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儒家自有標準,法地不能動搖――東海態度
送交者: 余東海 2024年04月05日22:43:26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儒家自有標準,法地不能動搖――東海態度
余東海

【理論】理論要付諸實踐,必須考慮思想市場的反應,儘量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持。但首先必須保證理論的正確性和立場的堅定性,不能以降低高度、動搖原則的方式去迎合社會和市場。注意,判斷理論正確與否的標準不在外界,更不在民眾。在思想理論道德政治各個領域,吾儒自有標準,並有三不迎合:既不迎合外道,也不迎合民眾,更不迎合朝廷。牢可坐,血可流,法地不能動!

【態度】知我者眾則眾民貴,知我者希則我者貴。吾儒之學,在政治上以民為貴,在人與神、人與社會、人與萬物之關係中以人為貴。此學弘揚起來,人民自然貴重起來。故知我者眾則眾民貴。吾道至正至大,天下莫能知莫能行,甚至莫能容,不容然後見君子。故知我者希則我者貴。人不貴我我自貴。

【態度】以禮待人,應是基本的自我要求,也是大雅之堂的基本禮約。但君子遭遇非禮,則不妨一笑了之。好有一比,別人送來的禮物,你不接收,它仍然是別人的。對於非禮之言、對於各種侮辱咒罵,皆可作如是觀。人生匆匆百年內,何等短暫而美好,值得努力盡力的地方太多了,完全不值得在閒是閒非、小是小非方面浪費時間精力和腦力。

【態度】是否逆來順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和對待。有些逆來,不妨順之;有些逆來,不可受之。子畏於匡,在陳絕糧,蒲人要盟,都是順受。孟子說“威武不能屈”,《儒行》說:“儒者可親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殺而不可辱也。”都是不順不受。無可無不可,此之謂也。

【態度】生平最討厭不能批評、異議和反對的東西。不能批評的思想必非正確,不能批評的學術必非正常,不能異議的人物必非正人,不能批判的勢力必非正義,不能反對的政府必非好政府。

【態度】對聖賢的異議、批判、反對和否定,很容易被某些儒生認為是侮辱。很多時候,兩者的界限也確實比較模糊,難以白菜豆腐般嚴格區別開來。例如五四派及紅衛兵大量反孔反儒的著作文章,說是批判可,說是侮辱亦可。吾以為,即使侮辱亦無妨,只要沒有造成“即時而重大的現實性傷害”,不妨自由之。誣文武者罪及四世,侮辱孔孟誣衊聖賢,自有自作自受的因果。旁人如果聽聞,可以友好提醒,不必與之計較。當然,對方若關係親密,應該比提醒更進一步,對父母宜婉諫,對朋友可三諫,對子弟和弟子宜嚴責或依家法學規處理。

【態度】任何人事,既不攀緣,也不絕緣,隨緣最好。君子弘儒傳道也當如是,既不可恭高我慢,拒人千里;亦不可好為人師,令人生厭。儒家在政治上也當如是,堅持主權在民原則,民意支持則當仁不讓,肩起責任,條件不備則依禮而讓,謙恭而退。人世間所有美好的事情和偉大的事業,都不宜霸王硬上弓,都應該順天應人、順應人心。很喜歡一句古歌詞:你既無心我便休。這句詞出自《五燈會元》中的《樓子和尚》:“樓子和尚,不知何許人也,遺其名氏。一日偶經遊街市間,於酒樓下整襪帶次,聞樓上人唱曲云:你既無心我也休。忽然大悟,因號樓子焉。”這句詞不僅禪意盎然,而且很有哲理,作為一種人生和政治態度,自由風流,風行水流。

【態度】孟子說,殺一無辜而得天下,不為也;東海曰,殺一無辜而救天下,亦不可為。殺害無辜不可能救天下,天下不可能通過殺害無辜而救,要通過殺害無辜才能救的東西,哪怕是天下,也不值得救。任何情況下,殺害無辜都是大惡,沒有例外,不允許有例外。無論為了救誰,救己救人救民救國救天下,都不允許殺害無辜。特此重申:正義的目的必須通過正義的手段去實現,目標正義離不開途徑正義的保障。當然,仁人義士為了家國天下而主動獻身,那是高尚偉大的行為,與無辜者被外力強制性獻身,性質截然不同,不可同日而語。

【態度】以絕緣的方式攀緣,以逃名的方式成名,是古代一些道家人物愛玩的老套把戲,吾儒不玩也。不是不會玩,而是不屑玩。彼輩以為智慧,吾儒以為低俗。吾儒智可及,老實不可及。有聯自題曰:讀聖賢書,走聖賢路;說老實話,做老實人。東海嘗造《儒家大智慧》一書,闡發知時、知人、知言、知禮、知本、知權、知中、知因、知幾、知常、知易、知命等十二智,最後以老實真誠為最大的智慧,為一切智慧之母。道家及諸子百家的一些成名成功的小聰明小伎倆,吾雖知之,不屑效之也。即使為了弘道也不效仿。小聰明小伎倆不僅不足以弘道,反而有傷於道之大,不利於德之積,不合算也。

