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介紹美日瓜分中國經濟利益簽訂的《藍辛石井》條約
送交者: 公孫明 2015年09月05日01:20:03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介紹美日瓜分中國經濟利益簽訂的《藍辛石井》條約

(取自帝國主義侵華史“ 1973人民出版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帝國主義戰爭,中國飽受帝國主義侵略和掠奪之苦,沒有必要參加這個骯髒的戰爭。但中國豐富的人力和潛在的物力資源,交戰國雙方都很垂涎,都想用來加強自己的戰爭實力。北洋軍閥也想借參戰的機會取得帝國主義的財政和軍事支援,翦除異已勢力,壯大自己。因此,在參戰問題上,交織着複雜的內外矛盾,發生了激烈的鬥爭。

參戰問題的矛盾最初存在於日本和英、法、俄之間。1917年前,德軍在戰場上節節勝利,德國駐華公使辛慈拼命拉中國參加德奧陣營,英、法、俄則切盼中國參加對德作戰。191511月三國曾經向袁世凱提議,以中國參戰作為它們支持帝制的條件,因日本堅決反對而作罷。日本顧慮中國參戰後,在結束戰爭的和會上將以戰勝國的資格發言,會動搖它在中國奪得的種種權益。袁世凱知道他當皇帝主要靠日本的支持,不敢違反日本旨意而貿然有所舉動。

到了1917年,情況發生了變化。北京方面,袁世凱早已在全國人民的唾罵聲中死去,總統黎元洪和國務院總理段祺瑞正在爭奪大權,各自尋找帝國主義做靠山,參戰問題成了他們之間明爭暗鬥的焦點。段積極主張參戰,以擴充皖系武力;黎擔心段的勢力由此更加膨脹,反對參戰;國會裡的南方議員害怕段憑藉武力消滅南方國民黨力量,同黎元洪站在一邊,因而出現了所謂府院之爭。美、日兩國也在參戰問題上極力爭奪對這個新政府的控制權。

美國原來在大戰中採取中立政策,以財力物力支援協約國,目的是保存實力,等到兩敗俱傷之後,再由它來收拾殘局,並同日本爭奪遠東霸權。甚至德國在19171月宣布無限制潛艇政策後,威爾遜還是這樣的主張①。但美國在內外壓力下,終於在191723日宣布對德絕交,同時對各中立國發出通告,要求它們同美國採取一致行動,中國也在被邀請之列。美國對德絕交,下一步必然參戰,但美國並不希望中國參戰,因為它知道自己參戰後更分不出力量來同日本作鬥爭,中國參戰反而會給日本進一步控制中國的機會。一向致力於排斥日本、擴大美國在華勢力的芮恩施公使這時誤解了美國國務院意圖,立即對北京政府的總統、副總統、總理、國會領袖以及交通系、國民黨人士等進行遊說,鼓動中國參戰。段祺瑞提出:一要財政援助,貸款一千萬美元;二要保證軍事上不受外國控制,即要求有利用外援打內戰的自由。碰巧當時海底電纜損壞,芮恩施無法同國務院聯繫,這位頭腦發熱的外交官為了把中國拉到美國一邊,不等上級指示,就自作主張,於27日照會中國政府說:我敢負責擔保,我國政府將按貴國政府要求,採取適當手段,使中國與美國採取一致行動時能擔負其責任,而不致損害其國家獨立、軍事指揮及政權行使。渴望得到外援而熱昏了頭腦的段祺瑞,不等美國的正式文件到來,就在29日對德國政府恢復無限制潛艇戰提出抗議,並向芮恩施保證,如美對德宣戰,中國至少將對德絕交。芮恩施對自己導演的這一幕鬧劇十分滿意,吹捧北京政府,說這是中國第一次獨立參加世界政治,中國已躋身於現代國家之林。國務院對芮恩施的輕率行動很惱火,連忙打電報向他和中國政府潑冷水。先是讓芮恩施勸中國政府對於響應美國號召不要太積極,以免孤立;接着就限定中國最多只能對德斷交,即使美、德交戰,中國也不要參戰,應靜候美國決策。226日更明確提出,美國不能接受芮恩施的建議援助中國,它會使中國招致一向擔憂的大禍,而美國將無力解救③。藍辛要芮恩施說服中國不要參戰,使日本無隙可乘。他認為維持現狀就是美國的勝利。

