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茅海建:甲午戰後日本如何從敵人成了座上賓 ​ ​
送交者: ByStander 2015年11月24日18:53:56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茅海建:甲午戰後日本如何從敵人成了座上賓

來源:澎湃新聞


  
   近代以來的中日關係始終在緊張與緩和中交織輪替,甲午戰爭是一個關鍵性的開端。歷史學家茅海建日前在第22屆北京論壇史學分論壇上發言,指出甲午之後的中 日關係深受俄、德、英、法等國的亞洲戰略影響。例如,甲午戰敗後第三年,戰爭發動者、曾經的敵人伊藤博文就在中國受到了英雄般的待遇,原因即在於清政府忌 憚俄、德而提出的“聯英聯日”政策。


    在這組以“從戰亂到和平的近代東亞道路”為主題的討論中,大部分學者聚焦抗日戰爭,而茅教授的報告從甲午戰後的遠東國際關係談起,為觀察中日關係演變提供了另一種視角。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整理部分發言內容與讀者分享。

    今 年是抗日戰爭結束70周年,很多人問我:為什麼中日關係會走到這一步?今天講這個問題,並不是說我在這方面有特別的研究,我研究的是清朝的歷史,而不是 1945年以後的歷史。我是想說,一個歷史學家在思考問題時,會從最遠的地方開始考慮,從遠端思考可能會有新想法。

    首先要講甲午 戰爭。這是一場發生在1894年的戰爭,最初的原因是朝鮮半島發生東學黨起義,朝鮮王國作為清朝藩屬向清朝發出救援請求,清朝派出軍隊進入朝鮮半島。這時 日本根據與清朝簽訂的相應條約,也派軍隊進入朝鮮半島。很快,東學黨起義被打敗,清朝政府要求日本共同撤兵;日本則要求共同改革朝鮮內政,目的就是不撤 兵。在這時,日本已經完成了在亞洲作戰的準備,建立陸軍海軍學校,建立陸軍的師團和海軍的聯合艦隊,在朝鮮半島留下來準備和中國作戰。而中國拒絕了共同改 革朝鮮內政的要求。

    後面的事情大家很熟悉——清朝軍隊在朝鮮半島、黃海、遼東半島、山東半島都被日本軍隊打敗,簽訂了《馬關條約》。《馬關條約》中對國際政治影響最大的就是割地,一是台灣,這個問題遺留至今;二是遼東半島問題。

    遼 東半島的割讓引起了整個國際社會的緊張。因為那時亞洲已不只是由英國、法國、日本主宰,新國家(勢力)已經進來,一是俄國,二是德國。俄國已經通過和清朝 簽訂的條約到達太平洋,但到達太平洋以後發現,港口冬季要封凍,一年有四個月出不去,所以要找一個不凍港——他們選中的是朝鮮釜山。而德國雖然已經在非 洲、太平洋找到了殖民地,但這些殖民地的特點都是土人生存的地方,沒有經濟貿易價值,於是要在亞洲找一個地方。法國已經占領印度支那(即今天的中南半 島),不希望台灣被日本占領。於是俄國挑頭,聯合德國和法國一起干預日本,要求日本不能割走遼東半島。日本在放棄遼東半島時認為是國恥,但不是向清朝讓 步,而是向三國讓步。最後清朝政府賠付了三千萬兩銀子額外賠款。

    這件事情過去後,又造成了新問題。當時的清朝覺得自己有國際援助,雖然是弱國,但有德國、法國、俄國的幫助,共同對付日本、“以夷制夷”。雖然戰敗,但並不覺得在國際地位上很困難。

    歷史再往下走,就是尼古拉二世登基,清朝派外交代表李鴻章到俄國簽訂“中俄密約”,其基本要義就是共同對付日本,最重要的條款就是俄國在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時可以經過中國東北地區,從滿洲里到綏芬河、通向海參崴。這條鐵路使得俄國在中國東北有非常強大的勢力。

    三國干涉還遼的另一樁事情和德國有關。德國要進入亞洲、進入中國,當時它的軍艦已經可以在香港停泊,而北上則需要一個碼頭作為加煤站,看中了兩個地方,一是福建的三都墺,一是山東膠州灣。

