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東北衰落—中國衰敗的縮影
送交者: 溪谷閒人 2019年01月11日18:24:47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美國之所以成為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是因為美國具有自由主義政治經濟政策之下的市場經濟所產生的最佳社會結構。而美國的“知識產權、創新和技術”方面的政策,是其中重要或是最重要的一環。

川普總統在競選過程中和就任以來,一直非常注意中國由於政府介入經濟帶來的挑戰,並嚴肅關注中方產業、農業與網路政策、知識產權的缺失對美國工作機會與出口造成的衝擊。

中國這些年出現的信仰危機、誠信危機、道德危機、人性危機、最終反映到中國在國際市場的形象危機、產品危機、製造危機、中國完全被邊緣化了,中國製造已經窮途末路。

川普總統早就說過,中國經濟有問題。之前,美國商務部在發布的一份報告中否定了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歐盟、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也拒絕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

美國認為,中國的政府在市場中扮演具有普適性的角色,並牽涉於私人經濟部門,造成了中國經濟本質上的扭曲,中國經濟框架的核心是中國政府和中國共產黨,通過政府享有所有權、把控主要經濟部門、發布行政命令等手段,直接或間接地控制市場中的資源配置。

中國的一些有見地專家更是認為,政府為了穩增長而扭曲市場,企業家的作用被弱化,企業家越來越不知道應該如何判斷中國經濟的未來,這是核心和關鍵所在。中國一個干預主義橫行的極其平庸的時代,中國不配擁有偉大的思想和未來。

《東北衰落之謎》(文/謝玉娟)是篇調查採訪,通過瀋陽這個東北最大的城市的滄桑變遷,近距離解開東北衰落之謎。

【艷粉街】

9月下旬的一個午後,東北最大城市瀋陽市鐵西區艷粉街頭,氣溫依然有些熱。39歲的劉厚生坐在自己的汽車維修點中,百無聊賴。整個下午,來修車的顧客不多,他的生意顯得冷冷清清。

“現在啥也賣不動,車該修了也不修,捨不得花錢。”他無奈地說。他是這個維修點的老闆,此時,他身上穿着一件破舊的黑色T恤,背部磨出了幾個大小不一的洞。

這種慘澹的行情已經持續了將近兩年了。與前兩年相比,他現在的生意幾乎減少了一半。與劉厚生一樣,艷粉街兩邊的五金店、建材店裡的小店主們,由於生意冷清,在這個下午,也都顯得百無聊賴。有的在店內閒坐着,有的在門外一邊吸着煙,一邊擺弄着手機。

有些人已經堅持不下去了。在劉厚生的維修點對面,是一家賣建築管道的門店,不知什麼時候已大門緊鎖,玻璃門上貼出了“轉租”的大字。這種百無聊賴和對現實的無奈似乎與獨立紀錄片導演王兵在10多年前拍攝的紀錄片《鐵西區》第二部《艷粉街》中所展現的1990年代末的場景驚人的相似。

《艷粉街》所展示的是1990年代國企改革對東北老國有企業以及下崗工人造成的痛苦衝擊。《艷粉街》的開頭,是街頭大雪中的彩票銷售場景。臨時搭起的銷售台吸引着無數幻想一夜暴富的人,現場混亂不堪,刮開的彩票丟滿一地。那時,艷粉街兩旁還是一片破敗不堪的平房。

在一個街頭小賣部中,一群下崗工人們聚集在一起,相互敘述着別人如何發財的故事,有人琢磨着搗鼓一輛報廢車輛跑運輸,有人對現實充滿無奈,對未來一片迷茫。

當時的大背景是,中國正在進行一場影響深遠的國企改革,這場改革對老工業基地——素有“共和國長子”之稱的東北三省影響更為深刻。當時,大量老國有企業倒閉,幾百萬工人下崗失業,東北經濟陷入一片蕭條之中,社會動盪不安。

