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譚方德 兵權之爭 (中國遠征軍史話 35,36)
送交者: 安雅雲 2016年11月30日16:40:57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兵權之爭 (中國遠征軍史話 35,36) 

2016-11-07 譚方德 魚貫而入

主講:譚方德13981732338

(手機號即微信號,微信名“晴天白雲” 歡迎交流) 


史迪威痛感緬甸戰爭中指揮不動杜聿明,在趕走羅卓英後,他決心把駐印軍改造成受他絕對指揮的部隊。

他向蔣要求,對駐印軍營以下軍官,他可以先斬後奏。對營以上軍官他可以先免職後報批。

他對中國軍官有很深的成見,認為都是怯懦自私沒有眼光和勇氣的人。他決定只要士兵不要軍官。為此,他從美國要來了300多名軍官,包括他的兒子和女婿。他要把駐印軍營以上軍事主官全都換成美國人。史迪威的計劃遭到駐印軍全體官兵的強烈反對,他最器重的孫立人用英語同他吵得一塌糊塗。

最後,他不得不讓步。讓這些美國軍官在駐印軍各級擔任聯絡官,聯絡官權限很大。中國軍官要通過以後一年多的戰爭實踐才能獲得美國軍人的尊重,直到密支那戰役後期,中國軍官才真正獲得對部隊的自主指揮權。

當新22師進駐蘭姆伽後,中國政府命令將新22師、新38師合編為新1軍,受駐印軍總指揮部指揮。

派誰當新1軍軍長頗費心思。最初邱清泉是首選。留學法國聖西爾軍校的邱清泉,作戰勇猛,人稱邱瘋子。蔣怕他性格剛烈,同人稱酸性子喬的史迪威無法相處。挑來選去,最後選中時任第8軍軍長,忠厚平和的鄭洞國當軍長。

史迪威依然把鄭洞國當作重慶派來監視他的人。他讓鄭坐了兩年冷板櫈,不讓他下部隊,更不能指揮部隊。軍部編制僅40人,連警衛都由新22師特務連擔任,配給他的轎車都被收回,只給一輛舊車。

蔣沒有看走眼。鄭洞國忍辱負重,有關主權原則堅決,但對史不卑不亢,受到孫、廖兩位師長敬重,也逐漸改變了史迪威對中國軍人的看法。

駐印軍反攻路線的確定(中國遠征軍史話36) 

2016-11-08 譚方德 魚貫而入

當新1軍所屬的兩個師陸續開赴蘭姆伽,開始重新裝備和訓練時,史迪威開始考慮和籌劃反攻緬甸的路線。

幾個月後新1軍陸續出動,他們越過鬼門關,在胡康谷地和勐拱谷地一路血戰,克八莫,下密支那,最後在芒友與遠征軍會師。

這條路線,很受多數史著垢病,因為這條路線大都是崇山峻岭,覆蓋着一望無際的原始森林,瘴氣瀰漫,猛獸出沒,且山勢河流皆為南北向,駐印軍從西北攻往東南,幾乎都要橫越高山河流。於是這些史著都斥之為英國人陰謀,把好的路線留給自己,把骨頭扔給中國人啃。

其實在史迪威看來,反攻路線不外有5條:
第1條,最北端中印緬未定國界的葡萄地區,對打通中國對外通道沒什麼作用。

第2條,英帕爾往東,越過巴豆開山脈後可腰擊緬甸中部,直取八莫。

第3條,法蘭哈卡地區,印緬邊界中部,由此腰擊威脅重鎮曼德勒。

第4條,阿恰布地區,沿海岸線進攻,直取仰光。

第5條,越野人山,沿胡康谷地下勐拱。

第1條因無戰略價值很快放棄。2、3條地勢較為平坦,行軍相對容易,但正面過於寬廣,若無強大兵力,則處處暴露空隙,易遭敵軍乘隙穿插,遭受南北夾擊。第4條依靠強大海軍和兩棲突擊,東南亞戰場盟軍並不具有條件。

