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陳平縱論當今世界大國興衰文明變遷
送交者: hebeiman1 2016年07月27日13:45:30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陳平縱論當今世界大國興衰文明變遷

作者:陳平2016-07-25 14:20


從非均衡的演化觀和代謝經濟學的角度看當今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究竟是知識積累還是技術競爭造成的產業新陳代謝?文明發展的軌跡究竟是西方中心的成就向周邊地區擴散,還是多中心的競爭造成大國興衰和文明變遷?中國經濟發展的戰略,究竟是追求以人均GDP測量的高收入國家,還是建設全面小康社會,並占領科技、工業、軍事、金融的世界制高點?

世界的多樣文明和三大經濟中心的競爭歷史

(陳平教授通過自己對西方文明發源地的實地考察,定量和定性的觀察,加上歷史典型案例的研究三者互補,重新梳理已有的歷史、考古和科學證據,發現西方科學民主和東方愚昧專制,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編造的西方中心論的現代神話。世界歷史是三個中心的互動,而非西方中心的統治。)

從一萬年前的石器時代開始到一次大戰,位於亞非歐大陸交界處的中東-近東地區才是農業文明的源頭和世界貿易的中心。其東邊的中國文明一直是出口貿易的中心,而西邊的希臘羅馬文明最初只是以兩河流域為核心的中東、近東文明的邊緣區。希臘的文字、神廟、航海術、和羅馬的戰車,都是從北非、埃及、和赫梯等近東古國學來的。後起的西方國家一直試圖爭奪世界中心的地位,但在西羅馬帝國消亡後西方世界從來沒有統一過。從意大利城邦到西歐諸國的此起彼伏,都在爭奪通往東方的交通要道。

世界格局變遷的源頭,恰恰是政治和文化統一的中華文明成功抵制游牧民族的南侵,迫使游牧民族大規模西遷。兩千年來,軍事和宗教合一的拜占庭帝國、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先後控制着東西方貿易的要道。15世紀土耳其攻占君士坦丁堡導致地中海貿易的衰落,迫使意大利航海家西向尋找通往東方的新航線,才得以發現美洲新大陸,激發了英國的工業革命和西歐的科學革命,導致西方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的崛起。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不過五百年時間,西方大國爭霸的此起彼伏,至今沒有形成一個穩定的世界中心。只有中華文明維持長期的國家統一和文化統一。如今,新中國的崛起,再次動搖了美國的霸權。伊斯蘭的復興加劇了歐洲的衰落。世界的經濟政治中心正在從大西洋兩岸向東亞移動。

中華文明有着持續兩千年的綿長歷史,其國家統一和文化整合的凝聚力是西方和中近東國家都難以比擬的。中國近代百年科技的落伍和西方對中國海戰的勝利一度使中國的啟蒙運動家全盤否定中國的社會體制和文化傳統,轉而採取趕超西方的發展戰略。面對今天西方世界衰落的歷史機遇,打破啟蒙運動製造的西方中心論的歷史神話和西方空想資本主義經濟學的教條思維,尋找適合中國國情的未來發展戰略,是中國把握未來的關鍵所在。

打破西方經濟學思想的限制

亞當斯密的《國富論》是空想資本主義的鼻祖。他一方面看到分工受市場規模限制,所以歸根到底財富是一種規模競爭的權勢。但是他又幻想分工加交易可以協調市場,自由主義政策可以保證國際貿易自動平衡,而無需戰爭和殖民。古典和新古典經濟學描寫的均衡世界,只是小農經濟和小作坊的現象,無法理解工業革命造成的規模經濟和複雜網絡。西方主流經濟學宣揚的經濟均衡論與制度趨同論的實質是西方中心論,不符合人類社會多樣文明的發展經驗。生態危機和金融危機證明西方高耗能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不可持續的。中國的發展必須認清中國的國情,避免英美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搞虛擬經濟擠出失業的衰敗老路。更要要利用自身獨特的競爭優勢,打破西方經濟思想的局限,才能占領科技、產業、軍事和金融的制高點,擺脫對西方的依賴經濟。

