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中國人失去了信仰
送交者: alexsyalexsy 2020年06月21日18:13:04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長征是軍事史上偉大的業績之一……與此相比,漢尼拔經過阿爾卑斯山的行軍看上去像是一場假日遠足”。80年前,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在《紅星照耀中國》中寫道。



  80年過去了,長征仍然被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軍人們談論着。在北京北郊的國防大學防務學院,來自巴西、尼日利亞、印度、德國和巴基斯坦等國軍人在近距離接觸中國軍人的同時,對長征精神也有了更深切的感受。

  在這些戎馬生涯的外國軍人眼中,長征精神是信仰,是決心,是犧牲,是領導力,是使命感,是中國社會不斷傳承、活力永存的寶貴凝聚力。


  “從紅軍身上看到了堅定的信仰”

  巴西空軍上校吉安卡洛·弗蘭卡·阿普佐,戰鬥機飛行員。為實現兒時的飛行夢想,他15歲時就進入軍校,後加入空軍。

  7年前,阿普佐率領一支戰鬥機編隊在亞馬孫叢林駐守,那裡遠離城市,沒有道路,只有莽莽的熱帶雨林。這是他軍旅生涯中最大挑戰,不光是工作環境複雜,更要承受與家人分離、生活艱苦的考驗。

  那時,阿普佐更加體會到信仰的力量,“信仰就是堅信自己的使命。你必須相信,真正相信自己在做正確的事情”。而只有擁有信仰,人們才願意為使命而犧牲。

  阿普佐最早在軍校歷史課上聽到長征的故事,從中國工農紅軍身上,他看到了堅定的信仰。“在長征中,我們看到很多夫妻長期分離,有些甚至再也見不到對方……這種精神是一樣的。那就是堅信自己的使命。我認為這是長征的核心部分”。

  早在1986年,斯諾的老朋友、美國人哈里森·索爾茲伯里在《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中寫到,長征過去是激動人心的,現在它仍會引起世界各國人民的欽佩和激情,“閱讀長征的故事將使人們再次認識到,人類的精神一旦喚起,其威力是無窮無盡的”。

  阿普佐認為,長征是一個關於信仰的故事,長征精神從未消失,“如果我們不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我們怎麼能成功。一些時候,你需要做出一些犧牲才能得到更好的東西”。



  “這是一個有關愛國和決心的故事”

  “我認為是長征造就了今天的中國。這是一個有關愛國和決心的故事,”尼日利亞空軍上校歐魯菲米·薩姆森·歐古恩西納說。

  採訪中,他主動說起長征中最慘烈戰役之一——湘江戰役。五天五夜,湘江兩岸,紅軍將士與五倍於己的敵軍展開殊死決戰,險些全軍覆沒,中央紅軍從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為3萬多人。

  “我本以為紅軍渡江後會放棄長征。紅軍折損了很多戰士,完全有理由選擇放棄。但讓我驚訝的是,他們堅持了下去。儘管傷亡慘重,他們依然堅持完成這一任務,”他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推出的紀錄片《從未遠去的長征》中說。

  在這位尼日利亞上校成長經歷中,有一點與長征精神存在相同之處,那就是決心。

  歐古恩西納還是飛行學員時,曾因操作失誤發生墜機,與死神擦肩而過,但從未想過放棄。

  後來他轉為飛機工程師。有一次,尼日利亞一架軍機出現嚴重故障,負責維修的外國承包商開出天文數字的修理費,還說只有他們才能修好飛機。不信邪的歐古恩西納和幾個戰友加班加點,排除所有故障,讓外國承包商驚訝不已。

  這件事讓歐古恩西納得出一個結論,“很多時候,我們要依靠自己,依靠自己的決心”。

  他還想着今後能有機會走一段長征路,爬幾座險峰,體驗紅軍當年的經歷。“我們不應讓長征精神消亡。這種堅忍不拔、不懼艱險的精神仍在延續,從未被放棄,”他說。



  “長征精神是一種犧牲精神”

