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環球今日評:感恩節到了中國,其實就成了中國的
送交者: 嵐少爺 2014年11月27日22:41:17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環球今日評--環球時報環球網出品】今天是感恩節,微信朋友圈中傳遞着濃濃的相互感恩的祝福語,有美妙的感謝父母的歌曲,也有動人的感恩漫畫,還有不少節日打折的購物信息。這些無疑也讓中國人在美國人的感恩節這天,體會到了更多的愛意和歡樂。

  說起感恩節,估計很多國人並不去追溯節日的源頭,並不知道這個節日是源自第一批北美大陸的歐洲移民在喜慶豐收時邀請印第安人一起感謝上帝的歷史故事。當然,中國人也不會與家人一起享用火雞,因為火雞隻是美國人感恩節的“標配”。但我們願意過這個節日,是因為我們從小就有着“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這種文化傳統的薰陶。“感恩”是人類文明的一種普世價值,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相幫相愛的處世理念。

  當然,也有一種聲音認為,美國人的節日,中國人瞎湊什麼熱鬧?英法等歐洲人都對此毫不感冒。更何況要感恩每天都可以,何必非等到感恩節這天呢?顯然這種聲音代表了不少人的看法。現在中國沒有一個“中華感恩節”,儘管這種呼籲還是挺多的。所以,我們一些人還是選擇在感恩節這天表達一些平常時間沒有說出的感謝。一位網友說得好,“今天刷屏的不該是漂洋過海來的感恩,而該是這份溫暖腳下大地的感動。”

  中外文化有着很多差異,但是也都有着人性中共同的部分,比如愛、寬容和自由。伴隨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西方的節日也為中國人提供了更多的娛樂方式。對中國小孩來說,聖誕節意味着更多的是等待已久的禮物和聖誕樹,而不是聖母瑪利亞在馬廄中生耶穌的故事。因為聖誕節進入到中國後,早已經淡化了其宗教色彩。有媒體調查顯示,在“洋節”中,過母親節的人最多。連中國的一些農村,也有孩子自己動手為母親準備一份小禮物,或說一些感謝的話語。這個現象說明了什麼呢?這並不意味着西方文化的入侵,而是恰恰說明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百善孝為先”的價值觀在現代依舊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因此,“洋節”在進入中國之後,已經被悄然“中國化”了。那些將“洋節”視為洪水猛獸,呼籲加以抵制的聲音我認為是“過慮”了。中華民族是一個喜歡過節的民族,能多過一個節日,誰會不高興?更何況那麼多商家可以借着節日氣氛多賺一些錢,有何不好?

  任何一種文化的傳播都有一個本土化的過程,節日也不例外。中國的端午節和中秋節傳到韓國後,也有了新的載體和內容。因此當西方的一些節日傳到中國來,也漸漸地在尋找到“中國化”的路徑。中國文化的生命力從來都是從“兼收並蓄”中產生的,競爭和融合是中華文化復興的唯一途徑。一些人為自己的傳統節日大聲疾呼,生怕傳統節日會被“洋節”取代,這其實是一種“文化不自信”的表露。眼下有哪個節日能取代春節的魅力?西方人現在不也開始流行過春節麼?文化的全球化,不會窒息中國的本土文化,相反,中國文化會伴隨全球化產生出新的吸引力。(作者是環球時報評論部編輯)

責編:葛鵬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3: 最新消息:韓國軍機飛越中國東海防空識
2013: “紙上談兵”受辱 習近平拖累黨中央/吉
2012: 外媒關注中國航母發展 稱速度驚人
2012: 美國務院:繼續仔細監控中國軍事動態
2011: 全美華人無論干哪行,干出個樣來,否則
2011: 慢慢就習慣了,以前出去的太少
2010: 外媒大驚:中國東北軍進入二級戰備 美
2010: 香椿樹: 美國航母進黃海中國有啥來對抗
2009: 平可夫打了他一個在任何情況下他都不會
2009: 國防部長梁光烈上書主張軍隊國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