙,接受幾千年沿襲下來的舊式的教育,上私塾.讀四書五經.只在縣小學插班讀了最後一個年級的課. 拿他自己後來的話說,自己一輩子連個小學文憑都沒有拿到, 勉強算是小學肄業。南老師能有今天這樣的盛名,並不是生來就是天才,小時侯.聰明、機靈都稱得上,但並不是一個乖孩子,甚至可以說很調皮,很愛玩。只是父親管得太嚴了,嚴得幾乎不近人情,母親這把保護傘有時也失去了效力。這樣,在嚴格的私塾教育下,他打下了深厚的國學底子,四書五經不管懂不懂,他都能背下來,幾十年後.都沒有忘記。南老師自己也對人說,他現在“這點墨水”,就是小時候打下的基礎。

根據南老師自己的回憶,童年時代.從一歲到六歲,渾渾 噩噩,糊裡糊塗,沒有太多太深刻的記憶。從六歲到十二歲,除了讀書之外,只記得自己身體非常弱.正餐不好好吃飯,喜歡吃零食;三天兩頭生病,生來是個多病的身體,什麼病都生過。十二歲以後,小病隨時有,大病沒有;傷風感冒是經常的事,但沒有生過大病,一輩子也沒有得過大病.他說,也許十二歲之前把所有的病都生過了,所以後來就不生病了。

童年時代,家裡遭遇一件大事,南老師刻骨銘心,在一定程度上,這件事的教訓,融入了他的人生哲學之中.那一年,大約十一歲,父親送他到縣第一小學上學.二十年代的中國,推翻清朝封建王朝雖然已經十多年了,但社會,文化、教育還處於新舊交替時期,尤其是在地處一隅的樂清,現代教育還不普及,上小學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小學畢業就相當於過去的秀 才了.南老師上過私塾,古書讀過不少,但現代科學知識,比如算術、化學、衛生等等,則一竅不通。父親拉關係、走後門,總算把他送到縣第一小學,插班讀六年級.縣小學在城裡.沒有寄宿,父親找了城裡一個林姓朋友,讓南老師借住在他家裡。正好這位朋友有一個孩子也在念小學,名叫林夢凡.也是一個獨子,兩人正好作伴。夢凡的母親對南老師很好,像對自己的兒子一樣。在學校里.南老師個子小,上課坐在最前排,排隊排在最後一個,加上是鄉下人,常常受別人的欺侮.不過,南老師在這裡還是很開心的,畢竟換了一個新的環境,什麼都新鮮。

讀了半年,放寒假了,就回家過年.過陰曆年,農村里都是 熱熱鬧鬧,一般從初一到十五燈節,走親訪友,大宴賓客。加上這一年正是他祖母的六十大壽,湊在一起.南家更是熱鬧非凡,天天席開十幾桌、父親在鄉里本來人緣不錯,加上他剛剛為地方上修了一個陡門,就是蓄水放水的水閘,很得民心,來祝壽的、“蹭飯”的人特別多。這樣鬧到正月十五,南老師一覺醒來,突然出觀一個念頭:不行,我要走,不能呆在家裡,要上學去。父母親攔他.學校還沒有開學.你去上什麼學?南老師執意要走,反正不願意在家裡呆着,到城裡找同學去。父母拗不過他,只得讓他去、那一天,南老師一個人,步行兩三個鍾 頭,住到了同學林夢凡家。第二天上午,父親派人來,告訴他蟯砑依錙潰⒋匆環葑粗劍興較乩銼ò浮T矗芬惶煲估錚換錆5料唇倭四俠鮮Φ募搖D俠鮮Φ母蓋卓艘簧痰輳裘住⒙舨肌⒙粼踴酰竦筆閉蟶系囊話閔痰暌謊暗旰笪蕁⒑5晾創蠣徘嗣諾氖焙潁母蓋妝瘓眩狼榭霾幻睿? 顧不得老人妻子.光着腳從後門跑了.等海盜撬開門進來時, 他母親在驚恐之中還能急中生智,摘下戒指耳環拱手交給強盜,說:主人都跑掉了,我是他家的傭人、南老師的母親平素不愛打扮,穿衣服不大講究。海盜看她這副樣子,不像是老闆娘,就放過她了,只是把店裡能搶走的東西席捲一空。等到他父親 帶領一群“鹽兵”趕到時,那伙海盜早已揚長而去了.