唯有從雷多出發,從西北往東南進攻,雖然自然條件惡劣,但背後側面沒有後顧之憂,地形利守不利攻,用孫立人的話說,日軍反而層層設防喪失主動被我各個擊破,更重要的是該路線正是擬議中的中印公路勘測設計線。


史迪威反覆權衡並與孫立人研究對比,最終確定了反攻路線。

 

附:鄭洞國著作《我的戎馬生涯》節選

《我的戎馬生涯》四、籌劃反攻及修築列多公路

。。。。。。。

在“安納吉姆”作戰計劃的基礎上,史迪威將軍與駐印英軍總司令韋維爾將軍,反覆磋商了中國駐印軍在緬北的攻擊路線問題。

攻擊路線的選擇,具有戰略上的重大意義。根據當時我軍的實際情況,至少要考慮到以下幾個問題:第一,便於大兵團作戰,尤其要便於發揮駐印軍比較優良的重裝備的威力;第二,能迅速進出緬北地區切斷敵人的交通線,一舉而向孟拱、八莫等要點攻擊;第三,公路修築比較容易,並且為爾後使用效率高的地區。據此,史迪威最初曾有意在印度英帕爾地區選擇一條攻擊路線,因為那裡通往緬甸的地勢相對平坦開闊,比較有利於作戰。但是這個設想立即遭到了平庸而圓滑的韋維爾將軍的反對。他擔心中國軍隊一旦深入到緬甸中南部,會加大中國對緬甸的影響,對大英帝國在戰後重新控制這塊殖民地不利。這樣幾經周折,最後決定的路線是從印度三省東北端的列多起,經大加卡崎嶇絕徑的野人山區、胡康谷地的新平洋南折至孟拱、密支那,迄八莫與滇緬路銜接。

這條路線從地圖上看,似乎距離較近。實際上野人山是崇山峻岭、森林密布、人跡不到的地方,只有蜿蜒於懸崖絕壁之間的羊腸小徑可通。一到雨季,泥濘滿道,螞蟥遍地,跋山涉水,尤為困難。通過這一地區,要走十幾天。修築公路的困難也很多,路修成後,雨季根本不能通車,使用率也很低。因此,後來在整個緬北作戰期間,我軍大多不得不依賴空運補給。其次,胡康谷地、孟拱谷地到處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和縱橫交錯的大小河流,形勢甚為險要,易守難攻。日軍後方的交通反而便利,兵力轉運靈活。迫使我軍背靠絕地以攻天險,在作戰中遇到了極大的困難。

卡薩布蘭卡會議後不久,中、美、英三國高級官員會晤於印度加爾各答,商討如何協同實施“安納吉姆”作戰計劃。中國方面出席會議的是外交部長宋子文、軍政部長何應欽等。會議商定,中國駐印軍和集結在雲南怒江東岸的中國遠征軍,將按計劃對緬北日軍發動鉗形攻勢,會師後再向曼德勒挺進,與在緬甸中南部作戰的英軍會合。英美盟方再次承諾出動海軍控制孟加拉灣,並在仰光登陸,還答應將空運中國的軍用物資保持在每月一萬噸左右。同時,會議還強調要大大加強中國戰區的空中作戰能力。據此,美國羅斯福總統批准成立了以陳納德將軍為司令的第14航空隊。這支航空隊以後逐漸擴大到擁有五百架作戰飛機,在中國抗日戰爭後期發揮了重要作用。