艷粉街所在的鐵西區,曾是典型的工業聚集區。“一五”期間,瀋陽市作為一個以機械製造業為主的工業城市,成為新中國建設的重點。而鐵西區又稱為瀋陽市工業布局的重點,大量的製造業企業集中在了這裡。其中,蘇聯援建的156項國家重點工程中有3項在鐵西,投資超過百萬進行企業改造的40多個,新建大中型企業12個。

但在經歷了多年計劃經濟時代的榮耀和風光後,東北經濟在改革開放後的市場化改革中,開始跟不上節奏了。《艷粉街》生動真實地記錄了在改革大潮中被甩到社會邊緣的人們的迷茫、困惑和無所適從。

十多年後的今天,艷粉街早已改去往日的破落景象,泥土路被修整一新,低矮的房屋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整齊的樓房。這是本世紀初中央出台振興東北經濟計劃後的顯著變化之一。但現在看來,這些2000年前後建造的七八層高的回遷房樓體造型結構單一,外表多為水泥灰色或土黃色,和周圍近兩年新建的商品房相比,不免顯露出破舊和衰敗感。


艷粉街的現狀可以說是最近兩年來整個東北經濟萎縮、GDP增速出現嚴重下滑後的典型縮影。*

B92B2C97-732D-4123-8F8F-5CFFD04BDD63.bmp

2015年上半年,東北三省的經濟表現都不令人滿意。統計數據顯示,遼寧GDP增速為2.6%,排名墊底;黑龍江GDP增速為5.1%,排名倒數第三;吉林GDP增速為6.1%,排名倒數第四。

另一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東北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2.2%,降幅比一季度擴大0.6個百分點,規模以上企業就業人員下降9%。經濟不景氣使得下遊行業從業者的感受更為明顯。

早在今年1月份,英國老牌雜誌《經濟學人》就發出警告稱,東北經濟再度告急。當時,東北三省的宏觀經濟狀況已經很糟糕。在2014年,中國31個省份前三個季度的GDP增長排名中,黑吉遼三省全部位於最後五名之列《經濟學人》稱,對於這個居住着一億一千多萬人的老工業地帶而言,這些數據傳遞着令人不安的訊號。

《經濟學人》並非在聳人聽聞或者有意製造噱頭。自十八大以來,東北經濟的不佳表現也令中國最高決策者們焦慮不已。單是今年,半年之內,習近平已經兩度“過問”東北經濟。今年4月份,李克強在東北考察時,對東北今年低迷的經濟形勢感到“揪心”,並向東三省施壓,以保證經濟穩定增長。

東北經濟在經歷了1990年代的陣痛後,再次面臨令人不安的困境,這多少讓人迷惑不解。當然,中國目前普遍出現的經濟增速下滑令各個地方都面臨挑戰,但是為何東北三省的挑戰尤其巨大,尤其是在中央已經投入巨大的東北經濟十年振興計劃後,這個地區的經濟為何表現最為不佳。這其中,到底隱藏着哪些必然的邏輯呢?

【曾經的“東方魯爾”】

鐵西區因位於南滿鐵路西部而得名。早在清朝,鐵西攬軍屯是盛京西行的必經要衝,由於交通便利,該地區周圍逐步集聚了一大批手工作坊,能夠製造鐵器製品、修造簡單機械,因此便成為鐵西現代工業的萌芽。

1945年,東北工業規模亞洲第一。從瀋陽到大連的瀋大線兩側工廠遍地,煙囪林立,成為舉世聞名的“綿長工業區”,瀋陽鐵西區更是被譽為“東方魯爾”。

1949年後,由於東北地區有着良好的工業基礎,加之新中國資源有限,東北得到了中央計劃經濟毫無餘力的傾斜。可以說,東北是計劃經濟體制建立最早、影響最深的一個地區。而位於瀋陽市的鐵西區更成為計劃經濟時代中國製造業的一個重要標本。

