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馬背上的青春(28):夏秋之美
送交者: 芨芨草 2019年11月19日18:50:42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馬背上的青春28):夏秋之美

賀長文

 

游牧的生產生活方式與都市的學生生活相去甚遠,來到草原不免遇到諸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其中最沒有想到的就是孤獨,整日、整月與羊為伴兒,幾乎沒有與人交流的機會。但寂寞也提供了大量的時間與想象空間,偶爾想到將伴着羊群終老一生,未免黯然情傷。但畢竟還年輕,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精神麻木之後也常常會自行解脫,找到新的樂趣。

草原上常年乾旱,很少能大面積的下一場透雨。我一天要守在羊群旁十幾個小時,總不能不防雨,最初我天天帶着雨衣。我的雨衣是比較耐用的那種,外層是布面,里子是膠面,比較重,不宜背在身上,每天我都把它系在馬鞍子後面。馬鞍子上的皮條很難繫緊東西,需十分仔細,否則容易將雨衣丟失。草原上丟了東西可不好找。馬馱着雨衣並不重,但馬背出汗,天不下雨,雨衣貼着馬背的地方也會濕透。天天帶雨衣去放牧反而成了累贅。實踐一段時間後,看到下雨無望,我也就懶得再帶雨衣了。可草原的天氣說變就變,有時候一陣霏霏細雨,衣服尚未完全濕透,天便放晴了。草原上陽光強,風也爽,衣服幹得快,我也練就出任憑風吹雨淋,勝似閒庭信步的本事。有一次竟然晴天被淋個透濕。那天躺在草地上眼睜睜地看着一片烏雲在頭頂上飄過,雲影未到,大雨先至,瀉下一陣子大雨點。大概我所處的位置正好在雲影的邊緣處,不遠處依然是陽光普照。看着陽光下吃草的羊群我就被淋了個透濕,應了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景兒。我與草原的情分真是不淺,這景兒在北京時也沒經歷過。衣服濕透了,心裡無奈又好奇,就當是淋了個痛快澡吧,反正衣服穿在身上也能幹,牧民們都是這樣的。

夏天放牧的時間最長。由於緯度高,早上三點多鐘天就亮了,四點鐘太陽升起來了。那一刻,蒼蠅、奶牛都感覺到了。伴着太陽的冉冉升起,少數羊最先醒來,它們驚動了其它的羊,帶動它們紛紛起身吃草。早上天涼爽,羊吃草的興致高,不大一會兒羊群就散得很開了。看着羊群漸漸遠去,我不得不放下茶碗提着馬籠頭匆匆去抓馬備鞍上路。我的早茶每天都是匆匆忙忙的,從來沒有充足的時間,從來沒有喝得心滿意足(其實牧民從來沒有我這麼緊張)。中午最熱的時候,羊懶懶的,沒了食慾,不願動,臥下休息。羊休息,我也休息,我們一起在烈日下暴曬。

每天必做的一件事是趕着羊群去飲水。我的馬也要喝水。一般是到附近的水泡子裡飲水。水泡子裡的水髒,牲畜可以喝,我不能喝。我從不敢在羊瞌睡時回到浩特去飲茶,因為白天放牧時往往翻過了山坡,看不見自己家的蒙古包。只有畜群在水井飲水時,我才可以喝到水。當然,這時我還要出力推水車。在井台上把水車推到水槽的位置停下來,跨步到出水管口,手捧最後的流水飲。為什么喝的總是最後的流水呢?因為人一離開水車,水就落下去了。咫尺數秒的瞬間,也只能趕上流水的尾巴,否則只能到水槽里與羊同飲。天熱羊渴,到了水槽邊它們推推搡搡地擠在一起,互不相讓。有的羊會從其他羊的背上跳到水槽里喝水,把水搞渾濁。誰讓我是獨自一人放羊呢!一般要重複兩三次我才能喝。往往這時可以利用水槽里的剩水抹把臉涼快涼快。沒有毛巾,手擦擦臉等待風乾。這種機會也不是天天都有。

夏天牧羊最美的時刻在傍晚,夕陽西下,微風徐徐,涼爽宜人。羊群散布在坡上悠哉游哉地吃着草,緩緩地朝浩特靠攏。快到家門口了,也不用急於趕它們回家。附近浩特的羊群也歸牧了,都在各自的浩特附近吃草,一般不會混群。羊好像永遠吃不飽,讓它們再吃會兒草吧。這時我會騎馬先回浩特卸下馬鞍,放我的坐騎去吃草。進到蒙古包里,捧着暖暖的奶茶,嚼着噴香的炒米,那是一天中最享受的時光。炒米較硬,但等不到它在茶中泡軟,又沒有耐心細嚼慢咽,因此食後常有一點胃痛的感覺,但我也沒當回事。喝了茶我站在自家的蒙古包前,極目遠眺,看着像珍珠一樣散落在草波中的羊群,精神徹底放鬆,一天的勞動終於結束了。

