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中國首次公開2009年已擁有與F-22水平相當的機載有源相控
送交者: 一劍破天 2015年01月20日18:04:06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今日,中國科協主辦的《科學中國人》網站刊文介紹中電科集團首席科學家林幼權,文中提及他領導了我國第一台X波段有源相控陣機載火控雷達的研製工作,該雷達在2009年獲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2010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鑑於我國頒發此類獎項的慣例,這意味着此型裝備當時已研製定型一段時間。報道稱,這種雷達設計水平與美國F-22戰機上的AN/APG-77雷達相當。不久前,俄羅斯、加拿大等國媒體刊文稱中國尚未掌握“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技術,這篇公開文章說明這種說法不值一哂。此外,文章還提到了我國雷達海洋監視衛星的研製情況,這可能就是我國“實時掌握全球21艘大型船隻位置”(航空母艦)的關鍵。

我國2009年首飛的殲-10B型戰鬥機近期開始向部隊交付,該機是我國首型裝備相控陣火控雷達的戰鬥機,根據這篇文章的公開信息,它所安裝的很可能就是有源相控陣機載火控雷達。

《科學中國人》網站2015年1月16日發表文章,標題《林幼權:忠誠守護祖國藍天——記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首席科學家、第14研究所首席專家林幼權》。文章中提到:

國產有源相控陣雷達至今仍處於高度保密狀態,目前網絡上只有據傳為某次空軍展覽上出現的圖板模糊照片

中電科集團首席科學家林幼權

林幼權長期以來一直從事機載雷達和星載雷達的系統設計與研究工作,負責完成了多項我國重大國防預先研究課題和工程型號。我國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開始研究機載雷達,國內技術基礎幾乎為空白。作為課題負責人,他帶領團隊完成了總裝“九五”、“十五”和“十一五”的重點預先研究課題“X波段機載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系統技術”。課題瞄準國際上性能最先進的機載火控雷達,其技術難度極大,課題的完成不僅提高了我軍核心作戰能力,也帶動了我軍信息化裝備整體建設水平的提高,是國防科技戰線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途上樹立的又一座歷史豐碑。

總裝組織的課題驗收專家組對取得的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達到了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課題組被總裝評為“九五預研先進集體”(全國32個)。由於課題組在“九五”取得了重大突破,為求我國在這一領域能夠儘快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總裝又給課題組下達了研製機載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樣機的研究任務。

作為課題負責人和總設計師,他迎着壓力,與大家一起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在工程化和國產化方面又取得了重大進展,主持完成了我國第一部機載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的研製與試飛,雷達系統設計水平國內領先,與世界上最先進的裝備美國F-22飛機的AN/APG-77雷達相當,為我國新一代戰鬥機火控雷達的研製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其成果已推廣應用於航天、航空、反導防衛等其它國防軍事領域,具有巨大的軍事、社會、經濟效益和廣闊的推廣應用前景。項目獲2009年度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特等獎,國防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010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觀察者網軍事觀察員指出,上文中提到的“X波段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是國際上目前最領先的機載火控雷達,目前只有美國、日本和歐洲部分國家在戰鬥機上採用,俄羅斯2013-14年才在莫斯科航展和珠海航展上展示了同類裝備,但在其蘇-35戰鬥機上採用的仍是無源相控陣雷達。

殲-20雷達驗證機

殲-10B是我國首款裝備相控陣雷達的戰鬥機

與其他型號有源相控陣雷達相比,美國F-22戰鬥機採用的AN/APG-77還有一個重要的特性,就是它本身就是一個極為強大的電子干擾機。根據美國《防務新聞》等媒體的說法,中國和美國的新型相控陣雷達可以讓現役的大部分雷達制導的空空導彈失去價值。因此中美近年來都在研製新型紅外格鬥導彈,如美國AIM-9X BLOCK3和中國霹靂-10,它們的射程都可達到20公里甚至更遠,以應對雷達制導導彈“失效”的問題。但是對於沒有裝備類似雷達的敵機而言,這種雷達的跟蹤不僅更難以擺脫,甚至都難以察覺自己已被跟蹤——AN/APG-77擁有“低可探測工作模式”,現役的電子對抗系統難以察覺它的跟蹤,這就讓F-22,殲-20等隱身戰鬥機可以在不被察覺的情況下對第三代戰鬥機發起單方面的打擊。可見先進有源相控陣雷達對於空戰來說具有革命性的意義。

