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李雪峰還原文革發動真相,回憶錄被擱置
送交者: 一草 2020年05月23日21:53:16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逸草:讀者可能會有些遺憾,文中主要講了回憶錄出稿前後和被擱置的過程。只有不多的筆墨在還原真相的內容。還原的真相在回憶錄里,仍然被擱置着。但文的內容還蠻精彩的,字裡行間透露出些真相。


原政治局委員李雪峰還原文革發動真相,回憶錄被擱置

黑眼看天下 


原政治局委員李雪峰還原文革發動真相,回憶錄被擱置


李雪峰的回憶,基本將文化大革命發動的過程說清楚了。這是八屆中央書記處書記、政治局成員中留下的唯一關於文革初期中央情況的回憶,彌足珍貴。


李雪峰


打倒“四人幫”後很長時間,許許多多的問題困擾着我。


為什麼會發生“文化大革命”?中央政治局那時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十年之久的“文革”為什麼是從改組北京市委開始的?工作組是誰派的,毛澤東知道不知道?“文革”是怎樣從紅衛兵運動走向打倒一切的?……我期待找到答案。


所以,當好朋友李丹林告訴我她父親李雪峰想要寫回憶錄,問我願不願意幫忙時,我喜出望外。


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工作期間,我訪問過數百名老同志。他們對歷史理解之深刻,常常令我不能望其項背。但是這些老同志或是司局、部長級的幹部,或是中央委員,都不是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並不清楚高層領導內部的分歧,以及黨中央鬥爭的來龍去脈。


李雪峰則不然。他是中共八屆中央書記處書記、八屆(1966年補選)和九屆政治局候補委員。我看到檔案,60年代毛澤東講話,多是李雪峰記錄的,他記得詳細、清楚。1965年12月到1967年,很多高級幹部或被打倒,或靠邊站,而他一直工作到1971年初,一直參與中央工作。這六年,前三年是天下大亂、紛亂繁雜,難以釐清;後三年出現林彪集團,各說各的,撲朔迷離,認識大相徑庭。


再者,從1972年被隔離後,他在反覆的審查中一直在不斷重述、回憶、思考這些事情。多年的反思,他尋根探源,將一些表面看來零散、無關的現象聯繫起來。並且,打倒“四人幫”後他沒有官復原職,顧慮相對較少,且在改革開放年代一直密切觀察、注視着社會的巨大變化,現在的回憶是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高度上。


我想,終於有一位了解文革發動情況的中央領導人開口回憶,將真實的歷史留給後人。


文革初期前的順利仕途


從1925年到1933年,李雪峰在山西國民師範學校和教育學院整整讀了9個年頭。前者屬於中等教育,後者屬於大學。


1933年10月,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一二九運動”後,擔任了中共北平市委書記。抗戰爆發後,他在太行根據地抗戰前線堅持了十年武裝鬥爭,任中共晉冀豫區委書記、太行區委書記。八路軍一二九師政委鄧小平對太行根據地的工作的評價是:“要兵給兵,要糧給糧,要錢給錢。”


李雪峰沒有經歷過延安整風,這是他一生的缺憾。他入黨後一直在地方擔任領導工作,沒有經歷過嚴重的黨內鬥爭,不了解其複雜、尖銳、殘酷的程度。學生出身、知識分子的書生氣、沒有經歷過大的黨內鬥爭、性格缺少圓通……這些,都為後來種下禍根。


1947年,他隨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任中原局第三書記。解放後,中原局在武漢改建為中南局,他任第二書記。1954年,大區撤銷,他到北京參與中央領導工作,任中共中央副秘書長等職。1956年,在中共八大上,他當選為中央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


1956年的中共八大與1945年的七大有一個很大的不同——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書記處分開了。並且,賦予中央書記處很大的權力。中央副主席周恩來任總理的國務院,要接受中央書記處的領導。對此,毛澤東解釋說:“我說我們這些人,包括我一個,總司令一個,少奇同志半個(不包括恩來同志、陳雲同志跟鄧小平同志,他們是少壯派),就是跑跑龍套工作的。”


毛澤東要培養鄧小平。1954年,鄧小平擔任了黨中央秘書長,李雪峰等任副秘書長。當時幾乎天天開秘書長會議,討論研究各方面的工作。毛澤東說:你們是幹事的,對外一律用中央名義,不用秘書長、副秘書長名義。


