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阿瓊”讓印度傷自尊
送交者: wsp 2004年09月03日19:44:58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印度政府、軍方和軍工企業不想因“阿瓊”的挫折而放棄,他們表示,“一定要把武器自力更生進行到底”。

 據最新一期美國《防務新聞》披露,印度陸軍高級官員終於承認,花了20年時間耗資35億美元印度自主研發的“阿瓊”主戰坦克由於重量過大等原因,印度陸軍決定該坦克不用於戰鬥目的,而“只用於訓練”!訂單也由原來的124輛減少到80輛。印度陸軍私下裡嘀咕說,這還是看在國防企業的“民族自尊心”上,不然的話,他們只要本月初已經交付的5輛“阿瓊”就夠了!

  8月7日,印度國防部長在“阿瓊”坦克移交印度陸軍的儀式上誇說:“這是印度軍工業至今為止最為成功的一個項目。”這樣一個“最成功”的項目的產品為什麼在短短20多天時間內就淪為“只用於訓練”呢?

“阿瓊”太笨太重

 要說原因,那就只能怪“阿瓊”着實太不中用了。首先是“阿瓊”太笨太重。重達58.5噸的“阿瓊”坦克比俄羅斯46.5噸重的T-90坦克更重更寬,從而限制了它的作戰機動性。“阿瓊”的設計工程師們似乎有“閉門造車”之嫌,設計時不僅沒有充分考慮戰車的重量,甚至連印度鐵路的國家運輸標準也“忘了”,以至於使“阿瓊”坦克的寬度超出了印度鐵路運輸極限標準至少6厘米!這樣,印度陸軍需要從鐵路部門獲得特別許可證才能運送該坦克。

  為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印度陸軍只得額外撥款3900萬美元來製造3輛“阿瓊”坦克的專用運輸拖車。這意味着,如果印度陸軍裝備更多的“阿瓊”,那麼就得製造更多的特殊運輸車。這感覺就像是明明買到手的是一輛手扶拖拉機,可卻得為它蓋“寶馬”的車庫!

 如果說笨重的架子骨還挺嚇人的,有二戰末期德國趕造大噸位坦克以嚇阻盟軍的心理戰的目的的話,那麼作為坦克的核心——以裝甲防護為核心的生存能力就更讓人擔心了:“阿瓊”除了與擁有先進被動裝甲的東西方主戰坦克差距明顯以外,與諸如T-80UM1“雪豹”、T-90E之類具有光電對抗甚至主動防禦能力的東方坦克相比差距也不小。

炮管炸膛事件數十起

  “阿瓊”的主炮與英國的“挑戰者-2”類似,系120毫米高膛壓線膛炮,並且是目前世界上少數幾個在主力坦克上使用碎甲彈的國家之一。該炮採用典型的第3 代坦克主炮製造工藝,但是其實際質量令人擔心。在“阿瓊”之前,印度已經特許生產1000輛以上的T-72/T72M1主戰坦克,而且已經能自己對其進行改進,按理說應該對T-72/T72M1的技術已經很熟悉,但T-72/T72M1的炮管2000年以來卻連續發生了數十起炸膛事件,使得相關廠商被迫回收了自產的770根炮管。可以想像,如果在戰場上向敵人開炮時,炮彈沒出炮筒,不炸別人反炸自己會是什麼樣的感覺。

先天性“心臟”病

 最要命的是“阿瓊”的“心臟”有先天性疾病。印度的燃氣輪機研究局自行研製了1500馬力的柴油機和與之匹配的渦輪增壓器當“阿瓊”的發動機,也就是坦克的心臟。這款國產發動機暴露出許多嚴重的技術問題,總是不能過關,最後印度不得不放棄使用國產發動機的計劃,轉而向德國公司購買1400馬力的柴油機。然而,讓印度軍方沮喪到極點的是,當這款發動機運到印度試驗時卻發現它無法適應與巴基斯坦接壤的西部沙漠地帶環境:在沙漠溫度為45—50攝氏度時,由於發動機嚴重過熱,功率從發動機到主動輪的損失高達20—25%。雖然重新設計的先進冷卻系統以減少坦克的儲彈量為代價解決了這個問題,但同時卻又導致了這樣一個新問題——當“阿瓊”的主炮轉到後方發動機艙甲板上時,無法進行有效的水平射擊!