這時,日本一反原來的態度,不但不反對中國參戰,而且竭力拉北京入伙。所以發生這樣大的轉變,原因是191673日日俄訂立了第三次協定和第四次密約,協定規定彼此保衛在遠東的權利與利益,密約承認雙方重要利益需要中國不落在任何第三國政府勢力之下,此第三國或將敵視俄國或日本。將來遇有需要時,須開誠交換意見,並協定辦法,以阻止此種情勢之發生。更重要的是因為日本在191723月間分別同英、法、俄、意達成秘密協議:日本支持中國參戰;四國應允在戰後和會上支持日本繼承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利④。有了這些國家的保證,中國即使能參加和會,日本也沒有什麼可擔心的了。日本決意把被美國搶走的對北京政府的領導權奪回來。第一個辦法是利誘。120日,寺內首相①的親信西原龜三在北京同中國政府秘密簽訂第一次交通銀行借款五百萬日元,以收買段祺瑞(詳見下節),二是慫恿段祺瑞從速與德國絕交。29日,北京政府在公布對德抗議前五小時通知日本,本野外相對駐日公使章宗祥說:僅提抗議,於中國地位似非得計;不如即行宣布斷絕國交,並不必俟抗議回答。三是施加壓力,本野在同一次談話中責備說:現兩國正謀親善,而事關大局,未肯事先接洽,僅為形式上之提前通知,深冀中國政府熟考。段祺瑞連忙回電說:此後一切進行,非誠意接洽不能收互相聯絡之效。本野對段祺瑞甘當日本附庸感到高興②。314日,中國宣布對德絕交,本野又催促儘快宣戰。北京政府向協約國提出參戰條件,要求庚子賠款中的德奧部分永遠撤銷,其餘部分展緩十年不付利息;提高關稅稅率;廢除《辛丑和約》中關於京津鐵路沿線及天津地區駐軍的規定。這些本來是正當要求,條件也不算高,但本野卻竭力反對,並大肆恫嚇,說什麼中國如先提參戰條件,恐失與國同情,如不迅速參戰,恐轉瞬戰局告終,中國必致進退失據。日本反對中國提出參戰條件,主要是害怕取消這些不平等條約的規定會動搖它剛剛勒索到手的新的特權。

日、美兩國在中國參戰問題上的鬥爭,導致了北京政局的進一步混亂,府院之爭越來越尖銳,引出了督軍會議脅迫宣戰、包圍國會、黎元洪免段祺瑞職務、八省獨立、張勳復辟、段祺瑞重新上台等一幕幕鬧劇和醜劇,結果美、黎失敗,日、段得勝,1917814日,中國正式對德宣戰。從此以後,段祺瑞更加驕橫,堅持武力統一南北,把借到的外債半數以上用於內戰,當時輿論說他對外宣而不戰,對內戰而不宣,是十分確切的評述。段祺瑞為首的北京政府成為空前的投靠日本的賣國政權。

府院之爭的過程中,日、美雙方都公然干涉中國內政,支持各自的代理人。袁世凱當總統時的日籍顧問有賀長雄,慫恿段祺瑞解散國會以貫徹參戰主張;芮恩施警告外交部次長陳籙:任何企圖推翻國會以達到參戰目的的舉動將不能獲得美國的同情。在討伐張勳戰役中,日本以一百萬日元供段作軍費,日本中將青木宣純並參加指揮,日本公使要求各國使節不干涉段的軍事行動。這時,美國響應黎元洪的呼籲,出面支持他的總統地位。64日藍辛指示芮恩施照會中國政府:中國是對德參戰還是保持現狀,那是次要問題,中國最需要的是恢復並保持其政治統一,並要求英、法、日向中國提出同樣的勸告。

對於上述美國照會,英、法表示異議,說參戰雖次於內政,但這個問題對中國也非常重要。日本更在這個問題上大做文章,615日復照譴責美國此舉干涉中國內政,日本駐美大使佐藤愛麿向國務卿藍辛提出口頭聲明說:美國政府一向熟知日本與中國有特殊而密切的關係,前國務卿布賴安在1915313日照會中曾經公開承認,並宣稱美國在華活動從來不是政治性的,為什麼又提出這樣的照會呢?要求美國以某種形式重申布賴安照會精神,重新保證對日本的友好態度③,尖銳地提出了它在中國的地位問題。

日、美在中國的激烈鬥爭把兩國關係推向戰爭邊緣,但雙方都不願破裂。這是因為,日本戰時經濟的繁榮全靠軍事工業的發展,需要從美國進口鋼材和生鐵,一旦來源斷絕,將遭受致命打擊①。它還希望美國也能象英、法、俄一樣承認它在中國的地位和權益。至於美國,既然已經參戰,在遠東就更需要同日本妥協,以保護關島、中途島和菲律賓的安全。保衛在華利益是重要的,但還不是非戰不可;在中國的經濟鬥爭,與其象貸款年那樣遭受抵制而收效不大,不如跟日本妥協合作,打破它的獨占。此外,俄國二月革命後,布爾什維克使革命轉向社會主義進行得相當順利,帝國主義國家對此憂心忡忡,極想利用日本去鎮壓俄國革命;日本也想乘機奪取西伯利亞,這種反革命勾結需要保持相互間的和好氣氛。