【態度】東海以言人所不能言、或不敢言為己任。生平好批判,所批判的往往是一般人不能或不敢批判的東西。太愚蠢的言論,太明顯的錯誤,人們都能批;落水狗和死老虎,人們都敢批。兩者對吾來說就沒有批評的價值。批評它們,無異大炮打蚊子,徒然浪費時間精力。吾矛頭所指,國門內以馬家為主,因為它是活老虎,別人一般不敢批,沒有批的膽力;儒門內挑蔣慶下手,因為他的人格神論似是而非,別人一般不能批,沒有批的能力。吾若不批,就是失責。

【態度】對於孔孟之道,所有人都有批判的自由,但沒有人有批判的資格。這是吾歸儒以來一以貫之的觀點。即使釋尊老子重來,也沒有批判的資格,沒有資格凌駕於孔孟之上。吾嘗言,即使釋老重來,也得讓吾三分。原因很簡單:孔孟之道即仁義之道,是人道之常。佛道可以出離人道,不能亂我倫常。佛道之徒要守住本分,不能凌駕於孔孟之上。否則很容易自找麻煩,自招災殃。

【態度】東海少年時有一句局部有名之言:“比君子更君子,比流氓更流氓。”後來發現後半句大錯特錯。比流氓更流氓,還是流氓。一為流氓,便無足觀,再大也無足觀。凡有流氓氣、好與流氓爭者,雖是正善之士,品質也有限。呂坤說得好:“凡有橫逆來襲,先思所以取之之故,即思所以應之之法,不可便動氣。兩個動氣,一對小人,一般受禍。”無論是否受禍,只要與小人流氓動氣,便有自輕自賤之嫌。對於某些人,別說動氣相爭,眼珠轉過去都是多餘。

【態度】有名家斥東海三不知:上不知天,下不知地,中不知人。答曰:既不敢自稱三圓知,也不敢謙說三不知。吾肆無忌憚、肆意猖狂大半輩子,老而不衰,如果心盲眼瞎三不知,早已屍骨無存矣。吾倒有三不讓:涉及人格,寸土不讓;論及儒理,寸步不讓;辟邪衛道,當仁不讓!

【人生】當年海外明韻界流行抓特務,波及境內,有人懷疑東海亦特務。獨評名家安魂曲先生有小文題為:《東海一梟能享受總後招待所待遇,因為他實質上在充當着中共的文化特務(2005-3-7),後來著名民韻領袖和抓特務高手徐水良先生又將東海定性為“在野共”說:“在野共基本上是土共糾集扶植起來的卑鄙走卒”雲。當年東海交遊遍及體制內外境內外,又是異議界不倒翁,被選舉為網總還不倒,被懷疑是難免的。在馬運終結之前,吾亦無從自辯。但有一點現在可以很自豪地說,三十多年來,東海始而詩家雜家,繼而自由派,進而儒家,雖然文化立場有所不同,但反對馬家、倡導自由的政治立場始終一貫,在私人場合和公開場合始終一貫,在所有媒體平台始終一貫,而且持之以恆地在海外發表大量反動文章。這是特務能夠做到的嗎?而且,三十多年來一貫貧賤,微薄的稿費、版稅和講課費就是主要收入,親友們常以老無保障為吾憂。古今中外有這樣的特務嗎?如果將特務這個詞語理解為特殊之文化任務和道德義務,吾當之無愧。吾嘗言,君子都是上天的特務。這是一條東海律:聖賢君子都是有任務的。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大任就是偉大的文化責任和道德任務。

【人生】當年頗好罵,既罵小文人,也罵當權派,甚至惡譏江曾。皈儒以後,漸漸反省而有所收斂。這是2007-8-2的一則日記:“近時杭城天氣溽暑酷熱難當,正好閉門偷閒讀儒佛經典。讀到《王陽明全集-傳習錄拾遺》中的一段話,不禁凜然自警,赧然自慚。《傳習錄拾遺》第十三條:“先生初登第時,上《邊務八事》,世艷稱之。晚年有以為問者,先生曰:此吾少時事,有許多抗厲氣。此氣不除,欲以身任天下,其何能濟?”自想落網以來,痛斥極權,大反特權,固然不乏浩然正氣,卻也有許多抗厲氣和張揚浮躁偏激乖戾之氣,這些不良習氣不消除,欲追求民主自由、振興中華文化、弘揚東海之道,其何能濟也?”

