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大陸知識人中多已喪失公共精神
送交者: 拔劍白雲天 2006年11月21日16:32:59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知識分子的標示應是公共性,猶其應彰顯其在公共領域的自由身影,並在公共政治、經濟和社會語言方面創出自己的有效空間,並保持自己的獨立思想,捍衛自己的人格價值時,知識人方才可稱為知識分子。

不僅北京知識界為房子而奮鬥從而退出公共領域,那些無此憂慮地方的知識分子,也基本喪失了其在公共方向上的自覺性,而轉入各種商業利益,在價值取向上不再由真理凝聚和發動。

這是社會的政治生態與文明價值相悖的結構發生了重大實際影響,而中國知識分子對此做出的是生存性反應和互動,其中有無奈的也有主動式的,但都在實踐中加劇了所謂資本話語的強勢,並促使它變出了攻擊性,使它輕易攻占無人堅守的公共話語陣地,從而使它得以大面積的將自己的利益觀念在社會中設置成主流價值,繼而操控並有效降低了全民的道德標準。

面對陣地喪失知識界不僅不能組織起反擊,反而為一些知識分子為退出公共領域時掀掉了道德約束,知識界自己為自己進行道德寬恕,還只是改革中期之事,到現,在中國大陸知識界許多人或成為權力附庸,或乾脆淪為資本奴隸。

公共領域先失聲,繼而公共精神荒蕪失地,社會人民面對選擇時,發現無人再堅持公平正義或良知道義時,社會便無可選擇地倒向了真理被肆意扭曲,謊言標準去四處通行的現狀,此危機之產生雖有制度體制架構制約,主要一個原因還在於知識界喪失了基本氣節和勇氣,使得自己這一道文明社會中的防火牆基本失效。

所以,探討中國大陸知識界如何輕易就丟掉了自己的公共屬性,如何自我異化,就是一個彼有學術價值的研究項目。

我認為,中國大陸知識界中的道德架構已經拆零,很快,知識分子將不存在,只存在學人,文化人,科學家(文理工)而已。知識分子不存在,公民社會也不會產生,只會有中產人,公共領域中將只有體制之聲或寡頭之聲,資本之聲和民粹之聲。此舉,不僅使民族智力無法提升,更讓國民氣質缺陷重重。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奪取台海制空權—兩岸制空能力詳析
2005: 我最後的憤青歲月
2004: 胡錦濤為布什上了為人民服務的課
2004: 為什麼共產黨會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領
2003: 中國新型超音速反艦導彈C-803 ZT
2003: 中華神盾在世界驅逐艦中的位置
2002: 殲十一未來可能有的用處
2002: 寫給非也《亢進中的活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