美國決定同日本妥協,19175月,主動要求日本派出特使,就保證中國政治上和領土上的完整問題進行商談②。日本立即同意,613日正式任命前外相石井菊次郎為特使,以感謝美國參戰為名,前往美國談判。

石井一行於822日到達華盛頓,受到極大禮遇。98日雙方開始正式會談。石井動身前,本野給他的秘密指令說:只要美國不妨害日本的特殊利益,日本就無意妨礙美國的經濟活動。這是日本的談判基調。

談判中,藍辛首先提議兩國共同宣告取消在中國的一切勢力範圍,重申門戶開放原則。日本政府堅決反對討論勢力範圍問題;至於重申門戶開放原則,要以美國承認日本在中國的特殊地位為條件②。美國為求得妥協,願意適當滿足日本的要求,但是,第一害怕引起中國人民對美國政府的惡感,第二為了便於以後隨時推翻,不肯把話說得十分肯定和明確。雙方在遣詞用字方面可謂煞費苦心,石井主張日本在中國享有卓越利益Paramountinterest),說卓越利益這個名詞原是美國首創,前國務卿西華德(W.H.Seward)曾用來形容美國在墨西哥的地位。藍辛說,日本在第二次英日同盟中曾用過這個名詞,結果朝鮮被日本併吞,所以絕對不能再用,主張用基於地理位置的特殊利益。石井改用特殊利益及勢力,藍辛也不同意。最後決定用特殊利益Sp-ecialinterest)這個語意含混的名詞。112日,雙方交換照會,內容主要是:一、美國政府承認日本在中國,特別在與日本屬地接壤的部分有特殊利益;二、兩國政府同意不侵犯中國的獨立及領土完整,信守門戶開放和在華工商業機會均等的原則③。這就是所謂的《藍辛石井協定》。

《藍辛石井協定》完全是背着中國搞出來的。中國政府曾要求:談判直接涉及中國時,應該同中國政府充分協商。藍辛予以拒絕,只是向中國公使顧維鈞保證不會損中國以利日本。會談十分保密,顧維鈞後來回憶說,他當時越來越打聽不出會談的進行情況①。在北京的芮恩施公使事先對此也毫無所知②。保密的對象顯然是中國政府。雙方換文以後,日本在6日,美國遲至8日,才把換文內容正式通知中國。這是對中國主權的莫大蔑視和破壞。北京政府只是在119日發表一個溫和的聲明說:中國政府只尊重友邦基於條約所得之利益不因他國文書互認,有所拘束。連抗議也不敢提。藍辛卻對中國公使顧維鈞說,這個協定看來確實對中國有利,因為中國也能夠從領土相接近要求特殊利益;中國的聲明是不必要的,協定並不想約束中國。他還標榜說:在談判中,我始終是想着中國的利益的。但正是藍辛本人戳穿了自己的謊言。談判記錄載明:藍辛表示他理解日本的人口壓力和發展工業的需要,占領朝鮮和向東三省擴張主要是由於這種不可避免的需要而產生的②。說這種話的人居然厚顏聲稱始終想着中國的利益

協定公布後,日、美兩國對特殊利益的解釋馬上發生分歧。日本公使林權助6日給中國的照會故意把特殊利益譯成特殊地位,以顯示協定是政治性的。石井菊次郎更解釋說:設想中國發生天災、瘟疫、內戰或布爾什維主義,日本出於自衛的考慮,必須幫助中國,這種特殊利益只能從政治上去理解。相反,美國公使芮恩施在8日給中國的照會中,則強調協定的經濟性,說只是由於兩國的地理關係,日本在工商業上占有某種便利。從此以後,雙方口頭筆端,論戰不休,直到協定被廢除時還沒有停止。日本充分利用這個協定的政治性質去打擊美國,抬高自己。協定還沒有正式公布,日本外交官就拿它向中國政府誇耀示威;後來又通過報紙和駐各國使節向全世界廣為宣傳,以便讓中國人痛切地感到被美國出賣①。在東北,日本特工人員和官吏對美國人態度特別蠻橫粗暴,以表明他們是這個地區的主宰。藍辛在參議院的一次外交委員會上承認這是戰時的權宜之計,它的後果是暫時的②;但日本經常在藍辛掩蓋事實時揭底,弄得他非常尷尬。

