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侯寶林------最後的相聲大師(定稿版)
送交者: 切特務 2006年12月27日10:14:12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誰?我!撾?尿!

每次聽到相聲《方言》裡關於河南方言的這段對話,我都忍不住笑個不停。侯先生這裡講述的是哪種方言最簡練。場景是半夜起床撒尿時和鄰居的對話。河南話雖然容易模仿,但是侯先生對那種“土”音的把握,可謂淋漓盡致。讓我這個土生土長的河南人每每心領神會,讚嘆不絕。

第一次聽到侯先生的相聲正是我裝好礦石收音機的第一天,相聲的名字已經記不得了,就記得侯先生打着舌頭說:
“你別來這套,我懂!我爬上去?我爬到半道,你電門一關我掉下來?”
這是第一次接觸侯先生的相聲,那年代,電視裡沒看到過侯先生,收音機里中央廣播說唱團的侯先生則無疑是最常出現的大師。

其實,我懂事的時候,侯先生已經不怎麼公開演出了。能接觸到的都是侯先生較早時期的錄影、錄音。活躍在熒屏上的則大多是侯先生的徒弟。但只要是侯先生的節目,無疑就是最為引人注目的節目。才上小學的我,就清楚無疑的知道侯先生是相聲界的大師級人物。

再後來,《兒童時代》裡的一篇文章給我留下極深的印象。大致是侯先生自敘的貧苦童年。一場說不清的疾病,每晚定點吐血,貧窮的母親只能把磚頭燒熱了給他治病。

“為了生存,侯先生幼年學演京劇,後改說相聲,先後拜常寶臣、朱闊泉為師。一度在北京的鼓樓和天橋一帶表演,1940年赴天津演出並成名。從1940年起,一直與郭啟儒搭檔,合演對口相聲,二人捧逗默契,相得益彰,合作長達20多年。侯先生生活在現代中國社會大動盪的歲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民間藝人在政治上地位提高,侯先生加入中國廣播說唱團,積極推動相聲藝術去蕪存菁的“相聲改進運動”,使舊時代地攤茶社裡迎合小市民情趣的相聲表演,注入了更為健康的內容,煥發出空前的審美光彩。侯先生對相聲藝術的貢獻是多方面的。其代表作品有:《婚姻與迷信》、《妙手成患》、《關公戰秦瓊》、《夜行記》、《戲劇雜談》、《戲劇與方言》、《改行》、《醉酒》、《戲迷》等。  

  其實,侯先生的藝術智慧與天賦遠不止此。他以學唱戲曲流派唱腔和對各地方言的摹仿更為精到和拿手,《戲劇雜談》、《戲劇與方言》和《改行》,是此類作品中的代表。加之他的說演語言清新洗鍊,颱風從容灑脫,形成了頗具學者底蘊的儒雅風格,人稱“侯派”。他本人也被尊為相聲大師,備受藝壇尊崇。”

---------------選自《侯寶林的一生》

文革時期,侯先生自然逃不過厄運,一頂“反動藝術權威”的帽子,一次次把老人批鬥凌辱。這恐怕是一心為新中國改良相聲的侯先生做夢也沒有想到的。

文革之後,侯先生本人淡出舞台,而他的徒子徒孫們則繼續在台上掙扎,但顯然是一代不如一代。馬季的宇宙牌香煙只有讓我想到惡俗兩個字。

其實在那個時候起,相聲已經開始走向死亡。

一九九三年,侯先生因病於北京去世。在我看來代表着中國相聲徹底消亡。如果要給相聲這一傳統藝術寫一篇祭文,就從侯先生的離去寫起吧。

侯寶林,最後的相聲大師。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關於粉絲和京劇粉絲的一些閒扯
2005: 聖誕節吃喝玩樂篇---Byron Bay
2004: 這個家庭婦女可真牛
2003: 洗禮 (接"禱告",1)
2003: 短篇小說:濃重的血痕
2001: 《從“過年”看祖國的歷史圈圈》
2001: 重慶的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