蒙古包周邊的草不多,我的坐騎累了一天儘管有馬絆絆着只要放出去,它三蹦兩跳很快也能找到有草吃的地方。每天這個時段你都捕捉不到它抬頭休息的瞬間。這時的牛媽媽們在外吃飽喝足休息夠了,三三兩兩地沿着窄窄的牛道相繼歸來呼喚着自家的犢子。有牛犢在家等着,這些母牛永遠不會找不到歸家的路。家庭主婦們聽到牛的叫聲走出蒙古包用繩子套住牛犄角將它拴住,並將它的犢子牽過來吃奶。牛犢吃過一陣子奶再次被牽走拴住,婦女們便開始擠奶。擠奶也是一項挺繁重的勞動,婦女們幹得卻很輕鬆,不時可以聽到從她們嘴裡飄出的歌聲。回到蒙古包之前,婦女們還會解開拴牛犢的繩子讓牛犢回到母親身邊繼續吃奶。這一方面是讓牛犢吃飽,另一方面也是刺激母牛多分泌奶水,畢竟手擠奶與牛犢吸奶對乳頭的刺激是不一樣的。

眼下落日如血,雲遮半天,霞光萬道,大自然籠罩在一片神光之中。比起噴薄跳躍的朝陽,夕陽的色彩更濃,更耐看,更富詩意。看到的是靜物,感受到的也是寂靜,可太陽在下落過程中,畫面每個瞬間都在變化。這是大自然給我的視覺賞賜,是任何美術展覽、攝影展覽都不可能提供的動靜畫面。

氈房落日煙霞,黑犢栗馬人家,跛犬群羊車柵。

風清蝶舞,淖爾綠草黃花。

飲足奶茶,我依着蒙古包,凝望着眼前的世界。多想將這一畫面傳給媽媽呀!讓她看看我腳踏馬靴,腰系皮帶,背依蒙古包的休閒。讓她放心,她能理解我這時的滿足和愜意麼?

大自然的壯美與田園牧歌的溫馨,養眼又養神。這種享受讓我不禁從心底感到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北京知青們至今難忘草原,這幅美景,這份休閒,無疑也是原因之一吧。

我不喜歡孤獨,也沒有被孤獨的歲月擊倒。我在適應游牧的生活,在孤獨中發現和享受大自然的美。這時的我已經找不到斷腸人在天涯那種悲涼的感覺。

草原上從來不缺少各色的野花,只是在學校時學到的植物學知識少得可憐,哪種野花也不認識。現在身邊遍地的植物樣本卻缺少了專業課本,此事古難全吧?

羊群對花色並沒有多大興趣,倒是對花草的種子情有獨鍾。種子是生命之源,飽含着更多的脂肪、蛋白質等營養成分。夏天剛過羊已經開始上膘,連帶着羊毛羊絨也蓬勃發展。羊吃得飽長得好看了,它們不亂跑我放牧也容易了。等到草黃羊肥的時候,牧業生產再次迎來收穫的季節。那年頭還不完全理解保護草場的重要性,牧業生產的成果主要體現在牲畜的存欄數上。用這個標準衡量,我們隊的生產年年大豐收。這時的一群羊可達到一千八九百隻之多。我隊有四個馬群(1972年又分出一個馬群),每群馬五六百匹,駱駝三百餘峰,可以說富得流油。每年這個時候,會計、保管等大隊幹部要到浩特里清點羊群的數量。

數數是件很容易的事,對於知識青年來講應該不在話下,但要把羊的數量統計準確卻也不易。統計羊的存欄量時,先要把羊圈起來。開始計數時羊圈打開一個只能通過一隻羊的縫隙,兩個人在羊圈裡把羊往外趕。羊被驅趕後擠在門縫附近張望,誰也不敢搶先衝出來。像電視裡非洲大草原上的角馬過河一樣,直到後面的羊向前涌動,前面的羊沒有了退路,一羊最先沖了出去,後面的羊就一隻接連一隻往外蹦。羊群一旦衝出來向外擠的力量很大,羊圈門口也安排兩個人把着,不能讓羊把籬笆沖開。開口大了,同時跑出來的羊多了不便於數數,最好讓羊一隻一隻往外蹦。我開始也站在外面用蒙語數數,想就此練習一下蒙語數字。但蒙語發音較漢語複雜,舌頭跟不上趟,爾後便用漢語數數。一群羊一千餘只,羊出欄快,數字大了舌頭轉得還是跟不上,最後只能默數。旁邊的牧民嘴裡也念念有詞。我們都很認真地數着,可不管幾個人數,最終的數字很難有完全一致的時候。數字不統一,大隊會計也不計較。這讓我很奇怪。我開始十分較真兒,希望再數一遍,但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羊要吃草,不能耽誤太多時間。牧民也好,會計也罷,沒人同意我的主張。後來想明白了,其實這個數字準確與否並不十分重要。因為它主要為了上報,羊是留在隊裡的,數字產生一點兒差錯,隊裡的財產並沒損失。報上牲畜數量的統計數字也到了繳公糧的時候。農民交穀物,牧民上繳羊。這時候羊肥絨毛豐厚看着都很大。羊有皮,有骨頭,還有一肚子的草和水,怎麼敲定它能出幾斤肉呢?儘管那時還是在文化大革命當中,但需要掮客的古老習俗也沒能完全破除。掮客上來把手伸進羊毛里在羊背上摸摸,給出的數字買賣雙方一般都會同意。而且用不着每隻羊都摸,這個數字就是平均每隻羊的出肉數。那時草原上的人實在,講誠信,沒有估價之前給羊餵草飲水的。

