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茹毛飲血的自然之子——馬賽人
送交者: 雪山下的絳珠草 2018年02月24日23:27:19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茹毛飲血的自然之子——馬賽人

我們在東非坦桑尼亞的遊獵行程當中,我們去探訪生活在戈隆戈隆保留地(Ngorongoro Conservation Area)的原始部落的居民——馬賽人(Maasai)。

馬賽人是生活在戈隆戈隆保留地和塞倫蓋蒂大草原的游牧民族,他們還保留這茹毛飲血的原始生活習慣。當我們的車進入草原的時候,不時地在路邊發現他們的蹤跡,他們經常在路邊向我們招手,導遊說是要錢,叫我們不要理會。但是也有一些孩子們只是單純地追着車子跑,黝黑的臉上帶着天真的笑容,引起了我們的興趣。

馬賽人分布在東非的坦桑尼亞北部和肯尼亞南部,(和動物大遷徙範圍很契合),有自己的語言(馬賽語),他們生活在部落制度下,有部落首領(酋長)和長老會議負責管理,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去參觀的時候,酋長去開會了,他的兒子和另外幾個長老接待我們。

我們的遊獵汽車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行駛,途中路過有幾個馬賽人的部落,最後我們駛向草原深處的一個部落。顯然,司機和他們都很熟洛,他們看到我們的車子駛進來,都迎上前來。

最先上來的是一個長老和酋長的兒子。作為部落的成年男性,他們身上披着傳統的馬賽服飾——束卡(Shúkà)。上下身各有兩塊布料斜披着。一部分馬賽部落還保留着古老的割禮習俗,在他們的割禮期間,他們穿着黑色的束卡,除此之外,他們喜歡穿紅色,藍色這些“絕對色”,從實用和美學的角度來說確實符合他們的環境,耐髒,在顏色單調的草原上,紅色更加鮮艷和搶眼,也有人認為有利於驅趕野獸(對此我個人表示持保留態度,因為動物的嗅覺聽覺通常都非常靈敏,唯獨視力並不是每一種動物都很敏銳,而且很多動物都是色盲)。他們的束卡都是單色的,除非他們結婚並且有了孩子,就可以穿格子的衣服。馬賽勇士是不穿粉紅色和有花的衣服的。他們的女人和孩子在樹下觀望。女人穿的衣服叫坎噶Kanga),頸上套一個大圓披肩,頭頂帶一圈白色的珠飾。她們的耳朵很大,有的大耳垂肩,馬賽女孩生下來就扎耳朵眼,以後逐漸加大飾物的重量,使耳朵越拉越長,洞也越來越大。馬賽人大部分都缺少兩個門牙下齒,這是從小拔掉的,為得是灌藥方便。

Z6.jpg

馬賽人的生活,其實是很接近野生動物,從前應該是不穿鞋子的。隨着外面的世界的文明入侵,他們漸漸地也接受了一部分文明,例如,有部分的人開始鍾情於鐵皮的房子,或者是簡單的水泥的房子,於是在草原的一些邊緣地帶,蓋起了那樣的房子,可以防禦風雨猛獸——儘管在我們看來依然是很簡陋,但是相比之下比Boma 要好很多。他們也開始穿鞋子了,一般是用廢棄的輪胎,割下來,依照腳的長度,然後用帶着綁起來穿過底部繞上來,就是一雙簡單而涼爽的拖鞋了。

馬賽人的男性通常被稱作“勇士”(Warriors,他們有盾牌和長矛,通常長矛不離身,我們走在草原上每每看到他們人手一棍在遊蕩。男子蓄髮編小辮,女人反倒光頭。在他們16-18歲的時候會進行成人禮,這時候傳統的習俗是要離開家,去野外獵殺一頭獅子,才能回來宣布成人了。現在由於保護動物,這個習俗已經慢慢地改變了。但是離家去野外生存一個月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年輕男子在大約1430歲時,傳統上稱作「磨難人」(morans)。在這個生活階段,他們孤獨地住在叢林裡,學習部落的風俗並鍛鍊體力、勇氣和耐力——馬賽武士以這些特徵聞名於世

Z5.jpg

當他們看中了自己心儀的女子的時候,要進行鬥牛來贏得勝利,才能迎娶女孩,如果輸了呢?我們的老司機導遊笑着說,那麼,他就要迎娶族長給他指定的女子。馬賽人實行的是一夫多妻制,在我們參觀的部落,族長有6個老婆,族人介紹說第一個老婆用了27頭牛換來的,現在牲畜少了,基本上10頭牛就可以娶一個老婆了。奇怪的是,他們的老婆不住在一起,每個老婆是分開的,他的第二個老婆住在20公里外的一個部落,走路大約要6個小時。而且似乎也不是住在娘家,是男人安排的住處,這一點有點匪夷所思。(軍師的意思是,老婆住在一起會打架的,哈哈)