今年64歲的皮志明在鐵西區生活了一輩子。記者見到他時,他正在鐵西區一家破舊的舞廳中跳舞。他的頭髮染得烏黑髮亮,但眉毛和睫毛都已泛白。

他的父母本是山西農民,解放初期,瀋陽為了工業建設在全國招工,父母便從山西遷往瀋陽。“所以我就成了城市人了。”他微笑着說。

後來,1976年,他進入瀋陽拖拉機製造廠做了一名技術工人,辛勤工作了大半生。對於過去的那個時代他無比留戀。當時的瀋陽拖拉機製造廠有8000多名員工,是瀋陽為數不多的中央直屬單位。

“當時的情況就是供不應求,天天加班”,一段慢三步交誼舞結束後,他坐在休息室的沙發上開始回憶人生:“當時哪有什麼加班費啊,就給一個麵包,一咕嚕香腸。但當時大傢伙都比着干,上廁所都是一路小跑。”

在他的記憶中,鐵西區的天空好像永遠是灰色的。每天早上七點多鐘,穿着藍色工裝的“自行車大軍”能把整條馬路都占滿,工廠一打開門就像頓時擰開了水龍頭,工人魚貫而入。

在強大的中央計劃體制下,工人們的好日子一直持續到1990年代。但是1990年代初期開始,東北地區的許多企業一樣,長期計劃經濟體制的弊端顯露無疑,許多傳統產品因為競爭力低而逐漸被淘汰。東北工業經濟效益普遍下滑,一度被稱為“東北現象”。單一的所有制結構和失衡的產業結構使鐵西區成為“東北現象”的典型代表。

1990年代末期,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朱鎔基向虧損的國有企業開刀,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東北成為了國企改革“陣痛”的主要地區。相關數據顯示,有將近800萬的工人下崗失業。

皮志明,更早就感受到了“陣痛”。他在1990年代初就被買斷工齡,當時他的女兒正在上學,迫於生活壓力他嘗試了許多工作:賣了幾個月菜,因為掙不到錢而作罷;用自己積攢的錢開了一個工廠做機械加工,只有七八名員工的小工廠因其他公司欠款而在三年後被迫關門;同時他也練就了一身武藝:車工、鉗工、銑工、水電焊樣樣齊活,到處跑到私人工廠打工。

他所在的工廠在1995年左右被拆除,在原來的場地上,一座座商品樓和購物中心建了起來。

皮志明看着這些嶄新的建築,想起他工作幾十年的地方,略帶傷心地說:“有點心酸。”

【非理性繁榮】

2003年,中央出台“振興東北”戰略。隨後10年中,中央花費了大量的財力物力投資東北建設,希望能讓這個老工業基地重新煥發光彩。政策出台的當年12月,國家發改委即批准了“振興東北”第一批100個項目,總投資額610億元。此後中央的項目投資難以數計。

但這些努力是否發揮了應有的效力呢?直到今天,仍有質疑的聲音。儘管振興東北的口號響起許多年,但時至今日仍無起色。或者從某種程度而言,振興東北已然失敗。東北經濟正在陷入泥沼之中。

雖然官方不認同上述說法。在2015年8月31日發改委的例行發布會上,發改委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司司長周建平說:“東北振興取得了明顯成效和階段性成果”。事實上,在過去的十多年間,東北經濟繁榮的表象與地產業的非理性繁榮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

數據顯示,2004年至2009年間,無論是商品房價格還是住宅價格,都是以兩位數的年均增長率上升。從增長速度看,1999年至2009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33.92%,同期房地產投資年均增長41.87%,房地產開發投資的年增長速度明顯超過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速,從而使房地產開發投資在固定資產投資中所占的比重提高至1/3。

地產業的繁榮在鐵西區的開發改造中也得到了充分體現。2003年10月振興東北戰略出台後,鐵西區就開始了“東搬西建”、加速調整改造的計劃。自那時起,鐵西區迅猛發展,它的思路也非常清晰:大型工廠搬遷,工業用地轉為住宅、商業用地。