這是南老師記憶中家庭經歷的一件大事。全家人的命都保住了,但財產損夫慘重.好在他的父親”留得青山在”,就會 “有柴燒”。南老師說。他那天加果不離家進城,很可能會被海 盜綁票了,也許早就沒命了.當然,這些事情都沒有發生,但幾十年後,南老師從這個偶然事件上,引出了一個人生的哲理. 他說:如果不大事操辦祖母的六十大壽,可能不會招來海盜; 所以,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不輕言做壽;拿佛學的道理來許.一個人在“福報”很好的情況下,不要把“福報”都用完了.南老師的意恩是:一個人,在有錢、有權、有勢的情況下,不要張揚,不要忘乎所以.不要得意忘形、南老師一輩子的為人,都是遵循着這個原則,哪怕在他聲名鼎盛的時候,自己都是那麼冷靜,那麼低姿態.

十三歲,私塾念完了,該讀的書都讀了,小學也念了,倒數第一名,那時候叫“背榜”,拿了個肄業證書。下一步怎麼辦?父親說,不要上學了,交不起學費。上中學,樂清縣還沒有一所中學,要到溫州去上.但家庭經濟的狀況又無力負擔,那時侯,供養一個中學生.不是一般家庭所敢奢望的,比現在供一個大學生還難,何況家裡剛剛被海盜洗劫一空。父親叫他學一門手藝,當地有一位木雕藝人,遠近聞名,南老師覺得木雕很好玩,但一輩子幹這種事,不干。父親又叫他去學生意,到人家商店 里當學徒,南老師也不干,他不能反抗父親,他反抗父親的唯一武器是眼淚。父親說一次,他哭一次.硬是不願意去學生意。父親說了三次之後,拿他沒有辦法,只好由他去,在家裡讀書自修好了,反正年紀還小,家裡還養得起他。

那年暑假,在溫州讀中學的表兄王世鶴回來度假,王家是當地一個大戶人家,請了一位老師給他補習,父親叫南老師也去聽課,一共有七八個孩子,南老師年紀最小。請來的老師姓 朱,名味淵。朱味淵先生學問很大.在前清的時侯沒有考上功名,就到處遊歷講學;論及時政,憤世嫉俗,唾沫橫飛,被鄉里視為奇人.南老師後來說自己同國民黨政要陳誠是“同門”,指的就是同朱味淵先生的這一段師生因緣。陣誠是浙江青田人,朱味淵曾在青田教過陳誠,在古時講究師從關係,受過同一個老師的教誨.就稱同門”、其實,南老師比陳誠小二十多歲,一輩子同這位學長沒有直接打過交道.

南老師同朱味淵的師生因緣,也只是這個短短的暑假,算下來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真正一對一的教侮只有一個來小時,但在南老師的心裡,對朱味淵先生懷念了一輩子。這個暑 假,朱味淵給這七八個孩子講古文,講詩詞,朱先生的詩詞功 底很深,當年詩壇上小有名氣。南老師那時候早就把《唐詩三百首》背得滾爪爛熟了,而且,十來歲就會寫對子寫詩了,但古詩究竟妙在何處,也不知其所以然。一天,南老師到朱先生的書房,看到案頭有清人吳梅村詩集,拿起來翻閱朗讀,愛不釋手。朱味淵見他喜歡,乘興為他朗吟吳梅村的《琴河感舊》四 律,井借給他清詩一卷。於是,南老師從吳梅村入手,讀遍了清朝名家的詩作.發現其情懷磊落,比讀唐詩更有心得。南老師認為.清朝的詩詞.’‘寄意遙深,托情典故,殊非唐初盛晚諸世曠達疏通所可及者,宜乎情之切近於衰亂哀思而尤擅其勝場也”.朱昧淵先生的教導.使南老師開拓了眼界,對學詩“須先習盛唐,宗法李杜,方為正規,如清初諸家,不可學也”的觀點 產生了懷疑。這麼短短的一個小時,留給了南老師終生難忘的印象,使南老師知道,除了唐詩之外,清朝的詩另有境界。南老師後來再也沒有機會受朱先生的教誨,朱先生第二年就去世了。但南老師把朱先生尊為自己詩學的啟蒙者,一輩子不忘這位恩師、我們現在讀南老師的著作,裡面引用了許多清朝詩人的詩句,特別是鄭板橋、袁枚、趙翼、龔定庵、錢謙益初吳梅村等人的詩,南老師都是推崇備至,從中可以看出朱味淵先生對他的影響.