。。。。。。

1943年8月,在蘇聯和北非戰場上接連遭受毀滅性打擊的意大利法西斯政權,已暗中與英美盟國接洽無條件投降(投降協定在8月底正式簽訂)。為了權衡意大利投降以後的戰爭局勢,確定全面擊敗德、日法西斯軍隊的作戰方略,英、美兩國首腦又於8月19日在加拿大魁北克舉行了代號為“四分儀”的高級會晤。在這次會議上,美國人的主張似乎占了上風:會議根據羅斯福總統的堅決主張,決定1944年在法國開闢第二戰場,並制定了美英盟軍在諾曼底實施大規模登陸反攻的“霸王”戰役計劃;在對日作戰問題上,羅斯福總統從其太平洋戰略出發,亦敦促英國痛下決心,在東南亞與中、美兩國軍隊聯合對日決戰,收復緬甸。會議並決定成立一個由英國皇家海軍中將蒙巴頓勳爵擔任統帥、史迪威將軍擔任副統帥的東南亞戰區司令部,統一指揮、協調英、美、中三國軍隊在緬甸、錫蘭、蘇門答臘和馬來亞等地區的作戰行動。這次會議還提出了一個全面擊敗日本法西斯的軍事計劃。

為了增強中國的抗日能力和確保反攻緬甸戰役的勝利,魁北克會議還作出了幾項與中國有關的具體決定:擴建機場,儘快提高中印空運能力,力爭至1944年6月達到每月二萬噸的水平;中、美、英聯合鋪設一條由加爾各答經孟加拉阿薩姆穿越緬北直通昆明的管徑六英寸、長約三千餘公里的輸油管道,這將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輸油管;列多公路應迅速延伸至芒友,與滇緬公路相銜接,儘快全面恢復這條中國重要國際交通線的運輸能力;使用B29型轟炸機,自中國基地轟炸日本本土;派遣一支人數大約有三千人的美軍精銳突擊隊,到達緬北與中國軍隊並肩作戰。這支代號為“加拉哈德”的美軍部隊訓練有素,裝備精良,擅長以遠距離滲透的戰術,突擊敵人的後方和側翼。應當說,以上幾項決定,對於支持中國的抗戰,是具有積極意義的。

1943年11月21日,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丘吉爾和中國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齊聚埃及首都開羅,舉行了著名的“開羅會議”。在這次會議上進一步討論了對日作戰問題。中國方面強烈希望儘快發動反攻緬甸的戰役,並再次表示中國駐印軍和滇西遠征軍將按計劃,分由列多和保山進攻(時駐印軍新1軍已由列多前進基地攻擊前進),但這項軍事行動必須得到在孟加拉灣的英國海軍的策應。為此,中國建議“英國海軍應及時集中,為行動作好充分準備”。

然而會議卻只討論了英國方面提出的一個代號為“錦標保持人”的作戰計劃。這項計劃規定:中國駐印軍兩個師由列多向緬北發動攻擊(此項行動已在實施中);英軍第15集團軍四個師於1945年1月中旬,“將在若開區向前推進以占領改善的防線,並將利用任何可以獲得的成功”;同時英軍第4集團軍三個師“將向茂叻、明塔、錫當進軍,儘可能向東南推進”;美國傘兵部隊於1945年3月中旬襲占英都,配合中英軍隊作戰。

由於“錦標保持人”作戰計劃未明確規定中、英、美三國軍隊在緬甸作戰的目的,亦未提英海軍在孟加拉灣集結,水陸兩棲攻占仰光的方案,遠遠不能滿足中國方面要求迅速打通滇緬運輸線的戰略需要,故引起中方的強烈不滿。蔣介石先生等中方代表在會議期間一再要求“盟軍向曼德勒進軍,並堅持必須配合海軍行動”,盟方“必須每月空運一萬噸物資去中國”。但這些要求在英國方面的種種藉口下,均未被接受,最後蔣先生只好同意了“錦標保持人”作戰計劃。

開羅會議後不久,美、英、蘇三國首腦於11月21日在德黑蘭舉行會議,討論盟國對德、日軍事行動問題。會議以後,英相丘吉爾竟以“蘇俄已答應出兵對日作戰,東南亞軍事行動失去了意義,中國方面的貢獻更無足輕重”為由,又進一步決定放棄緬甸作戰計劃。