醞釀八大中央名單時,鄧小平表示不願意做總書記,怕“不順”。“不順”,一是和副主席、黨的接班人劉少奇,一是和副主席、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劉周的黨齡、資歷、年齡、威望,都在鄧之上。對此,毛澤東講得很風趣:“至於秘書長改為總書記,那只是中國話變成外國話。其實,外國的總書記就相當於中央的秘書長。”他明確提出:“還要設一個書記處,書記處的人數可能要多幾個,書記、候補書記可以有十幾個人。”


鄧小平曾向毛澤東提出,書記處還是作為政治局辦事機構,負責對軍隊和國務院的文件承送。毛澤東不同意,強調書記處是黨中央的辦事機構,什麼事都要管,發文用中央的名義。凡是黨政軍各方面送中央常委的報告、文件,都要先送書記處。一般問題,書記處討論決定,即可下達、執行。重大問題,書記處先拿意見,再報中央常委討論、決定。


中央政治局委員並不都在北京,因要主持地方大政工作,非重要會議一般不來北京,所以政治局不能經常召開全體會議。而書記處要處理大量日常工作,經常每周開會三四次,常常得到毛澤東的直接領導。書記處的成員最早聽到毛澤東的聲音,知道中央的決策,反而比一些政治局委員消息更靈通。


中共八大選出的中央書記處,總書記為鄧小平,書記為彭真、王稼祥、譚震林、譚政、黃克誠、李雪峰,候補書記為劉瀾濤、楊尚昆、胡喬木,共10人。其中,彭真協助鄧小平負責全面工作;王稼祥兼任中央聯絡部部長,負責外事;譚震林是副總理,分管農業;譚政是總政主任,負責軍隊幹部;黃克誠是參謀長;李雪峰負責工業。


李雪峰在八大第一次當選為中央委員,就直接進入了中央書記處。當時中央委員97人,中央候補委員73人,共170人。其中,中央政治局委員、候補委員加書記處成員,共31人。49歲的李雪峰在書記處書記中年齡最輕,資歷最淺,但是工作時間卻是很長的。


1961年,成立了六個中央局,李雪峰任華北局第一書記。毛澤東經常召開各大區書記會議,召開有各省省委書記參加的中央工作會議,因李雪峰兼任華北局書記,他經常參加這些會議。


1966年5月,原北京市委第一書記彭真被打倒後,李雪峰擔任了“新北京市委”第一書記。


坎坷歲月


我第一次見到李雪峰是1966年7月25、26日的萬人大會上。中央文革小組全體成員在北京大學東操場召開全校師生大會,這是文革小組第一次召開群眾大會。出席這次大會的,還有各大區書記。這次大會後,紅衛兵組織從秘密走向公開,紅衛兵運動從學校走向社會,群眾運動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召開大會的目的,說是要聽取不同意見,讓同學們辯論工作組的問題,但是,辯論徒有虛名,輿論一邊倒。其實,24日上午,毛澤東在中南海主持會議,已決定撤銷工作組。會場完全被康生、江青、陳伯達控制,數萬群眾的情緒為他們左右。


26日晚,大會臨近結束時,江青突然走到一旁的李雪峰跟前說了幾句什麼(後來我才知道,她要李講話,李表示不講),然後轉身回到主席台,衝着麥克風說:“請新市委書記講話。”並帶頭鼓掌。


李雪峰將手中的扇子折起來,站起來,走到麥克風前。他身材清瘦,風度翩翩,像儒雅的學者。全場屏聲靜氣,看他如何回應。


只聽他不卑不亢、不慌不忙地說:“工作組在你們那裡,什麼時候批判,什麼時候要讓他們來,他們就來。工作組是中央派來的,我們對具體的事情也不太了解。工作組都是四面八方來的人,情況不明,隨傳隨到,奉陪到底。”


這句“奉陪到底”,後來成為了他的罪狀之一。


8月,毛澤東召開八屆十一中全會,批評了劉少奇、鄧小平。雖然書記處增補了謝富治和劉寧一,但因鄧小平受到批評,很快就停止工作。一直到1980年的十一屆五中全會,才成立了新的書記處。中間14年,中央沒有書記處。


會前,中央文革小組已有取代書記處的趨勢。中央文革小組成員多是搞意識形態工作的,如康生、陳伯達等,各中央局派一副書記或常委參加。李雪峰不是中央文革小組成員。可能毛澤東考慮到,中央書記處將停止工作,書記處的這些書記放在哪?因此,在八屆十一中全會上,補選了陶鑄、葉劍英等為政治局委員,李雪峰、謝富治等為政治局候補委員。