日本為《藍辛石井協定》歡呼。113日,即正式換文的第二天,本野外相就打電報向石井祝賀。東京政界人士稱之為石井子爵的偉大外交勝利。有人還寫文章稱頌為幾代人以來遠東外交史上最偉大的建設性成就。這些顯然是得意忘形時的過甚之詞。日本在中國的特殊地位終於為最大的帝國主義所承認,這當然是一個勝利。但協定絲毫也沒有解決美、日在中國的根本矛盾,勝利是不牢靠的,它潛伏着一場戰後必然發生的更加激烈的鬥爭。

美國也在談外交勝利。國務院在公布協定的同時發表聲明說:尊重中國獨立和領土完整,重申門戶開放政策,是談判的主要結果之一①。藍辛更自我吹噓,說協定在進一步保護中國主權方面,以往條約沒有超過它的。事實證明,美國除去避免了美、日之間一場公開衝突之外,一無所獲。它從日本得到的只是空洞的所謂原則上的承認,毫無實際意義。日本這時不再需要大隈內閣那樣露骨的恫嚇和武力威脅。寺內內閣正在運用一種新的手法,順利地實現着一個規模更大、影響更深遠的侵華陰謀。美國希望維持中國現狀的目的表面上似乎實現了,暗地裡日本對北京政府的控制卻空前加強,中國人民的苦難與日俱增。日本在《藍辛石井協定》裡所作的保證,恰恰是它擴大對華侵略的最好的偽裝。

這是英、日鬥爭中的一個插曲。據說,朱爾典得知周自齊將赴日,乃以巨款托上海唐紹儀設法密探內幕。唐命袁的親信袁克寬之子袁英買通宮內尉勾克明、內史沈祖憲、機要局主事沈進善,盜出日、袁勾結文書,攝製複本,由朱爾典轉送芮恩施,內情外泄,勾克明等因此被捕。見郭廷以:前書,頁454,注1

自光緒末年以來,日本在奉、吉兩省租用民房設置警察機構,地方政府多次提出交涉,日方都置之不理。鄭家屯事件後,又在鄭家屯、四平街之間設置警署多處。見張忠紱:前書,卷1,頁183

張忠紱:前書,卷1,頁192

大戰前夕,美國經濟力量在世界上已首屈一指。戰爭擴大了它在中南美和歐洲的市場;它在大戰中又大做軍火生意,使經濟實力更加壯大。工礦業總產值從1914年的二百四十億九千萬美元增加到1919年的近六百四十億美元(中國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統計集》,頁51)。出口貿易由1914年的二十三億六千四百萬美元增加到1917年(大戰中出口最高年度)的六十二億九千萬美元(謝沃斯季揚諾夫主編、易滄等譯:《美國近代史綱》,頁870—871)。大戰四年半當中,美國資本輸出輸入相抵,共出超一百一十億美元(尼爾林、弗里曼著,柳克述、陳漢平譯:《金元外交》,頁17)。戰後,美國從債務國變成最大債權國,世界黃金的一半集中在美國(《遠東國際關係史》,頁323)。

Reinsch:前書,頁191

疏濬大運河工程,是導淮工程的一部分。導淮工程是1911年由美國紅十字會開始籌辦的,在實地考察和提出工程方案之後,紅十字會認為財力不足,轉交給廣益公司承辦。大戰爆發,美國市場上無法推銷該項工程的債券,一度停頓。1916年為了配合美國在中國發動的經濟攻勢,廣益公司決定先進行大運河工程。

FRUS1916年,頁106

由於美國對德參戰,這項工程計劃迄未實行。

FRUS1916年,頁181

芮恩施:前書,頁213

Davis:前文,載《太平洋歷史評論》,卷481,頁56

Davis:前文,載《太平洋歷史評論》,卷481,頁57—58

FRUS1917年,頁170

《帝國主義與中國鐵路》,頁249

WellingtonKooWellingtonKoo’sMemoir(《顧維鈞回憶錄》),卷2,頁128。顧維鈞在這裡說:袁世凱逝世,黎元洪匆匆接任,全國處於混亂中,北京必須弄到一筆錢以維持行政開支。財政總長陳錦濤博士急於舉借外債,以獲得財政支援。

