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朝鮮戰爭期間美國政府緣何三次拒絕蔣介石參戰
送交者: 一劍破天 2015年09月21日00:17:56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1/67   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受傷。

2/67   1950年11月16日,一個美軍巡邏隊在朝鮮南部抓獲的俘虜。
3/67   1950年7月24日,兩名美國士兵用3.5火箭發射火箭筒。
4/67   60年前1950年6月25日,戰爭開始。
5/67   美國海軍陸戰隊在韓國。
6/67   韓國浦項製鐵東海岸,美國第一騎兵師部隊上岸。
7/67   在韓國大田,美國士兵離開火車站前往前線戰鬥。
8/67   美國士兵在前線的急救站。
9/67   朝鮮難民跨過大同江垮塌的橋梁以避免戰火。
10/67   被朝鮮軍隊襲擊的美國海軍陸戰隊。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6月27日,美國總統杜魯門下令派遣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以“防止對台灣的任何進攻”。朝鮮南北發生戰爭的消息,對於已被杜魯門冷落的蔣介石來說,無疑是一個意外的“喜訊”。蔣介石還三次向美國提出派遣3.3萬精銳國民黨軍隊參加赴朝鮮半島參戰的建議。

  但是令蔣介石沮喪的是,美國政府並未接受蔣介石的建議。蔣介石緣何三次提出出兵赴朝參戰,而美國政府又緣何拒絕了蔣介石的這一建議?這其中隱藏着什麼歷史玄機呢?

  朝鮮半島燃起戰火,蔣介石喜出望外

  1950年6月25日的清晨,蔣介石和往常一樣,洗漱後開始吃早飯。此時,蔣經國匆匆來到,給蔣介石送來一份情報。這份情報並不詳細,只是說朝鮮南北發生戰爭。深夜10時,台灣國民黨當局駐南朝鮮“大使”邵毓麟給蔣介石發來報告,蔣介石這才較為詳細地了解到朝鮮戰爭的情況。

  蔣介石對於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期盼,可謂是望眼欲穿。而現在,朝戰的爆發,似乎讓他看到了希望。他對於朝鮮戰爭的反應,與邵毓麟的報告基本一致:“韓戰對於台灣,更是只有百利而無一弊。我們面臨的中共軍事威脅,以及友邦美國遺棄我國,與承認匪偽的外交未及,已因韓戰的爆發而局勢大變,露出一線轉機。”

  的確,朝鮮半島燃起戰火,對於蔣介石來說可以算得上是“喜訊”。自從蔣介石政權撤到台灣之後,美國政府對它逐漸冷落。1950年6月以前,美國政府在台灣僅有一名領事級的代表,最高武官不過是一名中校而已,沒有派駐正式的使節。

  朝鮮戰爭的爆發,成為挽救蔣介石流亡政權的救命稻草。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的當天(美國當地時間是6月24日),正和家人在密蘇里州獨立城休假的美國總統杜魯門,接到了國務卿艾奇遜的電話:“北朝鮮人已經進攻南朝鮮了。”這個消息令杜魯門震驚不已,他匆匆趕回華盛頓。

  由於朝鮮的軍隊勢如破竹,南朝鮮李承晚集團不得不把自己的首都遷到了距離漢城以南150英里的大邱。6月27日,杜魯門正式發表聲明,拋出了“台灣地位未定論”,命令第七艦隊阻止對台灣的任何攻擊,同時要求蔣介石停止對大陸的一切海空行動。當晚,美國駐台代表斯特朗奉命拜會蔣介石,告知美國的這一決定。晚10時,台灣當局“外交部長”葉公超面交蔣介石復示,表示原則上接受。

  杜魯門宣布防衛台灣的決定,令蔣介石受寵若驚,欣喜異常。但是“台灣地位未定論”的說法和杜魯門禁止他進攻大陸的命令,卻令他在喜悅之餘感到了幾分苦澀。如果承認台灣地位未定的話,那麼流亡台灣的國民黨政權的“合法性”,就成了問題。6月28日,蔣介石在“總統府”召開了軍政首腦會議,出席者有陳誠、王世傑、谷正綱、蔣經國等要員。為了爭取美國第七艦隊協防台灣,軍政首腦會議不得不“原則接受”包含“台灣地位未定論”內容的杜魯門聲明。對於蔣介石而言,統治台灣的精神支柱,惟一的口號便是“反共復國”。杜魯門禁止他反攻大陸,蔣介石表面上不得不接受,表示“雙方意見完全一致”。但是今後拿什麼來激勵軍民呢?蔣介石和他的幕僚們發現了一個新辦法,那就是出兵朝鮮半島。