中國的國防科技進步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許多都頒發給了重大國防科技項目,如殲-10戰鬥機在1998年首飛,2006年形成戰鬥力,2007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殲-11B和“太行”發動機於2009年開始批量生產,2010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可見這一獎項是在獲獎項目進入定型生產階段以後一段時間才頒發。

不過另一方面,文章中提到“為我國新一代戰鬥機火控雷達的研製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項目名稱則是“機載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樣機”,因此2009年獲獎的雷達並非裝機實用的型號。但目前可以肯定,2011年首飛的殲-20戰鬥機肯定是裝備有源相控陣雷達的,且其性能可與AN/APG-77相抗衡。

此外,該文章中還提到林幼權參加衛星合成孔徑雷達研製的事跡。其中提到:

作為衛星副總設計師,林幼權負責完成了雷達的研製與交付。該雷達的主要性能達到了國外當今同類系統的先進水平,所取得的成果也為我國下一代高分辨率星載合成孔徑雷達的研製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該雷達自使用以來,對全球重點軍事目標進行成像偵察,為判斷有關國家的軍事動向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同時雷達獲得的圖像也提供給國家減災委等機關,用於災害監測、環境監測、農作物監視、海洋觀測等工作,特別在水災面積評估、農作物分類等方面,已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它的研製成功大大提高了我國衛星對地觀測系統的發展水平,在我國軍事、國民經濟建設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產生了重大的社會效益。該項目獲2010年度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特等獎,國防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林幼權在合成孔徑雷達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得到了總裝和國內同行的高度認可,被聘為總裝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專家委員會天基系統組專家。與此同時他不斷關注合成孔徑成像雷達發展的新技術和新方向。“分布式衛星SAR系統技術”屬於總裝“十一五”的背景型號預先研究項目,該系統是基於編隊衛星的干涉SAR系統,體制先進、指標要求高,無直接經驗可借鑑,需自主創新地開展探索。

在他的帶領下,十四所打破國外技術封鎖,立足國內現有技術水平和未來發展,創新性的設計了面向全球覆蓋的分布式衛星SAR系統有效載荷方案,提出了基於地面火箭橇軌道試驗的三同步技術和性能評估方法,完成分布式衛星SAR有效載荷時間/空間/相位三同步技術的研究,提高了輕量化天線設計與製造技術。該研究成果已通過集團公司的成果鑑定。分布式衛星SAR系統將使我軍在全球軍事測繪手段和能力上,在軍事測繪的數據保障和數據的質量上,取得里程碑式的進步。

觀察者網軍事觀察員指出,此前曾有外媒報道我國2010年發射的“遙感9號”系列衛星採用了三星編隊飛行,並推測該衛星可能是類似美國“白雲”系統的雷達海洋監視衛星,可以追蹤海上的大型艦船編隊。是中國“反艦導道導彈”的“天眼”。上述文章是首次有公開消息源從側面證實了上述推測。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俄媒:如爆發戰爭22萬英軍可完勝230萬
2014: 軍隊非可控內亂,軍委主席習近平正在遭
2013: 菲外長承認中國已控制黃岩島 菲船已不
2013: 港媒驚曝:日美密謀炸沉中國航母
2012: 美國列世界三大最可怕導彈:中國東風-2
2012: 台研究員:台選結果最關鍵意義 加強了
2011: 必看:《橫空出世》
2011: 蓋茨:F-35B面臨嚴重試飛問題
2010: 救災還是占領,海地的總統府照片自己解
2010: 逢美必反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