八屆十一中全會後,8月17日,李雪峰因“執行劉、鄧資產階級反動路線”被撤銷北京市委第一書記職務,但是名義上還保持着這一職務,所以被撤職一事不為眾人所知。實際上,他擔任這一職務僅三個月。


雖然當選為政治局候補委員,但是他的處境並沒有改善,時常被炮轟,到處作檢查。特別是聶元梓領導的北京大學一直不放過他,他走到哪,大字報貼到哪。但是再怎麼炮轟,他一直沒有被打倒,1967年1月,他到天津工作,邊工作邊檢討,這在六個大局第一書記(除1965年初逝世的華東局第一書記柯慶施外)中絕無僅有。1968年2月,河北省革委會成立,他任主任。九大上,他再次當選為政治局候補委員。


李雪峰1967年夏天在京西賓館曾勸老戰友秦基偉說:“現在挨轟,以後日子好過。現在工作的,將來可能沒有好日子。”他不幸而言中。


1970年的廬山會議上,由於“簡報”事件,李雪峰後來被扣上林彪黑幹將的帽子。華北會議後,1971年2月,他被隔離,在家軟禁,後送到安徽囚禁。


與李丹林的交往


認識李雪峰的女兒李丹林並成為好朋友,是在東北農場勞動時。


文革前,我們同在北京大學三年級學習,她在歷史系,我在國際政治系。那時女學生少,都住在一棟樓里,但大家埋頭學習,很少和外系的同學來往,我與她並不相識。1966年李雪峰當了北京市委第一書記,丹林成了名人,在校園內經常看到她活躍的身影,但是我們從來沒有講過話。


我們開始熟悉是1968年。這年夏天,解放軍宣傳隊、工人宣傳隊進校,武鬥結束。冬天開始畢業分配,因為哥哥在佳木斯,我報名到黑龍江。黑龍江領導人潘復生決定,分配來的兩千大學生一律到部隊農場勞動。在連隊的名單裡,我意外地發現了丹林的名字。沒有想到,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的女兒也主動要求到邊疆、到反修前線工作。


學生們按連隊編制,一共4個排,女生集中編為一排,排長是解放軍幹部。丹林在一班,我在三班。很快,連隊從哈爾濱軍部招待所來到嫩江3065部隊農場。


農場是一望無際的雪原,方圓幾十里沒有人煙。我們住在山坡上,井有幾十米深,井繩有手腕粗,就是夏天也結滿了冰。全班10個同學齊動員,不僅要給自己班打夠水,還要輪流給廚房打水,最後要飲農場的牛群。十幾頭牛從不入圈,滿山亂跑,一到晚上就到井沿來等水喝。它們喝水時都來了,幹活時沒影了。強壯的頭牛跑得飛快,男生只能抓住落在最後的瘦弱之牛。但排長說:你們讓牛幹活,你們幹什麼?


艱苦的生活將大家的距離縮短了。丹林是文藝活躍分子,時常聽到她的歌聲、笑聲、俏皮話。她不僅活躍在舞台上,就是在台下也是唱啊、跳個不停。幫廚時,端着盤子,跳着舞步,來個大旋轉,盤中的餃子隨着她的旋轉飛了出去。


我真正認識她是在政治運動中。那時,說我們都是沒有改造好的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其實我們都是解放後才上小學,在紅旗下讀了17年書。在學校還有紅五類、黑五類之分,現在無一例外都成為革命、改造的對象。一年零三個月的時間內,搞了三次運動:清隊、整黨、黨員轉正。每次都是如臨大敵,人人過關。


我的父親李琪文革前是北京市委宣傳部部長,他在京戲改革中與江青意見相左,被說成反對江青。1966年5月,中央文革小組成員戚本禹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點名批判我父親。不久,父親自殺,離開了人世。因為父親的問題,這三次運動我哪次也逃脫不了,而且次次都是重點。


每到運動,丹林因父親是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備受重視。連隊召開積極分子會,積極分子們在領導帶領下魚貫而行。丹林走在最後,卻回過身來,邊走邊向大家招手,不斷做着鬼臉。她是用這種方法,向大家表明她對這種做法的反感。從此,我們成為了好朋友。靠着丹林等人的鼓勵、幫助,我才熬過那段最難過的日子。