中國道路和西方道路的差別從基本理論而言,是中國發展了市場之外的社會協作方式,克服了西方模式勞動分工造成的不穩定性和社會瓦解。由於強大的政府行動力,中國混合經濟競爭下,社會主義的分區實驗和協作體制,使中國經濟兼有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的優勢,國際競爭力遠遠超過美國、歐洲和日本。因此當前中國的經濟地位不是1970年代的日本和80年代的韓國等國,後兩者始終是美國的依賴經濟。中國的國際地位類似1900年的美國,雖然工業產量已經世界第一,但是占領科技、軍事、金融的制高點,還有幾十年的發展空間。中國獨立完整的工業、科技和金融體系使中國的決策不受美國制約,中國巨大的體量和內地未開發的從非均衡的演化觀和代謝經濟學的角度看當今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究竟是知識積累還是技術競爭造成的產業新陳代謝?文明發展的軌跡究竟是西方中心的成就向周邊地區擴散,還是多中心的競爭造成大國興衰和文明變遷?中國經濟發展的戰略,究竟是追求以人均GDP測量的高收入國家,還是建設全面小康社會,並占領科技、工業、軍事、金融的世界制高點?

世界的多樣文明和三大經濟中心的競爭歷史

(陳平教授通過自己對西方文明發源地的實地考察,定量和定性的觀察,加上歷史典型案例的研究三者互補,重新梳理已有的歷史、考古和科學證據,發現西方科學民主和東方愚昧專制,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編造的西方中心論的現代神話。世界歷史是三個中心的互動,而非西方中心的統治。)

從一萬年前的石器時代開始到一次大戰,位於亞非歐大陸交界處的中東-近東地區才是農業文明的源頭和世界貿易的中心。其東邊的中國文明一直是出口貿易的中心,而西邊的希臘羅馬文明最初只是以兩河流域為核心的中東、近東文明的邊緣區。希臘的文字、神廟、航海術、和羅馬的戰車,都是從北非、埃及、和赫梯等近東古國學來的。後起的西方國家一直試圖爭奪世界中心的地位,但在西羅馬帝國消亡後西方世界從來沒有統一過。從意大利城邦到西歐諸國的此起彼伏,都在爭奪通往東方的交通要道。

世界格局變遷的源頭,恰恰是政治和文化統一的中華文明成功抵制游牧民族的南侵,迫使游牧民族大規模西遷。兩千年來,軍事和宗教合一的拜占庭帝國、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先後控制着東西方貿易的要道。15世紀土耳其攻占君士坦丁堡導致地中海貿易的衰落,迫使意大利航海家西向尋找通往東方的新航線,才得以發現美洲新大陸,激發了英國的工業革命和西歐的科學革命,導致西方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的崛起。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不過五百年時間,西方大國爭霸的此起彼伏,至今沒有形成一個穩定的世界中心。只有中華文明維持長期的國家統一和文化統一。如今,新中國的崛起,再次動搖了美國的霸權。伊斯蘭的復興加劇了歐洲的衰落。世界的經濟政治中心正在從大西洋兩岸向東亞移動。

中華文明有着持續兩千年的綿長歷史,其國家統一和文化整合的凝聚力是西方和中近東國家都難以比擬的。中國近代百年科技的落伍和西方對中國海戰的勝利一度使中國的啟蒙運動家全盤否定中國的社會體制和文化傳統,轉而採取趕超西方的發展戰略。面對今天西方世界衰落的歷史機遇,打破啟蒙運動製造的西方中心論的歷史神話和西方空想資本主義經濟學的教條思維,尋找適合中國國情的未來發展戰略,是中國把握未來的關鍵所在。

打破西方經濟學思想的限制

亞當斯密的《國富論》是空想資本主義的鼻祖。他一方面看到分工受市場規模限制,所以歸根到底財富是一種規模競爭的權勢。但是他又幻想分工加交易可以協調市場,自由主義政策可以保證國際貿易自動平衡,而無需戰爭和殖民。古典和新古典經濟學描寫的均衡世界,只是小農經濟和小作坊的現象,無法理解工業革命造成的規模經濟和複雜網絡。西方主流經濟學宣揚的經濟均衡論與制度趨同論的實質是西方中心論,不符合人類社會多樣文明的發展經驗。生態危機和金融危機證明西方高耗能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不可持續的。中國的發展必須認清中國的國情,避免英美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搞虛擬經濟擠出失業的衰敗老路。更要要利用自身獨特的競爭優勢,打破西方經濟思想的局限,才能占領科技、產業、軍事和金融的制高點,擺脫對西方的依賴經濟。