當時適逢中國房地產市場起步,瀋陽當地一家地產公司的策劃經理范大凱認為,鐵西區是中國房地產發展的得利者和典型寫照。

他向記者描述了鐵西區由工業區向住宅、商業區的變遷:過去十來年,鐵西區以原有的“鐵西百貨”為圓心,商業集群逐步拓展。沈遼路的金牛拖拉機廠推倒後建起了家樂福、萬達,北二路的紅星美凱龍、宜家、星摩爾的原址則是瀋陽機床廠;有一定工業基礎的興華街、北二路被打造為4S店集群;興工街、雲峰街、建設大路等距離市區較近的區域成為鐵西的“富人區”。早在2002年,瀋陽市委、市政府就做出決策,鐵西區與瀋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合署辦公,使兩區的優勢得到最大程度的互補和發揮。

瀋陽的其他地區也經歷了類似的城市化進程。2015年7月22日,華爾街日報發表《中國過度建設的新典型──瀋陽》,開篇即稱“鄂爾多斯讓位,中國有了過度建設的新典型”,這個“新典型”就是瀋陽。

青年大街是瀋陽市一條南北走向的主幹道,它南起瀋丹高速,北至昭陵,是瀋陽市地理、政治、經濟、文化的中軸線,同時,它還是瀋陽市重點項目——“金廊工程”的主線。

 “金廊工程”自2003年規劃,它定位為瀋陽的中央都市走廊,旨在形成一個匯集金融、商務、商貿、會展、科技、文化、體育等多個前導產品為一體的服務業產業群。新世界中心一期、世茂五里河T6酒店、夏宮商場、友誼商城、泰和龍庭商場、市府恒隆廣場相繼完成裝修或竣工。而十多年後,“金廊工程”的仍有一些項目處於動工階段。

這些寫字樓高聳入雲,不斷改變着瀋陽的天際線。它們在這個狹長的地帶上布局緊密,部分寫字樓在樓身中央標上了“全球租售”的字樣。界面記者走訪了一些寫字樓,發現它們的出租率並不理想。茂業中心的寫字樓共有73層。該中心的一位銷售人員告訴記者,該中心的第55至73層已租售給JW萬豪酒店,目前開放租售的是低區的7至25層,現在只有4戶入住。而附近的夏宮城市廣場也面臨相同境遇,據一位銷售人員介紹,夏宮城市廣場寫字樓目前的出租率只有10%。

而現在,“金廊工程”還在繼續打造。在離茂業中心不遠處,106萬平的“世界級城市綜合體”——瀋陽寶能環球金融中心正在施工建設。在巨大的廣告牌上,“568米摩天地標 問鼎東北亞天空”幾個大字赫然在目,顯示着這座東北亞城市表面的繁榮。

據《遼寧日報》報道,它將是東北第一高樓,將創建瀋陽有史以來最深的基坑、最大規模的底板混凝土澆築、最先進的智能頂升模架系統、單體建築最大的用鋼量等一系列建設之最。但就在它的附近,一位交通協管員卻心生懷疑:“說是五年之後可以建好,誰知道究竟要建多少年呢?”

在經濟部景氣以及地產業普遍出現下滑的情況下,這些高樓可能會成為拖累經濟的大麻煩,而非提振經濟信心的利器。


華爾街日報上述文章引述非營利性房地產組織城市土地學會(Urban Land Institute)的最新年度調查報告稱,在中國30個主要城市投資和發展前景排名中,東北城市瀋陽墊底,受到經濟增長乏力和住宅供應過剩的拖累。*

B2A88C8D-A4DD-46D6-A177-79FE3870D206.bmp

【投資拉動扭曲了什麼】

鐵西區只是過去十多年中東北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事實上,瀋陽、遼寧乃至整個東北,在過去十年高投資、高耗能、高污染的經濟增長模式下,大興土木帶來的只是表面繁榮,其中一些深層次的矛盾也被掩蓋在高增長的表象之下。