1970年3月,結束了勞動鍛煉,分配工作。省里規定,大學生一律不准進大城市,全部分配到縣城或縣城以下單位。不少同學都找關係回到了關內,丹林最有條件,卻沒有活動,分配到五常,而且主動要求到公社、基層工作。我分配到通河,從此天各一方。


不久,傳來她父親出事的消息。我在通河,畢竟在縣城教書,不禁擔心在農村的她。東北農村不比關內,地廣人稀,荒山野嶺,她一個人怎麼生活呢?後來聽說她回到遼寧,結了婚,和丈夫、公婆一起生活。他們全家愛唱,時常唱歌、唱京戲,令鄰里咋舌稱奇,在當地廣為流傳。


再見面,已是5年後。一天,我回到北京月壇北街,媽媽說丹林來過。丹林說起,李雪峰早被開除黨籍,但好在這份文件毛主席沒有劃圈。我聽了很難過。我趕去見了她。丹林帶着一歲多的女兒,不多說話。女兒身有殘疾,我才知道,她懷孕5個月時,突然聽到父親死亡的謠傳,深受刺激。


運動總有結束的時候,文化大革命終於結束了。1982年,丹林調到中央教育台,常常做歷史片子,送到我所在的中央文獻研究室審查。每次審完片子,我送她,都有說不完的話。她的語言仍然犀利、一針見血,俏皮話常常引得我開懷大笑。


她告訴我,她父親也回到了北京,就住在廠橋的中直招待所,一拐彎就到。


初次拜訪李雪峰


這是一座舊的三層小樓,李雪峰住在二樓的一間客房。屋裡陳設簡單。他仍然瘦削、文雅,與十幾年前不同的是,因為不出門,穿着簡樸隨便,天熱,他穿一件無領短袖背心和一條類似睡衣式的薄長褲。


我自報家門,一切都那麼自然,我們談天說地,一見如故。他正在賦閒,等待結論,有時間和我閒聊,氣氛輕鬆自如。他的夫人翟英言詞之激烈,一點不亞於我們年輕人。


我從不主動提問題。這是從小在家裡養成的習慣,不該問的不問。大人讓你知道,自然會說;不讓你知道,你問了,也白問,還會挨批評。經歷文革,我更養成了不要給別人添麻煩的習慣。大家說南道北,李雪峰看似不經意講出的故事,真實而令人驚奇,聽得我目瞪口呆。


1983年,李雪峰做了結論,任全國政協常委(1985年補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他離開了招待所,搬到了南沙溝。當時,我所在的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開始寫周恩來解放後的歷史。中共八大書記處書記中只有李雪峰沒有官復原職,比較容易見到,因此列入了我們的重點採訪對象名單。


我帶着周恩來研究組的人到他家拜訪。他正在花壇邊舞劍,一招一式,動作標準、到位、輕鬆,舞姿矯健、優美、飄逸,完全看不出已是古稀之年。原來,他51歲時生了一場重病,休養期間,向名家學了太極拳、太極劍,從此身體漸漸好起來。他毅力驚人,每天堅持練劍,還天天堅持洗冷水浴,一直堅持到90多歲。他活到97歲,與此有關。他看見我們來了,收起劍,將我們領回家。


屋子裡,幾乎家徒四壁。他沒有平反,沒有官復原職,這在6個中央局第一書記中僅此一位。因為不是平反,不補發工資。經歷戰爭年代的老同志將錢看得很淡,沒有攢錢的習慣,又要接濟親朋故舊,平日開銷大,也存不下錢,自然沒有財力置辦家具。但他安之若素,精神很好。


他熱情接待了我們,但講話很有分寸,不輕易講什麼,特別是到關鍵的地方,宏篇闊論,聽得我們雲山霧罩。回來整理記錄,發現他談了很多,卻又什麼都沒說。訪問無功而返。


整理回憶錄


一晃10年。1993年,丹林來找我,說他父親要寫回憶錄,關鍵是文革這段,問我願意不願意幫助整理。真是天賜良機!我喜出望外,欣然接受。


1993年12月21日,我們第一次談。李雪峰說:“1978年回來,‘擺’了4年,不會客,不出門,守紀律。我按照列寧的話,能創造歷史還是繼續干,不能創造歷史就回到書齋,可以考慮留個材料。”這年,他86歲,心臟安了起搏器。