  蔣介石積極促使實現出兵朝鮮計劃

  其實還在朝鮮戰爭爆發之前,美國駐日軍方就開始和蔣介石談判派國民黨軍隊開赴南朝鮮的問題。據國民黨資深外交人士、時任台灣當局駐美“大使”的顧維鈞回憶,1970年冬,原國民黨將領何世禮曾同他談起此事。朝鮮戰爭前夕,麥克阿瑟派前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柯克海軍上將去台灣,要求蔣介石派軍隊前往南朝鮮,以抵抗北朝鮮可能發起的進攻。蔣介石認為時機到來,可以藉此向美國多要一些服裝、武器和給養。但柯克將軍拒不答應,談判糾纏於許多細節問題,遲遲未果。據何世禮說,蔣介石從內心是急於想派軍隊去朝鮮,這不僅是要藉此抬高國民黨軍隊的身價,也是為了討好美國政府。為了給台島軍民打氣,蔣介石大肆炒作麥克阿瑟訪台的“重大意義”,把它提到了“中美軍事合作”的高度,稱“挫敗中共軍隊已有了保障”。一時間,關於美台“親密合作”的消息,成了美國報紙的頭條新聞。杜魯門不得不派遣特別顧問哈里曼到東京去做麥克阿瑟的工作,以免滋生事端。據哈里曼回憶,行前杜魯門交待了兩件事:第一,告訴麥克阿瑟不要和蔣介石搞到一起,從而把美國拖進和大陸中國作戰;第二,只要可能,就滿足麥克阿瑟的一切需要。

  蔣介石緣何對於出兵朝鮮如此熱情?這有其深刻的歷史背景。蔣介石為了實現自己“反共復國”的圖謀,在維護“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利用美國對台灣戰略地位的關注,死死拖住美國,爭取儘可能多的軍援,以伺機反攻大陸。

  為了實現這個圖謀,1949年11月1日,蔣介石曾指示“外交部長”葉公超給台灣當局駐聯合國“常任代表”蔣廷黻發了一份專電。專電比較明確的反映出蔣介石對美策略既有“原則性”又有“靈活性”的特點。它一方面明確指出“為了維護我國的政治地位,我們仍應堅持台灣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而同時卻又說:“眼前我們可以支持美國的建議,即請求聯合國大會作出決議,維持台灣現狀,並禁止任何方面使用武力。我們可以把它作為一項權宜之計,予以接受。”

  朝鮮戰爭爆發後,蔣介石提出參加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赴朝作戰,決不是出於對美國獻殷勤,也不是他所說的“中華民國政府軍隊距離韓國最近,是能夠赴援最快的友軍”,而是有其如意算盤。蔣介石念念不忘的是“反共復國”,如果國民黨軍隊能夠赴朝參戰的話,就可以在朝鮮戰爭擴大後從朝鮮進攻東北。同時,也可以在東南沿海開闢第二戰場,南北夾擊,實現他“反共復國”的圖謀。蔣介石後來曾經吹噓說,如果台灣國民黨軍隊參加朝鮮戰爭,則戰爭情勢必將完全改變,並可使中共志願軍在作戰中發生政治和心理的影響從而瓦解其軍心。蔣介石指責美英等西方國家反對國民黨軍隊參加朝鮮戰爭,“乃是韓戰最後沒有結果的一個最大原因”。

  美國最高決策層否決了蔣介石派兵參加朝戰的建議

  但是美國最高決策層卻在慎重考慮後,否決了蔣介石出兵朝鮮的建議。據《杜魯門回憶錄》記載,杜魯門在聽到顧維鈞轉交的蔣介石的建議後,第一反應是認為應當接受這番好意。因為這正如他在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所說的,他希望看到儘可能多的聯合國成員國參加對朝鮮的行動。

