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日本碳纖維是材料技術的珠穆朗瑪峰
送交者: 香椿樹1 2017年05月20日06:00:29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關鍵字: 碳纖維T800碳纖維國產T800型碳纖維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鐵流】

日前,媒體報道,一直被國外封鎖壟斷的T800碳纖維也在哈爾濱宣告實現了低成本國產化,其生產成本僅為國際價格的三分之一。在實現低端市場逐步替換國外產品的同時,在中高端市場上也打破了國外企業壟斷。更可貴的是,根據相關單位的論文和測試結果,國產T800型碳纖維在性能上完全不輸於日本東麗公司的同類產品,而在局部技術參數上更是具有一定優勢。雖然今日中國碳纖維產業正處於發展期,但也是經歷了風風雨雨才有今天的成績。

自主研發遭遇困局,技術引進折戟沉沙

1959年,日本發明了用聚丙烯腈為原絲加張力牽伸製造碳纖維的方法,西方於上世紀70年代開始商業化,隨後,由於碳纖維優良的特性,被運用於民用航空和軍事用途。

中國碳纖維研究始於60年代初,但由於當時國際環境惡劣,且西方對於碳纖維這樣的軍民兩用技術對中國高度技術封鎖,加上國內資源緊張,碳纖維的相關研究工作進展相對有限。

直到1975年,在張愛萍將軍的部署下,聯合20多家研究所和企業共同攻關,終於解決了有無的問題。不過,這批產品也存在一定瑕疵,比如力學性能相對國外同類產品較為有限,成本上相對國外同類產品偏高等。

在之後的幾年裡,國家累計投入2600多萬元,用於碳纖維的研發和生產,一定程度上滿足了部分國防軍工的需求。但是也存在很大一個問題——在產品質量無法於日本相比的同時,成本卻大幅高於日本產品,而且技術差距有越來越大的趨勢……

正是因為這種情況,加上那個特殊年代對洋技術的無限頂禮膜拜,很多單位把希望寄託於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某單位還承諾,對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將給予資金支持。

然而事與願違,由於巴統條約(巴黎統籌,是對社會主義國家實行禁運和貿易限制的國際組織——觀察者網注)限制,國際上在技術方面處於第一梯隊的大公司都不願意向中國轉讓技術,而且即便是購買少量設備,也往往遭遇政治壁壘——上海碳素廠力圖從美國引進設備的舉措因美國國防部干涉無疾而終。

因此,技術引進的對象只能從那些技術處於中下游且不夠成熟的西方公司中選擇。最終,位于吉林和北京的兩家單位選擇了英國RK公司,然而RK公司的技術雖然略高於國內,但在歐美日本卻算不上先進水平。而且雖然沒有明確證據表明RK公司在技術上是否有所保留,或者故意使壞,但從結果上看,很難不讓人往陰謀論方面聯想。

兩個項目共耗資900萬美元左右,到1990年,吉林的那家單位的炭化爐始終無法正常運轉;北京那家單位耗費了7年時間也未能成功,直到1993年“驗收”,設備依舊無法正常運行。

不得已,在2套引進設備均無法正常運轉的情況下,最後只能當廢鐵賣了。技術引進的失敗不僅耗費了大筆經費,也浪費了寶貴的時間,這筆學費不可謂不高昂。而且因技術引進的失敗,導致和日本的技術差距拉得更大了。

總結經驗教訓攻克難關

2000年,中國碳纖維研發正處於低谷,國內只有三家單位還在勉強支撐,而且也僅僅是小批量供貨以滿足國防軍工的部分需要。

就在危急存亡之秋,金屬學及材料科學家師昌緒先生提出要發展碳纖維,師昌緒先生表示:中國的材料科技工作者解決了國防需要的成千上萬種新材料,碳纖維製備技術不能突破,是材料科技工作的重大失誤......

後半部分掐掉了, 免得有人鬧心。 東麗公司上年利潤應該在10-20億之間, 壟斷受到威脅必然降價以減少對手的追趕欲望, 而降價會減少利潤。。如同強心劑呀。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情老在不在? 我可以很負責地說Chomsky
2016: 雷洋案證據解析之——死亡原因
2015: 俺就不明白了,國際社會對ISIS就束手無
2015: 紅脖子壞人真敢搞,一個多億的charity
2014: 今世易:我的師妹許幸兒(2)
2014: 建議在座各位向情老看起,聊出點高雅情
2013: 還朱令呢,ZT清華大學化學系物化2班資
2013: 朱令絕對不是校花級美女!或許在北大勸
2012: 測試
2012: 我今天配了幅1200美刀的墨鏡,我自己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