第二天早上,李雪峰照常在家裡打太極拳,突然暈倒。幸虧倒在沙發上,無大礙。我聞訊後,十分不安,給丹林打電話:“你爸爸要是出了事,我就成罪人了。”沒有想到她竟爽快地說:“海文,如果爸爸出了事,我們慶幸你幫助他終於留下了材料。不然我們才後悔呢。”她的一句話,使我的顧慮渙然冰釋。


從1993年底開始到1994年夏天,李雪峰跟我談了9次。參加者還有夫人翟英、秘書趙春偉、女兒李丹林、丹林的妹妹李谷丹。翟英常常插話,提醒、補充。丹林、趙春偉負責錄音,谷丹照相、後勤。


雖然李雪峰手邊沒有任何資料,說自己兩手空空,但他滿腹經綸,博聞強記,記憶力好得驚人,如數家珍。他對日期、對過程記憶之準確,對人物神態描述之生動,呼之欲出。我常常聽得入迷,時時感到心靈的震撼,感到經歷戰爭、生死考驗的那一代老共產黨員的氣度、胸襟。


他的回憶,從1960年開始。他的敘述準確、鮮明、概括、凝練,從不拖泥帶水,保持着高級領導人的風格。所談的這些事,件件都是鮮為人知的。


他談到四清中的爭論,高級幹部對桃園經驗的不滿。我明白了,為什麼事隔十幾年,《關於建國以來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要專門寫一句話:“在1964年下半年使不少基層幹部受到不應有的打擊。”


他還談到了1966年3月、4月和6月的三次杭州會議的情況以及派工作組的前因後果,談了5月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林彪在講話(即“五一八講話”)中的失態之舉。


他談到,7月,在懷仁堂召開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上,康生頂劉少奇、陳伯達與鄧小平發生爭吵,江青從後面躡手躡腳進了會場,將這一切全看在眼裡。


他講述了8月的八屆十一中全會的始末。他提到,在會上,許多人對姚文元進入中央文革小組提出了意見。他認為,導致國務院副秘書長許明自殺的原因,不僅是中央文革小組宣布的支持“聯動”,還有在這次會上對群眾列席會議提了意見。


他還談了8月1日和3日毛澤東與劉少奇在政治局會議上的爭論,談了陶鑄、王任重被打倒的緣由。他提到,兩次生活會上,林彪整鄧小平,被毛澤東叫停。


他的回憶,基本將文化大革命發動的過程說清楚了。這是八屆中央書記處書記、政治局成員中留下的唯一關於文革初期中央情況的回憶,彌足珍貴。


談話後,我整理了錄音,核實、增加日期,根據當年文件將引文補充完整,補充背景資料。整理時,我儘量保持他的語氣、用詞,生怕換個詞,會改變其意。


整理成文,完成第一稿,李雪峰基本滿意。丹林將她1990年錄的20多盤錄像帶也交給了我,我從李雪峰早年的秘書黃道霞那裡又拿到了李雪峰當年的工作日誌,根據這些材料進行了整理補充。


1996年,整理工作基本完成。李雪峰又請原華北局宣傳部長張鐵夫、秘書黃道霞修改,後又請人民日報主編李莊看過。這個回憶錄是眾人勞動的成果,我僅是整理者。


1998年,全書定稿。此時,我已調入中央黨史研究室,任《中共黨史研究》和《百年潮》副主編。這年10月《我所知道的“文革”發動內情》和《回憶“文革”初期“五十天路線錯誤”》分別在這兩個刊物發表,引起轟動。各個報刊紛紛轉載,眾多專著引用。同時,中央黨史出版社出版了《李雪峰迴憶錄(上)——太行十年》,一切都在有序進行。


後來,《李雪峰迴憶錄(下)——文革十年》的出版擱置。2003年3月15日,李雪峰逝世。


---全文完---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9: 剛從厲害國回來
2019: 左右經濟學家支持床總的貿易戰美國會是
2018: 貴族精神的三大支柱:文化教養,社會擔
2018: 老,老,老
2017: 曼切斯特音樂會恐怖炸彈,死二十二傷五
2017: 今天終於想明白一個雕塑了。居然是三條
2016: 周恩來曾掌握着中共的軍權,曾狠狠整過
2016: 轉貼好文:馬英九的自我毀滅
2015: 美國華人和歐洲華人的巨大反差
2015: 說句實話,英國女人比美國的要漂亮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