  但是國務卿艾奇遜持不同意見,認為台灣國民黨當局的情況和聯合國其他成員國的情況有所不同,因為台灣本身就是最易遭受進攻的地區之一,美國因此才派遣第七艦隊去防衛台灣。一方面美國花錢去防衛台灣,另一方面被保護的台灣國民黨當局卻又派兵到朝鮮,艾奇遜認為這種做法實在是荒謬。

  杜魯門請艾奇遜在翌日和國防部長約翰遜參加三軍參謀長聯席會議時提出這個問題。杜魯門還是傾向於接受蔣介石的請求。

  麥克阿瑟親自乘飛機對南朝鮮進行視察後,於6月30日子夜1時給五角大樓發出一份2000字的電報。電報說南朝鮮軍隊已“完全喪失了反擊的能力”,目前能夠堅守漢城以南戰線的惟一希望“是在朝鮮作戰區域投入美國地面部隊”。

  6月30日上午8時30分,杜魯門召集了三軍參謀長聯席會議,討論在朝鮮投入地面部隊作戰的問題和蔣介石向朝鮮派出軍隊的建議。

  在會議上,未及艾奇遜提出,杜魯門自己先把這個問題擺到桌面上來。杜魯門補充說,蔣介石曾經說過,他的3.3萬人的部隊在5天之內就可以上船出發,而爭取時間是非常重要的;他同時提醒與會者考慮毛澤東和俄國人會有什麼行動。

  艾奇遜堅持他的主張,他的理由是:“如果福摩薩的中國軍隊在朝鮮出現,北平的共產黨人就可能決定參戰,因為他們可以趁機打擊蔣介石委員長的軍隊,以削弱蔣介石的力量,以便他們試圖進攻台灣時蔣介石難以自衛。”艾奇遜的結論是,“這些軍隊對保衛福摩薩比保衛朝鮮更有用”。

  另外,由於英國已經宣布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並且建立起代辦級的外交關係,不希望看到蔣介石的軍隊出現在朝鮮半島,因而宣布英國“不能和福摩薩的軍隊並肩作戰”。加拿大等國也反對使用蔣介石的軍隊。英、加等盟友的態度,美國最高決策層不能不認真考慮。在朝鮮半島使用國民黨軍隊,還會使美國疏遠印度等亞洲國家,因為印度等亞洲國家不願與中國結仇。再者,若引蔣入朝的話,還將增加將來政治解決朝鮮問題的難度。另外,絕大多數與會者也對蔣介石軍隊的戰鬥力表示質疑。在他們的眼中,儘管蔣介石稱提供的3.3萬人是他最精銳的部隊,但是卻缺乏現代化裝備,其情況恐怕會同李承晚的軍隊無法對付北朝鮮的坦克一樣。他們認為,如果把運送蔣介石部隊的運輸力量投入到運輸他們自己的供應品和增援部隊,效果可能會更好些。

  由於絕大多數與會者都反對蔣介石派兵入朝,儘管杜魯門仍舊擔心美國在朝戰中能夠使用的部隊為數很少,但是他還是接受了多數與會者的意見,決定婉言謝絕蔣介石的請求。6月30日下午1時22分,參謀長聯席會議向麥克阿瑟下達了84718號命令:“茲取消84681號命令中關於限制使用陸軍的規定”,授權麥克阿瑟可以使用他所指揮的陸軍投入朝鮮的戰鬥,只是以“在目前情況下不危及日本的安全為限”。此外,“國務卿奉命通知,目前對蔣介石委員長提供部隊的建議應予謝絕”。

  杜魯門的特別顧問哈里曼於8月6日專程趕到東京,當面告訴麥克阿瑟:總統希望“他絕不應該允許蔣介石成為發動對中國大陸的中國共產黨戰爭的導火線,這樣做的結果可能使我們捲入一次世界大戰”。

  麥克阿瑟意識到自己魯莽的訪台之舉惹惱了杜魯門。他的態度似乎有所轉變,對哈里曼說:“作為一個軍人,將遵守總統的任何命令。”

  麥克阿瑟還向哈里曼介紹了他和蔣介石會談的情況,說自己和蔣介石的會談僅限於軍事方面的事務,涉及政治問題時就加以拒絕。麥克阿瑟還說,蔣介石曾提議把國民黨軍隊交給自己指揮,而自己則回答蔣介石說這樣做是不妥的,他可以提供軍事方面的建議。麥克阿瑟還通過哈里曼建議杜魯門不要把蔣介石“踢來踢去”,希望“總統想些辦法來緩和國務院和委員長之間存在的緊張局勢”。