東北經濟是典型的投資拉動模式,而投資拉動就意味着產能擴張、增量擴張的增長模式。

2003年,東北三省的投資率為37%,而到2011年,三省的投資率達到63%。相比而言,消費率則從2003年的53%下降到了2011年的43%。他指出,全國的投資率已經很高了,而東北的投資消費比例更加扭曲,有些地方甚至接近於90%、100%。

東北振興十年間的發展恰巧吻合了東北地區的經濟結構和經濟特點。東北地區“原”字號、“初”字號產品多,十年振興期間,東北的一個嚴重教訓就是做了太多“加法”。伴隨着上一輪全球大宗商品的超級周期,“鋼鐵當時掙錢,大家紛紛上鋼鐵。結果等鋼鐵投產了,就虧損了。

與此同時,本應該淘汰的落後產能,在振興期間得到強化。特別是十年振興的後幾年,為應對經濟危機,4萬億元的經濟刺激政策出台。在東北,一些本應該淘汰、限制的落後產能的投資規模不降反升,不斷上馬鋼鐵、石化、水泥、裝備、造船等傳統行業。

北方重工集團有限公司是由鐵西區赫赫有名的瀋陽重型機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與瀋陽礦山機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合併重組之後新組建的國有獨資公司。2007年併購法國NFM公司後,成為跨國經營企業。

作為一家為鋼鐵、冶金、煤炭、水泥等行業提供設備的大型國企,北方重工也未能逃過產能過剩帶來的衝擊。北方重工宣傳部部長2015年7月接受人民網採訪時透露,與去年同期相比,企業訂單量下降約20%。他說:“以前1個訂單幾個億,現在1個訂單才幾千萬。”

與其同在瀋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三一重型裝備有限公司也有着與之相同的感受。三一重裝於2004年1月成立,它的主導產品是煤炭採掘成套設備。據中國工業博物館的介紹,三一重型裝備有限公司生產的掘進機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50%以上,硬岩掘進機的國內市場占有率為70%以上。在過去煤炭的“黃金十年”中,三一重裝的銷售收入由2005年的0.2億元增長為2012年的50.1億元,2007年之後的增長尤為明顯。

三一重裝生產的挖掘機等設備主要是供給山西的一些煤礦。以前效益好的時候,一個月能生產五六十台,現在山西的煤礦從幾百家倒閉成幾十家,受其影響,現在有時一個月一台設備也生產不了。

“現在整個行業都不景氣。”工人們說。

上述兩家裝備製造公司的情況是當下東北地區重工業的現實寫照。東北重工業占比大,而在重工業中,傳統產業的比重偏高。據2015年8月27日《瀋陽日報》的報道,瀋陽經濟一直以傳統產業為基礎和特色,傳統產業占工業的比重在90%以上,企業數量占98%以上。而在整個東北地區,有95%是傳統產業,只有5%是新興產業。在這些傳統產業中,又是以過剩產業居多。

 現在東北的支柱產業:鋼鐵過剩了40%,水泥也過剩,平板玻璃過剩,電解鋁過剩,陶瓷過剩,不鏽鋼過剩,風力發電設備過剩,造船工業過剩,石化工業過剩……東北凡是支柱的產業,無不是處在過剩區間。

與此同時,東北地區戰略新興產業發展不足,企業缺乏創新。數據顯示,遼寧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研發機構的只有2.7%,占全國的倒數第一;有研發活動的占4.5%,為全國的倒數第二。

【東北經濟的表與里】

東北經濟再次告急的原因可以有多種歸因,如資源枯竭、人才流失、經濟結構未有實質性變化、市場缺乏活力等等,但這些只是東北經濟的表面原因。

 《經濟學人》雜誌在上述文章中點出了問題的關鍵。該雜誌寫到,現在的問題是,眼下的困難究竟只是東北從傳統重工業地帶向現代製造業基地和東北亞貿易集散地轉型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陣痛,還是長久以來困擾該地區的計劃經濟體制依然不散的明證?