【態度】未必會對所有人說真話,一定不對任何人說假話。可以不說話,不可以說假話。要說就說真話,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一樣,無論面對什麼人都一樣,無論自己為民為官為臣為君都一樣。真話直說,是自尊自重,也是對聽者的尊重。那些以防口為樂、以真話為忌的人,無論強權弱勢貧富貴賤,都是不值得尊重的小人賤類。

【態度】孔子曾經感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春秋之民尚且難以啟蒙,何況馬邦之民,更何況比馬民愚昧百倍的馬知?彼輩如果謙虛恭敬,主動請教,不妨指點一二;彼輩如果自以為是,雞鳴犬吠,那就不必理睬,眼珠子都沒必要轉過去。孔子說守死善道,孟子說窮則獨善其身,維護師道尊嚴,應是重要考慮。某些儒生無權無位,不能取信於人,卻總是主動往教,甚至與愚民和惡知識爭論不休,不僅自我褻瀆,而且有瀆吾道。

【人生】東海青少年時,愛好廣泛,涉獵儒佛道,愛好氣功拳術詩詞,希望自己文武全才,詩又新舊兼愛,各出過多本集子。後來擔心小技妨道,才逐漸淡化和放棄各種愛好。子夏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顧炎武曰:“君子之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詩文而已,所謂雕蟲篆刻,亦何益哉!”然哉。東海歸儒之後,詩文重在載道。偶有消遣之作,多乎哉不多也。

【人生】因為曾經加盟民主隊伍,倡導民主自由,常有人認為東海的學術底子是自由主義。其實吾接觸自由主義是上個世紀末,之前早已是兼學儒佛道的雜家和詩詞家。短暫追求民主,主要是受民國諸儒影響,對儒學政治性這一塊認識不足,不知儒家文化可以涵蓋自由主義,王道政治自有民權自由,可以吸收民主政治的精華而超越之。這方面一旦豁然貫通,歸儒就是邏輯的必然。生平無論為詩人、為雜家、為自由派、為儒家,對自由的熱愛一以貫之。歸儒之後對自由的認識特別深刻而飽滿,認為儒家就是中華特色的自由主義。儒家的自由具有內外雙重性:內而以仁為本,蘊含從心所欲不逾矩的道德自由;外而以民為本,具備帝力於我何有哉的政治自由。儒家的自由可名為中道自由。儒生就是中道自由派或中華特色的自由派。

【人生】少年時期也曾非常嚮往權位富貴。後來此念漸淡,要因有四:一是愛好廣泛,貪嗜詩詞氣功太極之類藝術;二是儒佛道薰陶漸深,所學雖然駁雜,皆有超越精神;三是接觸一些特權階層之後,深感此間富貴與幸福難以兼容,少了羨慕之情而多了悲憫之心;四是受到一些自由英雄的感召,責任感正義感不斷上升。至此,“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這句聖訓,就深深地植根於生命深處了,此心再也不會為不義之富貴而動。然後文化野心越來越大,勃勃不容已。從小詩人、大雜家、自由派直到歸儒,一路走來,歷盡風霜雨雪,犯過不少錯誤,但大節始終無誤。這是吾可以引以為自豪的。

【人生】當年曾經狂言想當國家主席,掀起一片譏笑之聲。悄悄記錄了幾片譏聲,其中有一片如下:“想當國家主席,你憑什麼?想當國家主席是好事,可惜你還不夠格,梟兄的筆頭很硬朗,很能寫幾筆,嬉笑怒罵皆文章這是好事,可惜當國家主席如果憑這個,那也太小瞧這個主席的位置了,當國家主席還有更高的素質。國家主席是一把手,一把手做錯了事,就沒有迴旋的餘地了。所以象梟兄的脾氣,稍不如意就開罵,根本當不了一把手。當然當不了一把手,還可以當二把手嗎。比如朱鎔基就天生是二把手的料。這是個人的性格決定的,誰也沒辦法改變的,性格決定人的一生,而不是什麼其它的。當然,誰要是能改變自己的性格,那才是高手中的高手那,可惜這樣的人真是鳳毛麟角,世上少有。” (2003-1-6)回頭看看,這段話雖然含譏帶嘲,實乃金玉良言。二十多年過去了,東海的性格多多少少有所改變也。

【人生】有人譏吾儒迷心竅。然哉然哉。東海確實已經深度儒化即仁義化,意念、思想、言論、行為統統仁義化,可以終身堅持仁本主義立場觀點方法不動搖。無論貧富貴賤安危生死,永不動搖。肉身成仁,此之謂也。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或許仍然難免有過錯,但自信可以無大過,可以聞過則喜和過而改之。2024/4/5餘東海集於青秀山下獨樂齋首發於儒家網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3: 馬克龍和敗蹬演雙簧,白臉紅臉要用空城
2023: 芬蘭加入北約,以集體力量來防止俄羅斯
2022: 粉紅假惺惺質疑街上屍體,他不問問自己
2022: 西方媒體的傾向性,西方政客的借勢,都
2021: 賀蘭,害我,出來!
2021: 剛在文學城看到一個老朋友的照片,以前
2020: 中國抗疫國際救援中的文化擔當 (更
2020: P3實驗室研究新冠病毒實證-可笑緣木求
2019: 大家好!上朝了。
2019: 東東,我看了微波武器的介紹,跟5G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