我們去到第一件事情,當然是繳費,每人20美金,錢交過之後可以自由拍照。導遊在車上解釋過,這些是他們不多的微薄的收入,因為他們不能耕種,也沒有更多的資源養多餘的牲畜進行交易,所以近年來,旅遊業成為他們的收入來源。尤其是當他們的族人生病的時候,需要錢送去醫院,聽到這個,我就毫不猶豫地付了,我希望如導遊所言,他們的女人生產的時候也能送去醫院。族長的兒子收了錢,和他們的族人溝通了一下,就開始了他們的表演了。

他們所有的勇士站好成一排,然後開始用長矛杵地,單腳輪流跳起來,有稱“旱地撥蔥”式。然後慢慢地開始從中間走出來,變成一條兩人的隊列,男人領頭,然後走向兩邊,他們的女人和孩子從中間出來,載歌載舞,口裡念着簡單的節奏。跳完簡單的舞蹈,各人散去,我們就被圍上來的馬賽人帶着,每人跟着一個,去參觀他們的家。

馬賽人的房子被稱作Boma,形狀是圓形或者橢圓形,是最早在游牧生涯中為適應隨時隨地的遷移而建造的最簡單的圓頂草棚。通常一個部落的人聚集在一起建造一個Boma群落,圍成一圈,外面有圓形的圍欄(enkang),這些圍欄是用非洲刺槐樹建造,到了晚上,所有的生存都被防止在中心的圍欄內,遠離野生動物。每一個Boma的形狀都很相似,有點像螺螄型,因為門口進去馬上拐一個彎,就進入屋內。這樣可以避免大風直接吹到屋裡,所以他們也不需要門。進去以後有一個火堆,通常都有微弱的炭火長燃,可以保暖和做飯,裡面儲存他們所有的家當,火堆後面有兩件平行的“房間”隔開,外面那間是鋪着牛皮的簡單的床,是爸爸睡的,裡面那間有毯子,是媽媽和孩子們睡的,除此之外家徒四壁,極盡簡陋。草棚的屋頂用葉子鋪成作防水用途,但是抵禦大雨的可能性不大,這得益於東非大草原赤道的氣候,大部分的時間都是乾旱無雨,給他們的居住帶來了一定的便利。

在部落外面有一處隔開的地方,有圍欄,不知作何用途,有同伴詢問,族人的長老笑而不答,我們猜測是作割禮和慶祝用途。

馬賽人長期游牧的生活,造就了他們驍勇善獵,但是他們平時並不獵殺動物。實際上,他們平時很少吃肉,除了特殊的日子或者慶典,也不吃魚。(似乎也不出產魚),但是他們的壽命卻很長,一般能有80歲,這使得他們的人口一直增長,到目前坦桑尼亞和肯尼亞境內的馬賽人有80-100萬,老司機說應該超過100萬,因為他們總是在遷徙,所以人口統計十分困難。他們的健康狀況其實並不算差。我觀察到他們普遍都很瘦削,身材高。資料顯示,他們是地球上視力最好的人類,可以達到6.0甚至8.0,他們可以看到10公里以外的動物,能分辨得出雌雄,這一點我從我們的司機導遊的超凡眼力能夠想象,可信度相當高。他們也是地球上平均身高最高的種族,平均身高有1.80米,男性1.9米,女性1.7米,很多人甚至能達到2.0米。

他們的飲食結構雖然奇特,但是也是他們長壽的原因之一。傳統上,他們只吃生肉,生牛奶,生飲牲畜的血,尤其是牛血,以此補充礦物質和蛋白質。據1935年一名叫Dr.Weston A Price的醫生的研究,他去考察的馬賽人的部落中,沒有任何疾病,從牙齒,到骨頭,都完全沒有毛病。他們的女人在懷孕的時候每天都喝新鮮的牲畜的血。而平時,他們所有的人除了每天的日常飲用牛奶,也會定期的喝血,方法是切開牛的動脈,插一根麥管直接飲用,但是他們的牛一直這樣養着,成為天然的血庫和奶庫。

馬賽人的古老習俗——割禮,十分被人詬病。實際上,男性割禮應該有益於健康,但是女性也實行割禮,就非常不合理。有些部落慢慢地已經在接受現代文明,廢除割禮,這也是政府鼓勵他們放棄的習俗之一。馬賽人的割禮是不能用麻醉劑,他們只能忍受這個痛苦的過程,並且被視為成長的必經痛苦。在割禮後4-8個月,他們除了身披黑袍,有的人臉上還畫着臉譜。問導遊是什麼意思,老司機只是含糊地告訴我,這是他們的circumcision的一部分。網上資料也很少很含糊而在信奉割禮的部落,女性如果不割禮,會被認為不成熟,並且只能得到很少的聘禮。

參考:

Tribal make-up plays a key role in many of the various groups. The make-up, often in the form of face paint, is used for many different reasons and can signify many different things such as hunting, religious and traditional reasons, military purposes or to scare an enemy. It also functions as social markers, distinguishing boys from men, men from older men, men from women and members of the tribe from outsiders. Face painting indicates status and they convey a strong cultural meaning. Ref. By Najla Kaddour http://english.alarabiya.net/en/life-style/fashion-and-beauty/2016/11/26/African-tribal-make-up-What-s-behind-the-face-paint-.html

我們參觀完他們的Boma, 彎腰出來,外面還是大太陽,帶着我們的馬賽人開始推銷他們的工藝品——大部分是一些簡單的黑白兩色用牛角做的項鍊,塑料珠珠串等。這些珠串是他們的女人的手工,馬賽人在土著人當中以擅長手工製作聞名。我純屬出於幫助他們的生計考慮,買了一件,價錢基本劃一,都是15美金。有同伴購買了一把短刀——據說也是政府特別允許他們隨身攜帶,後來被另一位同伴發現了那無所不在的Made in China.

Z1.jpg

Z5.jpg

酋長的兒子,他耳朵的大洞(像不像耳洞打開?腦洞打開?哈哈)


在太陽下的樹林子裡,他們有所謂的“學校”,就是在樹下豎起一塊小黑板報,孩子們就坐在那裡,跟大孩子一起念字認字,那些小小的黑色肌膚的小黑人孩子,張大了圓圓的眼睛,看着我們,非常天真可愛,眼裡沒有一絲雜質。他們衣着簡單,笑容純粹,跟着小夥伴一起玩耍就已經十分快樂。這裡的天與地都是他們的,簡單的家,一個大的部落,一個大的家庭,就是他們整個世界。誰知道外面的世界於他們又有什麼相干呢?

Z2.jpg

然而他們的父母和族長,開明一些的,會憂慮他們的前途。在草原的生存,水源非常缺乏。每一個部落的所有人,往往只能靠遠處一個小小的水塘那些黃泥水來飲用,洗滌,飲牲畜,這些水源不清潔,一旦被污染,將帶給整個部落嚴重的影響。有些父母或者族長會將有天分的孩子送到外面的學校學習,有的人學成回來,能夠用英文接待遊客,也有些孩子選擇留在外面的文明社會生活,例如我們在草原帳篷酒店的一個女經理,她就是馬賽人。還有我們在Arusha 城裡的馬賽人市場,也有很多馬賽人參與買賣和商業活動。希望他們離開部落不會收到阻擾或者壓力,有選擇的自由。

Z4.jpg

馬賽人的生活雖然艱苦,但是他們是草原之子,他們祖祖輩輩生活在草原上,他們沒有覺得有什麼問題,也許是這樣想,所以他們很坦然,也很開朗。他們的臉上鮮有愁苦的表情,更多的是一種於天地同在的淡定。

後來我們在另一處的草原上,午飯的時間,有馬賽人的一個女人,帶着一群孩子在不遠處等我們給他們食物。可能他們已經有經驗,知道旅行團會剩下很多食物,我們的司機會叮囑我們把塑料的包裝拆了留下,因為他們不懂如何處理垃圾,確保食物是他們可以吃的,然後才能一起給他們,他們會用布一起包好了拿回家,和族人分享。這雖然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可見他們的國民都很關照他們,替他們着想。(聯想我們偉大富強的祖國國民,出去旅行在別國的地鐵飛機上大小便,隨地扔垃圾,真的是窮得只剩下錢了)

The White Maasai》是一本經典的介紹馬賽人的書。故事講述一個來自瑞士的歐洲女子,在肯尼亞旅行的時候,愛上了一個馬賽人的勇士,後來變賣了在歐洲的店鋪,去肯尼亞找他,結婚,有一個女兒,但是後來有各種文化的,習俗的各種衝突,最後女子終於帶着女兒離開了馬賽族。這本書裡描述的馬賽人的生活,習俗等據說是作者的親身經歷,可信度相當高。他們的故事也算是一個悲劇,一個野蠻和文明,理想和現實,愛情於麵包的爭戰。最終文明撤退,理想破滅,愛情落空的無奈的結局,說明單單有愛情,沒有對等的物質,文明,思想境界等等的支撐,愛情終究如同離開了水源的玫瑰,是活不長久的。

Z3.jpg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7: 葫蘆,你的撒謊女英雄。
2017: 美國退休的65-74賬戶平均十四萬八,普
2016: VOA時事大家談: 梁彼得案: 激盪美國社
2016: 還是跟好玩網友討論一下那個車禍的案例
2015: 誰寫亂碼
2015: 紫鳥,來看看
2014: 海華應以穿牆和珍曼為榜樣,現在是你們
2014: 還是小人心態:再談SCA-5
2013: 從對狐臭的認識看中國人的奇特性
2013: 熱烈祝賀安倍總理訪美圓滿成功。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