東北經濟再次出現問題的深層原因可能正在於此,長期以來由於深受計劃經濟影響,一些頑疾根深蒂固,導致東北三省難以在改革道路上前行更遠。

現在,一些阻礙市場化的因素仍然存在。所以,在去年7月底的一次專門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指出,要進一步推進簡政放權激發市場活力,為東北企業經營和創新創業提供公平市場環境,促進小微企業和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然而,中國政府2003年啟動的那項龐大的東北經濟刺激計劃雖然暫時把東北三省拉出了經濟衰退的“泥漿”,但一些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以及結構性矛盾並未解決。也就是說,計劃經濟在東北並未如東南沿海省市那樣,得到有效的清算。

《經濟學人》指出,舊有的計劃經濟思維根深蒂固,在上世紀90年代末,國有企業大規模倒閉後,一些城市的官員曾認為他們需要中央政府撥款來資助更多的國有企業。

直到今天,東三省仍存在三個不相信:不相信市場的力量,不相信民營的力量,不相信中小微的力量。政府仍青睞於大項目,大投資,大央企。民營企業根本不入法眼。

相關數據顯示,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使得東北地區至今市場化程度不夠,民營經濟發展不足。2015年8月25日,全國工商聯發布了2015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其中,遼寧省有6家企業上榜,黑龍江有3家上榜,吉林則無上榜企業。相比之下,浙江的上榜企業為138家,江蘇為91家。

目前,遼寧的各類央企為1751戶,吉林2013年央企的銷售收入占吉林工業的90%,黑龍江的央企則占到60%。這就直接導致,越上馬這些大項目,產業的重型化程度就越高,地方經濟結構就越畸形化。所以,一旦央企出現問題,地方經濟會馬上受累。

但目前的【悖論】是,在消費萎縮出口下降的關頭,短期內提振東北經濟不得不繼續依賴投資,難以馬上調整經濟結構。這仍如“飲鴆止渴”。

更令人焦慮的是投資也正在失去活力。2015年上半年,遼寧億元以上的投資項目下降了50%。對於基建投資而言,目前國家的投資重點在西部,而房地產投資短期內也看不到亮點。

據中國房產信息集團的數據,6月份瀋陽的住宅存銷比達31.7個月,為該機構追蹤的28個大城市中的最高水平,這說明,瀋陽需要至少兩三年的時間去庫存,而有些城市情況更甚。

關於東北經濟未來的發展方向,唯一的出路只能是努力促進產業轉型升級,讓民營企業壯大起來。

 但這個過程會持續很長時間。

而技術層面的轉型實際上可能仍會面臨諸多難以迴避的難題。陳萍等人撰寫的《2014年遼寧經濟發展報告》一書中提到,企業採用減少能耗的技術需要一個學習和適應的過程,在短期內可能會導致生產的產量下降,在宏觀意義上,這意味着經濟增長率要放緩。而經濟增長率放緩意味着就業可能不會增加,稅收可能減少。“如果政府不能接受這個短期的代價,企業層面的技術轉型就極易功虧一簣。”陳萍在書中寫到。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8: 朝鮮打算重回談判桌
2018: 雄文| 中國5000年文明史?再橫向比較一
2017: 嫁人,就是嫁給一個家庭的三觀
2017: 我理想中的浪跡終點 意外的美國夢
2016: 圖解吃貨幫秘籍(高度機密,非吃貨幫勿
2016: 物理附加題:這個是中學時看來的實驗,
2015: 哈哈,阿拉就是不信有關遠柴的謠言,反
2015: 看這為女士,她的body fat少於15%吧?!
2014: 胡適眼中的毛澤東
2014: 中國走向現代化的幾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