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護異尋同--談在美華人聯合之道|從過客到公民
送交者: 一草 2019年09月12日17:00:00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逸草:被2016年大選撕裂了幾年的美國華人社區,是該多考慮聯合之道了。

在本博今年5月回到萬維網站時,就已想好了,本博的發文應多考慮網友間的求同存異。本博既反川(主要是反對他較明顯的白人至上種族主義傾向)更反對獨裁專制對中華民族的禍國殃民!在我心目中,是將反文革反毛惡之遺毒禍害中華民族、高放在反川之上的。故而在網友間求大同存小異,感覺很合自己的心意。

所轉下文中,用的是護異尋同一詞,有點兒新鮮。但細細品味一下,覺得這詞意非常好。是啊,華人群體在大方向上有什麼大不了的異呢?對美國政見不同之異,既可以慢慢溝通,也完全可以長久地保留或護着,哪有什麼你死我活、不可容忍之異?而對涉及華人社區共同利益的事項,比如反白人至上種族主義、反種族歧視,就該尋同,聯合起來共同去反對和抗爭。

沒錯,“護異尋同”是華人的聯合之道,也是條陽光大道!


護異尋同——談在美華人聯合之道 | 從過客到公民

張小彥 美國華人

美國華人

1583篇文章


編者按

從在夾縫中求生存,到衝破偏見在眾多領域展示才華,再到積極參政,甚至競選美國總統,幾代華裔移民的共同目標是提高華人地位,融入美國主流社會。如何“護異存同”,聯合起來,對華人移民整體來說很有挑戰性。本文是張小彥博士《從過客到公民》專欄的第二篇文章。

正文共:1680字

預計閱讀時間:4分鐘

撰文:張小彥



上周末聖地亞哥華人出席亞太裔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論壇活動。(攝影:Daisy Chen)


從歷史的角度看,美國華裔由三潮中國移民加上華裔後代及被領養的中國兒童組成。每一潮都有其特定的時代背景,因而在美國的經歷和對美國社會的感受和認識是不一樣的。意識到這種差異是促進不同時代華人之間溝通的重要一步。


1949年之前的華人移民可以稱為第一潮的移民。從19世紀初第一位華人踏上北美大陸的那一刻起,一百多年來中國處於衰落、混亂、受列強排擠的地位;淪陷為半殖民地,出現過軍閥混戰,抗日戰爭,國共內戰和中美斷交。早期移民在美國社會飽受被歧視和排斥的磨難,不得不在夾縫中求生存。


1950至1980之間來美的華人是第二潮。這期間重大歷史事件有1960年代台灣的經濟起飛,美國移民政策改革和民權運動,大陸文革,中國進入聯合國,尼克松訪華,中美建交。第二潮移民經歷了台灣發展並見證了大陸從政治動亂轉向經濟發展的過程。他們衝破了美國社會對華人的種種偏見,在眾多領域展示才華,並獲得了主流社會的承認。


1980年至今來美的第三潮華人可稱之為新移民。過去40年中的重大事件包括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香港回歸,中國經濟起飛後以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的地位躋身於世界強國之林。受益於美國平權運動為少數族裔帶來的權益,美國人對大陸改革的歡迎態度,以及老一代移民和第二潮移民多年奮鬥的結果,新移民在美國經歷的歧視相對較少,能快速進入中產階級。他們已在美國社會各方面初露頭角並開始在政治上覺醒。


知名創投家,“美國公民領袖論壇”創辦人Sandy Chau在波特蘭華人為楊安澤舉辦的募捐晚會上,號召全美華人在關繫到族裔地位提升和總體族裔福祉問題上,拋棄黨派之爭和政見不同,團結一致共同努力把事情辦好。(攝影:K&Y Photography 魅力攝影)


出生在美國的華裔後代,包括混血子女和被領養的中國兒童是在美國社會的歧視和包容兩種力量的互動中生存和成長的。他們首先是美國人,然後是華人。他們更認同美國社會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他們對美國社會的感受另有一番滋味和層次。他們中很多人都已在多個領域獲得引人注目的成就。


不同的歷史背景和生活經歷必然導致對美國社會的不同感受和認知。這種差異需要被承認和保護並通過溝通而達到不同背景華人的聯合。這就是“護異尋同”。溝通(Communication)帶來理解(Understanding),理解引出敬重(Appreciation), 敬重產生尋同(Seeking Common Interests)欲望,共同的利益和目標是形成聯合陣線(Coalition)的基礎。


中國人常認為能“求同存異”就是政治開明了。在美國政治環境裡才發現我們要超越“求同存異”的思維局限,擁抱“護異尋同”的政治理念。


“求同存異”的潛台詞,還是想讓別人同意自己的觀點。中國文化中“同”是褒義而“異”是貶義,因此才有“求大同,存小異”之說。“同”是被推崇的,而“異”是被容忍的,自然低一等。辯論中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同”對方是“異”。


這一點對大陸來的新移民有特殊的意義。


“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是革命的首要問題”是大陸新移民從小受到的教育。用這種思維習慣參加美國政治就會產生迷茫。在美國政治中,沒有永久的朋友也沒有永久的敵人,只有共同的利益。黨派只是民眾聯合表達政治訴求的鬆散組織。不同的黨派政見相悖但能和平相處。因此,“護異尋同”對華人在美國的聯合和發展尤其重要。


洛杉磯蒙市第一位華人市長陳李琬若女士1984年為中國奧運代表團舉辦慶功會一事為“護異尋同”做出了表率。儘管當時因台灣失去聯合國席位和中美建交後產生的華人社區分裂還非常嚴重,身為華裔市長的陳女士挺身而出在“今天我們都是中國人”這個共同利益點上成功地舉辦了這次活動,在美國主流社會的眼中改變了華人形象,提高了華人地位。


楊安澤的總統競選激起了幾代華人助選參政旋風的現象,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護異尋同”是華人相處的正確方法。無論你是“新移民”、“第二潮移民”、“老移民”還是華裔後代,也不管你曾是特朗普支持者還是民主黨所謂“白左”的追隨者,族裔的利益高於黨派的利益。我們的共同目標是改變華人形象,提高華人地位,融入美國主流社會。我們不需要用某派或某人的思想去“求同”,而是要在理解和保護不同觀點的前提下尋找利益共同點,建立聯合陣線。合力挺楊就能水漲船高,共同受益。


“護異尋同”是華人的聯合之道!



作者簡介

張小彥,社會學博士,美國匹茲堡大學客座教授。美國智能決策研究所所長。美國多彩軟件公司董事長兼數據科學家。1996年創建凱特智能決策公司,將社會科學與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開發社會管理和決策支持軟件系統。曾先後為美國聯邦政府和二十幾個州政府設計、建立了毒品濫用預防活動管理信息系統。2007至2010年,被美國衛生部聘為國家級顧問。2012年以來多次回國交流並做了有關大數據、數據可視化、數據科學的專題演講並成為財新網站“決策智能”專欄作者。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8: 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又雙叒叕破紀錄了
2018: 試點吧?手伸向老海黃了
2017: 奇怪嗎? 聽不到美國軍事進攻朝鮮的聲
2017: 民建聯區議員促警遏「獨品」
2016: 各位床鋪粉絲們,克太好像真的不行了莫
2016: 權威 | 西子賓館獨家揭秘G20峰會歡迎晚
2015: 我最近發現附近一個商店,一個華女開的
2015: 老禿 :費城唐人街捏影
2014: 其實這小學一年級猛背唐詩也是沒什麼意
2014: 我發覺美國人最麻煩的是個個女人修指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