圍繞反攻緬甸之議,英國方面一再背信棄義,出爾反爾,使中、美、英三國在緬甸的聯合軍事行動始終無法實施,其中自有一番緣故:在指導戰爭的戰略思想中,英國人歷來把歐洲放在優先的地位上來考慮,他們認為在歐洲戰場的勝負,將決定整個戰爭的結局,從而不願在遠東集結和消耗大量的兵力和物資,這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英國也不願意或不情願盡全力援助中國。按照英國人的觀點,中國一旦在戰後取得亞洲和世界強國的地位,就將對大英帝國在遠東的利益造成威脅和損害。他們固然不希望中國在戰爭中被打垮,但也不希望中國通過戰爭而強大起來,最好的辦法是維持現有的局面,使中國永遠處在貧窮、軟弱、分裂的狀態中。這實際上也是戰時英國對華政策的基本思想。正是基於這一點,英國人才再三阻撓發動旨在打通滇緬國際交通線的反攻緬甸戰役。如果英國必須在遠東採取軍事進攻行動,那麼他們寧願把目標放在新加坡到香港這一線,因為這樣可使英國在戰爭勝利之後,繼續保有這些海外領地。在這些問題上,充分暴露出這個老牌殖民主義國家的極端自私和狡猾。

而這時的中國,在經歷了整整六年多的抗戰之後,國力消耗甚大,各方面都處在十分艱難的境地中。國民政府亟須迅速打通滇緬國際交通線,將大批援華物資輸往國內,以維持大後方日益惡化的經濟和補償前線的戰爭消耗。由於英國不肯在南緬登陸,進而承擔與中美軍隊聯合收復緬甸的義務,因而依靠中美陸軍修通列多路,藉此使大批物資直接由印度陸路輸往國內之舉,即成為當務之急。同時,美國方面也擔心中國政府會因英國的消極態度,而動搖在緬北發動軍事進攻的決心,亦一再催促中國儘快行動。

先是,蔣介石先生於1943年10月19日,在重慶邀請盟方蒙巴頓將軍、史迪威將軍、索默維爾將軍(美空軍補給司令)和中國將領何應欽、商震、劉裴、林蔚等開會,商討反攻緬甸的作戰方略。其中確定,中國駐印軍將於1944年1月15日首先由列多發動攻擊,目標是推進至北緯23度一線,以確保列多路的安全。會後,史迪威將軍主動將攻擊日期提前,命令新38師於10月下旬由列多東進,一面掩護築路,一面攻擊前進。英國決定放棄在南緬的登陸計劃以後,中國駐印軍加強了在緬北的攻勢,除已在前線作戰之新38師外,新22師以及部分直屬炮兵、戰車部隊陸續調往前線,投入攻擊。

中國駐印軍的作戰方針是:從列多前進基地出發,經野人山區進入胡康谷地及孟拱谷地,奪取緬北重鎮孟拱、密支那等要點,然後經八莫,向曼德勒推進,將日軍逐漸壓迫至曼德勒附近地區包圍殲滅之。其第一期攻擊目標為孟拱、密支那之線;第二期攻擊目標為八莫、南坎、臘戍之線;第三期攻擊目標為曼德勒。關於駐印軍在緬北作戰的詳細情況,我將在下兩節作專門介紹,這裡暫不贅述。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5: 雪山下的絳珠草:我也說說我碰到的老印
2015: 惡搞視頻大霧版《北京北京》
2014: 千代一中 :中國的同胞真幸福
2014: 阿巫說滿大人不罵人時是一蠻有趣的傢伙
2013: 大陸設識別區,要麼就開打,要麼就撤。
2013: 日本的茶葉,非常香
2012: 每個月花800到1000塊買衣服多嗎?
2012: jack:大道若簡和單複利
2011: 日行一善:金融常識:什麼是債券收益率
2011: 一大早去搶了一雙BURBERRY的打折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