  麥克阿瑟雖然表面上接受杜魯門的決定,但作為軍方鷹派代表人物,他的性格使其自行其是,不聽招呼。8月26日,麥克阿瑟給美國海外戰爭退伍軍人協會主席發去一封長信,並向美國各報刊分發了長信的全文。信中重彈了台灣作為“不沉的航空母艦”的戰略價值,暗示美國應當保衛並長期控制台灣,將來在戰爭時可以利用該島作為美國的軍事基地,等等。這與杜魯門6月27日所謂“中立的”聲明的步調明顯不一致,用杜魯門在回憶錄中的話說,就是“他要採取一種以台灣為據點的軍事侵略政策”。

  美國對外只能有一個聲音,那就是總統的聲音。杜魯門立即下令讓麥克阿瑟收回他的講話。在致麥克阿瑟的信中,杜魯門再次強調了美國的態度: “美國的行動對福摩薩島上的軍隊和對大陸的軍隊同樣是一種不偏不倚的中立行動。”1951年4月,杜魯門果斷地將桀驁不遜的麥克阿瑟撤職,以陸軍參謀長助理李奇微代替他。

  美國國務院和國防部在對台策略上雖然存在分歧,但是他們還是達成了妥協。8月底,杜魯門批准了向台灣當局提供1.4億美元軍事援助的計劃。美台關係日漸升溫,但是蔣介石關於出兵朝鮮半島的建議,此後卻不在美國最高決策層的考慮之列了。

  儘管朝戰兵力匱乏,美國政府還是三次拒絕引蔣入朝

  1950年7月1日,艾奇遜正式謝絕了蔣介石關於出兵朝鮮的建議。蔣介石決定另外尋求機會。8月18日,台駐美“大使”顧維鈞奉蔣介石命令飛抵東京,面見麥克阿瑟,提出台灣當局願以“志願軍”的名義,派兵15000餘人參戰,並完全歸麥克阿瑟指揮。但是此時的麥克阿瑟因為已從華盛頓那裡獲得了他認為足夠的4個師的兵力,因此對於蔣介石的軍隊絲毫不感興趣,被麥克阿瑟以加強台灣本身的防務為理由加以婉言拒絕。蔣介石的第一次出兵朝鮮半島的企圖,宣告流產。

  美國政府已經意識到,蔣介石惟一得救的希望,便是挑起美國與中國的戰爭,因此必須嚴格限制蔣介石。在美國政府看來,即使無兵可派,也不能讓蔣介石派兵參加朝戰。

  隨着1950年7月5日美軍第二十四師第一團史密斯特遣隊在烏山投入作戰,美國正式參加了朝鮮戰爭。10月下旬,中國人民志願軍成功入朝之後,迅速改變了朝鮮戰局。志願軍的戰鬥力,讓囂張的麥克阿瑟嘗到了苦頭,美軍第八集團軍處境危急。

  1950年11月美軍發動的“聖誕總攻勢”失敗後,深感兵力匱乏的麥克阿瑟於11月20日致電蔣介石,請其仍派一個軍(第五十二軍)前往朝鮮助戰。麥克阿瑟還通知蔣介石說,美軍已從沖繩派出飛機和船艦,裝載補充第五十二軍的武器裝備赴台,同時接運該軍從空中和海上開往平壤地區。麥克阿瑟要求蔣介石火速派出一個參謀指揮官代表團飛赴漢城,同美軍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商討第五十二軍到朝後的有關事宜。麥克阿瑟同時向華盛頓建議,把國民黨第五十二軍編入“聯合國軍”,以增強美軍在朝鮮的作戰能力。

  麥克阿瑟的決定讓蔣介石喜出望外。蔣介石當天即召開緊急軍事會議,決定仍派第五十二軍支援美軍,限於24小時內完成出發準備,並要求海空軍加強與美軍第七艦隊和駐台美國空軍的聯繫。在會議上,蔣介石決定派“國防部副部長”侯騰和第五十二軍軍長郭永等人飛赴漢城,與美軍建立聯繫。11月30日,由麥克阿瑟派來的7艘運輸艦和3艘貨船抵達基隆港,30架運輸機也在新竹和松山機場着陸。五十二軍新獲各種車輛200餘輛,火炮千門,各種器材近2萬餘噸。五十二軍各部分開赴指定地點集結,待命出發。