  “長征精神就是一種犧牲精神,不畏犧牲,信念堅定,”行伍生涯已有22年的印度陸軍上校阿爾溫德·庫馬爾·潘迪這樣理解。

  潘迪來自軍人家庭,在空軍服役的父親是他的偶像。潘迪還知道廣為流傳的長征故事“金色的魚鈎”。他說,這名老班長負責照看病員,工作盡心盡責,總是把食物分給下屬吃,自己卻餓着肚子。幾個月後,老班長因飢餓而死。

  “他把生存的希望留給了自己的屬下,確保他們能夠完成長征,”潘迪說,長征中這類故事很多很多,這些人“詮釋了偉大,詮釋了長征精神”。

  “對於所有軍人而言,這種精神都極其可貴。即便在現代社會,它也是相當重要的,這是關於犧牲和決心的精神。這種精神依然在中國閃耀。”潘迪說。



  “長征精神是中國社會中的一股凝聚力”

  約翰—阿內·瓦爾納·弗里德里克·尼曼,德國海軍中校,出身海軍世家。祖父、父親、兒子都曾在或正在海軍服役。一家人難得聚到一起時,男人們聊得最多的還是海軍,雖然女人們會有一些抱怨。

  尼曼經常連續幾個月都會在海上。“在海上的幾個月裡,我們得像長征中的戰士那樣,一直相互支持”。

  尼曼說,長征是一個非同一般的事件,時間跨度長,參與度廣,而具體到一支部隊、一個連隊乃至一艘渡船上,就需要大家團結合作,互相支持,相信領導者並積極完成使命。

  來到國防大學進修後,尼曼開始學中文,並給自己起了一個中文名字“倪勇安”。

  談到長征精神,尼曼說,它就像中國社會的一股凝聚力,在中國人民身上,可以看到源於長征精神的奉獻、信任以及相互支持等品質。



  “長征精神依然活躍在中國和中國軍隊”

  穆罕默德·坦維爾·皮拉查10歲的時候看到,一架戰鬥機低空飛行,幾秒鐘後又迅速攀升,飛向高空,速度和聲音讓人震撼。

  當時,他就夢想着有朝一日坐進戰機駕駛艙。“這是一個漫長的夢想。這個夢想的實現需要刻苦、勇氣、頑強和動力”。現在,他已經是巴基斯坦空軍准將。

  “這就像長征精神。我需要付出長期努力,才能取得成果,不能奢望一蹴而就,”皮拉查說。

  六、七年級時,皮拉查在學校學習中國相關知識,也學習了中國紅軍艱苦卓絕的長征歷史。成為戰鬥機飛行員後,他還在演習時與中國飛行員一起飛過。

  “中國飛行員技術一流。人機合一相當完美。重要的不僅僅是飛機本身,坐在飛機里的人更為重要,”皮拉查說,他從中國空軍飛行員身上感受到一種精神的力量。中國戰鬥機也許不是最先進的,但中國飛行員卻能把飛機性能發揮到極致。

  “這種精神就是80年前的長征精神。我感覺長征精神依然活躍在中國和中國軍隊。這種精神仍然存在”。

  皮拉查說,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領導人正以遠見卓識,把中國帶入一個新時期。在他們的領導下,這種艱苦奮鬥、不懼艱險的長征精神永存。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9: 床鋪為嘛暫時忍一下伊朗?首先要搞定土
2019: 歷史是過去的,未來正在路上
2018: 我認為要對陰謀論非常重視,因為那是現
2018: 海盜為什麼實行民主制度 |郭學明
2017: 同鞋們好。最近有神麼重大新聞?床鋪通
2017: 哈哈,籬笆如媒體劣行不改,繼續釋放西
2016: 茶館鬥爭新動向,老巫和直言扛上了,看
2016: 美國今天為什麼在南海島嶼主權的歸屬問
2015: 紫荊棘鳥:閒聊幾句郭漢英(上)
2015: 雪山下的絳珠草:精彩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