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環球時報社評:朝鮮無法複製中國“兩彈”之路
送交者: 嵐少爺 2016年02月08日00:34:17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這是朝鮮中央電視台2月7日報道中出現的“‘光明星4號’地球觀測衛星”發射現場照片。(來源:韓聯社)

朝鮮于北京時間7日上午約8點30分發射一枚遠程火箭,朝鮮官方今天中午宣布“成功發射對地觀測衛星‘光明星四號’”,而美韓日均將朝鮮的這次發射活動定性為“遠程導彈試驗”,並作出強烈反應。

朝鮮的導彈遠程火箭及導彈技術顯然在逐漸進步,但平壤離掌握成熟的遠程導彈系統以及建立相關的戰略威懾力還有遙遠距離。朝鮮希望能夠有效威脅美國本土,但它把這件事看得過於簡單了。

body{ margin: 0; padding: 0; }

華盛頓至今視朝鮮的發射活動為“嚴重挑釁”,國際上也大多不相信朝鮮能夠在可預見的未來實現核武器小型化及與火箭的彈彈結合,從而擁有能恐嚇亞太、震懾美國的遠程核打擊部隊。

僅就遠程導彈來說,它與火箭技術大體相同,但區別還是有的。首先,使用液體推進劑的遠程導彈威懾力有限,因為添注的時間太長,導彈的機動性和反應速度都受到很大限制。固體燃料導彈需要新的革命,而專家們大多分析,朝鮮的遠程導彈推進劑即使在液態推進劑中也是比較落後的,可靠性不高。朝鮮還沒有過成功的遠程導彈試射紀錄,“光明星”火箭發射只要入軌就算“成功”,但是導彈與火箭畢竟不一樣,前者需要重返大氣層,而後者卻不需要。

遠程導彈試驗需要龐大的技術體系支持,比如導彈發射出去,它的飛行姿態、軌道精度,以及落點是否準確等都需要測量。但是朝鮮沒有支持這種測量的系統,美韓方面認為,朝鮮對導彈發射的測試能力大體限於“被望遠鏡提高了的視距之內”。加上朝鮮的導彈及火箭落入大洋後基本不可能打撈回來,因此朝鮮導彈試驗的數據搜集極為困難。

朝鮮的工業體系無法製造發展遠程導彈及核彈所需的全部材料和零配件,因此必須有一部分依賴海外採購。隨着國際制裁越來越嚴,這類採購也必將遭進一步打擊。

有人認為朝鮮今天研製核武器及遠程導彈所面臨的困難與當年中國搞“兩彈”時很相似,既然中國成功了,朝鮮也能“闖過去”。必須指出,中朝的情況完全不可比,一些人主張的上述說法顯然屬戰略誤讀。

首先,時代就不一樣,中國當年面臨的環境與朝鮮當前的環境不可同日而語。中國當年研發的時候還沒有《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在這個機制出來之後,任何國家開發核武器都會在國際上被視為非法。

第二,中國畢竟是大國,幅員遼闊,從一開始就在沙漠中建立了龐大的核試驗場,導彈試射也有足夠的國土來展開。中國的“兩彈”有“大三線”的巨大功勞。而朝鮮的地域空間太小,海外又無屬地,很多試驗無法展開。

此外,中國早期“兩彈”的戰略威懾力有限,是後來的改革開放強化了我們的整體科技實力,支持了“兩彈”的後續現代化。中國的戰略核威懾隨着陸基洲際彈道導彈的機動化以及巨浪海基發射系統不斷升級而一步步變得可信、有力。

朝鮮目前尚處在“核裝置”和“遠程火箭”階段,而且這兩項技術的“超前發展”脫離了朝全面科技進步及經濟繁榮,因而顯得孤單,缺乏其他助力。截至目前,很難說發展“兩彈”給朝鮮國家安全帶來的支撐效應多,還是對它的戰略損害更多。

朝鮮“兩彈”能發展到什麼程度,這決非平壤的政治決心就能決定。它們牽動的地緣政治博弈十分複雜,也非朝鮮通過“機智”就能巧妙駕馭的。如何走出越來越嚴重的困局,還須平壤三思。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5: 史海:真實版潛伏台灣“余則成”的悲慘
2015: 加拿大爭論F35-廉價老鷹還是高價火雞?
2014: 繼美日韓踐踏東海識別區,越軍南海拖走
2014: 中國軍艦南海投下浮標 越軍迅速出動將
2013: 猛!中國戰艦群密集開火 擊毀敵4枚反艦
2013: 中國新反介入戰法曝光:智能水雷立體布
2012: 章含之: 毛懼蘇聯百萬兵 轉而敞開大門
2012: 真正巨無霸:江南船廠10萬噸航母效果圖
2011: 誰祭忠烈魂?解放後慘遭破壞的 南嶽衡
2011: 細節: 向以色列輸送天然氣的管道爆炸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