在家自修這三年的時間裡,南老師讀書的範圍更廣了。家裡的藏書不少,《史記》,《文選》,《綱鑑易知錄》,還有唐詩宋詞等等,南老師都翻出來讀了個遍。《紅樓夢》,《三國演義》,《水 滸傳》以及武俠小說,這些“閒書”、“野書”也都想辦法弄來看。父親對這個獨子,有嚴格管教的一面,同時,對他的培養還是很用心的。父親給他請來一個老師,名叫葉公恕,葉先生古文底子好.又通現代學問,一個月來家裡兩三次,從他那裡南老師知道了孫中山、康有為,還有外國的林肯、華盛頓、興登堡。卡內基的傳奇故事。

在家裡自修,總是容易懶散。父親認為環境不好,就把他送到家廟裡去讀書。南氏家廟建在附近的山上。離家大約有五六里地.廟裡安放南氏先祖的牌位,每一代里選派一人看管; 平時.這裡是人跡不到的地方,只有在過年過節或婚喪嫁娶的時候,後代才會到家廟去祭拜祖宗。父親把南老師送到家廟讀書,平時不准他回家,隔三差五給他送一些好吃的東西.按道 理,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而且還是一個獨子,當時一般的家庭總是把他拴在身邊;而南老師父親這種獨特的管教方式,也許是南老師日後那種特立獨行、桀騖不馴的性格形成的原因。 家廟的環境確實很好,廟裡一片幽深,陪伴他的只有一個又呆又瘸的公公;廟外.有清澈的溪流,有山花,還有美麗的裴翠鳥。南老師在這裡讀書,讀中國的歷史,讀中國的地理,他的思 想可以自由馳騁,他立志要當一個“大人物”。儘管他對外部世 界的形勢,什麼歐洲風雲、國共兩黨的鬥爭,他都是模糊一片, 因為這個小地方的人還是過着古老、寧靜的生活。

十七歲是南老師人生歷程上的一個里程碑。也許是書讀 多了,他不願意侷促在家鄉這個小小的地方,他要出去闖天下,他要干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他的這個理念非常強烈,沒 有誰能理解,也沒有誰能阻擋,可能只有上天知道。還在他少年時代,南老師在家鄉附近的一個道觀抽過一支簽;過了幾年,在一個廟裡又抽了一支簽、抽籤這種東西,屬於迷信騙人的東西,講得好聽一點,屬於神秘學的範疇,本不足以拿來當真;但南老師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抽到的這兩支簽竟完全一樣.這確實有點神秘色彩了。這個簽語說:

脫卻麻衣換綠衣,

恰如揚柳遇春時。

飛騰要取蟾宮桂,

許折東南第一枝。

這個簽語可能對南老師的一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南老師不是一個迷信的入,但簽語中的蟾宮取桂、折“東南第一枝”,對他無疑是一股強大的動力,鼓舞着他,鞭策看他,一輩 子自強不息。過了幾十年後,南老師經常向人談起這個簽語,頗有幾分津津樂道之狀.說自已的一生經歷被這個簽語說准了.我沒有請他詳細解釋這幾句話,“脫卻麻衣換綠衣”,“綠 衣”大慨是指他曾經芽過軍裝;“麻衣”相當於“布衣”,是古時平民、學子穿的衣服。至於從蟾官里取得什麼桂.“東南第一枝”究竟指什麼,我從來沒有聽他說起過。

當年,正在他滿懷壯志、雄心勃勃要干一番大亭業的時候.一位在外地做事的同鄉回鄉度假,鼓動他到外面闖蕩.說 杭州浙江國術館是公費,不要錢,還管吃管住,兩年畢業後,分配到各地當武術教官、國術館,是教授武術的學校,這正合南老師的心意,《三國演義》《水講傳》《說岳全傳》以及武俠小說里的英雄人物,他早就崇拜羨慕;現在有這個機會,自己如果能夠學會十八般武藝,走南闖北.當一個英雄好漢,也不枉活一生、父親的管教,母親的寵愛.沒有能夠攔住他那顆遠走高飛的心,父母只得籌借一筆路費.送他上路。


摘自《我讀南懷瑾》
http://shixiu.fjbtv.com/nanshi/zhuzuo/wdnhj.htm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三種感情ZT
2003: 第 一道情人大菜-麻婆豆腐。
2002: 中國的“全民灰姑娘情結”
2002: 椒鹽牛排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