    再 往下的歷史,大家也很熟悉。1898年,由於兩個德籍傳教士被殺,德國占領了膠州灣,而且通過條約談判獲取了租界膠州灣的99年時間,並修建膠濟鐵路。在 “中俄密約”簽訂的情況下,清朝就想,面對德國這種情況,我們的盟國俄國能不能幫忙?俄國說好啊,但我們的軍艦不方便直接去膠州灣,我們是到大連去的。這 話是對清朝說的。俄國軍艦到大連和旅順以後不走了,向清朝要求租界旅順大連,並修建一條鐵路,從哈爾濱通過長春、瀋陽到大連的中東路支線。

    這時亞洲發生了什麼變化?俄國原來要在釜山獲得不凍港,現在發現了一個更好的地方。在這裡可以避免各種攻擊和干擾,從中國內部走,直接到達大連港和旅順。

    再 看東亞形勢。甲午戰爭結束後,日本並沒有在朝鮮半島獲得優勢。由於日本軍的各種行為,包括殺了明成皇后,迫使朝鮮國王逃進俄國駐朝公使館住了一年零一個月 ——這就是著名的“俄館播遷”。這期間朝鮮給了俄國許多特權,包括俄國可以訓練朝鮮軍隊。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和俄國達成了第一次日俄協定書,基本內容就是 允許日本繼續在朝鮮半島存在。

    “中俄密約”簽訂時,日本和俄國又簽訂第二次協定書,基本特點是讓日本與俄國在朝鮮半島享有同等權 利。等到俄國獲得了中東路支線的權利以後,日俄又達成了第三次日俄協定書,基本內容就是滿洲和朝鮮半島交換——日本承認俄國在滿洲有特殊利益,俄國同意日 本在朝鮮半島有相對的優勢地位。

    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個局勢是非常危險的。中國在戰敗時認為有三個非常重要的朋友可以對付日本,但事實的結果不是這樣。

    後來我們知道發生了義和團戰爭,八國聯軍進入北京,其間還有一個重要事件,就是俄國軍隊進入東北以後就不走了。日本已經穩固地建立在朝鮮半島的控制權。

    我 們再回到此前的歷史,當俄國占領大連和旅順時,日本提出了日中修好,最重要的目標就是拆散中俄同盟。當時中國的國際關係非常危險,由於德國和俄國的行動, 要求調整政策,所以日本很小的日中修好的活動在中國引起了巨大的反應。這個反應,就是當時提出的“聯英聯日”的外交政策。

    這時正是戊戌變法發生的時候。日本的活動雖然小,但已經獲得了很大支持。清朝的光緒皇帝,重要的大臣劉昆玉、張之洞,湖南的陳寶箴等高級官員都同意聯英聯日。而且我研究的那些人,康有為、梁啓超、譚嗣同、唐才常,他們都同意這個政策。

    所 以,由於清俄政策引起的負面作用,造成俄國和德國在中國擴張,倒過來導致了清政府的“聯英聯日”政策,使得三年前作為敵人的伊藤博文,此時在中國受到了英 雄般的歡迎。這時離甲午戰爭僅僅過去3年。很多人,包括清朝一些官員都寫奏摺給皇帝,要求把伊藤博文留下,作為改革的指導者。

    以後的事情大家都非常熟悉。日俄戰爭爆發了,日本的目的達到了。再往下的歷史,我想我不用多說。有歷史學常識的人都知道是怎麼發生的。那麼源頭在哪裡?

    在 東亞國際形勢中,不能簡單地看中日關係。1945年日本戰敗以後撤出去了,後來發生了什麼?又是朝鮮半島、美國軍隊、中國軍隊。日本在這些過程中又完成了 什麼事情呢?1895年戰爭時日本是敵人,到1898年伊藤博文訪問時,日本是朋友。日本不再成為中國的敵人,也不再成為美國的敵人。

    我今天講的是一些歷史學中的常識,我想提倡的是,考慮現實問題時不要簡單地看,把事件放在更廣闊的背景下才能看到它的複雜性。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永暑島就地取土能填多大?
2014: 印媒熱炒西藏水電站:一旦開戰將威脅印
2013: 英媒:解放軍抗美四大利器曝光
2013: 中國軍方已戰備 釣魚島開火可能性大增
2012: 白夫長,你看下面貼,看來你要給我kanl
2012: 殲15從遼寧往天上一跳,有如孫悟空從老
2011: 二炮為啥組建一個全是女兵的DF15發射連
2011: 以軍事工業而言,中國的地位仍處於第三
2010: 孤獨的狼: 朝鮮危機的根源和中國的對策
2010: 朝鮮炮擊事件迫使美國航母入黃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