大隊生產抓得緊,豐收給牧民送來喜悅。秋天擠出的奶比夏天擠出的奶濃。奶製品如奶豆腐、奶皮子、黃油等等,只要人勤快,家家戶戶都能有富餘。牧民做的奶豆腐酸得能倒牙,曬乾後硬得咬不動,可這樣的奶製品易於保存。我們不習慣吃,只能將它泡在奶茶里,等到它泡軟後再食用。奶皮子是用大鐵鍋文火煮奶慢慢烤出來的,費時費火。一層一層的奶皮子疊起來能有一厘米厚。用它拌上白糖和炒米,是絕對的美味兒。只可惜這種東西太珍貴了,我從沒有吃過。有時候用鍋底的奶鍋巴拌炒米加糖也很好吃,但不易吃到。

從奶皮子裡可提取出黃黃的黃油。如果將生牛奶放在木桶里上下不停地搗動,上面也可浮起一層油,白白的,我覺得這就是奶油。蒙古族婦女手巧,用黃油或奶油能做出各式各樣的甜點。但再勤快的婦女對自然的索取都是滿足自己食用即可,從沒想過要大量儲存或出售。

我們生產隊不允許牧民自己釀酒。一心一意搞生產是我們大隊人畜興旺的根本原因,這是我們生產隊書記吉格吉德和隊長朋斯格長期領導的結果。可惜呀,我來到草原後與他們還沒有直接接觸,他們就了。吉格吉德死於疾病,朋斯格死於挖肅運動期間。牧民們沒有了釀酒工具,在我們生產隊便喝不到馬奶酒和奶子酒。他們去世後酒鬼們沒有了約束開始從公社商店裡買酒喝。草原上開始看到騎在馬上搖搖晃晃神志不清的牧民,這也成了草原的獨特風景之一。

大自然贈予草原的不僅有狂風暴雪,還有享受不盡的安寧生活。草原上夏秋不忙時若能得一匹快馬,那就爽呆了。

信馬由韁適意行,渴飲茶,飢食肉。

困時倒向草叢臥,情到濃處醉放歌。

日月悠悠,天地寬闊,神仙日子,怎不快活?

你說這日子該有多美!這是草原知青最幸福的時段。知識青年思念草原絕不是思念草原上的沙塵暴,不是思念草原上的白毛風,多是留戀這溫飽不愁自由自在的時光。

陽光、藍天、白雲、晚霞、草原,有物質享受,精神也得以放鬆,但知青當時能主動去擁抱這麼美好日子的人並不多。夏秋季節的草原讓知青們飽了眼福和口福,可知青們津津樂道的與牧民享受到的有着質的區別。知青們感覺到的偏重於物質的享受與追求,而牧民們享受到的偏重於與自然同在。牧民做事順其自然,從不貪婪,沒有多多益善的概念。也正因如此,他們在極其艱難困苦的環境下才能處之泰然。無論大字不識一個的道日瑪,還是她那十來歲的小姑娘烏樂金哈其達,走場途中面對饑寒她們從來沒有表露出絲毫的恐懼和慌張。白毛風肆虐的時候,達布嘎與包勒靜坐在蒙古包內,沒有糞火取暖,也泰然自若。我在與天奮鬥的亢奮之中,她們表現得靜如止水,用淡定二字來形容顯然不夠。她們是把自己融入到風雪之中了。現在百花爭艷,雲走藍天,物質豐富了,工作生活輕鬆了,牧民們也沒有任何更多占有、刻意追求的願望,適量而止。為什麼呢?我想歸根結底,是牧民們心靜,沒有我們心中冠以革命二字的不斷追求。知青們總想着奮鬥,想着改造自然,想着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任重道遠,思想包袱沉重,沒有釐清人與自然的關係。而牧民們的生活完全融於自然之中,節奏雖慢,卻永遠在品味感受着自然,享受着自然。他們這種融入自然,悠然自得的滿足感,與現今城市鄉村里人們對財富的永無止境的追求截然不同。精神上不累或許也是知青們樂於回憶牧區生活的另一個原因吧。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8: 美聯儲可能要停止貨幣緊縮政策了
2018: 不僅通俄,還通蘇特阿拉伯。拿了多少錢
2017: 回顧:毛太祖接見紅衛兵。
2017: 萬聖悲魂(上)
2016: 這次大選再次證明中國文化的渣糟
2016: 只有真正的文化素質才能夠抗衡醜陋的家
2015: 慌兮兮:亮出你的腳趾頭或其它(上)
2015: 哈哈,港督們來看看查理周刊的不怕死鬼
2014: 微信
2014: 磚假們看看這把刀上的字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