不要嘲笑“阿瓊”

  關乎印度民族自尊心的“阿瓊”坦克淪落如此境地似乎並沒有打擊印度政府、軍方和軍工企業的情緒。他們反而表示“一定要把武器自力更生進行到底”。在世界各國武器裝備日趨走向國際大採購的今天,印度為何執意要走這種“花錢吃力不討好”的事呢?

  實際上,世界上不少國家和地區在軍事裝備問題上都遇到跟印度同樣的困擾,那就是到底是要自行研發前景不明,性能不穩定的武器,還是出資購買現成可靠,價格優惠的外國武器?

 可以肯定的是,自主研發雖然困難重重,但是對一個希望建立一支獨立的強大軍隊的國家來說,是萬萬不能放棄的。首先,人才無價。建立自主的高科技國防科技與工業實力,需要投入大量經費,長期培育一大群技術人才,方能有成。科技是產業之父,也是現代化國防的基礎,若無國防的需求,就不易帶動科技的快速發展;若無科技能力的憑藉,就談不上產業和武器的創新成長。而這一切的根本是人才,而國防自主研發則是一個國家培養高技術人才的重要途徑。

  其次,外購軍火時,擁有討價資本。只有不斷提高自行製造先進武器系統的能力,才能在自製和外購之間取得成本效益上的平衡,免去國防安全仰人鼻息的窘境。這樣的話即便外購武器,也能在價錢上向對方討價還價,從而掌握相對的主動權。

 第三,自製武器對敵具有心理震懾力。本人曾經接觸過一名曾在台軍採購美制武器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退役軍官。這名郭姓退役軍官在談到武器自行研發能力和外購利弊時感慨萬千地說:“只要是外購來的武器,那麼自己的底細總能被人摸得一清二楚,人家知道你武器的數量,性能,優勢和不足,很容易捏住你的命脈,可只要有自行研發能力,那麼別人始終不知道你的口袋裡有什麼玩意兒,這本身就是一個最大的威懾力。哪怕再不怎麼樣的自行研發武器,外界不可能完全知道它的真實性能,不知道你的生產能力,不知道你在關鍵的時候會怎麼使用它,這是最可怕的心理震懾力,也是最有效的武器。”

  從這個意義上說,印度的“阿瓊”主戰坦克是“不戰而戰”,在關鍵的時候,印度自行研發武器的能力不可能不成為對方考量的重要因素。

外購自產並舉印度軍工不言棄

  儘管“阿瓊”淪落如此下場着實對印度的自主軍工企業打擊不小,但它仍將繼續堅持走自行研發武器的路。

 印度其實一點也不排斥外購武器。自1970年代以來,印度大力發展海軍,光航空母艦就引進了2艘,其他如大中型水面艦艇和常規潛艇的引進數量也分別達到 52艘和20艘以上。另外,印度空軍還有可能購買MIG-AT教練機。海軍將購買前蘇聯太平洋艦隊“戈爾什科夫”號航母(俄國人稱為反潛巡洋艦)和K級潛艇。陸軍則引進“旋風”型火箭炮和包括S-300V地空導彈系統在內的防空武器系統,以及數百輛T-80型坦克。

 不過,印度從來沒有放棄過自行研發武器的計劃。8月29日,印度國防部發言人表示,印度當天在東部奧里薩邦試射了具有核打擊能力的“烈火-Ⅱ”導彈。印度國防部長和100多名導彈專家觀看了這次試射。這是印度第3次試射“烈火-Ⅱ”導彈。這種導彈射程為2500公里。印度海軍計劃在2007年獲得首艘自製的核潛艇,印度空軍將獲准在國內生產200架蘇-30MK戰鬥機。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朝鮮核問題是新問題,也是老問題
2003: 與日軍比較
2002: 中國戰爭影片 VS 日本戰爭影片
2002: 中國軍隊vs羅馬軍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