《日本外交史》,上冊,頁419

Curry:前書,頁191

美國國務卿藍辛在《大戰回憶錄》(WarMemoir)中寫道:191721日,他向總統匯報德國堅持無限制潛艇戰的復照。總統說,他越來越認為:保存白人文明並使之統治世界,很大程度上靠我們堅持不介入戰爭,因為戰後我們將不得不重建被戰爭破壞的各國(頁212)。農業部長豪斯敦(Houston)在他著的《八年》(Eightyears)第一卷里回憶,22日討論德國潛艇政策時,總統說:為了使白種人或一部分白種人能保持強大,以對付黃種人——例如,日本與俄國聯盟以統治中國——那麼最好是不採取任何行動,哪怕是被人笑罵為懦夫(頁229)。轉引自Curry:前書,頁157—158

Reinsch:前書,頁253

FRUS1917年,補編1,頁411

日俄第三次協定和第四次密約全文,見王芸生編:前書,卷7,頁32—34。英、俄、法、意四國支持日本繼承德國在山東一切權利的秘密協議的日期,英國為216日,俄國為220日,法國為31日,意大利為328日。見LaEargue:前書,頁95—97

寺內正毅在元老山縣有朋支持下,於大隈內閣1916109日倒台後,繼起組閣本野一郎代替加藤高明任外相。

王芸生編:前書,卷7,頁79—81

王芸生編:前書,卷7,頁878992

FRUS1917年,頁49

同上書,頁5072—75

當時美國對鋼材和生鐵的禁運已使日本的二十八家造船廠受到嚴重影響。見IanNishJapaneseForeignPolicy(尼西:《日本外交政策》),1869—1942,頁111—115

《日本外交史》,上冊,頁281

《日本外交年表並主要文書》,上,頁436

《日本外交文書》,大正6年,第3冊,頁773—774

《日本外交文書》,大正6年,第3冊,頁813—817FRUS1917年,頁264—265。藍辛1010日說:特殊利益會使雙方作恰當解釋有廣闊的餘地,石井認為日本得以把它解釋為它能夠在中國駐紮軍隊和警察以保護它的特殊利益,見MadeleineChi:前書,頁111

WellingtonKoo’sMemoir,卷2,頁155—156

Reinsch:前書,頁307—309,摘譯如下:我是間接得知美日密談的。114日我去日使館,辦完例行公事,林權助男爵給我看了協定的電文,當時我真是百感交集。此事關係中國如此重大,而竟向一切人保密,特別是對我這樣一個首當其衝的外交官保密,真令人吃驚。回使館後,即去電華盛頓國務院詢問,杳無回音,而中國政府以及在華的美國人紛紛來要求予以證實。國務院對我毫無幫助,直到7日晨才得來電;而另一方面,日本政府幾天前就拿着協定向中國政府誇耀勝利了,協定在簽字前就由東京分送給了英、俄、法、意等國使節。

王芸生編:前書,卷7,頁107

FRUSLansingPapers,卷2,頁451—453。對於協定並不約束中國的謬論,我國公法學者陳體強對此曾作批判:這不是一個法律問題,而是一個政治問題。兩個外國以中國為對象,訂立條約,劃定勢力範圍,就是對中國利益的損害。中國有權把領土按照自己的條件對外國資本開放,但外國之間擅訂條約,剝奪了中國在自己領土上的這種權利,自然損害了中國的主權。見陳體強:《藍辛石井協定》,載19501212日天津《進步日報》。

FRUSLansingPapers,卷2,頁436—437。美、日談判前,助理國務卿朗格和國務院遠東司司長衛理曾向藍辛建議:美國對日本的特殊利益要慎重對待。日本可能爭辯說,它通過同中國訂立條約已取得優先地位,美國最好採取迴避和拖延的策略,等戰爭結束時再說,那時英、法兩國能同美國一起來保持在華的門戶開放。藍辛沒有採納他們的建議。見MadeleineChi:前書,頁107—108

LaFargue:前書,頁137;王芸生編:前書,卷7,頁106—107

FRUS1917年,頁271—272

IanNish:前書,頁117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長征7號火箭將與美獵鷹9一戰
2014: 聯合國傳來消息:承認釣魚島屬於中國
2013: 中國被指同時造7種艦堪比美 2020年成世
2013: 爆炸新聞:一架F-22猛禽墜毀在約旦北部
2012: 新華社:我軍竟然默許日本政府將釣魚島
2012: 美國之音:馬總統下令海巡艦每天都要去
2011: 殲15艦載機和蘇33的區別 --《慣性世界
2011: 關於"高能鎳碳超級電容器問世"新聞的
2010: 張召忠:為什麼“中國是一個盛產漢奸的
2010: XWZJ昨天你沒來,請進!此文是揭露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