中國道路和西方道路的差別從基本理論而言,是中國發展了市場之外的社會協作方式,克服了西方模式勞動分工造成的不穩定性和社會瓦解。由於強大的政府行動力,中國混合經濟競爭下,社會主義的分區實驗和協作體制,使中國經濟兼有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的優勢,國際競爭力遠遠超過美國、歐洲和日本。因此當前中國的經濟地位不是1970年代的日本和80年代的韓國等國,後兩者始終是美國的依賴經濟。中國的國際地位類似1900年的美國,雖然工業產量已經世界第一,但是占領科技、軍事、金融的制高點,還有幾十年的發展空間。中國獨立完整的工業、科技和金融體系使中國的決策不受美國制約,中國巨大的體量和內地未開發的

資源可以保證中國持續的中高速增長。目前的大國之中,只有中國具備塑造後危機時代國際新秩序的巨大潛能。

中國的民族性和生存方式和西方國家有巨大的差別。希臘羅馬在地震帶修神廟,意在製造文化優越的形象恐嚇挑戰者。但是這種征服自然的文化最終面臨生態危機和社會危機。中國文明用軍事工程和水利工程來維護國家的統一,用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適應自然,才能維持國家的統一和文明的延續。中國文化的凝聚力在危機時抱團,富裕時競爭。而西方國家恰恰相反,敗則各奔東西,勝了入伙分利。因此西方個人主義為中心的文明難以形成穩定的國家和中心,中國改革開放形成的多元混合經濟,比其他文明有更強的學習競爭能力和文化融合的凝聚力。

擯棄小農經濟思維,占領戰略制高點

國資委目前推行的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戰略是小農經濟短線思維的產物。在開放競爭的條件下,沒有任何夕陽產業的資產可以保值增值。要打破西方國家的市場限制和技術壟斷,就必須把戰略目標定為中長期的占領國際競爭的制高點,特別是科技和金融的制高點。模仿西方資本追逐短期的經濟效益而犧牲長期的國家利益,是西方金融危機擠出實體經濟的敗亡之道,中國萬萬不可仿效西方失敗的老路。

科技方面,中國要用“招才引智”來替代“招商引資”,因為中國目前是人才稀缺,但是資本過剩,才會有沿海大城市的房地產泡沫。我們要學習二戰後美國大規模引進歐洲科技人才到鄉村大學發展科研教育系統的歷史經驗,在生態良好的內地三線小城市建設高科技的大學和研究院,用低廉的生活成本和優良的生態環境吸引全世界的科技人才,同時緩解一線城市學區房造成的房價壓力,用知識資本吸引商業資本和老齡人口向內地移動,促進教育醫療的均衡發展,從而建立比西方富國更可持續的全面小康社會。

金融方面,要打破美國石油美元的強勢和西方金融寡頭製造的市場波動來轉嫁金融危機。中國如果與資源國家建立直接的長期互惠貿易,即使在大宗商品價格巨幅波動的條件下,雙方可以用領子期權的方式合理定價分享盈虧,可以繞開金融寡頭對期貨市場的控制,削弱西方金融的定價權。西方國家的老齡化和福利制度的危機導致西方國債面臨零利率和負利率的困境,從根本上動搖西方退休基金的金融基礎。中國巨大的基礎建設規模和政府的社會協作能力,可以藉此機會開放國債市場,吸引西方的社會資本投資中國的長期國債,使西方老齡社會的穩定性,取決於中國經濟的長期發展,從而大大削弱新冷戰的經濟勢力,並使中國成為新的長期穩定的世界金融中心。

如果中國在未來二三十年內,占領科技和金融的制高點,就能鞏固產業和軍事的制高點,進而帶動一帶一路的國際戰略,最終建立一個以中國為中心的大中華經濟區,經濟協作的範圍包括太平洋的兩岸和亞非歐大陸,進而完成世界中心從西方向東亞的轉移。

(作者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世界經濟學會創始執委會委員)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5: 金融戰,在中國境內跟誰打?
2015: 張學良斥《何梅協定》
2014: 中華民族復興必定要過日本這道坎(原創
2014: ZT 長征真的是為了"北上抗日"嗎
2013: 東海艦隊三代機纏鬥成功逼退某國先進偵
2013: 美國狂造F-35第100架將完成(圖)
2012: 驚天揭密:為何紅巢沒頂,我軍無蹤?
2012: 啟東壯舉 衝破恐怖 90後按時發動起義
2011: 俄羅斯專家眼中的中國輕型坦克
2011: 專家揭發:中國高鐵基本沒有避雷設備