  但是美國政府對麥克阿瑟此舉並不認可。接到麥克阿瑟的急電後,杜魯門立即召集了國務院和五角大樓的聯席會議。大部分與會者認為,朝鮮戰場的局勢即使再嚴重十分,也不能動用蔣介石的軍隊。蔣介石軍隊入朝作戰,無論是從軍事戰略還是從政治、外交的角度來看,都是讓人無法接受的、不明智的舉動。因為蔣介石的區區3萬軍隊無力扭轉朝鮮戰局,充其量只能是擺擺樣子,非但無助於問題的解決,反而會使問題變得更加複雜化。蔣介石第二次出兵朝鮮的計劃,就這樣流產了。

  1952年5月27日,新任美軍遠東總司令兼“聯合國軍”總司令的克拉克,鑑於“後繼兵員不足”的情況,於是向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提出了請求蔣介石派兵支援的問題,希望從台灣抽調一個軍到朝鮮戰場,以便從朝鮮抽出相應的美軍去增強日本的防務。克拉克同時還告訴蔣介石,總統和五角大樓都很重視他的建議,請蔣作好準備。

  蔣介石感到出兵赴朝似乎又有戲,再次指示第五十二軍做好出發準備。另外,蔣介石還派駐美“大使”顧維鈞轉告杜魯門,國民黨軍隊有意同“聯合國軍”一同作戰。

  美國最高決策層對克拉克的建議和蔣介石的請求,進行了長達一個月的討論。國防部又一次堅決反對引蔣入朝的作法。為了了解台灣國民黨軍隊的情況,美國政府專門從台灣召回了美軍駐台灣軍事顧問團團長蔡斯,直接向總統匯報。

  蔡斯匯報說,國民黨軍隊中大部分軍官素質低下,部隊訓練差,到了朝鮮肯定會全軍覆沒。減輕美軍的負擔可以通過增強南朝鮮軍隊的辦法來進行,而不必用蔣介石出兵。“如果國民黨的軍隊在朝鮮參戰,那也只能是白白送進中共軍隊口裡的肉。用一句中國諺語來講,那就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頭’。”一向反對使用蔣介石軍隊的艾奇遜也認為,使用蔣介石的軍隊還不如責令李承晚就地徵兵。3個師改變不了朝鮮戰局,多了則又給台灣的防務帶來空虛,這才是最危險的。同時,李承晚也對派國民黨軍隊來朝持異議,認為還不如加強韓軍力量。在這種情況下,杜魯門告訴克拉克,取消派國民黨第五十二軍入朝的計劃。

  在杜魯門和艾奇遜主導美國對外政策的形勢下,失望不已的蔣介石把希望寄托在了新總統身上。1952年12月上旬艾森豪威爾接替杜魯門擔任總統職務後,秘密視察了朝鮮戰場,以早日全面結束朝鮮戰爭。克拉克再次提出派蔣軍入朝作戰。艾森豪威爾徵詢了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萊德雷的意見。布萊德雷明確表示反對使用國民黨軍隊。艾森豪威爾也表示有同感,他宣布說,新政府希望早日結束朝鮮戰爭,反對戰爭的進一步擴大。在準備結束朝戰的情況下,艾森豪威爾對於引蔣入朝沒有任何興趣。

  在第三次遭美國拒絕後,蔣介石此後再也不抱派兵入朝的想法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今日關注》20140921俄美展開北極對抗
2014: 美,澳,菲三國特種部隊叢林生存訓練,喝
2013: 無恥華爾街老油高盛怎樣賺走中國老百姓
2013: 華人視角 麥凱恩罵普京失風度--麥凱恩
2012: 時代不同了,利誘也不錯。。。
2012: 媒體熱議帕內塔參觀中國054A護衛艦和新
2011: 美國對台軍售 中國緊急召駱家輝提抗議
2011: 討論:鄧復辟後,中國為什麼出了如此多
2010: 東海石油,為何中國鑽井先得“請示”日
2010: 少爺不知趣日日曝光, 解放軍屈膝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